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仕途-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手机号提供给了乔不群。

乔不群早有去找袁明清的想法,只是一直有些犹豫,不知人家肯不肯帮这个忙,或帮不帮得上。经秦淮河这一说,也就下了决心,试着拨了秦淮河提供的号子。秦淮河提供的号子当然没假,一拨就准。袁明清倒是很亲切,寒暄几句,又问乔不群有没有事。没事不打电话,有事才打电话,岂不太功利了?乔水群也就扯谎说要上省城办事,想去看望老领导。袁明清说他正在外地出差,不过过两天就会回去,到时见个面。

乔不群很是激动,做些准备,第三天上了省城。在宾馆住下后,打袁明清手机,他说昨晚就到了家里,只是今天又接到新任务,就要上飞机到外省去。乔不群顿时泄了气,心想到底是事有凑巧,还是上天有意为难自己?看来只有认命,去文化局一条路了。曾想见过袁明清,就给秦淮河联系,一起吃顿饭,这下也没兴趣,怫然回了桃林。

下车走进政府大楼,刚打开办公室,老干处林处长和李雨潺就跑了来,两人说:“你都躲到哪里去了?手机也没信号。”

本来心情惨兮兮的,见到李雨潺,感觉才稍好了些,乔不群说:“躲到月球上,跟嫦娥妹妹约会去了。”掏出手机一瞧,原来早没电了。李雨潺笑道:“吴刚寸步不离守着嫦娥,你搞第三者插足,他还不一斧头砍了你?”

乔不群哈哈一笑,问两人是不是有事。李雨潺说:“当然有事,而且是急事。”乔不群说:“我已是靠边人员,有什么急事急得到我头上?”李雨潺说:“陆老正在医院抢救,要给他办入院和医药费,有些手续得你这个分管领导签字。”从包里掏出有关手续来。

乔不群这才想起自己还是政府办副主任,依然分管着老干工作。做一天和尚得撞一天钟,目前还没人说你不是这座庙里的和尚。乔不群二话不说,拿过钢笔,在手续上签起字来。这是陆秋生离休待遇正式下来后第一次享受全额医疗赞,该办的手续都得办到位。

签完字,三个人一起去了医院。路上论起陆家夫妇的事,林处长和李雨潺都摇头,说这回陆秋生怕是凶多吉少,逃不过这一劫了。祸根自然是那三万多元补助款,这段时间康翠英天天跟陆秋生打闹,逼着他把钱要回来。结婚后家里大事小情,陆秋生什么都依着康翠英,这是破天荒违反她旨意,擅作主张的一次。他铁心坚持到底,决不屈服,何况钱早送出去,怎好去开这个口?可康翠英不管这些,一副不见钱就见棺材的架势,拿了刀子要割自己手腕。陆秋生知道她虽看重的是自己四两小命,哪会真的去死?也就视而不见,不理不睬。康翠英扔掉刀子,跌坐于地,哭说陆秋生巴不得她死,好另找年轻女人。哭得没劲了,甩手上街,买回两瓶农药,说要死两个人一起死,不能好了他姓陆的。陆秋生说不能同日生,能同日死也不赖,要她先喝,他跟着来。康翠英揭开瓶盖,举到唇边,眼睛却盯着陆秋生,问他怎么还没开瓶。陆秋生说等给她收了尸,再喝也不迟。康翠英又呼天抢地撒起泼来,撒够了,抱着农药出了门。

陆秋生知道不会出人命,由着她去。不想康翠英去了陆秋生儿子家,一手举着农药,一手指着陆秋生儿子,说不退钱就死在他家里。陆秋生儿子只知道康翠英泼,究竟没在一起生活过,心里没底,真以为她会喝下农药,忙来夺她手里瓶子,一边答应去银行取钱还他们。康翠英又用相同的办法,跑去威胁陆秋生小女儿,她也只好同意退钱。

陆秋生想象再丰富,也想象不到康翠英会来这么手。直到两个儿女上门退钱,他才知道是怎么回事,气得脑门充血,指着康翠英鼻子,想咒她几句,却半天也咒不出声来。最后两眼一翻,脑袋一仰,四脚朝天摔倒在地上。

