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灵魂的舞蹈-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世界与内心12(1)
阿芒租住的房子没有浴缸,徐赛玲热情地邀阿芒去她家沐浴。也许小时候是同学又是邻居的缘故,他们用不着客套。一切便自然而然,该发生的就让它发生。阿芒想,过去与李薇住在一起时,烦恼了就泡浴缸。李薇与徐赛玲一样,都是中学语文老师。然而她们的性情,却完全是不一样的。他想徐赛玲比之李薇,要爽朗热情得多。虽然徐赛玲没有李薇的才华,可也没有李薇的坏脾气。阿芒躺在徐赛玲家的浴缸里,觉得徐赛玲可爱的地方实在不少。
  阿芒这么想着,泡在浴缸里惬意地睡着了。他在梦中清晰地看见了自己的身影。那身影在那一个夏天里,他背起背囊走向欧洲。德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还有俄罗斯他都去跑了一圈。柏林街头,英利达树绿叶如织。街上走着长发束在脑后,一飘一飘的年轻人。那是一个他心爱的城市,走在街上会感到心情愉快。而在法国中部,阿芒会到小酒馆里喝热咖啡。小酒馆的走廊里暗暗的,放着一个巴尔扎克时代的柜子,棕色的,有着古老的花纹。法国式的热咖啡的气味,法国羊角小面包暖烘烘的香气,以及外面发黑的木栅栏,碧绿的草坡和秀气的树林。阿芒站在那暗暗的酒馆的走廊里面,想着艺术、浪漫、自由和爱情。
  西班牙中西部的萨拉曼卡,阿芒裹在激动的西班牙人群里,看一群斗牛士怎样捉弄一头孤独的牛。牛有着又圆有大的眼睛,它不停地越过斗牛士的红袍跑向入口处,它要回家去。
  阿芒从梦中醒来的时候,徐赛玲在客厅里急得团团转。她好几次敲卫生间的门,阿芒都没有发出声音。她以为他在沐浴时出事了,想报警又怕自己太唐突。正焦虑不安时,阿芒裹着浴巾出来了。徐赛玲满眼泪花,一下扑到阿芒的肩头说:“你让我担心极了。”
  阿芒拍拍徐赛玲的肩膀说:“别担心,我好好的。”
  这天阿芒是在徐赛玲家吃的晚饭。徐赛玲的拿手厨艺是油煎大排。她在大排里放了酱油、糖、醋和葱,吃起来仿佛有股酒精味,但很好吃。阿芒想,他曾经想寻找一个会陪他一起购食物的女人。现在这个女人就在眼前。于是,阿芒稀里糊涂地与徐赛玲睡到了一张床上。
  他们在一起谈得最多的是童年时光。
  那时候,阿芒说为了节省母亲难得给我一角钱的早餐费,去买一张《三毛流浪记》的电影票,结果晕倒在体育课的操场上。后来是王老师把我扶到荫凉的地方,用柔软的手指摸了摸我的额头后说:“你是饿晕的,你一定没吃早饭。她转身跑到办公室,很快拿过来两只肉包子。我当时什么话都没说,接过肉包子,一阵狼吞虎咽,吃完了也许是王老师备用的一顿中饭。当时的肉包子五分钱一只,两只便是一角,但我不太容易吃到。因为一般家庭一天的菜金,只几角钱。
  阿芒的叙述,勾起了徐赛玲的记忆。徐赛玲记得阿芒晕倒的这一幕。然而那时候她很胆小,别人围过去看热闹,她往往逃离现场。她说本来他们可以青梅竹马的,也许就是因为她的胆小而中途断了联系。阿芒笑笑,但心里想一切随缘,缘起缘灭都是自然法则。
  现在徐赛玲躺在阿芒怀里,幸福地讲他们小学旁的一个小摊,她说小时候每次走过看别人吃得狼吞虎咽,真叫人嘴馋。那些卖菜的农民、纺织厂的工人和学校高年级的学生,都无限幸福地围着小摊,吃馄饨、粉丝和煎饺。她很羡慕他们。回家后便使尽诡计,让妈妈带她去吃。可妈妈总说脏、不卫生硬是不给她吃。无论怎样吵、怎样闹,妈妈从不改变主意。
