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极品学生之玩转大唐-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个教导有方,小家伙也是及其的乖巧。蓝羽对此很感动,到底还是古风淳朴啊,多好的一家人,虽然说穷了一点,但是对人却是特别真诚,一家人也是很恩爱,儿子也是很听话孝顺。

通过跟老农夫的一番交流,蓝羽才了解到,这个朝代就是历史上的隋朝,基本上已经到了隋朝末年,是隋炀帝杨广在位。

隋炀帝杨广是隋朝的第二个皇帝,杨坚的次子,是个很有才华、头脑精明,大体上是位积极、有进取心的人。对于国政,他也有恢宏的抱负,并且戮力付诸实现。主政后,他巡视边塞拓、开通西域、推动大建设。但在位后期昏庸无道,任用佞邪小人宇文化及,然而最终因人民负荷不了他一而再,再而三的穷兵黩武,遂以残暴留名于世。杨广此人虽然以残暴留名历史,但是每个事物都会有两面性,杨广也不乏有一些功劳的便利了后世人。

一、亲自指挥完成祖国统一(一统江山)

公元589年,年仅20岁的杨广被拜为隋朝兵马都讨大元帅,统领51万大军南下向富裕、强盛的陈朝发动进攻,并完成统一。当时人们认为“长江天堑;古以为限隔为南北。。。。。。”当年符坚百万大军都没有突破长江天堑。可见这是非常难以完成的任务。可隋军在杨广的指挥下,纪律严明、英勇善战,一举突破长江天堑。所到之处,所向披靡。而对百姓则“秋毫无犯”,对于陈朝库府资财,“一无所取”。博得了人民广泛的赞扬。“天下皆称广以为贤”。20岁的杨广完成了中国的统一大业,结束了上百年来中国分裂的局面。也结束了中国三、四百年的战乱时代。从此中国进入了和平、强盛的时代。这要比李世民指挥部队平定各路农民起义与割据的小军阀要战功卓著。隋炀帝杨广功劳盖世!!!

二、下令修建完成大运河(修通运河)

隋炀帝下令开挖修建南北“大运河”,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连接起来。如此浩大的工程,利于千功万代。大运河对于中国来说远比长城对于中国更重要。大运河连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连接了两个文明。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逐渐成为一体。修建大运河是凝聚中国之举。满足了将已成为全国经济中心的长江流域同仍是政治中心的北方连接起来的迫切需要。“大运河”的修建使中国水运畅通、发达,为中国后世的繁荣富强打下了牢固坚实的基础。自清末改漕运为海运,大运河才不再是国家经济的大动脉了。隋炀帝为中国后代子孙万代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他对中国的功绩是不朽的、是很难有人比拟的。。。。。。只是为此付出的代价太大。劳民伤财导致灭国。如此浩大的工程谁修建都不讨好,谁建都会伤国体。有谁敢修建如此浩大的工程?还有谁敢做如此大的手笔?大概只有气魄同样浩大的千古一帝秦始皇了。

三、亲自开拓疆土畅通丝绸之路

公元605年(大业元年),隋将韦云起率突厥兵大败契丹,韦云起扬言借道去柳城(今辽宁朝阳南)与高丽交易,率军入其境,契丹人未加防备。韦云起率军进至距契丹大营50里处,突然发起进攻,大败契丹军,俘虏其男女4万余人。隋朝阻止拖延了契丹的崛起强大。

