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把所有事情撇到一边,专心照顾宝宝。宝宝只有一个月的时间被称为新生儿。差不多所有事情都可以留到一个月后解决。
  穿该穿的衣服。不用换下睡衣,坐下来纵容一下自己吧。作为一个有8个孩子的母亲,玛莎已经学会了什么时候穿什么样的衣服。穿上睡衣,相当于给家里其他孩子一个暗示:妈妈要下班了。要让孩子们懂得这样一句话和思维模式——“去问你们的爸爸”,以此来把其他孩子从妈妈身边支开,免得透支妈妈的精力。这种情况用玛莎的话说,就是“别打扰我的安静”。让孩子们懂得,应该给妈妈和宝宝一个安静的空间。
  寻求帮助。这个阶段,从来没有人指望新妈妈们在没有任何帮助的情况下去包揽那么多事情。世界上所有的文化都认识到坐月子的重要性。有些地方会给新妈妈指派一个产妇护导员,是专门照顾妈妈(而不是孩子)的服务人员,让她省去做家务的麻烦,集中精力照顾孩子,早日恢复体力。现在产妇护导员在英国很普遍,产后护理也很流行。这些富有经验的产妇护导员是很值得一雇的。如果你雇不起,亲戚朋友也可以“帮一两天忙”。要是你的朋友问:“你需要什么?”你就回答“过来打扫卫生,洗洗涮涮”,或者“做点饭”。
  角色调整
  把一个新生儿带到一个家庭,也就意味着家里每个人都要做角色调整,这不仅包括妈妈,还包括爸爸和小哥哥、小姐姐。关于怎么调整,下面介绍几个切实有用的建议。
  爸爸的调整
  跟妈妈相比,爸爸的角色调整可能要更难一些。作为家庭的保护者,爸爸有两件事要做:和妈妈一起照顾宝宝,还要照顾妈妈。许多爸爸还不习惯把精力放在小家伙身上,也不习惯照顾产后的妻子,因为由于激素的改变,这个时候的妻子很可能不是原来那个最可爱的人。
  爸爸在头几周要对母婴关系有充分的理解,这是爸爸的角色调整中很重要的一点。在头几周,妈妈对宝宝的亲密感觉会时有摇摆,要么感觉亲密无间融为一体,要么感觉相互独立互不牵扯(因而也带来了时时变化的情绪——要么信心满满、欢欣鼓舞,要么犹疑不定、悲观绝望)。有时候妈妈觉得与宝宝步调一致,有时候觉得离得很远。母子之间的“信号—回应”关系,一天之中会有几十次,直到渐渐形成了亲密的母婴关系,妈妈懂宝宝,宝宝也懂妈妈。
  当有一天妈妈大声宣称“我终于知道他要什么了”或者“我明白他了”,这种亲密关系就表现出来了。这段时间对母婴双方来说都意义重大。而爸爸的任务就是创造一个环境,让母婴关系得到发展和成熟。对爸爸来说,理解这一点很重要(不要觉得是受到了威胁)。下面是几个很有用的“护巢”小提示。
第5章 产后全家的调适(2)

()免费电子书下载
保持家里整洁。家里乱糟糟会让妈妈的心情也乱糟糟——宝宝也是。产后那段时间,玛莎看到没洗的脏碗筷就会发火,而平日里她对这些是无动于衷的。坚持每天做家务,或雇人来做。每天巡视一遍,列出需要动手处理的清单,然后去做。整洁是头等重要的事。每天都要自己列清单。
  提高你的服务质量。斯坦是一位职业网球选手,有一次,他问我该怎么帮忙照顾刚出生的孩子,我用他们的行话回答他:“提高你的发球质量。”经常端茶递水、嘘寒问暖,因为哺|乳期的妈妈需要补充额外的食物和水分。早餐送上床,因为妈妈的睡眠毫无疑问会受到打扰,但你基本上能够一觉睡到天亮。当妈妈想好好泡个澡时,你应该带着宝宝出去散步。是不是感觉自己像个仆人或是服务生?你确实就是。
  体贴入微。很多妈妈不愿意开口要别人帮忙,可能是担心会破坏与宝宝之间无言的亲密感。爸爸这时就要注意倾听妻子的需要。有一个妈妈曾经这样哭诉:“我得敲破我丈夫的脑袋,他才能注意到我累得快趴下了。”
