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学的天空-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古以来,许多文人诗词描写“伤农家”,替老百姓难过。他们一辈子辛辛苦苦,还是不得温饱,就是因为上头层层收税,统治者作威作福。明末清初哲学家黄宗羲所写的《明夷待访录》清楚指出,整个中国历史上的一大害虫,就是帝王制度,可惜当时少有人发觉此一思想的重要性。“明夷”是《易经》第三十六卦“地火明夷”,地在上而火在下,代表天色黑暗,光明被压制住,天下大乱;“待访”是等待人们了解。

黄宗羲的观察很正确,中国历史最大的问题就在于皇帝。一开始,天子是没有人愿意当的,像尧、舜、禹,都是禅让。大禹八年在外,三过家门而不入,“腓无胈,胫无毛”,大腿没肉,小腿无毛。为什么?替百姓服务,治水治得太辛苦了。后来,慢慢越往后发展,帝王越养尊处优,不可能再像尧、舜、禹那样为百姓着想了,所想的都是怎么“利吾国”,怎么掌握权力。像孟子去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你对我们梁国有什么好处呢?孟子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意即大王你何必跟我言利呢,我们只要靠仁义就够了。因为如果每一个人都只想着“利”,“上下交争利”,天下一定大乱。反之,大家都讲仁义,尤其君主要讲仁义,要行为端正,以身作则,天下才能和谐。可惜儒家的“仁政”,几千年来一直只是束之高阁的理想而已,阳儒阴法,外儒内法,自从法家出现以后,就抓住了人性的弱点,倡导尊君卑臣。要让大家都快乐不太可能,但是要让一个人快乐却很容易,亦即天下老百姓出钱出力让帝王一人享受,让他一人掌握权力,老百姓只能做牛做马,供养皇帝和朝廷大小百官,经过层层盘剥,犹如一头牛被扒了几层皮一样。

而读书人自小虽熟读圣贤经典,应试中第而入朝为官,却发现遵循圣人之道来教化百姓没有前途,必须同流合污才有前途,只得接受了这个游戏规则,逐渐腐化。有的老老实实为百姓服务的清官如海瑞,反倒落了个罢官的下场。于是,几千年下来,百姓大多在受苦受难,最后只好藉佛教来寻求心灵安慰。中国汉代之后的社会,就是靠着佛教的力量,让百姓学会接受与认命。印度的情况也是如此,他们的种姓制度把人一生下来就分为四等,一辈子也不能翻身,只好从宗教中找到超越生死、烦恼的力量。

老子的理想是“圣人统治者”,统治者因为领悟了“道”,依据“道”来治理百姓,就不会出问题。不过,这一想法犹如柏拉图所谓的“哲学家君王”——统治者既是哲学家又是君王,二者在现实世界中恐怕都难以实现,所以才会出现“民不畏死”“民之轻死”的现象,这都与当时统治者的作为有关。最后,老子说,人的生死是由自然法则决定的,犹如自然的行刑官;每一个人都有天赋的寿命,该活几岁,就活几岁,这叫“常有司杀者杀”。“司杀者”就是自然的力量。而统治者如果想借口要替天来杀老百姓——所谓“代司杀者杀”,这就等于代替大木匠来砍木头一样,反而会伤到自己的手。为什么呢?因为他违背自然法则,只能自寻死路。所以,作为统治者,不要以为自己手握大权,可以决定人民的生死,就随便杀人。因为,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第六章 立身之道

1。化解执着

老子思想跟儒家的最大差别在于儒家是以人为中心的,是一种标准的人文主义,总是要为人找到一条出路,找到一条正确的发展途径。道家不以人为中心,认为以人为中心未免太狭隘、太主观。譬如我问你,苹果为什么是红色的?因为它想让我引起食欲;猪为什么肥呢?它想提供我营养品。这是标准的以人为中心的回答。事实上,苹果绝对不会是为了吸引你吃它,所以长成红色;猪也不是希望被你吃,所以长得很肥。宇宙万物都有其内在的价值,它能存在,就是得到了的“道”的支持。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老子是完全反对的。他主张顺其自然,尽量避免人为的造作,因为人为造作越多,麻烦也越多。对于人本身而言,老子反对自我中心主义,主张“知常曰明”“自知者明”,提醒我们觉悟智慧的重要。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二十二章》)

不局限于自己所见,所以看得明白;不以自己为对,所以真相彰显;不夸耀自己,所以才有功劳;不仗恃自己,所以才能领导;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与他相争。

老子连续四个“不”都是反对自我中心,要把自我执着化解。第一句“不自见,故明”,如果任何事情你都以自己所见到的为标准,那你就看不明白。西方哲学为什么从《柏拉图对话录》才开始高潮迭起?因为是“对话录”,我跟你意见不一样,我们来对话;对话之后,你把你从不同角度看到的东西告诉我,使我看到了事物的这一面,也看到事物的那一面,这样才全面。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不同行业、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看到的东西不一样,两边对照之后,才能够发现真相。所以在希腊时代,“真相”这个字就是发现的意思,人平常总是被自己的主观见解所遮蔽,只有不总认为自己所见到的就是对的,才能发现真相。

