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电视台长-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样,对你太太太不公平!
可……我们这样交往……都很痛苦的啊!
张立撩了一把头发,口气幽怨地说,我们都是爱了一个不该爱的人……这份爱,就深埋进心底吧。张台,我真心地感谢您!您把我忘记吧。说着,眼泪无声地流了下来。
第254节:电视台长(254)
张镇见张立如此态度,思绪乱了,怔在那里。
其实,张镇目前只是有了一个离婚的意识,但是,还没有形成明确的决心。假若张立赞同并且表现出渴望,那么,张镇的决心就会逐步形成。假若又有了什么外力的推动,那么,张镇就会实施离婚动作。而张立呢,虽然感情上放不下张镇,可又惧怕张镇离婚和与她结婚带来的一切恶果,所以,也不可能产生非张镇不嫁的意识。她同样也需要一个外力的推动。那么,这个外力是什么呢?此时二人都还不知道。既然相互心里上还没有准备好,还没有达成一致,那么,二人的关系只能是暂时搁浅了。
张立从皮包里掏出纸巾,擦了擦眼睛,说,张台,对不起。我想回去了……
()免费TXT小说下载
张镇心情难过,可又感觉说什么也毫无意义,便说,好吧,回去休息吧……
'94' 立秋之后,平川的雨水立即少了,几乎天天都是阳光灿烂、蓝天白云。国庆节长假到了,张镇的老婆和儿子都来到了平川。张镇老婆的调动之事还没敲定,目前还没有满意的单位有编制空缺。这天上午,张镇带着老婆和儿子来到西山游玩。
山区里游玩的人很多。虽然山不高,开发程度也不大,但是,明媚的自然风光和清新的空气总是宜人的。爬山的过程中,老婆和儿子显得很兴奋,可张镇显得心事重重。儿子见爸爸总落在后边,便奚笑道:老爸,你怎么跟老牛似的!张镇苦笑一下,说,爸爸老了。老婆清楚男人的心思,便说,是福跑不掉,是祸躲不过!自个傻闷着做啥?儿子不懂,听了妈妈这话,担心起来,问:怎么啦?出什么事了?!妈妈说,没出什么事,是市里的班子动了。儿子依旧不明白,那和爸爸有什么关系吗?妈妈说,也有也没有。儿子还要问,张镇不耐烦了,说,爸爸好好的,没什么事!儿子见爸爸情绪不对,便住了口,蹭蹭跑到了前面去。
平川市领导班子忽然发生了重大人事变化。市长在中央党校培训结束后,直接被任命为中央某部的副部长。市长本来是从中直下来的,镀了几年金,受到提拔重用理所当然;政协主席在去省城的高速路上,小车轮胎突然横飞,车子打着旋转猛烈地撞击着护拦,最后成了没头没尾的一堆烂铁,政协主席和司机秘书的残尸碎骨抛撒了几百米。这样平川就出现了两个空缺,会是谁来填补呢?各种猜测和传言纷纷从市委大院里散布出来。流传最多的版本是:胡海三接任市长肥缺,刘书记荣登政协主席闲座。这样的传言往往都有一定的真实性。胡海三实际主持着市政府工作,虽然没有什么大的建树,可面上也没有什么大的错误,何况提拔他的老书记此时担任着省委常委、副省长;刘书记岁数大了,凭资历,论位次,去人大或政协当家是早晚的事。果然,十几天后,省委的任命就下来了:胡海三任市委副书记、代理市长;刘书记任政协党组书记。随后,政协召开常委会,正式通过刘书记为主席。
第255节:电视台长(255)
官场的升迁变化,总是有人哭有人笑。张镇的心情是沉重的。官场里都讲究个背景和依靠。这么多年来,刘书记一直是张镇的靠山。现在刘书记离开了权力中心,说话的分量自然大打了折扣。而胡海三的晋升,对张镇来说,无疑是一个严重的威胁。张镇清楚,往后的日子如履薄冰了。
