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九重紫-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被魏家的人误会了可就麻烦了!见明最多不过是被御史弹劾,时间一长。大家也就忘了。可窦家四小姐怎么办?老太爷,这次说什么您也得管一管了。不然真的要出大事了。”然后道,“您上次说,见明的婚事您有安排,不知道您相中的是哪家的姑娘?脾气好不好?人品怎么样?见明也到了成亲的年纪,如果相看得好,不如今年年底就把见明的亲事办了吧?”

“亲事不急,只要见明有本事。什么样的媳妇娶不到。”纪老太爷呵呵地笑,依旧是一副不以为然地口吻,“见明有我和他伯父、父亲看着。能出什么事?他表妹来了,他又曾在人家家里借读,去看看也是人之常情,就算是御史,也不能因此而弹劾见明吧?这件事你就别管了。就算你信不过见明,见明的姑母你总该信得过吧?见明和四小姐之间如果有什么异样,不等你发现,只怕姑太太就找上了门,你不要想当然地捕风捉影,自己坏了自己儿子的名声。”

韩氏脸色通红。

纪老太爷就道:“好了,安安心心干你自己的事去,这件事有我呢!”

韩氏只得无奈地退了下去。

纪老太爷若无其事,继续地画着画,在老鹰爪下的岩石上添了几根小草。

纪咏飞快地赶到了槐树胡同。

窦昭正和窦德昌说着话:“令则现在是住在韩家还是纪家?”

窦德昌奇道:“我怎么知道?”

窦昭骇然。

与前一世相比,纪令则不过是推迟了婚期,怎么窦德昌就对她一无所知了?

难道自己在不经意间改变了纪令则的命理,而且是让它向不好的方向转变?

她顿时冷汗淋漓,面孔发白。

窦德昌不明所以。

正好有小丫鬟来禀,说纪咏来探望纪氏。

窦德昌大喜过望,忙拉了纪咏问:“令则表妹现在是在哪里?”

纪咏莫明其妙,道:“自然是在韩家。你为这个做什么?”

窦德昌忙指了窦昭:“是四妹妹要问?”

那边窦昭已经定下神来,听说纪咏来了,心里嘀咕着“正愁找不到个借口去见纪咏,纪咏自己跑上门来”,纪咏愤然道:“韩家太不是东西了。明知那韩六快要死了,还派人来催嫁。祖父也是的,前一刻还说要推着,后一刻就答应了韩家的人……”

他正说着,门口就响起一阵咳嗽声。

窦昭等人望过去,就看见窦政昌夫妻满脸尴尬地站在那里。

纪咏冷笑,目光直直地望向窦政昌家的韩氏。

韩氏红着脸曲膝行礼,喊了声“表哥”,道:“是我们家老太太心痛六哥……”

“打住!”纪咏讥讽道,“你们家现在的老太太是窦家的二太夫人,她老人家什么时候有那闲心去心痛韩老六?”

韩氏脸红得仿佛能滴下血。

窦政昌则瞪着纪咏,道:“见明,你不要鸡头里面挑骨头。”维护着韩氏。

韩氏感激地看了窦政昌一眼。

窦德昌忙在一旁打圆场:“纪表哥,你今天怎么有空来探望我娘。我娘刚刚去了五伯母那里,说是要商量明天陪太夫人去白云观游玩的事,应该很快就会回来了。你先坐会!”

因为二太夫人的到来,六房的人平时都在槐树胡同。

纪咏冷哼一声,大大咧咧地坐在了下来。

窦昭觉得自己像是在做梦,事情与自己知道的全都不相符。

旁边服侍的素心见窦昭脸色很差,忙重新沏了杯热茶。

窦昭喝了几口茶,脸色渐渐好转。起身对刚坐下的纪咏道:“纪表哥,我有话问你,能和你单独到院子里说几句话吗?”

因有之前的事,窦政昌夫妻虽然有些奇怪,但窦政昌却以为窦昭是要问纪令则的事,见窦昭和纪咏出了门,低声向窦政昌夫妻解释着。

尽管这样,望着一言不发。乖顺地跟在窦昭身后的纪咏,韩氏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什么时候纪家那个嚣张跋扈的纪见明这么好说话了?