第二句话“不自是,故彰”意思类似。“不自是”,不要老认为自己是对的,老认为自己对,就不能够彰显出来真实的情况。“明”和“彰”都代表能够看得清楚,让真相彰显出来。我们常常说,你不要那么主观,你要跳开自己的立场,才能够客观;但事实上,你再怎么客观,还是会有一定的立场,一定的观点。老子只是提醒我们说,你不要走得太极端了,太局限于自己的所思所见。老子很喜欢用“明”这个字,“自知者明”,我把“明”常常翻成“启明”,心灵之眼张开,才能启明。从庄子的话来说,从“道”来看万物,万物没有贵贱之分,这叫做启明。我看任何东西的时候,不要说这个贵,那个贱;这个如何,那个如何;从万物本身来看,它都值得你欣赏。了不了解比你喜不喜欢更重要,你连真相都没弄清楚,你说喜欢这个不喜欢那个,只是一种主观的一厢情愿而已。

接下来,老子说一个人要“不自伐”,别到处去夸耀自己。这让人想起孔子的学生颜渊,孔子曾经问他,你有什么志向?颜渊说:“愿无伐善,无施劳。”我希望做到:不夸耀自己的优点,不把劳苦的事推给别人。“无伐善”就是不夸耀自己的优点。这说明儒家和道家在修养上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你不夸耀自己的优点,你才有功劳;明明是你做的事,但你要知道,没有一个人可以做成所有的事情,或者说即使你做成一件事,也不是靠你一个人的功劳,你需要各种条件的配合,需要别人来帮你;譬如现代社会的民主选举,你选胜了,可是背后有多少人在帮你,怎么可能靠你一个人完成呢?

第四句,不仗恃自己,才能领导别人。如果你说这个团体都靠我一人,只要我在,就没有问题;但你真的去做时,别人不会服从你的领导,认为你太骄傲自大,你既然有本事,一个人做好了。今天这个时代,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见,如果你不能够以服务代替领导,以谦虚来领导别人,别人只要稍微动动手脚,或是不愿意配合,后果就不堪设想。

所以这四句话虽然简单,却不容易做到。孔子也说过类似的话,“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君子有四件事是必须破除的,就是不任意猜测,不坚持己见,不顽固拘泥,不自我膨胀。也要设法把“自我执着”化解,懂得尊重和理解别人。道家更为开阔,不仅对别人要尊重,对于宇宙万物都要加以尊重。

最后一句话很有意思,“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不争”代表什么?代表我没有必要在每一点上胜过别人,因为每个人都是在某一点上各有优点,各有专长,所以不用去争。我如果有某一方面的专长,到时候轮到我上台,轮到我做一件事,我就自自然然去做。如果我每一样都去争的话,争到最后恐怕两败俱伤,别人看了你的优点,也不见得愿意承认。譬如我有时候开玩笑说,我下围棋没有输过,为什么?因为我从来不下围棋。你听到觉得很好笑,有点阿Q的想法嘛,但是在老子思想里,这种想法是无可厚非的。你一个人有多少本事呢?你参加奥运会,得到金牌,但不要忘记,奥运有几百种项目,你只是在这一方面胜过别人罢了。而且即便你能够胜过别人,也要不争,以“不争”作为处世原则,等到你非争不可的时候,别人自然会尊重你的专长。

2。自己做主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是一句中国人都很熟悉的话。这句话出自《老子》。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老子·三十三章》)

了解别人的是聪明,了解自己的是启明;胜过别人的是有力,胜过自己的是坚强;知道满足的是富有,坚持力行的是有志;不离开根据地的才会持久;死了而不消失的才算长寿。

“知人”是指懂得人情世故,与人来往时了解别人。一个人了解别人说明他很聪明,但更重要的是了解自己,做内省的功夫,才能从整体上去观察“人我”,打破遮蔽。否则光了解别人,不了解自己,反而本末倒置。“明”在这里指“启明”而言,它不是一般的聪明才智,而是化解自我执着之后,走向悟“道”境界的启明。人一旦启明,眼界、心胸就完全不同了。如何了解自己?你必须静下来,“致虚极,守静笃”,虚静之后才能了解自己,这是老子修养的明确方法。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胜过别人说明你力量很大,但只有胜过自己才是坚强。因为真正的强者是可以自我做主的人。人如果不能胜过自己,做自己的主人,只能胜过别人,那只是表面而已。王阳明说“去山中之贼易,去心中之贼难。”要把山上的盗贼赶走很容易,为什么?给我军队,好好训练,就可以把山贼赶走;但要把心中的贼去掉就不容易了,因为心中的贼牵涉到人的欲望、想法、成见,很难去掉。怎样胜过自己?把“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倒过来,我想做什么偏偏不做,代表自我控制力掌握得很好,这样才能胜过自己。否则,只顺着自己的欲望走,很容易变成自己欲望的奴隶。

