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盲女与君王绝世情:山有木兮木有枝-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别人都道他宠她,可是,只有她心内甘苦自知。
这一份恩宠,果真是宠么?
那些日子,他风疾犯了,听太医院的太医讲,此疾一犯,他的四肢百骸,往往疼痛难定,却无药可愈。
她心内不忍,时常强抑着自个心内的惧意,尽量顺从他的意思。可是,她越依他顺他,他的脾气竟越发不可收拾。别说是那些服侍的宫人,就连她自个,也只比死好过一点。
她当然知道他忘不了先皇后,可是,她已然为了他,日日素衣素颜,事事依顺,却,终日伴君如伴虎。
永乐八年,天子,率师再出塞北,征伐蒙古残部。
她一向畏寒,临别之时,女儿,仰望着全副铠甲的君王,不过违心一句低语道:“陛下……能带上……臣妾……同行么?”
话音甫落,天子原本浅淡的表情,渐渐深浓,眼眸内,俱是呼之欲出的柔意。
她仰头望着,竟,望出了珠泪。
这一副神情,她已经太久不曾自他的面上得见。
此番临别,怎不令人动容?
他张开双臂,她想也不想,当着满殿的宫人,一头扑入他怀中。始入,即已被他箍得几近窒息,周身,虽被他身上的铁甲硌得痛不能忍,心头之殇,却仿似熨帖了些许。
他低头,钳住她的小脸,低低太息一声,一双素日里凌厉无比的眼眸,此刻,遍布红丝,似在强抑着什么,却良久不言。
永乐八年,十月。权妃侍帝亲征鞑靼,大败本雅失里、阿鲁台。凯还,薨于临城,葬峄县,命当地百姓出役看守坟茔。
召其兄见,授予诰命,“赐言之时,含泪伤叹,至不能言”。
永乐十一年,长陵始成,帝,原本属意将其一并迁葬于徐皇后陵中,后因朝中诸事纷杂,才暂且搁置。
终章 (君以此始)必以此终
洪武十三年,高祖为重皇权,遂,废丞相,罢中书省,设“四辅官”,不久又罢。
洪武十五年,高祖仿宋制,置华盖殿、谨身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等大学士,为皇帝顾问。又置文华殿大学士以辅太子,品秩都是正五品。
永乐元年,正月。帝,特命解缙、胡广、杨荣等入午门值文渊阁,参预机务,始称“内阁”。“阁臣之预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此乃史上“内阁”体制的真正建立,影响深远,遍及四海。)
永乐元年,七月。帝,命侍读学士解缙,劲采天下图书编为一书。
旨曰:“天下古今事物,散载诸书,篇帙浩穰,不易检阅。朕欲悉采各书所载事物类聚之,而统之以韵,庶几考索之便,如探囊取物耳。……尔等其如朕意,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理、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
意将天下图书,网罗一尽。
永乐二年,初编成。天子,特赐名为《文献大成》。但,翻检之后,以“尚多未备”之故,再命姚广孝主持重修。动用三千多人,于永乐五年十月始成,历时三年之久,可谓盛事。全书共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装成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约3。7亿字),帝,亲赐名曰《永乐大典》。
全书,以《洪武正韵》分类编目,以韵目分列单字,按单字依次从各种书辑入与此字相关联的内容,系有史以来最大的类书。原书,初藏于南京文渊阁,后移至北京。
