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有本事的皇帝-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按照常理,邓禹的想法和做法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是,由于赤眉向来不按常规出牌,或者说赤眉向来不知常规为何物,使得事情的发展很快就让邓禹无法把握。

刘秀在洛阳,对长安一带的局势洞若观火,眼看邓禹没能执行自己的战略意图,久久不打长安,而是持兵北上,他颇为不满。

关中未定,小邓你还磨蹭!

刘秀特别向小邓下达一道敕令,指示军机:“你作为大司徒,应该像拯救黎民的唐尧,而那些亡命的贼寇,简直就是暴虐的夏桀。现在长安的老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之中,整天惶惶不可终日,无所依靠。你要抓紧时间,迅速发动进攻,尽快收复西京,安定百姓。”

刘秀的这道敕令不仅表达了对小邓迟迟不进攻长安的不满,督促他立即行动,同时说明刘秀本人对长安战局也很焦虑。

但是,小邓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不仅没有按照刘秀的要求去做,反而继续分兵进攻上郡(今山西、陕西沿黄河交界处一带)的县邑,甚至还把自己的指挥部搬到长安西边的大要(今甘肃宁县),小邓根本没有立即进攻长安的打算。

假如历史就此定格,小邓与刘秀对长安局势的应对可能仁智互见。反正拿下长安的目标是一样的,只是动作风格不同,刘秀要快一点,小邓慢了一点。可是,如果再靠前一步,看看刘秀这边和赤眉这边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会明白更多的东西。

“赤眉干部现象”

赤眉在长安城里早就焦躁不安了!

面对这样一群狂躁的好勇斗狠之徒和一团乱麻的局势,刘盆子在长乐宫里每天惶恐不安,日夜啼哭。

他不想也不敢、当然也没有机会过问军政事务,只是一个人与宦官共同起居生活。

盆子自顾不暇,当然更没有能力保护宫中的女人们。

这时候宫女还有上千人。这支队伍只进不出,本来是王莽的遗产,刘玄继承下来后又加以调整充实,但他仓皇出逃时一个也没有顾得带走。

盆子住进来,谈不上继承,更谈不上对她们动手,只是跟她们做了邻居。

由于世道太乱,刘玄败亡之后,她们不敢出去走上社会,只能深居宫中,就靠在后庭挖点花圃里的草根、逮点水池里的鱼虾来充饥度日,如果谁死了,也就势埋在宫里。

很简单,她们要是走出宫,不是被杀死,就是被饿死,说不定还会被什么人抓住了折磨死。而在宫中,至少暂时还没有人胡来,大不了也就是饿死。

盆子还是个孩子,又胆小,不太喜欢,也不敢跟这些宫女玩。

她们谁有机会见了盆子,就连忙磕头喊饿。

盆子本性善良,每每见状就让宦官赏赐点米过去。

她们谁也不想走出宫去。

这是一个复杂而特殊的群体,见证着宫廷政治的一切荣光与丑恶,也得到当时和身后无数议论。

后来,直到盆子离开宫廷,她们仍然没有一个人走出去,都饿死了。不,应该说她们直到饿死都没有一个人走出去。

在两汉过渡的剧烈变革时期,这个复杂而特殊的群体默默地承受着王莽的阴谋、刘玄的荒淫和盆子的无能,直到死去。

这世道确实太乱。

盆子的哥哥刘恭毕竟有点知识,有点文化,眼看赤眉高干这个样子,知道失败只是早晚的事,要真的没戏了,自己哥儿几个肯定首先遭殃。

刘恭越想越觉得大事不妙,就想让弟弟辞职:不干了,这工作太危险。

于是,刘恭就暗地里教导盆子怎么把皇帝的印绶交出来,怎么说辞职的话,假如有人挽留的话自己怎么推辞,反正这活儿不能再干了!