  徐赛玲说她妈妈讲究卫生简直到了无法再讲究的地步。每一样餐具都要用酒精消毒,每一块玻璃都要擦得晶光莹亮。妈妈这样卫生,小时候她也常生病,而那些吃街头小摊的,却比她少生病。于是谗蜒欲滴的小小徐赛玲,便开始动怀脑筋。
  小小徐赛玲趁妈妈不注意,把妈妈压在钟下的一张伍元钱票子抽了出来,然后慌慌张张地塞进书包上学去。直到临近小摊,她心里还是慌慌的。那双有点颤抖的小手,始终放在书包里揉动那张钞票。她不敢取出来买馄饨,只是久久地凝视那些吃馄饨、煎饺的人。然后她看着他们抹油腻的嘴巴时,似乎自己也吃饱了,也情不自禁地抹抹小嘴。


  走进校门,第一堂数学课已经开始。徐赛玲像一只灰老鼠似地溜了进去。老师罚她站墙角,又罚她把回家作业在黑板上做一遍。此时,徐赛玲的魂都在那张伍元钱上,她不知道该怎么做?甚至连最基本的算术也做不出。全班同学惊奇地望着她,她的脸一直红到耳根,实在难为情极了。
  傍晚放学回家,她把伍元钱悄悄藏在一件衬衣口袋里,便慌慌张张地溜了出去打羽毛球。妈妈见她野得满身汗淋淋地回家,硬要她洗澡、换衣。这下急坏了她,她怕妈妈忽然拿了那件她藏钱的衣服,非常害怕。
  晚饭时,妈妈对爸爸哥哥说,她压在钟底下的伍元钱不见了。徐赛玲一下子不自在起来,青一阵,白一阵的很是紧张。徐赛玲借口头疼,溜回了房间,并将那伍元钱从衣袋里取了出来,悄悄地放到了妈妈的书桌上。然后装病躺在床上,但那颗心依然跳得厉害。
  哥哥饭后发现妈妈书桌上的伍元钱,说失而复得啦!该买西瓜啦!徐赛玲躺在床上听见这些话,鼻子好一阵酸痛,雨点般的泪珠就落了下来。妈妈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便以为她真的病了。几天后,妈妈忽然带她去小摊吃馄饨了。妈妈温和地说:“多吃点吧!”然而小小徐赛玲拨着筷子一点也吃不下了。她明白妈妈一定知道了那事。其实,她心里也不好受。
   
世界与内心12(2)
徐赛玲讲到这里,阿芒老早睡着了。徐赛玲并不觉得委屈。她认为能与自己从小心仪的男人睡在一起,是她一生的福气。
  阿芒与徐赛玲的恋爱,很快传了开去。
  应该说,李薇与阿芒离婚后,心里还是想着阿芒。当她知道阿芒这么快与别的女人谈上了恋爱,并且那个女人不是凯瑞时,便为自己也为凯瑞郁闷不平。于是从不请病假的她,装病请了半个月的病假。
  李薇要出远门去散散心。她已经很久不坐火车了。她想去另一个城市走走。长期呆一个地方,会憋闷得发慌。李薇坐公交车到火车站,火车站老早就改建过了。它如鸟腾飞的形状,让李薇一下子找不到售票处。等找到了,已过去了大半个小时。
  火车站售票处,熙熙攮攮的人群,散发出各种各样的气味弥漫在大厅里。李薇闻到这种说不上来的混杂气味,感到有点儿晕乎乎的。不过她还是排在一个窗口前,轮到她时她还没有想好去哪里。女售票员问:“到哪里?”
  “厦门。”李薇嘴里突然冒出这个城市。
  厦门是李薇从没有去过的地方,但她知道那是音乐之都。她该到那里听一场音乐会,音乐能美化她的精神空间,也能弥补她生活中的缺憾与不足。
  这会儿李薇已上了火车。她的座位号正好在窗口。坐在窗口看火车飞驰而过的风景,让她感到新鲜。毕竟久未坐火车了,她觉得一路的风景已不再是从前的风景。农村与城市的差别,已逐渐速小。现代化的生活方式,现代化的住宅高楼,以及每一个城市大多是一个基调的建筑特点,到底是进步了,还是退化了呢?