公元608年(大业四年),隋炀帝派军灭了吐谷浑。开拓疆域数千里,范围东起青海湖东岸,西至塔里木盆地,北起库鲁克塔格山脉,南至昆仑山脉,并实行郡县制度管理。使之归入中国统治之下。这是以往各朝从未设置过正式行政区的地方。公元609年(大业五年),隋炀帝率大军从京都长安(今西安)浩浩荡荡的出发到甘肃陇西,西上青海横穿祁连山,经大斗拔谷北上,到达河西走廊的张掖郡。这次出行绝不是游山玩水,个人玩乐的。因为西部自古大漠边关、自然条件环境恶劣,隋炀帝还曾遭遇到暴风雪的袭击。此峡谷海拔三千多米,终年温度在零度以下。士兵冻死大半,随行官员也大都失散。隋炀帝也狼狈不堪,在路上吃近苦头。隋炀帝这次西巡历时半年之久,远涉到了青海和河西走廊。其意义重大。在封建时代,中国皇帝抵达到西北这么远的地方,只有隋炀帝一人。隋扬帝西巡过程中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进一步促成了甘肃、青海、新疆等大西北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隋炀帝到达张掖之后,西域二十七国君主与史臣纷纷前来朝见,表示臣服。各国商人也都云集张掖进行贸易。隋炀帝亲自打通了丝绸之路,这是千古名君才能有的功绩。为炫耀中华盛世,隋炀帝杨广在古丝绸之路举行了万国博览会。这是举世创举。

四、重视教育、寻求典籍、开创科举、修订法律(改革创新)

杨广恢复了被杨坚废除了的国子监、太学以及州县学。还组织人编写了《长洲玉镜》四百卷,和《区宇图志》一千二百卷,这对于保存我国古代的典籍做出了贡献。杨广兴办学校,访求遗散的图书,并加以保护。隋时的藏书量是中国历代最多的,隋朝藏书最多时有37万卷,77,000多类的图书。可大部份图书毁于战火,唐玄宗时藏书最多时8万卷,唐学者自著28,467卷,唐以前图书只还剩28,469卷,可惜这些图书大部分也难逃战火。。。。。。。杨广创建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科举制,定十科举人,开设进士科,以考试诗赋为主,选择“文才秀美”的人才。这标志着科举制度的产生。隋炀帝时,科举制度的创建,重才学而不重门第,削弱了门阀大族世袭的特权。这种“任人唯贤”的改革,为选拔下层优秀知识分子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对后世中国影响深远。杨广修订了法律,主要是对隋文帝末年比较严酷的法律进行了改革。

以上这些都是杨广作为一个皇帝的功劳,但是作为一个皇帝,杨广一声却也有很多的过错,而正是这些过错将他从高高在上的皇位上面拉下来,被活活勒死。

过错一、三游江都

隋炀帝乘四层高的龙舟,从京城浩浩荡荡的南下江南。其意义巨大,江南分裂中国已经有几百年了,一个中原的皇帝下江南,一个刚把江南归于自己的统治之下不久的王朝,奇。сom书为了向臣民展示自己的皇威,耗巨资来造龙舟,更是让成千上万的人作为纤夫来拉自己的龙舟,让自己充分的享乐。向人征高额赋税,以供自己享乐用,共自己的后宫三千佳丽来挥霍,这能不激起民愤吗?

过错二、三驾辽东

公元611年(大业七年),隋炀帝以“高丽本为箕子(商纣王叔父)所封之地,今又不遵臣礼”为由,动员全国现役、预备役士兵,不论远近均于次年正月会集于涿郡(在今北京城西南)。正是由于他好大喜功,想向外扩张疆土,但是人民需要的是一个安定的生活家园而不是连年的烽火和无尽的流血牺牲。民怨载道,这次征伐终于没有成功。

公元613年(大业九年),隋炀帝不甘心第一次征高丽的失败。从洛阳出发,再次御驾亲征高丽。隋军兵强马壮,计划周密,准备充分。但由于后院起火,杨玄感起兵反隋,威胁了隋王朝的腹地,炀帝被迫撤军,导致第二次攻高丽的失败。

公元614年(大业十年),隋炀帝不顾国内危机四伏,再次亲征高丽。沿途已有大批士卒逃亡。但此次隋军获得胜利,在平壤附近,隋朝的水军打败了高丽军队。高丽王高元大为恐惧,谴使请降。炀帝见国内农民起义烽烟四起,无心再战。班师回朝。

隋炀帝失败的地方是用民过重、急功近利,太想建立伟业了。三驾辽东不仅消耗了大量自己的主力军队,而且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主要是兵役太重。本身修建大运河就伤民大重,损伤国体。一系列开疆拓土的战争,也同样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隋炀帝因过分自信与轻敌,导致第一次征高丽的失败,并陷入战争泥潭。致使不满的士兵发动兵变。人民也为逃避沉重的负担纷纷起义造反,为大隋王朝的覆灭打下了伏笔。

