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纯情之爱-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男孩也有着很好的家庭背景。仿佛,他们在一起,真的是门当户对了。
可是某一天,女孩突然感觉他们间的爱情有些虚假。他从不犯错,行为优雅,精致得像橱窗里的塑料男模,但这无疑增加了虚假的程度。女孩认为自己的感情被程序化了,或者说,她和现在的男孩更像是在做给别人看,两个人合演着一幕门当户对的爱情闹剧。周围所有人都是他们的介绍人,都似市侩的媒婆般喋喋不休。
女孩开始想念男孩,开始只是夜里想,后来白天也想。女孩特有的矜持让她没有勇气给男孩打一通电话。尽管,那个电话号码在她心中,重复了成千上百遍。
女孩想也许男孩已经把她忘掉了吧。这样女孩便不能够原谅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她想这个瘦瘦弱弱的男孩虽然并不优秀,虽然没有塑料模特般耀眼和璀璨,但无疑是她心中最爱的那个人。那是一种纯粹的爱恋,不掺任何的杂质。为何她会来一次闪电般的恋爱?只因为她想忘掉男孩。为何她又会闪电般失恋?只因为,她根本不可能忘掉男孩。
女孩想,最应该门当户对的,其实是心灵。只要两个人平等相爱,那么,心便门当户对了。而心灵的门当户对,无疑是一切的基础。
她不能够躲避真实的爱情。她不可能将自己欺骗。
终于女孩给男孩打电话,她说你回来吧,我想你。她听见男孩在那边呜咽,声音断断续续,仿佛很远,又似很近。他们就这样拿着话筒,久久沉默。忽然女孩感觉不大对劲,她猛地打开门,男孩正拿着电话站在门口,好像已经在那里,站了很久。
他们拥抱在一起,彼此检讨着自己的错误。没有海誓山盟,却感觉爱情在此刻突然变得成熟。女孩想,离开男孩多长时间了?3个月?3年?一辈子?眼前的一切真实且虚幻。恍恍惚惚间,女孩竟有了梦中的感觉。
她想掐一下自己的腿,她想验证一下这是不是在做梦。但最终,她没有动。
她怕眼前的一切消失。她怕这一切,真的是梦。
意林札记
门当户对的爱情模式,自古以来为中国人所推崇。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是否真正在经济地位,社会背景,个人学识修养上都相当的爱情,就一定幸福?此文告诉我们,真正的爱情不是世俗意义上的门当户对,而是心灵的门当户对。只有两个人平等相爱,爱情才会幸福。(将来)
泥壶
尘爱漂流
闹市之中,他们携手一路走来。
路旁有卖糖栗子的。
“栗子好香啊!买点尝尝吧?”女人说道,显得很有兴致的样子。
“我看最好还是不买了,吃了上火,还是买点水果!”男人回答道。“算了,不吃了!”女人好像生气了,撅着嘴向前走着。
男人心想:“认识你这么多年了,什么都好,就这点任性不好,这个样子,以后我怎么和你共度一生呢?”
女人低着头,看着太阳把两个人的人影并肩地粘在一起,心里却在想:“哎!别的什么都好,可就是这一点真让我受不了。我又怎么能够和这样一个人相守一生呢?”
路旁,有一家泥艺馆。男人知道女人极喜欢那些小巧的泥土做的小玩意儿,想哄哄她,说道:“有家泥艺馆!进去看看吧?”
女人同意了,两人走了进去。看见他们进来了,老板连忙起身招呼。两人来到一个转盘边,坐了下来。男人和好了泥,女人开始做起壶来。那娴熟的技艺,让站在一旁的老板看了也有一些惊讶。一只泥壶很快成型了,造型挺不错的。女人对它端详了半天,说:“左边的孤线好像不够匀称,重做一个吧!”
男人又和了一团泥,女人又专心地做了起来。很快又完工了,是一个造型别具一格的小壶。
男人看了看,用很专业的口气说道:“柄的弯曲度和壶身不是十分成比例,重做吧!”
又做了一个。女人做完了,男人还用他那双大手给修了修,润了润色。转盘停下了,一个非常雅致的小泥壶“蹲”在上面。女人看了,觉得差不多了,但反反复复地看来看去,总觉得还有一点不完美的地方,说不出来的那种。女人深深地望了一眼男人的眼睛,知道男人此刻想得和她一样,询问道:“好像还有一点缺陷,要不要再做一个?”