登上山顶,远眺四野,视线清晰:城市、村庄、道路、河流、树木、庄稼,尽收眼底,使人产生一种宏大开阔的感觉。站在山上看平川市区,没有几个高楼,电视台大楼显得很突出。张镇望着电视台大楼,心情也开朗了些,心想:随遇而安吧。
当他们从山上下来时,已近中午,路过一家门脸豪华气派的四星级大酒店,儿子指着字号问:大商酒店?大商什么意思?张镇说,平川这一带是古代商朝的中心地带啊。老婆说,挺气派啊!张镇呵呵一乐,说,咱进去吃一顿!儿子赞成,喊爸爸万岁,拉着妈妈就进去了。张镇一进电动门,愣住了!李燕竟从里面走到门口!李燕穿着一身灰色西服,显得矜持而端庄。她离开电视台后,去了市政府接待处。张镇笑着喊了句:李燕!李燕是在等待省里来的贵宾,一见张镇,也愣了愣,随即脸色又冷峻下来,淡淡地说了句:是张台长啊!张镇笑道:工作还顺心吗?李燕冷傲地瞥了昔日的上司一眼,冷冷地说,托你张台长的福,还行吧!张镇心里有些气恼,说,李燕,我知道你还记恨我!可过去那事情,组织上也是无奈嘛!李燕冷笑一声,说,谁都有走麦城的时候!谁都有无奈的时候!说不定我一高兴还去电视台混呢!说完,走了出去。张镇心里咯噔一下,心情阴沉起来。老婆看出了问题,问她是谁?怎么回事?张镇说,胡海三的干女儿!她过去在电视台工作,后来被他处分了一下,就调走了。老婆一脸担忧,说,她话里有话啊!是想着报复什么的吧!张镇呼出一口气,一挥手,说,不管她!带着老婆儿子走进了餐厅……
'95'节后才上班的晚上,法治频道的韩念海回到家刚要冲个澡,手机响起来。他一看,是交警支队事故大队杨大队长的号码,估计发生了车祸大案,赶紧接了。杨大队长说,玉翠路上刚刚发生了一起车祸,撞死了两人,肇事车逃跑。韩念海立即说,我马上赶过去!他的《用法说话》节目是纪实风格,很需要跟踪拍摄现场情况。所以,他和一些执法司法部门约定,一旦发生重大案件,尽量及时通知他到场拍摄第一手资料。韩念海迅速穿好衣服,提起小型摄象机,奔下楼来,开起面包车冲出小区,朝玉翠路奔去。
第256节:电视台长(256)
事故现场是在一酒店的门口。警灯闪烁,警车、120救护车停在那里。民警已经拉起隔离带封锁了现场。周围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群。圈中央,一男一女两位中年人仰面躺在血泊中。民警勘察着现场。韩念海拍摄完现场,又采访杨大队长。杨大队长对着韩念海的镜头说,根据勘察和初步调查,这两人是和朋友在酒店聚会的,他们走出门口,刚要跨越马路时,被一辆外省牌照的中型货车撞了,当场死亡,肇事车逃窜。
韩念海举着摄象机问:死者是什么人呢?
杨大队长说,经过对现场人员的调查,男性死者是天达集团的副总经理,叫刘风江,女性死者是他的妻子。
刘风江?!韩念海立即想到,这是他高中同学刘萍的爸爸啊!天达集团是一家拥有纺织、化工、发电等产业的特大型企业,年销售收入列全省前50名,半个月前,刚刚完成从市属国有企业到股份制企业的改革。
韩念海又问:是偶然交通事故吗?
杨大队长说,目前还不清楚肇事者情况。
追击了吗?
我们已经分三路追击肇事车了。
韩念海走进外围的群众,喊:谁是死者的朋友?
有几个中年人挤过来,说他们是和死者一起吃饭的朋友。韩念海问:你们认为刘风江是被偶然撞的吗?