“知足者富”,西方有类似的说法:“致富的最佳途径是减少欲望”。富有与贫穷是相对的。譬如你现在问我有钱吗?我说要看跟谁比,跟天下首富比,我这点钱算什么,简直穷的不得了。但是我自己并不觉得有所匮乏,反而很满足,因为别人再有钱跟我有什么关系。这就像庄子说的“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一只鸟在森林里做巢,只需要一根树枝就够了;土拨鼠到河边喝水,所需的不过是装满一个肚子。人只要懂得满足,那就是富有了。

至于“强行者有志”,这是我年轻时的座右铭。人活在世界上,一定要有志向,志向是指尚未做到的事情,要全力以赴。“强”有两个意思,其一是勤,就是很努力地去做;其二是勉强,勉强自己去做。譬如放假了,想要休息了,我再勉强自己多念两天书;今天晚上累了,想睡了,我还是勉强自己多念十分钟书。只有这样不断地勉强自己去做,坚持力行,你读书才会比别人更多一点心得。没有一个人的成功或收获,不是经过自我勉强而得来的。像美国的乔丹打篮球,年轻时每天练习投篮,规定自己一定要投五百个才能停下来休息。如果没有自我勉强,人就会显示惰性,站着不如坐着,坐着不如躺着。真正的志向,除了强行别无捷径。

最后两句,“不失其所者久”,“所”是指本性与禀赋而言,亦即只有守住“德”才可能持久。我们知道四处奔波很辛苦,譬如经常换工作或经常迁移,或者出去开会东奔西跑。所以,不要轻易离开自己的位置,做任何事情都要量力而行,不要造成不安定的感觉。“死而不亡者寿”有两个意思,第一是人死了,但他的精神和风范留下来,供后人景仰效法,这样的人才是真的长寿,否则就算活到一百多岁,死了还是什么都没有了。第二是回归“道”体,亦即永不消失。人若未能悟“道”,则“身死如灯灭”,因为真正恒存的只有“道”,我们的生命再怎么长存也只是个名字,名字有什么用呢?人没有不死的,但是要知道人的那一部分是不亡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死而不亡,因为有道作为归宿,这是道家的基本原则。我们常会在意身体有什么变化,但是如果经由有形的生命回归最后的根源“道”,即可化解不必要的执著,因为我们的精神会随着“道”而不断成长。譬如自知、自强,然后知足、强行、不失其所。这一路下来最后就“死而不亡”了,因为生命回到了原来的基础。

3。消除烦恼

道家对人的欲望与烦恼观察得非常细腻、深刻。老子主张对于人生的许多事情都要“保持距离”,才能够保全自己。“保持距离”是为了减少外界的干扰,尤其是耳目的干扰。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聘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十二章》)

五种颜色让人眼花缭乱;五种音调让人听觉失灵;五种滋味让人口不辨味;纵情于狩猎作乐,让人内心狂乱;稀有的货品,让人行为不轨。因此,圣人只求饱腹而不求目眩,所以摒弃物欲的诱惑,重视内在的满足。

古代所讲的“五色”依序是:青、红、黄、白、黑。这也是五行的顺序:青属木,红属火,黄属土,白属金,黑属水。看多了这些颜色,人就会眼花缭乱。譬如现代人早就习惯了七彩综艺,看电影、看电视、上网……花花绿绿很好看,到最后眼睛受不了,幼稚园的小朋友都开始戴眼镜。说明什么?你放纵你感官的欲望,就会带来后遗症,眼睛是为了看清楚,结果你反而看不清楚。

“五音”指宫、商、角、征、羽五种音调。“五音令人耳聋”,当然不是指耳朵真的聋掉,而是说如果经常在噪音影响之下,到最后就无法听清楚,产生听觉失灵的现象。就像现在立体声影院制造出来的电影音效,有时真叫人头疼。有时候反而愈单纯的声音,愈能让人感到深刻的含意。

“五味”也是按照五行的顺序来的:酸、苦、甘、辛、咸;酸属木,树上结的果子是酸的;苦属火,东西烧焦了是苦的;甘甜属土,土里长出来的庄稼是甜的;辛辣属金,冶炼金属时闻起来有一股辛辣的味道;咸属水,海水是咸的。有时候吃东西味道太多,反而不辨滋味,譬如吃满汉全席,几十样菜,到最后每样菜的味道也许就不记得了。

五色、五音、五味代表人的感官欲望,如果对这些欲望不知加以约束,恣意放纵,最后超过了限度,就会变成“求乐反苦”。至于狩猎作乐,虽说原野可以让人的生命尽量奔放,但是沉溺于此,不知收敛,时间一长,就会让人内心狂乱。譬如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体会,放假的时候玩得太过头了,刚开学反而收不了心,心思很乱,不能安定下来。至于稀有的货品让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