男人没有开口说话,只是默默地注视着那只泥壶始终站在一起看着他们的老板却缓缓地说:“天下哪有十全十美的东西呢!完美其实只是相对而言的!”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男人和女人深深地对望了一眼,那一刻,彼此都把对方看得无比的透彻!他们付了钱买了亲手做的三只泥壶,笑着向老板称谢而去。
三天之后,两人携手步入了洞房。那三只泥壶则静静地呆在洞房写字台上,伴着他们的是一幅小巧的相框,上面镶嵌着的是男人和女人甜蜜的微笑。
意林札记
在这个美丽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是十全十美的。当两个相爱的人走到一起的时候,他们之间有的是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关爱,彼此溶解了对方的不足,正是因为这样才让人生有了相对的完美,有了相对的无缺。真诚相待彼此的一生,共享这个美丽无缺的世界。(王颖)
般配
莫小米
婚姻的缔结,除了其他种种原因外,至少还符合一个前提——要么相爱,要么般配。
有位学者、教授、博导,68岁亡妻,身板笔挺,头发银亮,走在秋叶金灿的校园里风度不凡。
明的、暗的,有女生爱慕他。半开玩笑的、一本正轻的,有女生说要嫁他。教授均婉言拒绝,也并不伤害她们,只是将她们炽热的情感,小心轻放。毕竟,长长的岁月,不是白活的,他做得非常到位。
这些新鲜活泼、聪慧灵性的女孩,教授何尝不爱她们!他又不是不懂得感情的人。拒绝是因为,他觉得不般配。
一年一度的教授体检,他被请进了医院。谁也不敢相信,他患了绝症。幸好治得不算太晚。手术后医生说,如他这种情况,愈后,平均能活3到5年。
学生们来探视,女生尤多,泪眼婆娑。教授庆幸自己当初的理智抉择。不是吗?她们都有鲜花铺展的人生,而自己,只有3到5年。
心如平镜。70岁的生日,黄昏的花园里,他听见哭声。医院里,哭声太多了,但这声音不同,是近乎气绝的呜咽。然后,教授看到了那个脸色煞白的女孩。
女孩才20岁,来自农村,父亲去世了,母亲再嫁。女孩患癌症,且是晚期,手术花了一笔钱后,继父就再也不乐意出一分钱了。
女孩说,明天,她就要离开医院。离开医院,等着她的就只有一条路了。
教授就在这70岁生日的黄昏做出决定,拯救女孩,拯救这如花的生命。
他包下了女孩全部的治疗费和生活费,几个月过去了,女孩像一盆经过了精心料理的花儿。女孩熬过了生命的危险期,变得美丽而活泼,让教授惊叹的是,她居然还有黄莺一般的歌喉。
女孩的母亲千恩万谢。女孩却一度变得心事重重。教授看出来,她像是在恋爱了,要命的是,自己也好像是在恋爱了。
令教授自己也始料不及的是,当女孩说出“病愈后要嫁给你”之类的话时,他竟然点头同意了。一老一少手挽着手的身影,从此在每天的早晨与黄昏出现在花园里,他们的恋情轰动了整个医院。
我毫不怀疑他俩的真情并为之感动,但要请你原谅,我在此时忽然想起了大煞风景的“般配”二字。
要讲般配,教授和他的女学生,原本是更般配一些的。但现在你无法否认他与20岁的癌症女孩更般配。他只能活3到5年,女孩呢,女孩自己不知道,实际上,她还不足3到5年。就是说,虽然他们相差50岁,但用倒计时法,他和她——同龄。
我们都知道,只要相爱就无所谓般配不般配。现实却往往倒过来——是般配了才敢爱的。
意林札记
真正相爱的人是没有抉择的余地的,谁也没有抉择的权利。当真正的爱情到来的时候,无论年龄的差别有多大都不能阻止相爱的人在一起。不管世俗的眼光怎样来衡量般配。因为真正的般配就是一种情感上的般配,而不是相貌、年龄、家庭、身份上的般配,否则人间的爱情悲剧会重新上演到这个现代的世界中来的。(王颖)
第101滴含羞泪
晓桦译
来到乡村兵团的第一个早上,谢贝尔就起了个大早,天空刚刚亮起鱼肚白,整个村庄还沉浸在一片安宁里,远处的小河更是无改朝换代气息。只有河岸两边荒地上的含羞草,又在晨风中开始了一天的舞蹈。谢贝尔闻着夹杂着泥土气息的新鲜空气,索性坐到了窗边,托腮凝望,静静地享受起来。
忽然,眼前宁静的画面被一个姑娘打破了。这是一个穿着宝蓝色裤装的侧影,她走在大片的含羞草里,一会儿疾走,一会儿蹲下,金色的长发在空中飘舞着,让这个安静的画面赫然间变得生动起来。谢贝尔感觉到了兴奋:她在忙些什么呢?采花?谢贝尔想象不出还有喜欢含羞草那圆球状的小花的人。但是,从那个身影上看,她应该是一个十八九岁的姑娘,正是喜欢浪漫的年龄。
以后一连几天,谢贝尔都守在窗口。幸好,那个姑娘总会准时地出现在他的视野里。谢贝尔感觉很满足,但同时又有一种隐隐的担忧在心头滋长起来。
谢贝尔虽然只是一个眼科医生,但对含羞草还是有些了解的。这个有美丽名字的小草,它的体内含有大量的含羞草碱,那是一种毒性很强的有机物,人体过多接触后会使毛发脱落。如果眼前这位美丽女孩因为过多接触含羞草,不知不觉丧失了那一头舞动的金发,那会是一件令人多么伤心的事啊!
那个姑娘,回过头来,这是一张漂亮的小脸蛋,她的眼睛很清很亮,还有那个鼻子,小小翘翘的,精致得恰到好处。
谢贝尔对姑娘认真地解释说:“我是来告诉你,你要少接触这种草,它没有你想象的浪漫,它有毒,会使你的头发慢慢脱掉。”
姑娘明白了谢贝尔的好意,笑意也盈满了那张脸:“谢谢你告诉我这个,我已经做了很好的防护。”谢贝尔这才注意姑娘穿的是厚厚的工装裤。这时候,姑娘又冲着谢贝尔调皮地说:“不过,我来到这儿并不是想寻找什么浪漫…》小说下栽+wRshU。CoM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