  李薇坐在窗口,火车在向前飞驰。火车要把她带到一个陌生的城市,那里没有她的亲人、朋友。一路陪伴她的,是她假想出来的朋友雷诺兹。自从与阿芒离婚后,她就写信给这个假想的朋友。写信是一种很自由自在的释放。此刻,她伏在火车的茶几上给雷诺兹写信。她说亲爱的雷诺兹,我正在通往音乐之都厦门的旅途上,我想象那里的音乐厅一定不错。听音乐会,我很在乎音乐厅的质量。在我生活的这座城市,音乐厅里虽然有装饰繁复的巴洛克的传统油画,以及悬挂着的那个时期西方音乐家的肖像。但却没有我们中国人自己音乐家的肖像,比如聂耳、冼星海等。
  当然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人记得聂耳、冼星海的。他们甚至根本不知道冼星海那首著名的《黄河》大合唱。这是不是音乐全盘西化的悲哀呢?如今有成千上万个小琴童,每栋楼房里都会有一个日日苦弹巴赫或者车尔尼的小孩。可很少有小孩学习中国民族乐器的。瞎子阿炳拉的二胡,如今已不太看得到有小孩子在学的。
  李薇写到这里,抬头看看窗外,窗外是一片片飞驰的农田。如果让她做个农妇,过一种田园般的生活,也是她乐意尝试的一种生活方式。她觉得音乐、诗意伴着生命中的激|情和泥土的气息,那该是最美好的生活状态。
  这会儿,李薇差不多快把阿芒彻底从心里驱除出去了。离婚是一种病,她在病中曾经给雷诺兹写过不少抒情的信。她说在我的脑海里,盘旋着那个美丽的开始和结束。你不知道,我蕴藏在内心深处的渴望,是怎样在现实的风雨中毁灭。如一烛燃烧的火焰,最终留下一滩斑驳的泪。你也不知道,在秋风微寒万籁俱寂的子夜,我如一颗星子的陨落,须臾之间四面八方都是归宿。
  其实,人有时候确实会感到四面八方都是归宿,又会感到哪儿也没有归宿。李薇就是生活在这种矛盾中。
  
世界与内心13(1)
李薇的直觉告诉她,她会在厦门遇上一个男人。因为,昨天夜里她梦见了她和一个男人在一起。这个男人驾着车,载她奔驰在高速公路上。然后他们来到一个村庄,村庄里一种不知名称的动物叫声,让她感到亲切。这是大自然的杰作,她的心微微颤动。
  比起喧嚣拥挤的城市,李薇觉得在田野上漫步,闻着泥土的气息,倒是能够增添一份淡泊和恬静。虽然村庄的茅屋,已不再是从前的茅屋。但缕缕炊烟,飘来大豆、玉米的清香。李薇用手抚摸一下田野上新鲜的粮食和浸透阳光的泉水。
  农村对李薇来说是熟悉的,那些袅袅而升的地气,湿润而新鲜。她想她梦中的男人,已不再是阿芒。她梦中的男人,是一个白马王子似的男人。李薇很快坠入了爱河,她梦见自己依在他的怀里与他接吻。真是甜蜜而美好。所以,当梦醒之后,李薇的心情特别好。这种好心情是很难得出现的。
  现在李薇漫步在厦门街头。那些时尚小店,总是吸引着她的目光。但她知道自己并不时尚。她穿着朴素,从没有买过上千元的服装。不过她喜欢观赏,并了解城市服装的潮流。
  前边是露天咖啡吧,她要去那里喝一杯咖啡。她觉得露天咖啡吧,比黑幽幽的咖啡吧空气好,又能看清楚每一个人的脸。李薇喜欢睁大眼睛,看每一个陌生人。让陌生人变成自己的知己、爱人,这似乎已不再是难题。于是李薇坐下来,在等候咖啡时环顾四周,突然她看到了他。
  他坐在离李薇不远处。他是那么像昨夜李薇梦中的那个男人。不同的是他戴着一副眼镜,更有书生气一些。李薇感到心跳了。她的眼睛,直勾勾地望着他。他也注意到了李薇。眼睛默默的交流,是一种信息。一会儿,这个男人优雅地坐到李薇的身边,与她攀谈起来。于是陌生人便不再陌生。
  愉快的交谈是一种幸福。一个男人,有时候很容易把自己从来不与妻子和同事说的心事,告诉一个陌生的异性。李薇想这个男人就是这样。其实,一个女人被一个陌生的男人信任,心里会有一种感动和幸福。
