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九重紫-第1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人提个醒!”

免得她和窦家清算陪嫁的时候,东窦的人当她是软柿子捏拿。

高升明白过来,心中大凛,不再说什么,恭谨地退了下去。

第二百九十九章 眼色

宋墨听着窦昭话里有话,还涉及到槐树胡同,待高升不见了人影,他不由关心地问窦昭:“出了什么事?要不要我帮忙?”

“暂时还不用。”窦昭抿了嘴笑。

若是宋墨知道了是什么事,恐怕就不会这么轻松了吧?

她催促着宋墨去用午膳:“……也好早点起程。”又道,“天气这么冷,我们还是直接去大兴的田庄吧?丰台那边,我们既然托了人帮着留心花木,有了好消息,他们自会来禀,也不必这样着急,落到有心人眼里,说不定十两银子的东西变成了二十两,被人当成了肥羊宰。”

逛花市,原本只为逗窦昭开心,既然窦昭不感兴趣,宋墨也就从善如流。

两人用过午膳,马车一路没停地直奔大兴。

管事、丫鬟、婆子等早就在门口等,簇拥着宋墨和窦昭进了田庄。

稍作消息,宋墨由管事陪着去了田间巡视,窦昭则依旧由上次来时的几个媳妇子服侍着,在宴息室里说话。

※※※※※

济宁侯府的花厅,坐满了人,不仅有魏家的三姑六眷,窦家在京都的亲眷除了猫儿胡同的婆媳俩人,多数都到了,就是高氏、庞氏和魏廷珍的两个妯娌也都盛装出席,笑语殷殷,好不热闹。

坐在人群中的汪清淮夫人却很是不安。

开席之前,莫明其妙地让她们等了好一会,开席之后,她却没有看见英国公世子夫人。

难道窦昭坐在了别处?

汪清淮夫人伸长了脖子四处张望,却和景国公府三太太的目光撞到了一起。

景国公府三太太笑着朝汪清淮夫人点了点头。

汪清淮夫人忙回了她一个善意的微笑。

景国公府三太太扭过头去,目光从东到西,从西到东,好像在找人似的。

汪清淮夫人心中一动,跟坐在身边的妯娌周氏低低地说了声“我要去净手”,然后起身离席,慢慢地穿过窦家女眷坐的筵席,朝花厅外走去。

她听到断断续续的议论声:“……四姑奶奶没来……听说七叔父亲自派了人去请……说是别人怎么待她,她就怎么待别人……你没看见五姑***脸色很难看……”

汪清淮不禁朝正满脸是笑地给高氏敬酒的窦明看去。

笑容果然有些僵硬。

汪清淮的夫人快步去了毛厕。

回来的时候,她见景国公三太太的贴身嬷嬷正和三太太耳语。

她从景国公府女眷的筵席路过。

隐约间只听到了一句“英国公世子夫人没有来”。

汪清淮夫人不动声色地重新坐下,却再也没有继续逗留下去心情。

用过酒筵,丫鬟们端了茶点上来。

汪清淮夫人正想告辞,景国公府的三太太却突然站了起来,笑道:“我先告辞了——家里的两个猴子还不知道闹成怎样了,我这心里就像揣了兔子似的,从进门就没有安宁过。”她说着,拉了窦明的手,“济宁侯夫人,今天是不成了,只能待来日我们再聚了。”

魏廷珍微愠。

三太太的儿女身边丫鬟媳妇婆子成群,她打起马吊来就是一整天,怎么没说想孩子,现在却一副心疼儿女的慈母模样,到底做给谁看?

窦明却是第一次和三太太接触,以为三太太是片刻也放不下孩子的,忙热情地挽留。

三太太执意要走:“……下次,下次我把孩子都带过来。”还笑着开玩笑道,“就怕吵得你不得安生,后悔让我把孩子带过来。”

“是请也请不到的贵客,三太太怎么这么说。”窦明和三太太寒暄着,到底拧不过三太太,送三太太出了花厅。

汪清淮夫人看着,也站了起来。

“明天是我姑子‘九天’,我得回去好生准备一番。”她向魏廷珍辞行,“有我弟妹在这里就行了。”说着,冲周氏笑了笑。

这倒是实话。

魏廷珍不好阻拦,笑着让汪清淮夫人有空过来玩。

周氏哪里还坐得住!