  防止外人打扰。需要照顾妻儿的爸爸用不着完全放弃社交生活,这样既无必要,也并不健康。想见朋友的时候就去见。有时候,你会想与朋友们一起分享宝宝带来的快乐;有时候,你可能会觉得朋友们尽管好心,但太吵闹。这个时候,你可以把电话线拔掉,在门上贴一张“请勿打扰”的纸条。
  照顾好其他孩子。孩子们习惯了包揽母爱,可能还不愿意与新来的宝宝分享。如果你的产假有一两周(或更长),那照顾他们的事情就落在你头上了。把他们带到室外活动,给妈妈和小宝宝创造一个安静的氛围。教会年长的孩子照料年幼的,告诉他们保持一个整洁的环境对妈妈是多么重要。他们将来也会成为父母。产后哺|乳期是他们为妈妈做贡献的时候。
  将没用的建议挡在门外。出于对宝宝的爱和做个好妈妈的强烈渴望,你的妻子往往会变得很脆弱,容易接受任何好心的建议。把好关口,拒绝那些虽是好意但确属打扰的访客,他们可能会破坏“幼巢”的和谐。他们可能会说 “你的奶水大概不够”或者“这样会把孩子宠坏了”。像这类令人混乱的评价和建议,即便是最自信的妈妈都不一定能免受影响。如果你感觉到这些外来的建议让妻子困惑不安,那就鼓励她坚持自己的育儿方式。即使是你自己母亲的建议也不行。
  尊重妈妈的筑巢本能。在宝宝出生前后,应避免大的生活变动。不宜搬新居或换工作。如果可能,在宝宝出生前把这些事情尽早解决。对新妈妈来说,筑巢本能是非常强大的,打扰她的窝,也就打扰了她。
  帮忙照顾宝宝。育儿并不是妈妈的专利。爸爸在育儿工作中也是个不可或缺的角色。爸爸与宝宝建立独有的父婴亲密关系,对宝宝的成长做出自己的贡献,既不比妈妈伟大,也不比妈妈逊色——只是不同而已。感受到这些不同,宝宝才能茁壮成长。
  证明你自己。爸爸们,我给你们透露一点关于新妈妈的秘密。当一个妈妈与她的宝宝建立亲密关系的时候,她不情愿与任何人分享对宝宝的关心。宝宝哭了,你一个箭步跑过去,但跑在你前面的肯定会是你的妻子,是她第一个到达无助的宝宝身边(参看第46页,了解宝宝哭声对妈妈的影响)。如果你偶尔有幸赢得了这场赛跑,准备好,孩子他妈会像一只老鹰盘旋在边上,等着营救她的宝宝。因为宝宝在她的怀里会更快地安静下来,而你不太懂得安抚,于是她让你别管这事。这样就产生了两个问题:爸爸永远没有机会学习育儿技巧,而妈妈总是筋疲力尽:“孩子太需要我了,我别的什么事都做不了。”这真是个恶性循环。爸爸,请记住,在你的妻子放心地把宝宝交给你之前,你先要证明你有能力让宝宝舒舒服服。请阅读第283页爸爸用背巾背宝宝的相关内容,以及第345~348页、第378~381页介绍的育儿技巧。书包网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5章 产后全家的调适(3)
爸爸,不要疏忽了宝宝。妈妈有充足的时间和宝宝在一起,喂奶啦,一起睡觉啦,爸爸可没有这么多时间。新爸爸,你想像你的爱人那样与宝宝形成亲密关系吗?那尽可能地与宝宝在一起吧。用背巾把宝宝背在身上,特别是宝宝打盹时。这种时候,你会感到一种与母婴关系同样亲密的父婴关系。不要老是忙于家务和其他孩子,以至于疏忽了这个新出生的宝宝。
  妈妈的调整
  爸爸如果不参与进来,怎么能学会育儿技巧呢?让他也加入到养育宝宝的琐碎杂事当中,让他也体会一下那些无眠的夜晚吧。下面几条可以帮你很好地引导他。
  要做也要告知。列出你最需要帮助的事项,告诉他你尤其希望他来做的是哪些,否则他会以为你能应付一切。不要采用唠叨的说教方式,要和他一起做些基本的事,例如给宝宝洗澡,安抚宝宝情绪,换尿布。在做这些的同时,巧妙地(有时候不必特别巧妙)向他指出让宝宝最舒服的技巧。