  李薇这一天,都是在感动和幸福之中度过的。她感觉自己好像成熟了不少。原来男人能让女人成熟。李薇这天晚上,久久不能入睡。她想,这是她有生以来第一次被一个陌生异性这么信任。
  李薇与陌生人再一次相约的时候,仍然在露天咖啡吧。他们彼此都对这个露天咖啡吧,相当熟悉了。他们上一次拥抱着接了吻。这一次他们手拉手坐在一起。天渐渐黑了下来,他们喝了咖啡又喝了中国红葡萄酒。他们都有点微醺了。陌生人执意要送李薇回宾馆,李薇答应着,并且一直让他送进了她的房间。陌生人没有想走的意思,他坐下来与李薇聊天。其实,李薇心里非常清楚,陌生人接下来想干一些什么。


  说实在,李薇是喜欢这个陌生人的。这不仅仅陌生人,一开始就给了李薇信任感。还因为他们在一起聊天时的感觉。
  现在李薇去卫生间洗澡,她要把身上的污泥洗尽,让身体徜徉在浴缸中。李薇知道自己并不美,但有知识女性的秀气。李薇在卫生间洗澡,陌生人随即也来卫生间洗澡。爱情使一个身体与另一个身体互相纠缠,产生Xing爱。Xing爱让女人的身体敞开在情人的目光之下,在灼灼的气息和抚摸中,感到生命本真的快乐。
  李薇裹着一条浴巾,从卫生间出来时坐在床沿边想,一个女人如果有了自身的美,即使穿得随便一些也没关系。罗丹第一次见到美丽的女雕塑家卡米尔,当时卡米尔穿的是一件肥大的工作罩衫,但她从罗丹身边走过的时候,那种喷薄而出的身姿之美,以及女儿“态”深深地吸引了罗丹。后来罗丹就把她做了自己的情人。
  陌生人光着膀子坐在李薇身边。他们拥抱接吻,然后就躺在床上。他们两个人并排躺着,一种美好的感觉在他们彼此的心头冉冉而生。李薇已经很久没有与男人Zuo爱了。她有点儿主动。她需要他那个软绵绵的东西挺起来。然而它没有挺起来。陌生人非常着急。他拼命揉搓着自己的那个东西后,躺到了李薇身上。但是没有成功,他像泄了气的皮球那样从李薇身上下去了。
  黄昏时分,窗外的路灯亮了起来。灯光照在床上,李薇清楚地看见了陌生人脸上的豆大汗珠。李薇安慰他,并抓住了他。李薇闭上眼睛,感觉着自己的浪漫和快乐。她想她这绝不是放荡和轻浮。她确实在短时间内对陌生人产生了爱情,同时她也赢得了女人对性的权利。
  后来的一段时间,李薇与陌生人的爱情能不能发展下去,李薇不知道,陌声人也不知道。陌生人是个失业青年。陌生人的真实姓名叫鲁卡,他每月去街道领298元失业救济金。这些钱虽然不够他付房屋租金的,但到底也是一份收入。鲁卡很高兴。在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前,他就躲在小屋画画。他的小屋很小很简陋,但他觉得这正是孕育他成为大画家摇篮的地方。所以他很勤奋,不出门的时候从早画到晚,一日三餐全是快餐和泡面。只是写出来的东西,很少能卖出去。鲁卡并不泄气,每个时代都有为艺术献身的人。他想曹雪芹当年写《红楼梦》,又有谁去认同他呢?
  鲁卡继续着自己的画画。他没有电脑也没有手机。这就少了许多干扰。他想如今画画的人很多,但大部分人都在玩票。真正意义上的画家并不多。为艺术倾其生命的人就更少了。
  
世界与内心13(2)
鲁卡从前在一家保险公司工作。他在那里是公文拟稿员,整日被圈在诉讼事务中。他不是模范职员,常常招致领导的批评。另外,同事们也不喜欢他标新立异的思想,与那好挑剔的性格。因此当他处于困境时,谁也不愿冒险为他辩护。于是鲁卡失业了。鲁卡遭受过饥饿、寒冷、别人的冷漠,但他对生活却有自己坚定的信念。
  鲁卡在回忆往事时,常常会有一种极为强烈的情绪。这时候,他脑海里就会冒出一个意念:“我要把我的经历画下来。”从此,他便不停地画。他在那些大大小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