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名门良婿-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家里不好招待人。”虽说不必守孝,但是凡是参与了白事的人家,至少也得百日谢宴后才能和其他人走动。

“既然如此,那再等等。”李勋卓显得有些遗憾。

“既然五娘这主意不错,那不如咱们就试试走一趟?”凌氏虽没怎么细听这父女俩的谈话,但从李勋卓的表情看得出,这将是一笔好生意,立刻兴奋地提议。

“哪能说走就走,便是南下,也没这么容易。”李勋卓总觉得事情没想象中这么容易,看到韶华一脸沉思,打着玩笑问道:“五娘可有什么办法?”他越来越确信这个女儿就是他的摇钱树。

旁的人只会看到韶华一回李家,家中立刻就忙得鸡飞狗跳,当初为了要接韶华回来,苏氏险些没和他翻脸。说凌氏好歹还有一儿一女,她只有锦华一个女儿,要是被韶华八字克到,有个三长两短的,她也不活了。苏氏的眼泪拿捏得极好,同一个意思,由她嘴里说出来,让李勋卓又是无奈,又是感慨。若是凌氏这么说,只会有一个结果,就是夫妻俩又得吵翻天。

如今想起来,李勋卓很庆幸当初把韶华接回来。若是这条路能走得通,兴许他也就不必窝在京城,也不必被人取笑待在父亲和兄长的羽翼下。

韶华挑了挑眉,对李勋卓说道:“刚刚才说的,爹爹怎么就忘了。大哥哥是定西将军的女婿,若由他出面提一提,到时咱们就算把货运到凉城,也不怕川北商人刁难。”更重要的是,如果这条路走得通,她再次去川北就有希望了。

“对啊!这事还是大房他们挑起的,让大郎媳妇去说,说不定还能派些人亲自接过去呢。”凌氏一拍大腿,激动地说道。“得!我这就去跟他们说。”

“站住!”李勋卓一把扯住起身要走的凌氏,没好气地瞪着她,“这事要出面也是我们男人出面,你一个妇道人家管那么多,要是没事,教五娘多一些事,过了年她就是十四了。三娘要是出门,紧着就是她了。你得多留心一些好人家的郎君,别给耽误了。”

凌氏一听,立刻笑眯眯地应是,这要是能搭上线,不说绾华的嫁妆,就连韶华的嫁妆,还有以后斯陌娶媳妇的本也都绰绰有余。

韶华却僵了表情,不知道李勋卓是怎么把事情跳到给她找亲家份上去的,不过至少她心中的想法,总算越来越有谱了。

而辛子萱听到李斯晋说起这事时,刚刚一碗苦得发酸的药汁给喝下,那又苦又酸的口感让她难受得皱紧眉头。要不是她喝惯了,忍不住要怀疑刘氏是不是故意拿她生气,才给她熬这么难喝的中药。

只是,这东西真的能让她怀上身子吗?

李斯晋脱了朝服,辛子萱走上前接过去,帮他抖整挂了起来。闻着她身上的中药味,不禁问道:“你身子哪里不适吗?”

辛子萱愣一下,俏脸一红,摇了摇头,“阿娘让厨房人煮的,说是对身子好。”

李斯晋不在意地说道:“是药三分毒,再好也不能当饭吃。”

辛子萱有些感动,红了脸嗫嚅:“是能生孩子的药。”

李斯晋定了定,回头看着辛子萱别扭地转开脸,轻轻吐出一口气,“回头我和阿娘说说,这事又不是想就有的,要是有了孩子,把身体给吃药了更得不偿失。”

“别、阿娘最近怕是不愿见咱们。”辛子萱忙出声阻止,“虽说这事错在阿娘,可她到底是长辈,这回让她落了脸面,心理定然不好受。”刘氏对这个长媳说不上好,但也绝对不能跟燕绥比,就像刘氏对李斯晋兄弟的疼爱一样,免不了还是会分个轻重先后。

“错就是错了,长辈就不许错不成?”严格算起来,李斯晋的性子更肖李阁老一些,认死理。“二叔与我说这事,我虽是不愿,但毕竟是咱们这房不对在先,再说二叔也是为了这个家。你瞧着,要我写信回去,还是你先和岳父说说?”

