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影响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遭袭击,他把全家迁到肯特山去居住,并和孛儿贴结了婚,以便取得吉刺部的支持。可是,婚后不久,又遇到蔑儿乞人的袭击,在仓促逃命的时候,他连妻子也来不及带走,使孛儿贴成了蔑儿乞人的俘虏。
挫折和灾难磨炼了铁木真的意志,他决心光复父亲的事业。
他懂得单凭自己的力量是不能战胜敌人的,只有利用蒙古各部之间的矛盾,取得一些部落奴隶主的支持,才能壮大自己的力量,打败敌人。于是,他忍痛把妻子的嫁妆黑貂裘献给克烈部的脱斡里勒汗,称他为义父,又和札答刺儿部的首领札水合结为兄弟,取得他们的支持。果然,他们联合出兵打败了蔑儿乞人,夺回铁木真的妻子,这次胜利使铁木真开始恢复元气。许多旧时的属部、勇士们,又纷纷回来了。1189年金世宗大定二十九年,一些奴隶主拥戴铁木真为汗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铁木真的胜利引起了札木合的不快。正好扎木合的弟弟由于抢掠铁木真的马群被蒙古部人杀了,札木合找到借口,便发动了他所属的十三部三万人进攻铁木真。铁木真也把自己的三万士兵分成十三翼迎战扎木合。双方在克鲁伦河畔的答兰巴勒主惕展开了一场大战。这就是蒙古历史上着名的“十三翼之战”。结果,铁木真被打得大败。但是,由于札木合残酷地杀害俘虏,引起了他部下的不满,他们毅然脱离札木合,投奔到铁木真部下,铁木真转祸为福,反而壮大了自己的力量。
不久,塔塔儿部首领蔑古真反抗金朝,金朝皇帝命令大将完颜襄率兵攻打塔塔儿。完颜襄约克烈部的脱斡里勒汗为主,从此脱斡里勒汁就被称为“王汗”;封铁木真为“札兀忽里”前线司令官,铁木真正式接受了金朝的封职。这次战斗,铁木真不仅报了仇,还掳获了塔塔儿的部民和牲畜,从此,他的力量更雄厚了。
1201年金章宗泰和元年,铁木真击败了札木合。第二年,又全歼了残余的塔塔儿人。这样,铁木真就统一了东部蒙古。
但是在西边还有许多部落,其中离得最近的是强大的克烈部。王汗脱斡里勒面对铁木真咄咄逼人的锋芒,感到自己受到威胁,因此双方的关系开始恶化。这时候,铁木真为他的长子术赤向王汗的孙女求婚,遭到王汗的拒绝,于是矛盾进一步激化。
1202年春天,王汗假装同意铁木真的婚约,想骗他来赴宴,乘机把他杀死,不料计谋泄露,王汗立即对铁木真发动突然袭击。铁木真措手不及,只好带着十九个人仓皇逃走。他们退到班来泥河沼泽的意思地方停驻下来。这里没有人烟,没有粮食,他们只得喝浑水止渴,射野马为食。这一段时间,是铁木真统一全蒙古过程中最艰苦的日子。所以,当他完成统一大业以后,把“同饮班来泥河水”的人都封为功臣。
后来铁木真退到贝加尔湖以东的地方,他一面向王汗求和,一面利用喘息时机,收集溃军。到这年秋天,他的军事实力又恢复了。王汗却骄傲麻痹,在自己的驻地欢庆胜利,整天欢乐歌舞。铁木真暗暗派兵包围了王汗的驻地,突然发起进攻。经过三天三夜的激战,占领了王汗的金帐,王汗逃到鄂尔浑河畔之后,被乃蛮人杀死了。
消灭了克烈部之后,铁木真在1204年金章宗泰和四年夏天,亲率大军出征乃蛮,在一次激战中,杀死了乃蛮部的首领塔阳汗。从此,铁木真的威名震动了蒙古高原,其他部落再也不敢同他争锋了。蔑儿乞人闻风丧胆,他们的首领逃到很远的地方。
汪古部主动前来归附。到处逃窜的札木合,被他的部下绑了送交铁木真,最后被铁木真处死。这样,铁木真就完成了统一全蒙古的大业。
1206年金章宗泰和六年,全蒙古的奴隶主们在鄂嫩河畔举行忽里勒台大聚会的意思,一致推举44岁的铁木真为成吉思汗,并且上尊号为全蒙古的大汗。“成吉思”是蒙古语“强大”。
的意思。
成吉思汗成为全蒙古的大汗,标志着蒙古族的历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几个世纪以来,蒙古各部互相残杀的局面结束了。在东起呼伦贝尔草原,西至阿尔泰山的辽阔地域内,操着不同语言和具有不同文化水平的各个部落,逐步形成了勤劳的蒙古族。
成吉思汗统一全蒙古以后,建立了第一个蒙古政权。他在军事、行政、法律、文化等各方面,都开创了一套新的制度。他把全体蒙古牧民编为十户、百户、千户和万户,任命大大小小的奴隶主为十户长、百户长、千户长和万户长。凡是15岁以上、70岁以下的男子,都编为士兵,平时生产,战时打仗。他任命失吉忽完忽为“杜鲁忽赤”断事官,把民事和刑事案例编成“札撒”。