窦昭自然不知道韩氏的心情,她院子里的石榴树下站定,问纪咏:“千佛寺胡同,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咦!”纪咏睁大了眼睛,“你怎么知道的?”随即想到一种可能,像吃坏了肚子似的,顿时心时泛起了酸水,他不由道,“没想到你还挺关心魏廷瑜的。派人了时时注意他的动静。既然如此,你还问我干什么?直接去问魏廷瑜好了!看看他怎么说了再来找我质问也不迟!你难道不知道他是什么样的德性。莫非还真的准备嫁他不成?”

窦昭望着口不择言的纪咏,气得不行,想到那次窦明的事,他指责自己因为窦明是妹妹,所以向着窦明说话的事,她深深地吸了几口气,缓了缓情绪。道:“这么说来,你破坏济宁侯的名声,还有道理了?”

“我破坏他的名声?”纪咏扬了扬颔。不屑地道,“在京都,他有名声吗?要不是搭上了英国公世子宋墨,你以为满京都的勋贵谁会认识他啊?”

怎么又扯上了宋墨?

窦昭颇为头痛。

纪咏更是心中不快。

兴致冲冲来看窦昭,结果一句话都没说,两人先吵上了,而且还是为了那个蟑螂一样的魏廷瑜。

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沉默下来。

窦昭劝着纪咏:“你以后别这样了。做了好事有好事在,做了坏事也有坏事在,你是宁愿大家者喜欢你还是都恨你。我想,要是人人都恨我,睡觉都会不踏实吧……”

“那他也得有那个本事让我睡不着才行。”纪咏嗫嚅道,但到底没有拂袖而去。

窦昭莞尔。

纪咏的心情也跟着好了起来,冲着窦昭“喂”了一声,道,“你跟我说句实话,你来京都干什么的?”

窦昭真心不希望纪咏再插手了,万一又引起宋墨的注意继而让宋墨看出点端倪,那可就糟糕了。

她只好道:“我仔细想过了,我迟迟早早要嫁人的,不如嫁了魏廷瑜,至少他老实可靠……”

“你找个丈夫,难道老实可靠就行了?”纪咏暴跳如雷,“这样的男人天下一抓一大把,有什么好稀奇的!再说了,魏廷瑜是老实可靠还是懦弱无能?你睁大了眼睛看一看好不?你就是想嫁人,也不一定要嫁个像魏廷瑜这样的啊?你都不知道,他看到赵紫姝那熊样,眼睛珠子都快掉下来了,连自己的情绪都控制不住……”

世上有几个人能像你纪咏这样的强悍!

大家多是普通人。

窦昭苦笑。

纪咏却把这当成了妥协。

他拂袖而去。

迎面碰到了听说纪咏来了,赶回来的纪氏。

“见明……”她笑盈盈地喊着侄儿。

纪咏却面无表情地和她擦肩而过。

纪氏摸不着头脑,问神色无奈地站在院子里的窦昭:“他这又是怎么了?谁惹着他了?”



第187章 再次

纪咏觉得窦昭太让人生气了。

她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

竟然连魏廷珍那样的人都瞧得上眼!

她还是那个敢和他叫板的窦昭吗?

纪咏既失望又失落地回到了玉桥胡同。

正在书房里给自己的画作题诗的纪老太爷突然停下笔,抬头问服侍了他几十年的随从纪福:“见明回来了没有?”

两鬓已有银丝的纪福很是意外,笑道:“我这就去看看!”

纪老太爷“嗯”了一声,把最后一句写完,仔细地端详了片刻,露出满意的笑容。

纪福折了回来,笑道:“见明少爷已经回来了。只是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他气呼呼的,谁和他说话也不搭理,关了门在屋里生闷气呢!”

“哦!”纪老太爷挑了挑花白的眉毛,笑道,“看样子,窦家的小姑娘挺有主见,没有被他忽悠。”

“窦家好歹也是读书人家,窦四小姐幼承庭训,这点见识还是应该有的。”纪福笑着,给纪老太爷面前快要干涸的砚台里加了几滴清水,挽着袖子帮纪老太爷磨起墨来,“要不然,当初您老人家怎么会答应和窦家结亲家呢!”