已是离休干部,陆秋生不用再去普通病房跟普通病人混住,住进了只有市级领导和离休干部才有资格入住的高干病房。高干病房的条件自然没得说的,什么设施都有,还带卫生间,跟星级宾馆没太大区别。男人终于可以住高干病房了,康翠英觉得很有面子,一副高干太太派头,使唤起护士来,像使唤花钱买的丫头似的。见了乔不群几位,也难掩骄矜之气,怪他们动作太慢,这个时候才办好手续。世上还有这样的女人,乔不群气不打一处出,想教育她几句,看在生死未卜的陆秋生分上,只得忍住了。

陆秋生自住进医院后就没醒来过,一直昏迷着。医生们已经做过会诊,正在研究抢救方案。陆秋生的病情比较复杂,除了脑溢血,还有多种糖屎病并发症,能否抢救过来,把握不是很大。不过他们表示,会尽全力的,离休干部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不会眼睁睁看着国家宝贵财富从自己手上白白流失掉。

离开医院时,乔不群嘱咐林处长和李雨潺,要他们积极配合医院,该出钱出钱,该出力出力,尽量使病人多活几天。好不容易弄了个离休待遇,就让他将这个待遇享受个够,看他那样子,只怕以后没有太多享受离休待遇的机会了。

陆秋生属于离休干部,栾喜民等政府领导也按规矩,亲自去医院看望过。甫迪声已照张天师看好的日子,正式迁往市委那边,工作千头万绪,抽不出时间,也让市委秘书长代表他到医院来打了一转。要在过去,陆秋生就是在医院里住上十年八年,市领导都不会出面的。这也是离休老干和普通退休干部的最大区别。

第十七章

为表示对离休老干的高度重视,这天栾喜民还将乔不群叫到栾办,说:“不群你是负责老干工作的,陆老为革命战斗了一辈子,现在病了,你要代表政府多关心多过问。”

说起这栾办,还有段小趣事。原来甫迪声搬走后,政府办的人动员栾喜民搬到市长办去,他坚决不同意,说在自己的办公室待习惯了,不想挪窝。何况甫书记是老市长,尽管做了书记,桃林政府还要在他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市长办给他留着,他回来指导工作和现场办公,也有个去处。还强调谁也不能乱动市长办,要按照甫书记风格,保持好原来的样子。市长办钥匙也得由后勤副主任亲自保管,仍像甫书记没走一样,每天安排勤杂人员进去搞一次卫生。大家只好照栾喜民的意思办,视市长办为一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小心呵护着。这事传到甫迪声耳里,有次回政府视察工作,特意到市长办去看了看。里面果然一尘不染,桌椅沙发和电脑书柜等一应设施原封不动,完全保持着原貌。甫迪声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却蛮舒服,以后有事没事,常会回市长办坐坐,显得很留恋的样子。

市长办空在那里,栾喜民还待在副市长办公室,这与他市长的身份实在不符,大家就盘算着,将市长办的牌子摘下来,挂到栾喜民办公室门上去。栾喜民又表示反对,说副市长办牌子怎么了?谁规定做了市长,就非得在门上挂上市长办牌子?市长办既然给甫书记留着,门上的牌子当然不能摘走。栾喜民的话说得轻松,政府办的人却轻松不起来。门里是正儿八经的市长,门外却挂着副市长办牌子,谁瞧着心里都不是滋味。只好另外弄个市长办牌子,给栾喜民挂上。可一个政府居然冒出两个市长办来,也不是那么回事呀!外人来找市长办事,右边一个市长办,左边一个市长办,到底要人家进哪个市长办?众人很是为难,一时没了主意。最后还是乔不群出点子,就给栾喜民办公室挂个栾市长办的牌子,这样回避了两个市长办的冲突,又给栾喜民正了名。栾喜民好像还能接受,没再说什么。政府办又不缺聪明人,不知谁竟将栾市长办简称为栾办。栾喜民本人喜欢栾办叫法,这样说起来顺口,听着也受用。世上可不是谁都有资格以自己大姓命名办公室的,这栾办两字便显得意味深长,比市长办更有分量。