公元26年正月初一,新年朝会。

当着赤眉高干的面,刘恭先发言了:“大家一起立我的弟弟当皇帝,恩德深厚,我们感激不尽。这皇帝当了快一年了,军政事务的混乱一天比一天加剧,他实在不能成就大业,恐怕他到死也不能给赤眉带来多少好处。现在他情愿退位,当个普通老百姓,大家再选一个更加贤明、有智慧有本领的人来干,请大家考虑。”

见盆子要撂挑子,大家没有思想准备,一下子懵了。

樊崇等人一看眼前这架势,连忙道歉说:“这都是我们的不是。”

刘恭态度坚决,再次表示要辞职。

关键时候,有人大声质问刘恭:“皇帝辞职不辞职,难道是你刘恭说了算的事吗?!”

一见真的有人发火,刘恭十分害怕,他知道这是一帮什么事都敢干的家伙。

不知是事前计划好的,还是真的怕连累自己,刘恭连忙起身走开了。

就在这关键时刻,刘盆子走下皇帝龙座,解下系在身上的传国玉玺和绶带,跪下来就给大家叩头,说:“现在建立了王朝,拥立了皇帝,大家也都有了高级职务,却还跟过去当强盗一样,就连基层干部群众进献点东西都能被你们抢走。这样传到外面,谁还看得起我们?老百姓没有不怨恨我们的,谁还信任我们?我想这都是所立的皇帝不恰当造成的。我请求大家让我留下自己的骨头,辞职让位,别挡了有德有才者的路。如果真的要杀了我来抵目前的责任和罪过,我情愿一死。就请大家可怜可怜我吧!”

盆子说着,欷殻Р恢梗崛缬晗隆

这真是我国历史上罕见的一幕!

一个人宁愿去死也不想干某件差事,可见他多么窘迫,而他名义上又是个皇帝。

一个岗位让人害怕厌弃到宁死也不想干的地步,可见不是好活儿,而这个岗位又被无数英雄和狗熊拼命追逐。

一个局面,大家本来凭拳头说话,可见不是文明和谐之地,而大家又要瞪着眼睛,逼着一个小屁孩儿来当一哥。

……

面对抽泣不止的刘盆子,赤眉数百名文臣武将都不由得可怜起他来。

虽然大家都是粗人,习惯于攻城拔寨和烧杀抢掠,可眼前的场面也确实感人:一个皇帝,跪着哭着乞求一群大臣放他一马。

不!一个屁孩儿,跪着哭着乞求一群大人饶他一回。

于是,包括樊崇等人在内,大家没有不可怜盆子的。

于是,大家离开座位,对着盆子跪下叩头说:“我们做臣下的不像话,对不起陛下。从今以后,我们再也不乱搞胡来了!”

于是,大家一起扶起盆子,把他抱起来放在皇帝的龙座上,又把玉玺、印绶给他戴上。

是啊,大家不能老是欺负皇帝。

盆子还是又哭又闹,但又争不过大家。

这次朝会,对赤眉高干们震动不小。朝会结束后,大家遵守规约,各自回到自己的营寨和住地关门闭户,不再出来。

赤眉官兵不出门,长安城里没有人横行骚扰了,社会秩序立即明显好转。

居民们本来有不少逃出去避难的,也纷纷回来,街坊市场的人气也迅速回升。

老百姓都很高兴,夸刘盆子是个好皇帝。

这是一种“赤眉干部现象”。

这种现象的主要特征就是,干部一出来,社会秩序就混乱,老百姓就不得安生;而干部不出来,社会秩序就正常,井井有条,老百姓就安居乐业。

这并不仅仅是个黑色幽默,而是个残酷的社会悖论。

社会发展规律表明,干部掌握着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其权力来源于老百姓的支持,其本职工作是为老百姓服务的。他越是为老百姓着想,就越能得到老百姓的拥护,就能使自己的执政团队更加强大,从而就能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

反之,如果某些干部不是个东西,全心全意地用公共权力谋一己私利,必然祸害百姓,必然遭到百姓反对,进而败坏自己执政团队的形象和权威。而当一个执政团队里这样的干部多了,老百姓就会失去对它的信任,就会不希望它出来做事。