虽说婆婆对自己的疼爱不如未来的妯娌,但为着丈夫的尊重,还有二房对她还算客气,辛子萱决定要帮这一把。

“这些你不必担心,我和爹爹说就好,其实爹爹也早有心想往这边来,说不定这会是好个机会。”

第五十八章 转机

有辛子萱从中磨合,李勋卓的事很快就有着落,正巧军中急需采购一批棉衣布鞋,问李勋卓若能备齐货,到时让他直接往凉城送,其他包括上报的事再交由辛茂山处理。这可把李勋卓夫妻俩给高兴坏了,立刻就去筹备,好在南边上来的货还没找到买家,便立刻转上川北。

入冬的时候,连着下了几场冰雹,原本大好的天气用来晒被子棉衣最合适。结果落空不说,紧接着就起风,川北的风不比中原,更不能和京城比,大风后就是大雪。若是下雪还算好些,最怕是回春雪融,气温才真正冷到让人受不了。若是报朝廷,再调配,只怕夏天都要到了。

韶华不忘提醒李勋卓,多带些江南一带的特产,包括茶叶上去。就算川北的人不要,凉城的人也会喜欢,更何况还有不少西域胡商。为了谨慎起见,李勋卓决定亲自送过去,凌氏一开始不肯,担心山长水远李勋卓吃不惯。可是李勋卓却执意,说这次无论如何都得自己前去,才算对定西将军有个交代,况且他还打算做长远。

最后,凌氏在李勋卓的温声哄骗只好答应了,免不了是要各种叮嘱。

而李阁老听说这件事,沉默了足足有半刻钟,然后严肃地打量着他:“你要清楚,你若是走上这路,以后八郎可怎么办?”虽说现今天下对商人并不歧视,但毕竟士农工商,商还是落了最后。李家也是在京里折腾了许多年,才换得李阁老爬上如今的地位,但还是有些人会嘲笑他们是晋商起家。

“请爹爹放心,我只是跟去拜访,这回将军帮了咱们这么大一个忙。虽道他与大哥是亲家,可桥是桥,路是路,这人情不能这么说了算。往后我会让崔家的去跑,他还有他两个儿子的人品,爹爹也是清楚的。”对于李勋卓的说法,李阁老很是赞赏。

犹豫了片刻,李阁老捋了捋胡子,微微颔首,算是默许了。

“你说这是五娘的主意?”李阁老忽然提到韶华,让李勋卓有些惊诧,他连忙恭敬地回答:“我老丈人早年曾与我说过,那时五娘也才出生不久,我觉得川北天高地远,还是求稳地好,便没提起。如今又亏得定西将军这门亲事在,否则也绝没如此轻松。五娘自幼跟在老丈人身边,想来是听多了,才会提起这事。”

李阁老点点头,却不开口,足足等了半柱香,才道:“让她有空多些过来,容嬷嬷也当我的面夸过她。”言下之意,我对这个孙女很满意,但是对她不熟悉,所以要让她多来走动走动。

李阁老的话让李勋卓高兴地几乎要手舞足蹈起来了,连声应是。

可是当事人却没那么高兴,自从见识了自己姐妹的才学,韶华心想就算她从头学起,怕也学不到她们的十分之一。只是那一回李阁老并没认真考她功课,也够让她打起十二分精力去面对。这要是单独面对面,她只怕露出马脚,让李阁老发现她其实没有旁人说得那么好,那可就丢人了。

凌氏催了几次,韶华总是打着哈哈,一有闲暇就拿起琵琶练曲,借口容嬷嬷让她新学的。

“听说将军喜欢寿眉和祁红,爹爹不妨也带一些吧,算是谢礼。”韶华隔三差五,总不忘给李勋卓提点,让李勋卓哭笑不得。“我觉得这谢礼不贵多贵在能投其所好,才是正经。”

“现在倒是会古灵精怪了,让你去泰和园一趟,你不是说头疼,就是肚子不舒服,你一个小娘子怎么有那么多事。”李勋卓对韶华的宠爱让其他人都有些吃味。

最吃味的自然是锦华。

向来是她才得李勋卓宠溺的对待,现在李勋卓对绾华笑的时候都比对她多,更别说是韶华了。

“五姐姐是怕被祖父考功课吧。”想到韶华会的诗书还不如自己多,锦华的心里才好过一些。“上一回,祖父让五姐姐背一篇鱼子论,五姐姐紧张得好几回都背不下去,还是我和三姐姐帮忙给接上的。”