(《永乐大典》是永乐文治的重要标志,也是明代的一项重要文化成就。其价值,在于它不加删改,原原本本地保存了明以前的文化典籍。清乾隆年间所修的《四库全书》,就从其中辑出了已经失传的图书五百多种。其后,清代学者从中也多有所获。但是,清修的《四库全书》虽然部头很大,但,许多书都按照统治者的意志进行了删改,而且,在修书的同时,对不合清朝意愿的图书严厉禁毁,被禁毁的图书几乎与收入《四库》的一样多。所以,一直被歌颂的乾隆修书不啻一场文化浩劫。《永乐大典》,在嘉靖、隆庆年间曾摩录副本一部,正本毁于明亡之时,副本到清乾隆年间只存九千多册,其后又有不少被儒臣们私自拿走。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烧的烧,抢的抢,至今全世界仅存数百册。)
高祖在时,国势初上。
彼时,蒙古旧部已被驱逐出长城以外。
及至永乐朝,帝,特遣郑和往使西洋,“奉天命天君主天下”,旨在要海外诸国来贡,并宣国威,向外示富。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帝,遣中官(即宦官)郑和、王景弘带兵出使西洋。
共二百四十多艘海船,船上二万七千四百名士兵和船员,自南京龙江港起航,经(太仓)刘家河港编队,集结出海。驶向(福建)长乐县太平港驻泊,等候东北季风到来。
其中,郑和所率船队,自闽江口五虎门出洋远航,顺风南下,经南中国海域,首抵占城(今越南归仁),再至爪哇(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满刺加(今马来西亚马六甲 、旧港、阿鲁、苏门答刺、南巫里(以上四地均在今印尼苏门答腊岛上)。从南巫里进入印度洋到达锡兰山(今斯里兰卡),然后至小葛兰(今印度奎隆)、柯枝(今印度科钦)、古里(今印度卡利卡特)。郑和,在古里立碑为纪念,碑文曰“其国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咸若,熙皓同风,刻石于兹,永昭万世。”(此乃,郑和在国外所立的最早的一块碑。)
船队,始抵爪哇岛上的麻喏八歇国之时,彼时,该国的东、西二王征战正炽。该国,为南洋要冲,人口稠密,物产丰富,商业发达。东王战败,其属地被西王之军攻克。郑和之船队,上岸初至集市,西王的部下误以为是东王的援军,共计一百七十人,俱被西王麻喏八歇王之部误杀。西王十分畏惧,派使者远赴朝廷谢罪,欲赔偿六万两黄金以赎。帝,退其赎金,还归使者。自此,两国再无侵犯。
永乐四年,帝,诏以明年五月建北京宫殿。
永乐五年,七月,皇后徐氏死。是年,九月初二,郑和出使还。
郑和之船队,以海上航行和军事组织编成,系当时世界上实力最为雄厚的海上机动编队。(很多外国学者称郑和船队是特混舰队、郑和是海军司令或海军统帅。著名的国际学者、英国李约瑟博士曾称:“明代海军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亚洲国家都出色,甚至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以致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可以说都无法与明代海军匹敌。”其随行人数,史上有明确记载的,共四次。每次,均在二万七千人以上。约明朝军队的五个卫(每个卫五千至五千五百人),主要来自沿海卫所。而当时,西方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航海的人数,不过九十至二六十五人之间。)
其船队编制,分别由舟师、两栖部队、仪仗队三个序列编成。舟师(即是现在的舰艇部队),为基本单位战船,分别组成编队,称前营、后营、中营、左营、右营。两栖部队,用于登陆行动。仪仗队,则担任近卫和对外交往时的礼仪,庄严威武。
在其下西洋的船队中,有五种类型的船舶。其一为“宝船”。其二为“马船”,长三十七丈,宽十五丈。其三为“粮船”,长二十八丈,宽十二丈。其四为“坐船”,长二十四丈,宽九丈四尺。其五为“战船”,长十八丈,宽六丈八尺。
