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终生制职业-第2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柴米让车停在公路尽头,自己上了山
山路崎岖,走了大半天才看见山村的轮廓。
一筐筐的红枣都装好了,就等柴米来收了,柴米扒拉开计算器,过秤给钱。
也有那住得远的,拿个小筐送来,柴米也就随便给上几个,人都说柴米仁义!
收罢了,也叫上了棒小伙子,赶早出山,还能赶在明天天亮前把枣子送到县城。
柴米也收了包袱,点上香烟,等那些棒小伙子回家取个干粮衣裳的。
送完了枣子回山村,要赶夜路,又冷又饿可不行。
货都上了肩了,老太太来了,还是提着筐枣子,一步一挪。
柴米认得那老太太,就住山腰的茅草房子,那房子都快塌了,几根木桩撑着的
都十来年了,每年柴米进山都见着
都是拿着一小筐枣子换钱,一块两块,三块五块的
就是一年比一年来得晚了!
收了比往年多的枣子,柴米高兴,抓过了小筐,扔下五块钱,转身要走。
老太太拉住了柴米,哆嗦着说话:“今年这枣子不要你钱,求你个事呐,带上我出山啊?”
柴米犹豫了,一老太太出山,脚力跟的上么?
来了个棒小伙子,挑了付扁担箩筐,一头是半筐湿劈柴,一头是棉絮被褥:“我挑着老太太出山呐,求你给他指个路,老太太要出远门啊!”
柴米也就不多说了,带上老太太走了。
出山了,老太太上了小货车,抱着个小包袱,闭着眼睛不敢看窗外,说是眼晕
夜路难走,烟也抽完了,柴米给老太太拉话:“出门呐?上哪啊?”
老太太还是闭着眼:“上个老远的地方,比县城远呐!云南”
柴米打了会瞌睡,又问:“去云南干啥呀?”
老太太抱着包袱:“看俺儿啊给儿带上的煎饼、大枣,我儿最喜这个!”
天亮了,车也到了县城,老太太哆嗦着拿了个纸片问柴米:“这是个啥地方?有车能去不?”
柴米看看,楞了
那纸片子上写的是——云南麻栗坡,烈士陵园!
柴米小心加小心地问:“老太太,你儿”
老太太递过一叠钞票,一块、两块、五块的
“没了!早没了!就埋在云南了,老早想去看看,可没钱呐卖了十年的枣子,俺寻思够个车票了烦劳你给买个票啊我不认得几个字的”
柴米哆嗦了
跟筛糠似的哆嗦
把老太太扶上车,直奔了济南!
小县城,哪来的火车啊
送老太太上了车,找了个乘务员说了,还给乘务员送上条好烟
乘务员黑了脸,哆嗦着把烟扔给了柴米:“收了你这烟,我还是个人呐?”
老太太只有三五十块钱,火车票不止这个数
那钱柴米塞到了老太太的包袱里,还添上了几张
回来的路上,柴米黑了脸不吭声。
到家了,柴米喝了一夜的闷酒,狠狠抽自己
“咱也是个人啊?!!!”
天亮,柴米揣上票子,买了水泥木料,请了高手瓦匠
进山
外篇钢琴师(改)
穿戴一新,仔细地照照镜子,确认了脸上没有未刮净的胡须和太显眼的青春痘,再精心挑选了一付眼镜来衬托自己的斯文与成熟,薛少潇洒地出门了。
修炼了多年的高雅音乐后,薛少惊讶地发现自己完全可以利用这曲高和寡的高雅艺术换取必要的生活物资——RMB!
在那些安静的酒吧,一曲《春之声》或《致爱丽斯》就可以换取一个月潇洒的小日子,还能让自己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去巴黎或维也纳感受一下异域的至高艺术境界,何乐不为?
尽管薛少知道,在酒吧里小酌轻斟看客眼中,那倾尽全力的演奏不过是一种可有可无的点缀,不会有人在一曲终了的时候送上诚挚的掌声,更不会有某个知音来聆听那些作曲家用生命完成的曲谱,但每天的夜里,放在钢琴上的那只宽口酒杯里或多或少总会有一些折叠成小方块的红色小纸片,酒吧里点播一曲的价钱至少是一百RMB,太少了拿不出手,丢人!