目前赤眉团队就是后者,它的干部队伍中不是东西的人太多。如果他的干部不出来,就天下太平,否则,就是老百姓遭殃。

在分析这种“赤眉干部现象”时不幸地发现,它并非绝无仅有,而是在很多历史阶段都存在。

好景不长,仅仅过了二十多天,赤眉干部们实在按捺不住野性的冲动,又纷纷走出来,到处大肆抢掠。

战祸连连,长安城里的粮食本来就十分短缺,赤眉几番大肆抢掠之后,老百姓更是难觅果腹之物。

公元26年1月,赤眉祸害长安四个月还不到的时候,就把这座城市彻底吃空了。

为了摆脱困境,找口饭吃,他们决定把长安再狠狠地糟蹋一下,就带兵西去。

这时候,赤眉的干部充分表现出极其凶残的本性。

他们眼看长安城里再没有可吃的了,就把宫廷里、官府衙门里和老百姓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抢劫一空,打包装车带走。临走了,他们一把火把宫廷、衙门烧个精光。无论走到大街还是小巷,碰到本地的干部和老百姓,看谁不顺眼,他们立即就给杀了。

本来雄伟壮丽的西汉皇城,本来繁华热闹的大都市,成了一片火海,成了没有人敢出门行走的荒凉之地。

赤眉,一支本来为了不受气有饭吃才拎着脑袋出来混的队伍,现在为了自己有饭吃什么都敢抢,而草菅人命就早已超出自己维权的界限了。

赤眉把长安烧杀抢掠一空后,气焰熏天地拍屁股走人。

在长安城南郊,他们像模像样地搞了个仪式,祭祀老天爷。

他们号称百万大军,趾高气扬,所到之处车马喧嚣,烟尘蔽日。

盆子虽然不过是个玩物,现在也跟着威风一把。他坐在三匹马拉的大车上,周围几百个骑手跟着,像是去打猎。

出城后,他们沿南山(秦岭)北麓西行,遇到城邑就抢,顺手就砍人。

在郿城(今陕西眉县),他们遭到更始将军严春的阻击。很遗憾,严春力不从心,在激烈的战斗中阵亡。

赤眉杀了严春,随即打进安定(今宁夏固原)、北地(今甘肃庆阳)一带。

就在这支疯狂的队伍来到泾阳(今甘肃平凉西北)等地时,天气骤变,大雪接天连地,坑满壕平,多数赤眉将士连冻带饿而死。

但是,赤眉并没有引以为戒。他们没有反省自己,既没有学乖,也没有变得更聪明。

极度郁闷的邓禹

赤眉糟蹋长安的时候,邓禹没有听从刘秀要他立即拿下长安的饬令,而是固执己见,继续分兵攻打上郡诸县。同时,他又回师大要,征集补充兵员,收集积累粮食,养精蓄锐。

刘秀要求邓禹立即拿下长安,至少是希望他快点摆平赤眉,以免这支疯狂的队伍老是糟蹋长安。假如邓禹听从刘秀的命令,赤眉在长安至少不会那么放肆。

邓禹的失误开始了。他把指挥中心从栒邑西迁到大要,留下积弩将军冯愔、车骑将军宗歆守卫栒邑。

按说邓禹知人知事明察秋毫,以至于刘秀重用为首席智囊,他想问题、办事情是很稳当的。但这次,他对自己手下的这两员大将看走了眼。

冯愔、宗歆级别一样,都是大将军;特点也一样,都有很大的野心。

潮水和野心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是汹涌澎湃的。这句话用在这两个家伙身上再恰当不过了。

中国有句俗话,一个槽里拴不了两匹烈马。另一句类似的俗话是,一个槽里拴不了两头叫驴。

这两个家伙就是这样的烈马或者叫驴。邓禹一走,冯、宗二人就争斗起来,目标很简单:这儿谁说了算。

权力如此诱人,使这两个将军大打出手,各率自己的兵马,要灭了同事。

世道竟然如此混乱,使这两个无名之辈也蠢蠢欲动,拿出自己的性命一搏,想在英雄与狗熊的游戏中捞点好处。

冯、宗二人不能算是好鸟儿,他们身为军人,没见在攻城拔寨、保民安邦上有什么表现,所能让人记得的只有这次窝里斗。

这次窝里斗的结果,是冯愔将军杀了宗歆将军。

一见后院起火,邓禹立即回军来扑。

冯将军一不做二不休,率部抗击邓禹。他还打算好,击败自己的主帅邓禹,即向西边天水一带发展。

邓禹手握主力,竟然不能控制冯愔,知道这下麻烦大了,无奈只好如实报告刘秀。

邓禹的使者匆匆跑到洛阳。

刘秀听到报告,问使者:“冯愔目前最亲近最信任的人是谁?”