乔不群品味着栾办两个字,好不容易才将注意力集中到栾喜民刚才的指示上,满口应承道:“我会密切关注陆老病情的。”又觉得有些奇怪,陆秋生虽是离休老干,却不是什么重要人物,上任市长不久的栾喜民亲自去医院看过,已经很对得起他老人家了,还专门交代你要代表政府多关心过问,似乎毫无必要。栾喜民是不是有话要跟你说呢?领导说话往往喜欢先来点铺垫,再切入正题,以免显得唐突。

果然栾喜民口锋一转,说:“关于你的去向问题,领导们都很重视,已研究过不止一次两次。咱们共事多年,我对你还比较了解,你这样的人才,桃林范围内不是想找就找得到的。我在不同场合包括书记会和常委会上,都对你做过中肯评价。你可能也已知道,常委曾对你做过动议,觉得文化局长的位置比较适合你。之后我又找甫书记交换意见,认为文化工作重是重要,到底只是部门工作,让你到文化局去,实在是个浪费,继续留在政府,可以充分发挥你的聪明才智。甫书记也是老市长了,跟我有同感,心知政府工作难做,没有能人是不行的,这才改变原先想法,同意你仍留政府。今天找你来,是先跟你打声招呼,今后恐怕还要给你压压担子,你得先有些思想准备。”

压压担子的意思当然好懂。这无疑说政府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的位置,已非你乔不群莫属。事情突然出现这样的转机,很出乎乔不群预料,他又惊又喜,深感意外。是谁在背后起的作用呢?真如栾喜民所说,是他在甫迪声那里争取的?这可哄不了乔不群。栾喜民有此好意,也就不会别有用心,在甫迪声面前说你那样的好话了。是不是袁明清的作用?好像也不可能。那次专程跑到省城,并没碰上他,他怎么给你起作用呢?何况他又没待在省委组织部,仅为部门领导,想给你起作用也不是那么好起的。

乔不群猛然想起那只紫砂杯来,你能做这个秘书长兼办主任,说不定就是它的功劳。甫迪声跟刘小富关系复杂,你看上去也与刘小富有些牵扯,这样跟甫迪声就有了层说不清的间接关系,他重新考虑你的去向,也许有这个可能。至于栾喜民,自然得听甫迪声的,甫迪声要你乔不群仍留政府,上个台阶,他还有什么可说的?他说是他找的甫迪声,不过送你个口水人情,让你觉得你这个秘书长兼办主任是他起的作用。

只是乔不群又隐约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一只紫砂杯就让甫迪声改变主意,委你以重任,世上哪有这么开心的事?

有意思的是,当天刘小富的电话就打到了乔不群手机上。他开口便说:“秘书长大人,快请我客吧。”这是第一个喊自己秘书长的人,还是官场外人。乔不群觉得几分滑稽,耳根却有些发酥,像闻到世上最美妙的乐曲。只是嘴里故意装痴道:“刘老板打错电话了吧?找秘书长找到我乔某人头上来了。”刘小富说:“打错二奶小蜜的电话有时不可避免,打错您乔秘书长的电话,是绝对不可能的。”乔不群说:“我知道你们做老板的,二奶小蜜多。你要是组织部长,我做秘书长就有希望了。”刘小富说:“政府秘书长又不是组织部长决定得了的,我做组织部长干什么?”