相比之下,薛少还是喜欢在风铃坊演奏,且不说风铃坊那独具匠心的装潢,单是风铃坊陪聊的那些女大学生就很养眼了!
偶尔有些喝醉了的,攥着一大把票子跌跌撞撞地走过来,点一曲《小寡妇上坟》之类的‘民谣’,薛少也能微笑的抵挡过去,实在不行了就把钢琴弄得山响,甚至拉着那些热情过度的酒客们合奏一曲什么都不是的东西,不就是图个开心吗?
反正钢琴不是自己的,犯不上心疼!
早早到了酒吧,在吧台要一杯免费的饮料,薛少和几个早来的大学生聊天,都是混个生活,薛少从来没觉得这些大学生有什么不对,要是家里殷实,谁愿意大半夜的穿个内衣和那些口袋比自信心膨胀的家伙扯淡呢?
估计时间差不多了,薛少坐到了钢琴前打开琴盖,修长的手指在琴键上流畅地滑动着,细碎的音符融入了酒吧的宁静,融入了北京的夜色中
九点,酒吧的客人开始增多了,带着GF的翩翩中年,夹着皮包踌躇满志的商人,还有些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一些有英语底子的陪聊马上迎了上去,熟练地交谈起来。
十点,薛少盖上了琴盖,坐到了一边的角落里,半小时的休息时间里,薛少喜欢看着那些完全放松的男人们在认识或不认识的女人面前展示自己的实力,看着那些清纯的女孩用纤细的手托着下巴,眼神中流露出崇拜或仰慕的神情。
当然,这些是要付钱的,按照时间计费,时间就是金钱,谁说的来着?
酒吧门口进来几个戴着墨镜的人,找了张隐蔽的桌子坐下,老板娘赶紧上去招呼,各种酒水小吃流水般地送了上去,来的人薛少也认识,从台湾来的钢琴师,名气颇大,据说是有人请来开钢琴演奏会的。
交谈几句,看在酒吧老板娘的热情好客上,台湾钢琴师走到了钢琴边,打算露上一手,薛少换个个位子,就在钢琴师的侧后方,刚好可以看清楚他弹钢琴的指法,也算是偷师了,能学就学点,没坏处
活动了一下手指,台湾来的钢琴师稳稳当当坐在了琴凳上,修长的手指按下了第一个琴键,然后是第二个,然后是一连串的音符汇集起来,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一首《致爱丽斯》。
薛少看着那指法,明显的不对头,看来是在练习基本功的时候就偷懒了,小指老是不自觉地上翘,有好几次都差点触碰到旁边的琴键,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薛少站了起来,打算找个安静的角落歇歇,没什么看的了,瞎耽误工夫
一个很明显的破音,整个酒吧都听到了,夹杂在和谐的旋律中格外突兀,不少老外都笑了起来,听了几十年的曲子,外行也知道哪里出毛病了!台湾来的钢琴师很牛气地站了起来,曲子还没弹完就起身走人,这也太不礼貌了!
薛少更想歇歇了,连艺德都没有,也算是钢琴师?
酒吧老板娘在暗示薛少,赶紧上去补场,不能让酒吧里的笑声和低低的指责声继续吧?
两个钢琴师走了个交错,停下彼此看看,都知道这是同行,台湾来的钢琴师不屑地扭头,朝着空气说话:“这中国的钢琴就是次,我们台湾的钢琴就不会出现这种音准上的失误”
薛少猛地转身看着台湾来的钢琴师:“中国的钢琴?你们台湾?台湾不是中国的土地么?”
台湾来的钢琴师不理薛少,还是朝着空气说话:“我们台湾的钢琴不是你们中国可以比的,都是名牌货色”
薛少上台,向台下的酒客鞠躬致意,稳稳当当地坐在琴凳上,还是那首《致爱丽斯》!