韶华瞪了她一眼,居然掀她糗事。那一次她不但背不上,还因为太紧张,差点软了脚,趔趄了一步。还好她下盘站得稳,才没出糗,可也够让她无地自容了。

“七娘,在爹爹面前说姐姐的坏话,可不是什么好习惯。”相对于锦华,绾华还是习惯把同胞妹妹列到自己阵营来,总之敌人的敌人就是我方的朋友,能让敌人出糗的亦是我方的战友。

“三姐姐听错了,我哪有说坏话。”锦华此刻无比怨恨苏氏为什么不多生几个,至少不会输在数量这么尴尬的位置。

“好了,姐妹之间别计较太多,要和睦相处才是。明日我出去,你们姐妹几人要好好相处,不许给你们母亲添乱!”李勋卓板下脸,三个女孩都乖巧地答应,这让他觉得十分受用。本该就是妻妾和睦,子女孝顺的家庭。

锦华却不这么想,她只知道在得知李勋卓要离家好一段时间,恐怕要到除夕才能赶回来时,苏氏哭了整整一宿。

倒不是因为舍不得李勋卓离家,也不是怕他在外吃苦受冻,而是李勋卓若离开,这个家就完全是凌氏说了算。前些日子苏氏终于还是忍不住寂寞,再装不了委曲求全,体贴大度,大冷的天气楚楚可怜地站在路口等李勋卓。人是等到了,也把自己给冻病了,李勋卓心疼地把她送回浣思苑。苏氏一边周身发抖,一边强颜欢笑,非要让李勋卓回熹园,说自己只是太想他才忍不住想看一眼。

苏氏本就长得我见犹怜,如今又是生病,还是因为太想念他而偷偷跑出来才冻病的,这让李勋卓如何能放得下。苏氏在李勋卓夫妻面前都很少说重话,更不会摆谱,所以让人觉得她永远这么 不惊风。

韶华好奇地问过凌氏,如果苏氏一直都这样子,那在没抬姨娘之前是怎么给李勋卓当丫鬟的,李老夫人不可能会让一个弱不禁风的病秧子带着李勋卓身边吧。

凌氏咬牙切齿地骂道:“据说当年她可是出了名的体贴活泼,又懂风情,你爹爹就是这么被迷了心眼。”

韶华心中腹诽,这只能说苏氏的演技强,手段好,索性没折腾出什么逾越规矩的幺蛾子,也就算不错了。

说起演技,韶华借口几次身体不适以后,终于被绾华看不下去,硬拉着她去泰和园,说她再逃避就直接去李阁老面前戳穿她的谎言。韶华自然不敢放肆,只好乖乖地跟了过去。

“祖父,我和五娘来给您请安了。”绾华带着韶华走进去,看到李阁老微睁眼皮,打量了她们一眼。绾华忙把韶华拉过来,笑盈盈地说道:“祖父,您可得好好说说她,上回您让背书,她记不住,就不好意思起来。我还以为她是害怕被祖父考功课,结果是在练曲子,说是要弹给祖父听。”

韶华猛地抬头,直勾勾地望着绾华,这又是哪一出,把她卖之前麻烦先说一下好吧。

“弹曲?”李阁老提了精神,翻身坐了起来,看着韶华问道:“昨日七娘才过来给我弹了一曲《汉宫秋月》,今日你要来弹什么?”

韶华这才知道,原来锦华已经来打过头阵,而且看来是效果不错,否则绾华也不会这么急着拉着她过来。

“五娘,你快把你最近练的曲子弹给祖父听,祖父觉得好,兴许还能带你进宫去。”说着,初荷抱着韶华的琵琶走上来,把韶华弄得一愣一愣的,绾华急忙扯了扯韶华的衣袖,低声道:“别傻愣着,让七娘出头,对你可没什么好处。”

虽然不知绾华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看着李阁老饶有兴趣的模样,只好抱着琵琶坐下。略作思索,手指触到琴弦,仿佛浑然天成,琴声袅袅而出。