同样是做嫂嫂的,大嫂赶着回来给小姑子做面子,她却在魏家玩得乐不思蜀……何况她还刚进门没两年的媳妇,婆婆正在观察她……

“我和嫂嫂一起回去吧!”她拉住了汪少夫人的衣袖,“哪有让嫂嫂受累,我却在一旁玩的道理。”

在座的都是多年的媳妇熬成的婆,自然不好拦着她。

说了几句客气话,送汪家妯娌出了济宁侯府。

这三个人一走,景国公府的二太太也反应过来,她不顾窦明的挽留,找了个借口,也提前告辞了。

魏廷珍的脸色很不好看,窦明却一无所察,继续和在座的女眷说着话。

五太太看着就叹了口气,对蔡氏道:“你留在这里吧,我精神不济,先回去了!”

蔡氏哪肯留在这里。

万一被窦昭惦记上了,可就得不偿失了!

她紧紧地挽了五太太:“娘,你哪里不舒服,我送您回去吧!这里不还是有六嫂吗?”非要跟五太太回去不可。

五太太心中不喜,当着众人的面,却也不好发作,只好留下了木讷的郭氏,带着蔡氏回了槐树胡同。

窦家大*奶等人见了,也都陆陆续续地告辞了。

不一会,原本坐满了的花厅只剩下了两桌,而且全是魏家的亲戚。

窦明脸色大变。

而远在大兴田庄的窦昭却正和大兴田庄的管理媳妇说着话。

“我屋里的几个大丫头都到了放出去的年纪,想添几个小丫鬟,聪明伶利都在其次,要紧的是忠心,吃得苦。”她笑道,“你帮我在宋家的田庄里留意留意,看有没有合适的人选。也免得我从真定带过来,还要重新学说京都话。”

管事媳妇愕然。

通常这种好事都被府里那些有头有脸的管事们霸占了,就是一般的管事和管事妈妈也插不上手,哪里有他们的份!

她只当窦昭不知道规矩,欣然应允,笑道:“不知道夫人跟着的几位姐姐都许了什么人?出嫁的时候可不要忘记了给我们,我们到时候无论如何也要去讨杯喜酒喝的!”

“还没有许配人家。”窦昭笑道,“不过是未雨绸缪罢了。”

管事媳妇巴结道:“几位姐姐不仅长得一表人才,而且机敏干练,不知道谁家有这福气,能娶了去……”

说得素兰脸红如朝,嗔道:“我不嫁人,我要跟在夫人身边,一辈子服侍夫人。”

屋里服侍的都笑了起来。

素兰不依地和她们闹了起来。

窦昭笑眯眯地在一旁看着。

大家的胆子越发的大起来,笑声直传到了屋外。

好不容易到了用晚膳的时候,素心服侍窦昭净手,不由低声道:“夫人屋里想添人,何不找牙婆?英国公府多是世仆,关系错综复杂,一点点小事也能闹得人偕尽知。而且田庄的女孩子少教养,有时候花很大的力气也难以摆脱小家子气……”

“我倒不仅仅是为了添几个丫鬟而已。”窦昭悄声和她说着体己话,“蒋夫人去世后,英国公府的仆妇换了大一大半,以至于我们想找个人问问当年的事都找不到人。他们不可能把人都放出去,肯定有些人被卖了,或是撵到了田庄。我放出风去,说我屋里有添丫鬟,有心人肯定知道世子爷和国公不和,说不定我们能找到几个当年曾在蒋夫人屋里服侍的后人。”

素心恍然大悟。

窦昭笑道:“不过,你们也的确到了放出去的年纪,你们要是有打算,只管跟我说,我帮你们做主!”

素心恭谨应“是”,却难掩眉宇间的羞涩,惹得窦昭哈哈大笑。

宋墨知道了,和窦昭商量道:“把你屋里的素心配给陆鸣怎样?等过几年,我放陆鸣出去做个百户之类的,保证不会委屈她。”

窦昭想到了赵良璧。

以她过来的身份看,赵良璧对素心是司马昭之心,从皆尽知。

她犹豫道:“这件事我得仔细想想。”

宋墨听了略一思忖,道:“你是不是想把素心留在身边?”