习惯法;他还委派兀孙老人掌管宗教事务;命令畏吾儿就是现在的维吾尔族人塔塔统阿用畏吾儿文字书写蒙古语,让奴隶主子弟学习使用,使蒙古人第一次有了文字。
成吉思汗把濒临死亡的蒙古族人从金朝的桎梏下解救出来,把互相残杀的蒙古各部统一起来,使蒙古民族在中国和世界舞台发挥重大的作用。这一巨大的历史功绩,使成吉思汗成了蒙古历史上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50。四大发明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造纸术的国家。纸张出现以前,人们主要用竹木简和帛作书写材料,但帛价昂贵、木简笨重,书写、携带、储藏都不方便。西汉中期,宫廷中使用一种丝质的纸,纸薄而小,这是最原始的纸。东汉时,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的实践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造纸材料从麻料进一步推广到树皮、麻头、破布、渔网等,把这些植物纤维捣成浆液,并完善造纸工序和改进设备,从而造出了质量精良的纸。蔡伦在105年把这些纸献给汉和帝,他的造纸术一时风行全国,人称“蔡侯纸”。晋朝时纸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到唐朝时,纸的品种增多了,加工技术提高了,用途也更广泛了,能够生产出质地柔韧、洁白平滑、细腻匀整和色泽耐久的宣纸。北宋初年,四川地区开始用纸印交子。公元1005年,宋真宗下令全国正式发行宝钞,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公元三四世纪,造纸术首先东传日本等亚洲国家,唐中期又西传阿拉伯,并经阿拉伯传入欧洲,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和传播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的是中国。唐初,人们在印章、石刻、碑拓的基础上,发明了雕版印刷。碑拓即把墨汁涂在石碑上,再将湿润的白纸贴在石碑上,用刷子一刷,黑白分明的字迹就出现了。雕版是把写好字的薄纸反贴在木板上,把无笔画的地方凿去,涂上墨,盖上白纸,用刷子刷纸背,黑色的正字就印在白纸上了。唐后期,雕版印刷逐渐推广。北宋仁宗年间,平民毕昇在雕版印刷的基础上了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方法是把胶泥刻成字,火烧成活字模。排版时,在铁板上涂松脂蜡,活字周围用铁框框住,再用火烧化松脂蜡,然后用平板把活字压平,泥字就粘在铁板上,这样就可以印刷了。一个活字可以使用多次,省时又省力。元代又发明木活字和锡活字,明代出现了铜活字和铅活字。印刷术陆续传到日本、埃及和欧洲。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比欧洲早四百多年,开创了印刷史上的新阶段,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战国时人们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发明了“司南”。北宋时,又发明了指南针。它是用细小的钢针在磁石上摩擦,使钢针带有磁性,成为磁针,可以用来指示方向。后来,人们把磁针放在刻有方位的罗盘上,制成罗盘针。北宋时指南针罗盘针已用于航海。南宋时,指南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成为近代航海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火药是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明的。他们用硫黄、硝石和木炭的混合物配成黑火药。唐中期已有制造火药的记载。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出现了“火药箭”箭头上绑有火药和引线的弓箭、“发机飞火”即用抛石机把点燃引线的火药包抛射出去。北宋时政府设有专门制造火药和火药武器的作坊,生产火箭、火球、火炮、蒺藜炮内装有带刺铁片的火药包等。南宋时制成突火枪,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管形火器。元朝时,制造出大型的金属管状火器,叫做火铳。13世纪火药从中亚传入欧洲。