行云流水
一曲终了,整个酒吧的客人起立鼓掌,那掌声,不比维也纳金色大厅里的逊色!
台湾来的钢琴师怒冲冲站起来走人,酒吧老板娘突然喊了一嗓子:“先生,您忘了买单了!”
PS:这篇文章已经发过一次了,今天再发的原因大家也应该知道!改动的地方也只有后面的留言!
因为这篇文章引起的书评狂潮持续了两天,整整两天里,几百条书评,上百位书友在驳斥某个数典忘宗的家伙
这让我感觉到了什么?
感动!
只有感动!!!
位卑未敢忘忧国!!!
坐在电脑前,我甚至可以通过那虚幻的网络感受到我的兄弟姐妹们那颗蓬勃跳动的心脏,那股奔涌咆哮的热血!
我们还有如此之多的热血,我们还有如此之多的挚爱,而这些都只会奉献给我们的祖国,我们伟大的祖国!!!
还用我说什么么?
军刀拜谢各位了!!!
外篇请大家支持!!!
请大家看看这篇文章,谢谢!
※※※※※※※※※※※※※※※※※※※※※※※※※※※※※※※※※※※※※
全国纪念九一八!设立国耻日!
除了中国,世界上任何一个遭受法西斯蹂躏的国家和民族,都有全民纪念活动,成为传统,深入人心!
我们固然应该抗议谴责日本参拜靖国神社,但是我们国家为什么不举行相应的纪念活动?
许多国家纪念二战成为传统,如国家领导人讲话,全国默哀,鸣警报,我们为什么没有?
(请点击上面的图片,郑重签署支持意见)
关于全国纪念九一八、纪念抗日战争、设立“国耻日”的倡议!
近代中国,从屈辱辛酸中走向新生;
现代中国,在艰难险阻中走向富强!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有高瞻远瞩、面向未来的宽阔胸襟,但前事之师后事不忘:只有牢记历史教训、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的事业才能长盛不衰;我们的民族方能绵延不息!
中华民族是世界民族之林中的优秀民族之一,五千年的风风雨雨、五千年的追求奋斗把我们锤炼成坚强、果敢、勤劳、善良、诚实、信用的群体,但善良不等于懦弱、忍让不同于退让!
一个优秀的民族,必定是一个尊重历史的民族;一个优秀的民族,必定是一个牢记历史的民族。从耶路撒冷的哭墙到波兰的大屠杀纪念碑,再到响彻俄罗斯全境的纪念卫国战争警报,无不在昭示历史教训的深刻,纪念历史是为了避免悲剧的重演!
国耻永不忘,民族当自强!
我们纪念历史,并不是一味宣泄仇恨,而是希望我们的国家、民族和每一位国民,包括海内外的每一位炎黄子孙,要有忧患意识和自强精神!
我们纪念历史,并不是为了反攻倒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正告一切对中华民族已经、正在、妄图施加罪孽、图谋不轨的国家和民族,不要痴心妄想,团结、坚强的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
我们纪念历史,是为了给浮躁、自满的国人一个强烈的提醒: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务必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优良作风。只有这样,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才能继续大踏步前进,中华民族才能实现伟大的复兴!
为此,285位知名学者、抗战老战士、民间爱国志士、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人等社会各界人士郑重发出倡议:
一、每年9月18日和8月15日举行国家级纪念大会,国家领导人讲话。
二、每年9月18日全国鸣响警报3分钟,下半旗,肃立默哀。
三、每年8月15日全国举行庆祝活动。
四、或上述纪念活动在7月7日、9月3日或12月13日举行。
五、建立国家级纪念抗战盛大场所,并和全国抗日战争及爱国主义宣传基地免费开放。
六、全国人大立法,设立9月18日为“国耻日”,或称“哀悼日”。
2002年、2003年,在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会议上,本项建议成为议案和提案,赢得广泛响应。我们还将继续努力,继续呼吁!
1、现在我们征求网友签名支持,广泛宣传。更欢迎相关网站(论坛)积极呼应,以网站(论坛)的名义签名支持!