遗憾的是隋炀帝死在宫庭政变,死于鲜卑族的复辟。公元618年隋炀帝死在宇文家族手中,他爹隋文帝杨坚从鲜卑族皇族宇文家族手里夺得王位,鲜卑族贵族们又趁乱从杨广手里抢回。一代大帝杨广是被暗杀的,隋炀帝不是死在农民起义军手里的。隋炀帝被害死后,天下才真正大乱、各路诸侯纷纷割据。后来他的手下的唐国公李渊也是杨广的表兄弟,打这为杨广报仇的旗号,剿灭了宇文鲜卑贵族的复辟,并平定了农民起义与战胜各路诸侯,最后建立唐朝。后来李渊二子李世民篡位成功。可以说隋为唐的发展、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隋炀帝为唐太宗做了嫁衣。

不管怎么说杨广一生是功过参半,虽然有的事情对当时的人民造成了巨大的伤痛,但总体上来说还是为华夏后世造福,但是这些东西到了现世来看,杨广成了一个昏庸无道的皇帝。虽然他好色,但这些不足以定他死罪;虽然他好大喜功,但是这是他雄心壮志的体现;虽然他……

蓝羽想着这些心里不由得一阵落寞,这是一个不算好,但也绝不是后世人评价的那样昏庸无道的皇帝,只不过在位后期被宇文化及这样奸佞蒙蔽,才走上了亡国之路。但他总是一个即秦始皇后统一中原的皇帝,有着极大抱负,也为后世人民做出了一定贡献的人,可是后世人对他的评价,简直是士可忍,孰不可忍。心里暗暗想着,如果自己能够回到以前,那么自己一定要为杨广平反,让后世人记住他的功劳,不要老把他当成一个不折不扣的昏君。

44、初遇李世民

44、初遇李世民

为了报答老农夫一家的款待和赠衣之恩,蓝羽再次入山林为老农夫一家砍了好几车的柴禾,估计这回老农夫一家烧个三四个月都没有问题。另外还捉了好些山禽野兽,让老农夫圈养起来,想吃就自己吃,不想吃就拿到集市上卖,换些钱花。

在老农夫家里住了一晚上,第二天一大清早,蓝羽就跟老农夫一家道别离去。这里不是自己久待之地,早早离开,少给老农夫一家造点麻烦,蓝羽如是想到。

蓝羽走了有大半天时间,远远的听到有和尚念经的声音,看来这里肯定就是少林寺了,蓝羽琢磨着要不要上少林寺去看看,自己从来还没有去过少林寺呢,这次就权当是免费逛一次少林寺。

很奇怪,蓝羽走到少林寺门口,发现少林寺山门口居然没有知客僧,会不会是寺里发生了什么事情了吧。蓝羽刚想要进去看看,听到身后有大批的马蹄声和脚步声,听这声音估摸着应该离寺门这里有一千五百米不到两千米了。

自从练习了《九阳真经》和《乾坤大挪移》之后,蓝羽发现自己变化太大了。自己的听力好像比以前灵敏了很多,远远的就能听到有没有东西靠近自己,一般情况下能听一千五百米左右,如果凝神听的话,基本上可以听到三四千米开外的声音。还有就是自己的视力,比以前看得更远、更清晰了。现在自己整个人的心神一直都是很安然,好像外界没有什么事物可以影响自己的喜怒哀乐,反正这是好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过自己好像很喜欢做好事,没办法心肠好啊。最为难得的一点是蓝羽现在的记忆力超猛,无论什么东西看过一遍之后绝对不会忘记,以前在练《九阳真经》的时候,就发现自己的记忆力好像变得非常好,现在看来简直就是跟电脑一样了。

从整个人的心态来讲,现在的蓝羽绝对是一个历尽沧桑有很丰富社会阅历的老人;从身体和年龄方面来看,蓝羽大概有二十一二的样子。可是蓝羽搞不懂,蓝羽明明记得自己根本就只有十六岁,虽然自己以前个子挺高、身体挺壮,但无论怎么看也就是十七八岁的样子,怎么现在看起来有二十一二了,这么怪异?