  让爸爸发挥才干。你一个人出去散一会儿步,让爸爸有机会和宝宝独处。只有他们两个时,你没准会很惊讶地发现爸爸居然也能应付得过来。不过公平起见,你应该先给宝宝喂饱奶,否则的话爸爸真是一点招都没有。
  延迟救援时间。宝宝哭了,爸爸跑过去抱起来,可宝宝还在哭,爸爸只得又晃又唱,使尽浑身解数,但宝宝还哭。这时候你非常担心,失魂落魄,奶水在滴,你有超强的冲动要跑过去把宝宝从爸爸手里营救下来。别急,不要忍不住就开口说“我来抱他”,放手一小会儿,给他们一段时间尝试。如果实在撑不下去再过去实施救援,可是千万别表现出对爸爸的能力有所怀疑的样子。毕竟宝宝饿了需要喂,而爸爸可以作为一个反应迅速的帮手,知道何时可以对宝宝宣布爸爸如果不参与进来,怎么能学“吃的准备好了”,然后把宝宝递给你。会育儿技巧呢?让他也加入到养育宝也许下次宝宝会更适应爸爸。不过话说回来,即便是你和你的|乳汁,也并不是每次都能立即让宝宝安静下来。
  要有耐心。对有些爸爸来说,照顾宝宝并不是那么容易,尤其那些来自一个全部由女性承担育儿责任的家庭的男性。慢慢地鼓励他参与,肯定他的进步,最终会让他对照顾宝宝上瘾,虽然不能完全与妈妈平等,至少也是个可以信任、帮得上忙的助手。
  把宝宝介绍给小哥哥和小姐姐
  3岁以上的孩子通常会对新宝宝的到来表现出激动,他们会觉得,多了一个小玩伴是多么有趣啊。而不到3岁的孩子对新宝宝的到来往往没那么热情,以下几项有助于培养早期的兄妹友情。
  产前交朋友。宝宝出生前,把大一点的孩子叫到跟前来,对他说:“强尼,来,把手放在妈妈肚子上,小弟弟在踢球呢。”这样他就可以感觉到真有一个宝宝在里面。跟肚子里的宝宝说话时,让大孩子也参与进来。很快他会主动过来跟肚子里的弟弟或妹妹说话。做产前检查时,也带上他,让他听听宝宝的心跳,对他说:“你听到小弟弟了吗?他很快就会跟你说话了。”跟年龄小一点的孩子(例如两岁半以下的孩子),不要一开始就告诉他,要到最后3个月,或者他觉察到你跟平时有什么不同时再告诉他。太早告诉他反倒会让他迷惑,因为他没有过去几个月的概念。书包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5章 产后全家的调适(4)
图片说明。把宝宝在子宫里生长的图片给大孩子看,告诉他正确的术语,让他明白宝宝是在妈妈的子宫里,而不是在妈妈的肚子里。通过一遍一遍地翻阅宝宝成长的图片,让大孩子认识到宝宝是在妈妈身上的“一座房子”里,并且告诉他说,他也曾经在这所“房子”里经历了同样的过程。市面上有很多很好的绘本,可以用来教你的大孩子适应新宝宝。
  让孩子对你分娩住院有心理准备。在你产后住院期间,你两岁的孩子更感兴趣的不是医院里发生了什么,而是你不在的这段日子里他会怎么样。要告诉他说,你只是暂时离开他,不会扔下他,你只是为了做些“特别的事情”(这句话以后还会经常用到)。“奶奶要来我们家,给你烤蛋糕吃,给你买新玩具……”把两岁大的孩子留在家里,陪伴他的最好是他认识、喜欢的人。
  跟孩子保持联系。住院时要经常给家里的孩子们打电话,叫他们过来玩,最好不要直接把陌生的宝宝带回家去。
  玩“大哥哥大姐姐”的游戏。要懂得孩子的心理。他的第一个想法是,这个弟弟或妹妹会怎样影响他的生活。越早让他知道跟别人一起分享妈妈的爱并不坏,他就越会对小弟弟或小妹妹和善。玩“爸爸妈妈的小帮手”的游戏,让大孩子试着帮宝宝换尿布,穿衣服,给宝宝洗澡。小帮手还会演变成小老师。“做给宝宝看,该怎么拿摇铃呢?”