51。元朝的统一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的统治者建立的统一政权。元朝统治的130多年,是我国民族融合的时期,对促进各民族交往有重要作用,它结束了五代以来的分裂状态,加强了中国同世界的联系与文化交流。
蒙古族是原居住在额尔古纳河流域的一个游牧民族。12世纪时,蒙古的社会经济有了显着的发展。蒙古族首领铁木真英勇善战,得到部族其他人的支持和拥护,先后击败了塔塔儿、泰赤乌、蔑儿乞等部,又击败了札木合、王罕。1206年结束了蒙古长期分裂的局面,在斡难河源今蒙古国鄂嫩河建立了蒙古国,他被举为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
蒙古国建立后,实行千户分封制,并且颁布了法典,创立了蒙古的文字,这些措施促进了蒙古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安内的同时,蒙古开始了一系列对外扩张的战争,从1205到1209年,成吉思汗先后发动了3次对西夏的进攻。1211年,成吉思汗亲自率军攻金,战争进行了7年后改由木华黎负责,成吉思汗则带兵西进,消灭了西辽、花剌子模,将领土扩展到中亚细亚和南俄罗斯草原。1226年,65岁的成吉思汗亲自带兵进攻西夏。1227年7月,成吉思汗病死营中。同月,西夏灭亡。
成吉思汗死后,其子窝阔台继承汗位,率军继续讨伐金朝。
1234年,金朝灭亡。蒙古转而将进攻矛头直指南宋。南宋后期,皇帝沉溺于酒色,奸相贾似道当权,朝政腐败。蒙古对南宋的进攻经历了三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都受到南宋军民的英勇抵抗,涌现出许多民族英雄,如孟珙、余玠、范天顺、文天祥、陆秀夫等。在战争进行的第一阶段中窝阔台去世,其侄蒙哥即大汗位,他在位期间战败了里衣大食,攻陷巴格达和大马士革城,势力发展到西南亚。不断征服的结果,出现了一个以蒙古地区的和林为中心的横跨欧亚的大汗国。但是蒙哥不久便战死。1260年,忽必烈继任大汗,采用汉法,以燕京今北京为中都,率领军队进入了攻宋的第三阶段。他采用降将刘整的建议,将军事进的重点定为襄阳和樊城。1273年,襄、樊陷落,南宋朝野大惊。元军一路南下,势如破竹,很快攻陷建康,占领临安府。1279年,南宋灭亡,元终于统一了全中国。
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正式建立了元朝。第二年,将大都作为元朝的都城。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比起汉唐时期领土更为广阔。元朝建立后,设行省,将西藏、云南和澎湖纳入管辖范围,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国家机构和制度。忽必烈为巩固元的统治,十分注意吸收中原文化,其国号“元”就取自《易经》“乾元”之义。任用儒生,以宽容态度对待佛教、道教,但为了保持民族特权,维持蒙古祖制,他对其他民族又实行了残酷的民族压迫政策,将民族分为四等。
元朝统治时期,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富庶的国家,声誉远播于欧亚非三洲。元朝大一统的政治形势,极大促进了边疆地区各族人民与中原的经济文化联系,改变了辽宋夏金时各少数民族偏安一隅的状况,原有的地域观念减弱,一统观念加强,元成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52。明朝的建立