2、并希望各地网友联系当地或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呼吁在当地首先采纳以上建议,如918鸣警报等,并进而呼吁并促成全国实施。
3、本次签名活动将于2004年2月份(全国两会前夕)作第一期整理:第一阶段活动效果。
感谢您的参与和支持!联系人:
王锦思(全国纪念918和抗战首倡人、九一八战争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会员)(义士王锦思专栏)
信箱:jibian1@sina。
张志杰(网名my110,本次签名首倡人、勿忘国耻网总编)
信箱:tax01@sohu。
9月15日期限將到,而为此设立9。18国耻日征集的百万抗日签名半数不到。日本人说,在韩国4000万人征集1000万个签名都洠侍猓谥泄�13亿三千万人,征集100万个签名也难。同胞们如果你是有血性的中国人,请参加签名:请各位朋友:抽一分钟时间签名!再抽一分钟时间转贴!~~~在代南京人民、代全国人民谢谢各位朋友啦!在此签名:
//。wwgc。cc/dvbbs/qianming///。wwgc。cc/dvbbs/qianming///。wwgc。cc/dvbbs/qianming///。wwgc。cc/dvbbs/qia
###########################################################
当我登陆完毕,在支持留言上写下自己的名字时,我看到的是我自己的编号
六万
十三亿是个多么庞大的数字?
与此相比,六万这个数字是不是很渺小?
在网络如此普及的今天,我们可以非常便捷地做到很多事情:
聊天、经商、收集各方面的信息、了解在遥远的地方所发生的事情
原谅我的无知,我只知道这些了!
可是眼前的事实让我惊讶!
十三亿人口的国家,网民也有几亿之众,
一个关乎自身、关乎未来的倡议,竟然只有区区几万的支持者么?
我尝试着用各种原因说服自己,这只是个偶然的现象;
只是有很多人不知道而已,有很多人甚至还没有自己的电脑,更不知道电子邮箱为何物?
我宁愿相信是这样,而不愿去想象,仅仅过去了几十年的时光,已经没有几个人记得那段血腥的岁月和屈辱中的抗争!
当一切都被遗忘,或者干脆湮没在了灯红酒绿的繁华中时
我们离灭亡,还有几天???
外篇手艺
卢沟桥上的石狮子——怎么也数不清楚!
老北平都知道这话,还真有人去叫了这个真,破上几天功夫细细地去数
可还是数不清楚。
就不说别的吧,一个桥柱上多了能有七八个明的暗的石狮子,少了也有三四个,那么长一座桥,想想都眼晕!
可桥边上的石家人知道
传说那桥上的石狮子就是石家人打造的,耗尽了祖孙三代人的心血,留下一张神兽百戏图,那里面是九千九百九十九种狮子的模样,都学全了,也就成大师傅了!
想学的人多了去了,年年开春都有上门拜师的,提着拜师礼,由石匠行里的长辈领着上门,战战兢兢在门口站着,等老师傅出来挑徒弟。
觊觎那张神兽百戏图的人多了,不得不留个心眼,仔细挑选
老师傅当然姓石,六十多的人了,一辈子都是在石头里打滚,打熬了一付好筋骨,也琢磨出一付倔脾气,能三天不说一句话,就看着石头发呆,有时候扫一眼偷懒耍滑的赖皮徒弟,那徒弟能吓一哆嗦
石头都能看穿的眼睛,能活活看到人心里去!
到了年尾,那些安着邪心的徒弟们都能收到十个大洋,灰溜溜地从老师傅家走出去,从此就别想在石匠行里混了
学手艺讲究的就是个实在、磨练,没什么偷奸耍滑的道道
留下的徒弟甭管从前学过多少年的石匠手艺,都得先去石料场崩三年石头备三年石料,再去粗料场打三年石碑三年石磨,然后才能登堂入室,净手焚香,禀告了祖宗神灵,老师傅才打开那紫檀木匣子,让那些真心学手艺的徒弟在狭窄的暗室中看上一天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