纪老太爷摇头,道:“你难道还不知道吗?能不被见明牵着鼻子走的人,太少了。窦家的这位小姑娘,不简单啊!”

纪福笑道:“再不简单,能比得上您亲自教出来的见明少爷吗?”

纪老太爷闻言微愕,哈哈大笑起来,指着纪福道:“你这马屁也拍了几十年了,偶尔也应该歇歇了!”

纪福笑道:“瞧您老说的,我可是从不拍马屁的!偏偏你总是不相信,我也没办法。”

他表情认真,逗得纪老太爷再次哈哈大笑起来。

纪福就笑道:“您有好些年都不曾夸过人了,要不要让少夫人请窦家太夫人来家里吃个便饭?窦家太夫人来了京都,照理我们应该好好款待一番才是。”

“你心眼倒挺多的。”纪老太爷拿起笔来在砚台里蘸了蘸。道,“太夫人肯定是要下个贴子的,至于窦家来些什么人,我们就不要管了。”

纪福笑着应喏。

而颐志堂的宋墨听说纪咏怒气冲冲地出了槐树胡同,眉头不由一锁。

窦昭和纪咏刚刚见面就不欢而散,看样子十之八九是为了千佛寺胡同的事。

他吩咐杜唯:“去查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用过午膳,杜唯来回禀:“说是为纪家嫁入韩家的一位闺名令则的小姐起了争执。”

宋墨很意外。

怎么又冒出个韩纪氏来?

念头闪过,他听到杜唯道:“……今天晌午。窦四小姐去了鼓楼下大的笔墨铺子。”

应该是陈曲水和段公义等人都跟了过来。

宋墨思忖着,窦昭已在笔墨铺子的账房里坐定。

段公义守在了账房的门口,陈曲水则和窦昭说着大相国寺的事:“……魏廷珍得了信,立刻改了口风,匆匆忙忙回了景国公府。这件事就这样虎头蛇尾,不了了之了。”

“我就一直奇怪了,七太太怎么突然像得了羊癫疯似的,无缘无故的对我发难,原来早和魏廷珍商量好了――魏廷珍帮着窦明说门好亲事,她帮着魏家找到退婚的理由。”窦昭冷笑道。“原来是因为千佛寺事发,魏廷珍才临时改变了主意。让七太太摔了个大跟头!”

陈曲水颔首,可惜道:“要不是纪编修冒了出来,这桩婚事恐怕早就退了!”

是啊!

纪咏办事,总是那么的直截了当,这也算是典型的好心办坏事吧!

窦昭苦笑,把和纪咏不欢而散的事告诉:“我只盼着他不要再插手这件事,不然会越帮越忙的。”

陈曲水听着窦昭话里有话。不由道:“小姐可是有什么主意了吗?”

窦昭点头:“那位兵部武选司郑郎中的太太不是被王许氏抬起来摔了一跤吗?想必心中十分不满。如果能从她那里着手,把魏廷珍的‘引诱’七太太陷害我的事宣扬出去……”

“好主意!”陈曲水没等窦昭把话说话,已是眼睛一亮。道,“这样一来,不管太夫人他们怎么想,两家也不可能结亲了。又因为把责任推到了魏廷珍的身上,七太太为了脱罪,肯定会想办法让那位郑太太咬着魏廷珍不放的。”

窦昭含笑点头,道:“而且我受了这样大的打击,从此心灰意冷,不再嫁人,于情于理,窦家的长辈也不能逼我吧!”

“不错,不错!”陈曲水抚掌。

窦昭嘱咐陈曲水:“所以这次千万要防着纪咏和宋墨――纪咏只做他认为对的事;宋墨出手必是雷霆万钧。我只想把婚退了,不想闹出人命案来。”

陈曲水很赞同窦昭的观点:“上次是我大意了,见事情都安排妥当了,就回了真定。这次有小姐坐镇,我亲自出马,定能将这门婚事退了。”

“那就烦请陈先生多多费心了。”

窦昭交待了几句,见时候不早了,回了槐树胡同。

窦世英在槐树胡同等她。

他身上还穿着官服,可见是下了衙之后直接过来的。

窦昭亲自给窦世英沏了杯茶。

窦世英目不转睛地望着她,仿佛有把她看个清楚明白,烙在心底似的,让窦昭十分的不自在,她只得道:“爹爹找我可有什么事?”