郝龙泉也从桃坪打来电话,表示恭贺。乔不群感慨起来,过去是好事不出门,丑事传千里,如今倒了过来,丑事罩着捂着藏着,鲜为人知,好事却口口相传,流传甚广。不过这没什么不可理解的,隐丑扬好,报喜瞒忧,本属人之本性。至于桃林人事,归甫迪声一手统管,蔡润身是甫迪声的人,郝龙泉又跟蔡润身走得那么近,他未卜先知也不奇怪。

不久乔不群秘书长兼办主任的任命文件就颁发下来。文件里还有蔡润身的名字。孙文明已做上市委常委兼秘书长,将桃坪县委书记留给了他。市政府秘书长与县委书记都是重要位置,看上去乔不群和蔡润身又到了一个平台上。可两者性质并不完全一样,一是市政府管家,无非大领导僚属,一是一县第一人,可谓一方诸侯。前景也有不小差别,市政府秘书长若没有特殊背景,不过就地解决个副市级待遇,能去人大政协做个副职算你运气不错,县委书记只要年龄不太大,进市委政府班子理所当然。这也是桃林惯例,现任市常委和市政府领导里还找不到直接从市政府秘书长位置上上来的,大部分来自于县委书记。

尽管如此,乔不群已非常知足。这可比去文化局养老要强多少有多少,至少日后解决副市委待遇还有这个希望,不必正局到底。文件一下就正式打马上任,进入工作状态。其实也不用打什么马,只走出原来的纪检组长室,几步迈进吴亦澹留下的秘书长室,就完成了从副主任到秘书长兼办主任的角色转换。人生正是这样,关键之处也就那么几步。

乔不群做上秘书长后没几天,栾喜民就着手对政府办其他人进行适当调整,提的提,挪的挪,退的退,各就各位,各得其所。这也是如今做领导的聪明之举,主持一个地方或部门工作,上场就先调整人员。好用的,可用的,不管过去是谁的人,一提拔,一重用,就成了自己的人。实在不好用,不可用,或到龄不能用的,就挪到一旁,若是条件成熟,顺便解决个什么待遇,也未尝不可。于是皆大欢喜,一个个面带笑容,整天露出灿烂的牙齿,像到处有金子可捡似的。整个政府大楼气象一新,连空气都温馨祥和起来。这也应了那句老话,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一个地方也好,一个单位也罢,领导老不换,下属老不动,大家老待在一个位置上,弄得人人油饼抹脸,激情不再,自然难得有什么起色。怪不得同志们最盼望的就是换领导,不换领导,一团死水,谁也捞不到好处。

老干处林处长此前解决了助调,这次快到退休年龄,已下去休息,李雨潺顺理成章做上了老干处处长。王怀信则如愿解决了助调待遇,让出纪检监察室主任位置。能有这个结局,他也就一尺十寸,满足了,至少比当时的顾吾韦风光得多。知足常乐,王怀信也就成天乐呵呵的。有人笑他,是不是退下去后,有时间在家里扒灰了,才这么兴高采烈的?他说除了扒灰就没别的事可做了?原来王怀信很会消遣,天天拿把小凳子,扛根钓竿出去钓鱼,说是领导解决了他的助调,他不能辜负领导的殷切期望,每天都在外面坐钓。

另外赵小勇拿过乔不群的接力棒,做了分管文秘的副主任。盛少山则在乔不群的作用下,接替到龄的蒋副主任,如愿做上后勤副主任。

人员调整完毕,大家逐渐进入正常工作秩序之中。

秘书长和办主任是政府大管家,乔不群的事情也就最多,上要应付政府领导,下要统筹办里工作,中间还得协调政府各部门的关系,叫做管理政务,处理事务,提供服务,够你务的了。早就有人给这个角色编了顺口溜:市长在家,服从市长;市长不在,代理市长;市长出行,前拥后挡;市长讲话,带头鼓掌;市长唱歌,先试两嗓;市长喝酒,出面救场;市长如厕,门外站岗。处在这样的位置,求的人自然不少。要找领导的,先来找你秘书长,由你去领导那里斡旋。找不上领导的,更要找你,只有你紧跟领导,才有可能帮忙解决问题。因此早上没出门,就有人守在门外,做起了义务看门人;夜晚走进楼道,也有人后面追过来,保驾护航,送你上楼进屋。

这一般是些小事。大事是政府的大政方针和中心工作,作为秘书长也少你不了。甫迪声就任市委书记后,正式提出“两立”工程构想:经济立市和文化立市。为此市委政府两办联合发文,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