这样的问题太尖锐,那几个人面面相觑,谁也不好说话。韩念海换了个话题问:刘风江平时为人怎么样?那几个人说,老刘人很正直,工作能力很强,群众威信不低,没听说有什么仇人。
这时,死者的女儿刘萍和丈夫赶来了,见了父母的尸体,自然嚎啕大哭。韩念海无机会上前和刘萍说话,只是紧张拍摄着。几个民警把刘萍夫妇拉到一边,低声嘱咐什么。医院救护人员走进场子,给死者盖上白单子,抬上担架,送上救护车,拉走了。杨大队长走过来,说,韩主任,现场搞完了,我们撤了!
韩念海问:追击有反馈了吗?
杨大队长摇头,说,还没。我们还得连夜干!
第257节:电视台长(257)
韩念海说,我也不睡了,跟你去吧。
杨大队长笑笑,说,你愿意拼命,就来吧。我们去队上。
半夜时分,三路追击的人马都回来了,都毫无战果。杨大队长安排人搞来饭,大家在会议室里很快吃完,立即在黑板上画出现场示意图,进行研究分析。从现场遗留的车上掉下的碎片看,肇事车是一辆蓝色中型货车;几个目击者只记住了“鲁O……4……6”,鲁O代表了山东省济南市。从现场撞击情况看,肇事车当时车速起码在80公里/小时以上,将人瞬间直接撞倒,然后没有刹车减速又继续前奔。有的民警说,肇事司机的行为太可疑,按说撞了人后,一般司机都会刹车减速停下,即使想逃跑,也会当时本能地踩刹车,然后再加速,可这个司机,现场没有任何刹车的痕迹。也有的民警说,估计司机喝的大醉,根本没有看到撞了人。
待大家发言完,杨大队长站在图板前开始汇总,然后布置,兵分五路:第一路调查车牌是否真实;第二路去平川通往外地的几条省道国道的收费站,调取录象资料;第三路走访受害人家属;第四路重新走访案发现场周围的居民,看有无新的线索;第六路到平川周围的市县汽车修理厂,摸排肇事是否有修理的踪迹。全大队二十几个人的任务一一明确,杨大队长说,行动吧!十几辆警车闪着警灯快速冲出了院子。杨大队长亲自带一组负责走访受害人家属。韩念海希望采访到受害人家属,便提出跟随杨大队长行动。杨大队长踌躇了一会儿,说,见了受害人家属,你只拍摄我们寒暄,正式谈话就别录了。这是办案,谈话内容需要保密,韩念海理解,说,行!
已经晚上二十三点。受害人只有刘萍一个女儿,此时已经由交警陪同来到了父母家中。受害人的家就在案发现场不远处的天达集团职工小区。刘萍委在沙发里哭作一团,一见杨大队长,边嘶哑地喊叫着:我爸爸妈妈死得太惨了!你们一定得主持正义啊!杨大队长坐下来,说着安慰的话,一定!我们一定把案子破了!你也不要太悲伤了,我们先谈谈情况吧。他又对韩念海说,韩主任,先就这样吧?韩念海收起摄象机,注视着刘萍。这时刘萍才注意到了韩念海,抹了把眼,哽咽着说,韩念海你也来了。韩念海急忙对杨大队长解释:我们是高中同学。杨大队长说,韩主任,要不你先回去休息吧?一旦有了新线索,就立即告诉你!韩念海说,好吧!又对刘萍说,刘萍,坚强点!现在还不是哭的时候,先配合交警同志破案要紧!说完就走了。
()免费电子书下载
第258节:电视台长(258)
'96'肇事车找到了。是在通往西山小路旁的一个树林里发现的。经过勘察,证明这辆车就是肇事车。又经过对车主身份的查寻,证明这辆车是在河南省盗窃的,牌子是伪造的山东牌。而司机,没有半点线索。
韩念海联想到假车牌、盗窃车、没有任何刹车痕迹,凭多年对公安题材的采访经验,他感觉这不是一起普通的交通肇事逃逸案,更象是一起人为精心布置的故意杀人案。犯罪嫌疑人事先经过了充分的预谋,早已选择好了逃跑路线,作案成功后,便迅速弃车逃跑,或着,还有另外同伙接应。
那么,谁是凶手?谋杀动机是什么?韩念海心里闪过一个疑问:会不会是天达宋春丽指使的?!他看过市政府的一份简报,说天达集团改制时净资产评估为九千六百万元,而他听市经委的朋友私下说,天达集团实际净资产两个亿也不止,而大量资产要么早已剥离转移成个人产业,要么和欠债人合伙把债权变为死帐,要么把债务虚夸增大数字。现在刘风江忽然遇害,难道他掌握了天达集团的什么秘密?或他搞了不利于天达集团的什么活动?