窦昭含含糊糊地应了一声。

宋墨笑道:“那就配给陈核好了——我准备让陈核留在家里做管事的。”

“素心比陈核要大好几岁了!”窦昭想也没想地摇头。

宋墨却铁了心想让窦昭的人尽快地融入到颐志堂,想了想,道:“那就把素兰嫁给陈核好了。他们两人年纪相仿,应该和得来。”

窦昭不由沉吟:“我和素心商量商量吧!她们毕竟不是签了死契的仆妇。”

宋墨笑着颔首。

陈核进来轻声禀道:“陈嘉来了。”

宋墨示意窦昭避到屏风后面,让陈核带了陈嘉进来。

陈嘉穿了件丁香色短褐,戴着顶挡了眼睛的毡帽,鞋上趿了双草鞋,躬着身子,像个被生活重担压弯了腰的农夫,哪里还有半点上的精明干练。

窦昭心中生警。

这样一个能伸能屈的人物,他只怕所图非小。

上一世,他是宋墨的心腹,这一世,不知道宋墨能否收服他。

窦昭凑在屏风的缝隙里朝外望,只见那陈嘉脱了毡帽,身子顿时如柔韧的竹子身挺了起来,平凡的面孔也变得锐利起来,仿佛剑出藏匣,锋芒毕露。

“世子爷!”他不卑不亢地给宋墨行了个礼。

宋墨望着他,神色寡淡,没有吭声。

陈嘉恭敬地站在那里,沉默不语,等着宋墨说话。

宋墨冷冷地一笑,端起了茶盅。

陈核愣住,半晌才反应过来,忙高声喊着“送客”。

第三百章 托出

陈嘉愕然。

宋墨既然愿意再见他,可见对他所说的话十分感兴趣。但这是他一张保命的底牌,他希望能卖出个好价钱,原本打算逼着宋墨先开口,他就可以拿到说话权,从而达到和宋墨谈条件的目标。

他没有想到宋墨一声不吭,说翻脸就翻脸。

难道宋墨真的不在乎在他所带来的消息吗?

陈嘉不相信。

他望着宋墨的眼睛。

宋墨的眸子乌黑亮泽,仿佛夜空的星子,虽然明亮,却也清冷,没有一丝的暖意,如千年的冰霜,透露着刺骨的寒意,让人能感受到他的冷酷与无情。

陈嘉心头一颤。

也许宋墨只是在做腔作势,可他能够赌吗?

大兴御赐的田庄,是宋墨的地盘,是宋墨豢养死士的地方。

只要他愿意,随时可以把自己撕成碎片!

陈嘉如吞食了苦胆似的,心里泛着涩涩的苦味。

形势不容他犹豫。

他扑通一声跪在了宋墨的面前:“世子爷,并非在下做张做乔,只是事关重大,我一时间诚惶诚恐,不知道如何是好。”说到这里,他再也不敢迟疑,急急地道,“四年前,我和义父陈祖训奉命去福建押解定国公回京,刚刚离开福建,当时的锦衣卫北镇抚司指挥使钟桥突然带了几个人,单独提审了定国公。我和义父都以为他是奉命行事,虽然心中唏嘘不已,但圣命难为,不过是背后感叹几句。我甚至和义父商量,悄悄地弄了些上好的金创药,准备当值的时候偷偷地给定国公上些药。不曾想一路行事。我和义父竟然都没有机会看守定国公。当时义父就说,这个事透着蹊跷。”

陈嘉说着,语气微顿,好像想起了当年的一些事似的,紧张地舔了舔舌头。

宋墨的心顿时提到了嗓子眼,看上去却是一副不为所动的样子,端起茶盅来,轻轻地呷了一口。

陈核见状,忙机敏地退了下去。小心翼翼地关上了房门。

宋墨和定国公情同父子。

屏风后面的窦昭大为佩服宋墨的沉着冷静。

她目不转睛地望着陈嘉。

“然后定国公就出事了。”陈嘉垂下了眼睑,“按理说,如果是奉命行事,钟桥等人应该很坦然才是。但钟桥等人却显得很慌张,不仅严禁我们提及此事。而且还暗中派人与什么人联络,好像在商量些什么。我和义父不由生疑。等进了京,我们立刻被东厂的人关押了起来,由东厂的厂督汪渊亲自审讯。”

还有这种事。

宋墨放端着茶盅的手指关节有些发白。

他一直以为这件事是皇上的意思,根本没有敢往深里查。

汪渊又是奉了谁之命而追究大舅的死因呢?