“没什么事。”窦世英笑道,“就是我们父女这些日子都没能好好说一句话,我特意来看看你。”然后道,“听说你去铺子里去了?那边的生意怎样?顺天府学一直照顾着你的笔墨铺子,看来那个范掌柜还有点真本事。”

窦昭不由暗暗庆幸窦家所有的产业都由三伯父打理。

她岔开了话题,说起魏、窦两家的婚事:“……我觉得太不顺利了,您不如请个师傅帮着好好看看,最后能挑几个好日子选一选。”

婚期如果能拖后,对她的计划比较有利。

窦世英听皱眉,道:“你是不是听说什么了?你放心,这件事我会给你做主的。王氏那边,我肯定不会就这样轻轻地揭过。这次她做得太过份了!”

“爹爹也不要听风就是雨的。”窦昭道。“你总得听听七太太是怎么说的才是。说不定这是一场误会呢?”

她还需要王映雪对付魏廷珍呢!

王映雪要是出了事,她的计划岂不是又有改变?

“你不用帮她说话。”窦世英目露忿然,“从前的事,都是我的错,她不愿大归,我从钱财上补偿她一些,也是应该的。可这件事,太让人心寒了……”

面对总是不合时宜的父亲。窦昭有些啼笑皆非。

她忙道:“爹爹有没有想过,七太太扶下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我在真定,她在京都,彼此井水不范河水,我又要出嫁了,到时候更是一年四季也难得回娘家两趟。她这样做与自己有什么好处?”

窦世呆了呆。

窦昭柔声道:“你别总听风就是雨,不妨和七太太好好说说,到底是谁让她这么做的?窦明年纪也不小了,您总得给窦明留几分颜面。”

她记得。上一世高明珠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的事,到了次年开春。王行宜为窦明挑选了个寒门出身的少年举人刘清濯为婿,四年后,刘清濯中了进士。尽管他才华横溢,品行端方,对窦明一直很敬重,但窦明却始终对刘清濯不冷不热的,而且百般挑衅把刘清濯抚养成才的寡母。刘清濯因此痛苦不堪。她重生前。刘清濯正闹着要休妻。

不过,那时候王行宜已经是内阁大学士,而这一世。他不过是个云南巡抚,不知道有没有机会知道刘清濯这个人,刘清濯有没有可能成为窦明的夫婿。

窦世英听了窦昭的暗示,果然认真地思索起来:“这些年来她大门不出二门迈的……今年却说受了景国公世子夫人之邀要去大相国寺听佛法……”他说着,想到了魏廷珍,继而又想到之前魏家待窦昭的态度,脸色忽然变得有些难看起来,在心里琢磨着,难道是魏廷珍……

他顿时坐不住了,心不在蔫地和窦昭说了几句话,就起身告辞了。

窦昭松了口气,只求纪咏和宋墨两个不要再添乱。

接下来的几天,风平浪静的,她一直陪着太夫人逛京都城。

窦明却跑了过来,指着窦昭的鼻子大嚷:“你对爹爹说了些什么?爹爹要休了娘亲?这下你得意了?”

素心冷“嗯”一声。

窦昭眼底闪过一丝惧意,随后像要掩饰什么般,变得更加趾高气扬:“你可别忘了,你马上要嫁人了。继母因你被休,你也一样没脸。到时候我看看魏家还认不认你这媳妇?”

联姻是为结两家之好,到了窦家这个层面,是不可能休妻的,最后把人圈禁在庵堂里。

窦昭根本不相信窦明的话,但她还是去见了二太夫人,并把窦明的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二太,委屈地道:“我这才来了几天,静安寺胡同的门朝哪里开都不知道,这件事就赖到了我的身上,我可不愿意受这样的委屈,您派人护送我回真定吧?我直接从直定嫁就是了。”

“小姑娘家的,什么‘嫁’不‘嫁’的,”二太夫人宠溺喝斥着她,“这件事自有长辈做主,你一个小姑娘家的,以后再也不许说这样的话了?”

窦昭低低地应了一声。

二太夫人把窦明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