韩念海知道,在目前交警还无多少线索的情况下,即使怀疑有人谋杀,案子性质也没法确定,自然也不能交刑警按故意杀人案处理。这样的案子,自然是暂时挂起来,成了无头案。
韩念海是个认真的记者,他有了一种搞清事实真相的冲动。他开车去了市政府,来到了市经委体改办,正好他那做副主任的朋友在办公室,那朋友是天达集团改制时的市工作组成员之一。韩念海说想看看天达集团改制时的有关资料。那朋友有些疑惑,说你又不做经济节目看这个做什么。韩念海说天达集团的刘风江被人撞死了。那朋友已经听说,淡淡地说,不就是车祸吗?韩念海说,他女儿说,有人谋杀的。那朋友立即有了兴趣,问:真的?谁指使的?韩念海说,目前什么线索也没有。朋友一脸幸灾乐祸的样子,说,嘿嘿,都说早晚出事吧?!韩念海问:为什么?那朋友脱口而出:分赃不均啊!韩念海平静地问:怎么个不均?不是你们去评估的吗?你不是说天达集团的资产评估不真实吗?我想看看具体情况。那朋友脸色流露出警惕,你看这个做什么?韩念海说,参考一下嘛。那朋友忽然明白了,一个劲地摆着手说,得得!你小子可别害我!我可没和你说天达的资产不真实啊 !韩念海笑了,说,你就这熊胆啊!怕我出卖你乍的!那朋友脸色不安,说你又不是公安操这闲心做什么!那些资料是严格保密的,我可不敢拿出来!咱是朋友,你可别叫我为难啊!韩念海见朋友这样紧张,就说算啦不看了。
第259节:电视台长(259)
和朋友又随意扯了几句,韩念海就回到了台里,来到经济部,借了一堆有关天达集团的文字材料,回到办公室翻起来。这些材料主要是几年来天达集团的年终总结、新项目投产说明书、对外宣传资料等。韩念海粗粗看了一遍,感觉没什么意义,便拿着磁带进了编辑室看起来。
按平时规律,没破获的案子,韩念海是不报道的,因为他的节目需要通过分析案子来进行法律点评。他把素材看完,决定先把案子报道出去,以后再搞后续报道。节目是在周五晚上播出,还有三天制作时间。韩念海考虑了一下节目结构,决定再去交警支队采访一下。
杨大队长正好有时间。韩念海坐到杨大队长对面,示意摄象员开机。韩念海说,杨队,就这个案子,我想跟您请教和探讨一下。杨大队长见摄象机前面的红灯亮了,就一本正经地端着架子,点点头。韩念海问:杨队,这起案子的性质确定了吗?
杨大队长说,我们目前认定,这是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
韩念海问:应该承担怎么样的法律责任呢?
杨大队长想了想,说,一逃逸,就属于刑事犯罪了。所以,肇事者,也就是犯罪嫌疑人,不但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还要负刑事责任。按照《刑法》,撞死了人而后逃逸,应该判刑在七年以上,直至死刑。
韩念海又问:根据你们的调查,肇事车是盗窃来的,车牌子是伪造的,犯罪嫌疑人为何这样做呢?
杨大队长思索着,说,也许……也许是……犯罪嫌疑人贪图便宜从盗窃分子手里购买的赃车吧……
韩念海又问:还有没有其他可能?
杨大队长愣住了,想了想说,还有另外可能的话,那就是犯罪嫌疑人事先蓄意这样准备了。
韩念海立即追问:就是说,有预谋的杀人?
杨大队长点头,说,是的。
韩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