“钟桥当时跟我们说,汪渊此举完全是为了借定国公之事找我们锦衣卫的岔子,让我们不要乱说话。不管东厂的人问什么,都要三思而行,切不可透露此事福建之行。

“因东、西两厂和我们锦衣卫素来不和,自汪渊兼任东厂厂督之后。几次联手西厂之人,让锦衣卫吃了大亏。

“我们不疑有它。

“而且我们心里也很明白。如果在东厂面前漏了口风,就算是能东厂手留下一条命,锦衣卫的人也不会放过那些吃里扒外的人。说不定还会连累家里人。

“在东厂审问我们期间。我们都守口如瓶,按照钟桥所说。没有谁透露定国公去世的具体情况。

“汪渊审了几天,没有审出什么有用的东西,就把我们放了。”

“啊!”窦昭难度惊讶,低低地的惊呼,但声音刚刚溢出喉头,就感觉到了不对劲,忙捂住了嘴。

可为此已晚,因为警惕,全身寒毛孔都几乎竖了起来的陈嘉立刻意思到屏风后面有人。

而且是个女人!

但他不敢抬头。

他不知道宋墨是什么意思,更不知道这屏风后面是什么人的人……

陈嘉豆大的汗珠滴了下来。

见宋墨只是淡然地喝着茶,他不敢沉默,只好硬着头皮继续道:“我和义父觉得这事太过匪夷所思——汪渊既然插了手,怎么会这样轻易就放弃?而且我隐隐有种不好的感觉,私底下接触了几个和我们一起去福建公干的人,问东厂的人都问了他们些什么,结果他们都说,东厂的人开始只是讯问定国公的死因,后来见问不出什么,就问了问他们有些人去了福建公干,把他们放了,并没再继续追问下去,好像只是在确定哪些人去了福建似的,根本不是像钟桥所说的那样,是在调查定国公的死因。”

宋墨背后的屏风,神秘莫测,让他很是不安。

“我把这件事告诉了义父。义父觉得,汪渊怕是项公舞剑,志不在此,十之八九有什么更厉害的手段在等着锦衣卫。我们既然去过福建,若是事发,多半会首当其冲,成为牺牲品。让我查查钟桥当时暗中和谁联系,也许给查出些蛛丝马迹。

“我奉义父之命,暗中调查此事。”

他说着,抬头望着宋墨,流露出犹豫与挣扎的复杂情绪。

宋墨不禁心中一动,完美的假面露出了一丝的破绽:“你发现了什么?”

他冷漠的声音,却给了陈嘉无限的希冀。

“我发现,定国公死后,钟桥曾和陕西督军丁谓联系。”

陈嘉的声音有些嘶哑,却让宋墨拿着茶盅的手轻轻地抖了抖。

丁谓,皇上在潜邸里的大太监,曾任司礼监秉笔太监,后来因年事已高,被年富力强汪渊趁虚而入,成为皇上的心腹,丁谓一气之下,去了陕西都司任督军。尽管如此。皇上依旧对他恩宠有加,不时问起,是朝中屈指可数的大太监。

“此话当真!”宋墨盯着陈嘉,眉宇间闪过一丝戾气。

陈嘉看着,几乎要落下泪来。

他莫名地得罪了汪渊,往日那些和他亲近的同僚看他如同看一个死人似的,退避三舍,就算几个对他心存怜悯的,也不过是劝他“认命”罢了。

只有宋墨。

听说丁谓与这件事有关。宋墨一点也不悚服。

他选择宋墨,果然没有错!

英国公府走水,他能重赏那些提供盗贼之人一千两银子。

他提供了定国公冤案的线索,以宋墨的为人,肯定不会亏待他。

任宋墨和汪渊的交情。只要宋墨愿意出面给他打一声招呼,说不定他会因祸得福,得了汪渊的青眼也有可能……

陈嘉越想越兴奋,急急地道:“此事千真万确,不仅如此,我还查出到了定国公的死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