李阁老初一看到琵琶,眼睛已是一亮,再看韶华抱着琵琶的架势,那行云流水的指法,潺潺曲调从她青葱 间流出,竟然也是一曲《汉宫秋月》,与锦华的古筝截然不同的一种感觉。

一曲奏毕,李阁老听得入神,久久才回魂。

“容嬷嬷夸你天资聪慧,却异于俗流,我初以为还道她是谬赞了。”李阁老坐定,似笑未笑的表情让韶华有些坐立不安,总觉得他能看透她骨子里已不是原来的韶华。“你这曲子不是特意学来给我听的吧。”

“一早就学会了。”韶华抬头看着他,完全不敢撒谎,只好点点头。绾华看着恼火,跺了跺脚,气她竟然不懂讨好。

“好了,三娘,我知道你不想让七娘出头,可你没问过五娘的意思,就想推她进宫,你可知宫里不比家里。”李阁老说着,尾声轻扬,听得绾华也不敢造次。

绾华嗫嚅道:“七娘不过庶出,若让她出面,不知的,还道咱们家无人了。况且,这次是为二皇子选妃,七娘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会被选上的。”

她也是无意中听到,元宵宫中设宴,皇帝钦点了几位德高望重的老臣进宫陪席,李阁老竟也在内。听口气,似乎有意要替二皇子定亲,便道可以带家中未出阁的娘子一起进宫,锦华不知哪来的消息,立刻就借机献曲。她倒不敢奢望攀上皇家,只不过要是能进宫可比什么都风光。绾华对宫中倒是没兴趣,可但任何能让锦华攀上去的阶梯,她都想砍掉。

“谁说我一定要带娘子进宫?”李阁老哂笑。

绾华顿时哑口无言,李阁老确实没有表示会带谁进宫,甚至连他自己都没出声会进宫去。

李阁老没去看她,反而看向韶华,问道:“五娘可愿随我进宫赴宴?”

韶华想了想,“如果是陪祖父进宫,五娘愿意,如果还有其他目的,那我不要。”她对皇宫一向没兴趣,更别说是赴宴了。

李阁老疑惑道:“这是为何?”

韶华犹豫了一下,决定投其所好,“如三姐姐所言,这次赴宴,恐怕是圣上要为二皇子选妃。祖父本就无意参与皇子之间的事,若我不幸被选中,那不是与祖父的意愿相悖了吗?”

李阁老忽然笑道:“你确实只是为了我?”

韶华摇了摇头,“不确定!”果然还是撒不了谎,她叹了口气:“其实我自己也不愿意,虽说我大概也没那么好运气,但多一事还不如少一事,宫里那些事,我还不去凑热闹了。”韶华说完,看到绾华一脸惊恐兼无可救药的表情,以为自己是说错了话,立刻紧张得不敢再出声。

不料,李阁老放声笑道:“哈哈哈,你这性子跟你外祖父真是越来越像了,不愧是他养大的娘子。没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宫里那些事,我也不去凑热闹。”李阁老看着韶华显然是松了一口气,觉得好笑,“容嬷嬷说你半个月就把一本曲子给练完了,以后没事多来弹与我听。”

“可以不用背书,只弹琴?”韶华重新确认一次。

李阁老早就没打算韶华在普安能读多少书,倒也不在意,“不背书可以,但你该学的还是得学,容嬷嬷开了春就要离开,在此之前你们都不能松懈半分。”

“只要不背书,让我做什么都行!”韶华笑眯眯地说。

早知道弹琵琶给李阁老听就可以不背书,她每天过来都可以。

第五十九章 辞行

“三姐姐,为何祖父要进宫的事,你不与我先说。”

从泰和园出来,韶华让初荷带着琵琶先行回去,自己快一步挡住绾华的去路,一张小脸绷得正经,让绾华愣了一下。

“我当是什么事,这么严肃作甚。”绾华不以为然地笑了,侧身绕过她,继续往前走。

“三姐姐,往后有事能与我先说说吗,别总是闹得我这么措手不及。”韶华做了个深呼吸,对着她的背影问道。

绾华转过身,一脸不悦地看着她,“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你是说我故意落你难堪吗?”见韶华摇了摇头,她没好气地说:“若和你说白了,指不定你又偷懒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