难道,自己昏迷了四五年?不可能的事情,一个人七八天不吃不喝,基本上就接近于死人了。那如果四五年不吃东西,处于昏迷状态,那难道自己跟动物一样冬眠了。不过不可能的啊,山里面虽然冷了点,但是还是分四季的,自己再怎么着也不会冬眠四五年。可是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有没有办法可以解释自己无缘无故的突然大了四五岁,变得成熟了。

其实蓝羽不懂,主要的原因还是那本《九阳真经》,因为他练了《九阳真经》,所以从身体上和心理上已经进行了大改造,自己不光身体上成熟了起来,心理上也成熟了起来,不过蓝羽根本想不到这些。几年之后,偶尔研究《华夏医经》的时候,蓝羽才终于想明白了这个道理,不过那都是后话。

话说听到那一群人来到少林寺,一看是一群官兵,蓝羽的脑袋飞快的转动。哦,应该是跟李世民有关吧,自己赶紧躲起来,以防待会李世民有难,自己可以迅速的过去救他。为什么要救李世民呢?原因很简单,李世民创建了大唐盛世,他是要留名青史的,不可能就在这里这么轻松的挂掉,所以自己一定要防止他挂掉,要不李世民挂掉了,那整个历史岂不是要改写了。想想关于隋炀帝杨广的那些事情基本上也算是跟历史吻合,有一点点出入,才导致杨广被后世人唾骂,那么这个李世民一定得救下来,要不历史还怎么发展下去。说不定自己来这里是天意,上天让自己来这里帮助李世民,让历史按照正常的轨道走下去。

动念间,蓝羽就向少林寺后山的塔林藏去,半路上看到一群和尚,总共有十三个人,在商量着怎么帮助一个神秘人逃跑。有一个年长一点青年僧人,对着一个大概十七八岁的少年僧说道:“觉远,你先带二殿下走,记住一定要保护好二殿下,即使是拼了性命。”

那个少年僧重重的点了点头,开口道:“我一定会的!就是,就是可惜了父母的大仇了。眼看着那个贼人近在眼前,却不能亲手手刃贼人。”

年长僧人单手放于胸前:“阿弥陀佛!觉远师弟,我们知道你的苦心,你在少林寺学艺无非就是要报杀父杀母之仇,不过现在以你的功夫根本就报不了仇,你还是再苦心钻研几年吧,那个时候你一定可以亲手手刃贼人!虽然出家人不应该有贪念、嗔念、痴念,要心如止水,放开一切的仇恨。但是对于这个狗官杂碎,不必有什么顾虑,也不需要留情。”

这下蓝羽心里更确定了,这群僧人口里所谓的神秘人肯定是李世民无疑,而那个来捉拿李世民的人必定就是王则仁这个狗贪官杂碎。

来了一个年老一点的僧人,大概有四十多岁的样子,斥责道:“佛祖面前,勿说脏话。你看看你,这十来年的清修都跑哪里去了?一定要保持静心,心平气和,不要有任何的杂念。对你,”老年僧转过身来对着那个叫做觉远的小和尚,“觉远,你可知师傅这几年来为什么只让你停留在基本功,而没有教你高深一点的武功?”

“师傅是想让我扎好基本功,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终有一天让我习得高深武功为我父母报仇雪恨。”觉远对着那个老年僧低头高声说道。

老僧人摇了摇头,看起来很失望:“错了!是因为你学武功的目的动机不纯,你只是单但为了报父母之仇,这说明你有很强的嗔念,出家人不应该如此的。你现在即已出家为僧,你就要受做和尚的戒律,等你真正明白了这些道理,懂得你要用武功用来干什么的时候,我定会教你高深的武功。”

觉远委屈的低下头道:“谢师父教诲,弟子铭记于心!”虽然表面上是如此的恭敬,对师傅的话没有一点异议,可是心里却还是放不下那段仇恨,因为他已经被仇恨蒙蔽了双眼。

看着觉远的表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