(据《明史》中“郑和传”记载,郑和航海宝船共六十三艘,最大的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是世界史上彼时最大的海船)。船有四层,船上九桅可挂十二张帆,锚重数千斤,要动用二百人才能启航。仅一艘船,即可容纳有千人。《明史》中“兵志”又记:“宝船高大如楼,底尖上阔,可容千人”。)
以海道针经(即现在的24/48 方位指南针导航),结合“过洋牵星术”(天文导航)导航,通过测定天的高度,来判断船舶位置、方向、确定航线,运用航海罗盘、计程仪、测深仪等航海仪器,按照海图、针路(航行时确定航行的线路)簿记载,保证船舶的航行路线。(时,罗盘的误差,已不超过现代的2。5度,在当时,已是世界上最为先进的航海导航技术。)
(《郑和航海图》,得以传世,全赖明晚期作者茅元仪收录于《武备志》中。原图,呈一字形长卷,收入《武备志》时改为书本式,自右而左,有图二十页,共四十幅,最后附“过洋牵星图”二幅。海图中,记载了五百三十多个地名,其中外域地名有三百个,最远的东非海岸有十六个。标出了城市、岛屿、航海标志、滩、礁、山脉和航路等。其中,更明确标明南沙群岛(万生石塘屿)、西沙群岛(石塘)、中沙群岛(石星石塘)。1947年,民国政府内政部以郑和等人,命名南海诸岛礁,以纪念这位伟大的航海家。《郑和航海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该图与同时期西方最有代表性的波特兰海图相比,《郑和航海图》制图的范围广,内容丰富,虽然数学精度较其低,但实用性胜过波特兰海图。)
帝,为与诸国建立起上邦大国与藩属之国的关系,命郑和至所到之国,先向各国宣谕,宣读皇帝诏书。
“皇帝敕谕四方海外诸番王及头目人等,朕奉天命,君主天下,一体上帝之心,施恩布德。凡覆载之内,日月所照,霜露所濡之处,其人民老少,皆欲使之遂其生业,不致失所。今遣郑和赉敕,普谕朕意,尔等祗顺天道,恪守朕言,循理安分,勿得违越。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几共享太平之福。若有抒诚来朝,咸锡皆赏。故兹敕谕,悉使闻知。”
凡顺服者,即互赠国礼,会盟饮宴,展开贸易。诸国,纷纷派遣使臣回访,更有甚者,屡有国君携妻、子亲赴大明来访。有时,还要替各国调解纠纷。
(彼时,明朝在航海技术,船队规模、航程之远、持续时间、涉及领域等均领先于同一时期的西方,比西方探险家达伽马哥伦布等人早了八十多年,代表了中国的航海探险的高峰。其下西洋的历史意义,还在于,彼时,我泱泱中国,真正承担了一个文明大国的责任:强大却不称霸,播仁爱于友邦,宣昭颁赏,厚往薄来。)
永乐六年,九月十三。遣郑和再使西洋,送外国使节归其各国。沿途,所历国家分别为占城、渤尼(今文莱)、暹罗(今泰国)、真腊(今柬埔寨)、阇婆、满刺加、锡兰、柯枝、古里等。据史记,郑和二使西洋,其随行人数,仍然远超出二万七千人之众。
永乐七年,夏,郑和出使还。是年,营建昌平天寿山陵。
永乐七年,九月,遣郑和三使西洋。船队,自太仓刘家港启航,十月至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是年冬月自五虎门出洋,顺风经十昼夜始达占城。再自占城至真腊、爪哇、淡马锡(今新加坡、满刺加)。郑和,在满刺加建造仓库,下西洋所需的钱粮货物,均屯于此处,以备使用。船队去到各国的船只,返航时,都在此处聚集,装点货物,等候南风开航归国。其船队自满刺加开航,经阿鲁、苏门答刺、南巫里到锡兰。在锡兰,郑和又另派出一支船队到加异勒(今印度半岛南端东岸)、阿拔巴丹和甘巴里。郑和亲率船队去小葛兰、柯枝,最后始抵古里。
永乐八年,二月。帝,率五十万大军亲征鞑靼,权妃同行。五月十三,大军至斡难河,败本雅失里、阿鲁台。及至凯还,权氏薨于临城,葬峄县。
永乐九年,六月十六。郑和出使还,俘锡卢山国王阿烈苦泰儿至京,释还。