1368年朱元璋正式建立明朝。从明朝起,中央专制集权得到极端发展,文化专制主义和特务统治出现。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的复苏,城市商业出现了十分繁荣的局面,世俗文化开始繁盛。
明王朝为我国社会向现代化的转型奠定了基础。
朱元璋,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小时候念过几年书,因家境贫寒而弃学为地主牧羊,因为闹瘟疫父母兄长相继病死,孤苦无依的朱元璋就进了皇觉寺当小和尚,四处云游化缘。风餐露宿的流浪生活,丰富了他的社会阅历。和下层人民的接触,使他了解了社会弊病,并结交了很多江湖朋友。元末,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社会动荡,各地爆发了许多大规模起义,其中有刘福通、徐寿辉领导的红巾军,有浙东的方国珍和泰州张士诚的起义。朱元璋参加了当时濠州郭子兴率领的红巾军。他作战机智勇敢,才能出众,深受郭子兴赏识。在征战过程中,朱元璋知人善任,为人豁达大度。文士冯国胜、李善长等为他出谋划策。英勇善战的常遇春、胡大海也来投奔他。攻下滁州之后,他整顿军纪,申明纪律,禁止军队抢掠奸淫,因此深得百姓的拥护。郭子兴死后,朱元璋被升为左副元帅,第二年,他率众占领建康,成为红巾军内部一支力量强大的武装力量。此后,他逐渐把郭子兴的旧部全部纳入自身旗下,并以建康为根据地,不断扩充势力。当时,在他北面的刘福通、韩林儿所率红巾军正受到地主武装的袭击。西面的徐寿辉被部将陈友谅所杀,陈友谅不能服众,将士离心;胡玉珍因为不服陈友谅的领导,在四川自立,国号大夏;朱元璋东面的张士诚和方国珍受到元政府的劝诱,接受了元的官号。元朝的主力指向刘福通等人,朱元璋便趁机在浙东发展,逐渐控制了皖南、浙东地区。
由于红巾军内部的分裂腐化和元政府的镇压,刘福通一部在1363年时兵败,刘福通遇难牺牲,另一首领徐寿辉也被部下陈友谅所杀,红巾军力量削弱,起义失败。朱元璋这时占据浙东,发展生产,招纳人才,巩固统治,实力渐渐壮大。1363年,朱元璋与陈友谅会战于鄱阳湖,陈友谅中流矢而死,全军大败。朱元璋解除了一个重大威胁,转向下一个目标张士诚。1367年,张士诚被俘,自缢而亡,方国珍遣使归降。朱元璋收复了两广,平定了南方广大地区。
这时,元朝统治者更加腐化堕落,百姓不堪忍受连年的征战和深重的民族压迫,这种形势对朱元璋统一中国十分有利。1367年,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带领25万大军,北伐中原。朱元璋颁布了由宋廉等人起草的讨元檄文,提出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这檄文深入人心,鼓舞了士气。1368年,大军攻陷元大都,元朝灭亡。同年,朱元璋在应天登上皇帝宝座,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朱元璋就是明太祖。他将应天改为南京,并定为明的都城,从此明王朝的统治正式开始。
53。郑和下西洋
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六月的一天,苏州城外的刘家港里,人山人海,苏州居民几乎是倾城而出,来看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支特大型远洋船队出航。沿着数里长的娄江河道,整整齐齐地排列着200余艘船只,船上的将士和船员们,个个衣着鲜明,喜气洋洋。船队的正使郑和、副使王景弘陪着永乐皇帝朱棣派的钦使走过来,码头上摆设一张桌子,上面放着御酒。钦使斟满一杯,递给郑和。郑和躬身接过杯子,高高捧起,单膝向西北南京的方向跪下,恭谢圣恩。然后举着杯子来到江边,将杯中的御酒洒进江里。霎时各大船上鼓声轰鸣,锣鼓喧天,鼓乐齐奏,一道道雪白的布帆升起。船队在两岸人群的欢呼声中,缓缓移动。郑和与王景弘跟钦使道别,登上主舰,满面笑容地向两岸欢呼的人群挥手答礼。
这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