  让孩子觉得自己依然很重要。要让大孩子也能像给小宝宝那样得到礼物。不要只给妈妈和宝宝送礼物,而让他感觉到自己被遗忘了,要他也能享受到新宝宝出生得到的好处。聪明的朋友来访时应该了解这一点,如果他们没有给他带礼物,爸爸妈妈应该准备好备用的礼物。要让孩子知道,虽然妈妈要花那么多的时间陪新宝宝,但他依然是妈妈心里的宝贝。
  让爸爸多陪大孩子玩。产后几周,妈妈的时间大部分被小宝宝占据,这时爸爸可以乘机多跟大孩子玩,一起做些特别的事。孩子会觉得,虽然妈妈陪他少了,但爸爸却陪得多了。
  罗伯特医生建议:
  爸爸们,虽然你们要额外花时间陪大孩子玩,但并不等于要占用跟新宝宝相处的时间。千万不要错过建立早期父婴亲密关系的那段宝贵时间。
  双倍利用时间。用背巾把宝宝背在身上,可以让你腾出手跟其他孩子一起做些好玩的事。当你坐着给背巾里的宝宝喂奶时,你可以看看书,也可以和大孩子玩游戏。用背巾背着宝宝,有助于让大孩子们意识到家里多了个小成员。如果大孩子讨厌妈妈怀里整天抱着小宝宝,那就尽可能地用背巾,也鼓励他们用简单的背巾背起玩偶甚至宠物。(参看第285页有关小哥哥和小姐姐抱孩子的内容。)


  让学步期的大孩子也参与到照料小宝宝的事情当中,就相当于让他亲眼目睹自己的成长经历。你喂奶、换尿布、照顾小宝宝的时候,就是在告诉大孩子,当初他也是个小宝宝时,妈妈也给他做了同样的事情。这样能帮他更好地理解家里有了小弟弟或小妹妹之后是个什么样子。
  最好不要跟孩子说他现在已经是个大哥哥了,想用嘲笑的口气让他“长大”。看到爸爸妈妈把几乎所有的爱、时间都给了小宝宝,他会觉得做小宝宝是最好的。因此,偶尔出现日常行为上的倒退也属正常,如上厕所、吃东西、睡觉,等等。在这些方面,妈妈做得越少,爸爸就该做得越多。还可以告诉大孩子说,宝宝虽然很可爱,但这时候很多事还做不了,比如去公园玩、吃冰激凌或骑自行车。
第5章 产后全家的调适(5)
预防和克服产后抑郁症
  你已经坚持了9个月,终于跑完了全程,获得了奖杯。你是明星。你应该得到关注和关心。在经历了不可思议的分娩之后,大多数妈妈都会出现抑郁情绪,短暂的“低潮”,一般发生在分娩的3天之后。这主要是激素的变化引起的,也是高峰体验之后自然的情绪下滑。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你抱着宝宝坐下来时,突然发现自己哭了起来。
  几周之后,你会发现一切都跟生产以前不一样了。宝宝的白天和黑夜是混淆颠倒的,你的也是;你也可能母|乳分泌不足(大概已经有人给了你建议)。一旦你爬到沙发上打会儿盹,宝宝马上就哭了。你的体力流失得比补充得要快。加上身体疲劳,伤口正在愈合(侧切或剖腹产留下的伤口),你可能会回想起分娩不如你预想的那么顺利,宝宝也不像书上描写的那个样子,你的爱人也是。所有这些事情合在一起,到两周快结束的时候,你差不多已经患上了产后抑郁症。
  在女人一生中,没有哪个时候比产后一个月的改变更大了。难怪有50%~75%的妈妈会出现产后忧郁(如果由男人来生孩子、养孩子的话,那几率将是 100%)。除了简单的情绪低落外,大约有 10%~20%的妈妈会真正患上产后抑郁症,表现为对不能胜任育儿工作的焦虑、失眠、恐惧、突然哭起来、小题大做、精神混乱、懒得动、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