永乐十年,十一月十五,遣郑和四使西洋。先至占城,后往阇婆、旧港、满刺加、阿鲁、苏门答腊。郑和,再派分船队至溜山(今马尔代夫群岛),其余船队自苏门答腊驶往锡兰。在锡兰,郑和再次派分船队至加异勒,剩余船队驶往古里,再由古里直航忽鲁谟斯(今伊朗波斯湾口)阿巴斯港格什姆岛。此处,乃东、西方商贾交还往来的重地。郑和船队经此启航回国,途经溜山国。后,郑和船队遂把溜山国作为横渡印度洋前往东非的中途停靠点。此次航行,郑和船队跨越印度洋到达了波斯湾,据史记,其四使西洋随行人数,有二万七千六百人之多。
永乐十一年,元月,天寿山陵成。二月,葬皇后徐氏。
永乐十三年,七月八日,郑和出使西洋还,俘苏门答腊王苏干刺以献。
永乐十四年,十二月初十。遣郑和五使西洋,命其送“十九国”使臣归国。船队,自占城,再至爪哇、彭亨、旧港、满刺加、苏门答刺、南巫里、锡兰、沙里湾尼(今印度半岛南端东海岸)、柯枝、古里。到达锡兰时,郑和派一支船队驶向溜山,然后由溜山西行,到达非洲东海岸的木骨都束(今索马里摩加迪沙)、不刺哇(今索马里境内)、麻林(今肯尼亚马林迪)。其余船队到古里后又分为两支,一支驶向阿拉伯半岛的祖法儿、阿丹和刺撒(今也门民主共和国境内),一支直抵忽鲁谟斯。
永乐十五年,北京西宫成。
永乐十七年,七月十七。郑和下西洋还。
永乐十八年,下诏迁都北京,以南京为留都。北京宫殿郊庙成(即今日的北京故宫)。
此项工程,所费工匠,达二十三万人,还有上百万民伕和大量兵士,工程规模之浩大,亘古少见。
工程之中心,为紫禁城和皇城。
在元旧宫(燕王北平旧府)之上,修建紫禁城。将元大内全部拆毁,紫禁城仍沿用其旧址而稍向南移。城周六里,城墙高三丈。城外有护城河,用条石砌岸,俗称筒子河。城墙四周建有角楼,俗称“九梁十八柱”,结构奇丽。以正南为午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北为玄武门。因南墙复向南推移了近百余丈,故午门之所在,正是昔时元皇城的棂星门旧址,午门内的金水桥,也为昔时周桥之位置。金水桥北,新建奉天门,奉天门内,在元大内崇天门至大明门旧址上,建有外朝三大殿: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改名皇极殿,清顺治二年改名太和殿)是皇帝即位、诞辰、节日等举行大典的场所;华盖殿(后改称中极殿,清称中和殿);谨身殿(后改称建极殿,清称保和殿)。其后,在元大明殿的旧址上,建有内廷后三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供皇帝及后妃居住。
在元皇城的旧址上,向南有所拓展,建皇城,以扩大紫禁城与皇城之间的间隔。皇城南面的正门,为承天门,门前为宫廷广场。高大的承天门前,建汉白玉石桥和华表,气势磅礴,庄严端重,系皇帝颁发诏令之所。承天门内,端门至紫禁城午门的中心御道左右,左侧建有太庙(今劳动人民文化宫),右侧建有社稷坛(今中山公园),为皇帝祭祀祖先和土地、五谷神之所。
皇城的北部和西部,系宫苑所在。北部,在元“灵囿”旧址上,以清除元故宫的废渣土和挖紫禁城护城河的土,堆筑了一座假山,称“万岁山”,俗称煤山(清初改称景山)。其主峰所在,正是元延春阁旧址,意在压胜前朝,又叫“镇山”。其位于全城的中轴线上,正南对紫禁城的玄武门,处于北京全城的中心。皇城西部的御苑,在元太液池、万寿山、仪天殿的基础上,又有所扩建。
天子,特谕令“木工首”蒯祥(字廷瑞,苏州人),保留元旧宫内的太液池。向南开凿伸延,照其旧貌,遍植芙蕖。
在元内城之上,建大城,依次南移了二里。改建后,城周四十里,全部用砖包砌。计九门:东二门,自北而南为东直门(元崇仁门)、朝阳门(元齐化门);南三门,自东而西为崇文门(元文明门)、正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