使者忙答道:“护军黄防。”

刘秀才是真正的知人知事明察秋毫,洞若观火,他凭自己的了解,断定冯、黄必然不能合作太久,两人很快就会闹崩。

权力可以使人疯狂,忠诚也能使人坚定。刘秀肯定地让使者回去报告邓禹:“下一步捉拿冯愔的人,必定是黄防。”

与此同时,刘秀派尚书宗广带着符节前去招降黄防。

这场窝里斗持续了一个多月,结局果然不出刘秀所料,黄防拿下冯愔,控制了随同冯愔造反的将士,押往洛阳认罪。

冯愔被送到了洛阳,见了刘秀,膝行叩首,反复谢罪,得到刘秀特赦,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这场内斗有两点疑虑:

一是凭邓禹的智慧和谋略,为什么要留下冯愔、宗歆两个级别一样的将军镇守后方?或者说为什么没有明确谁是镇守后方的主要责任人?

邓禹是真的不察下情,还是一时糊涂?

二是冯愔杀了同事(宗歆),抗击上级(邓禹),还想向西独立发展,已经是典型的谋反,为什么刘秀不给予严惩,反而要特赦他?

刘秀是真的宽大为怀,还是有难言之隐?

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插曲。

就在宗广完成使命返回洛阳的途中,原更始将领王匡、胡殷等人前来投降。

在不久前更始王朝散伙时,这几个家伙投降了赤眉,由于赤眉与更始一样没有政治眼光,就像当年樊崇等赤眉高干投降更始没有被看得起一样,这几个家伙也没有被赤眉看得起。

这时候的赤眉高层心态已经是十分狂妄,行为十分暴虐,根本不把这几个更始老干部放在眼里,经常羞辱他们。

王匡、胡殷等人非常郁闷。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现在看宗广代表刘秀来这儿出差,哥几个就偷偷找个机会,投降于他。

这些日子哥们儿打打杀杀,实在太累,还是投降刘秀吧!这些日子接触了这么多人,还是刘秀厚道。当然,他还是熟人。

宗广接受了这几个家伙的投降,就带着他们,押着冯愔返回洛阳。

谁知这几个更始“劣币”打天下没本事,做人也很不堪,宗尚书带着大家走到安邑,王匡、胡殷哥几个又想反悔,密谋逃跑。宗尚书十分恼火,立即把他们都给斩了。

可怜王匡等拎着脑袋出来混,当时和后世留下响当当的名字,却落得这样个死法。

邓禹这边的窝里斗刚刚平息,就从洛阳传来对他增封晋爵的消息。

刘秀并没有责怪他的抗命和用人失察导致窝里斗,为了表示犒劳和鼓励,刘秀专门派使者到长安前线宣布朝廷的命令:加封邓禹为梁侯,食四个县的赋税。

这时候,赤眉已经被饿得从长安跑了,邓禹趁机率部进入长安。

他把军队驻扎在长安城西南的昆明池,大摆宴席,犒劳三军,庆祝胜利。

其实,小邓这是在自我表扬。因为赤眉并不是被他打跑的,而是人家自己饿跑的,跑的时候还气势汹汹,趾高气扬的。

而小邓本人,至今还磨蹭着没有跟赤眉直接过招,为此还挨了刘秀一顿熊。不仅如此,他的部下窝里斗,要不是刘秀出面,他能不能摆平还很难说。

小邓确实是个人才,但他目前确实没有什么可以庆祝的。即使日前被老百姓夹道欢迎,他也没有什么可以炫耀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要努力啊!

小邓完全是为了鼓舞军心,同时提醒大家,别忘了前些日子的胜利以及刘秀的信任。

假如不是刘秀的绝对信任,小邓即使功劳不小,也早因抗命和部下叛乱被撤职查办了。

作为回报,他也始终对刘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