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明记 by 清朗-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已近初冬,正是那千株白梅盛开之时,他心中暗道,不想此时,仍有这样一件难得的风雅之事,今晚定要去赏鉴一番。 
眼下时间尚未入夜,清明马上颠簸一天,虽然没甚么食欲,但想到明日入城,今夜又要出游,也就随便找了个摊位坐下来,叫道:“老板,切一盘肉,拿几个小菜,再烫一壶酒。” 
老板是个五六十岁的枯瘦老者,形容清矍,笑呵呵的道:“小哥,你来晚了,肉没有了。” 
清明对这个原不在意,笑道:“无所谓,先烫壶酒好了。” 
那老者又笑道:“酒也没有了。” 
清明“啊”的一声,大为失望,道:“那么有茶么?” 
老者道:“茶也没了,不过有面汤。” 
清明只好道:“那么先上小菜吧,等等……”他这次学乖了,“你这里还剩下甚么小菜?” 
老者笑道:“花生米。” 
清明一头栽到桌子上。 

花生米就面汤,这顿晚饭倒也别致。摊位上没甚么人,清明与那老者谈谈说说,颇为惬意。他只说自己是历州人,性好游历,到这里来专是为看那香雪海的。又觉那老者谈吐不俗,口音亦不似当地人,惊讶之余不由暗生警惕,便有意笑问那老者姓名籍贯,来自何方。 
那老者却只一笑,“来自何方,又有何干系?听小哥口气,也是个读书人,莫非连‘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这两句话也未听过么?” 
清明闻得这两句,先是一怔,随即大笑道:“好,好个此心到处悠然,是我俗了。” 
他付了钱,起身离去。心道这一段时间,自己遇到的出色人物实在不少,便如灵犀、明月禅寺的月照和尚、宋别离、以及今日这老者,身份虽都不高,却均是不同凡俗之人。惜乎人生如雪泥鸿爪,再次相见,又是不知何时。 
一面思量,他脚下步履不停,不久便到了香雪海。 

那香雪海在拥雪城外东南方,是绝大的一片白梅林,约有千株左右。此刻恰是众芳摇落之际,惟这千株白梅占尽风情。远远望去,清幽绝俗,非雪海二字,不能道其颜色。 
这拥雪城之名,正是由这一片香雪海而来。 
此刻因已夜深,并无人来。清明走到切近,见月光清冷洁白,洒落在梅花之上,冷烟和月,映得那白梅花瓣透明如冰玉一般。更有暗香缭绕,似有若无。他深吸了一口气,心神俱醉。 
一阵夜风吹过,几瓣梅花飘飘荡荡的落了下来。清明伸手轻轻接住,正如玉盘中盛了冰片,清雅之极。他不禁微笑,随口唱起了落花风,一时间便如前日雨夜听宋别离琵琶一般,浑忘了世间诸事。心中只想:这里是天上,还是人间? 
初冬薄薄雪,近风淡淡云。 
倜傥标高骨,玲珑傲气心。 
月夜香雪海,莫过如此。 
他这里心神摇曳,自说自笑,偶然一抬头间,忽见拥雪城头,不知何时竟多了一个身影。 
此时月光皎洁,映得拥雪城头恰如明镜一般。那人身形高挑,素衣银冠,风神隽雅。月下看来,实是浊世一翩翩佳公子。 
清明忽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一声也笑不出来了。 
城头那人,正是天子面前有名的重臣,朝里权倾一时的中书令,眼下拥雪城十万大军的统帅,相交五年的唯一知己,自己此次入城前来刺杀的对象! 
眼见小潘相登临城头,身边并无随从,却也是望向东南方,正是为了赏鉴这一片香雪海。 
他身在高处,月光又明亮,清明多年训练,目力比常人要好上数倍,看得分外清晰。 
而潘白华虽也向香雪海方向看去,但梅林繁茂,清明又站在梅影掩映之中,却是看不分明。 
清明站在树下,脑海里一片空白。 
他也弄不清过了多久,不知是片刻,还是一个时辰。总之,当他再抬起头时,城头上那个素衣公子,已经不见了人影。 
清明从树影中走出,忽然低低的笑出声来。 
原道是胸中自有透顶洒脱,谁曾想意中却是透骨相思。 
潘白华,见到你之前,我还真当自己已是此心到处悠然了。 
夜风乍起,梅落如雪,由秋入冬,原也不过一瞬之间。 

清明回到自己投宿那家客栈,只觉头重脚轻,身上冷得直打颤,面上却如火烧一般。他自回到玉京后,寒毒发作比平日频繁了数倍,只不肯说出。此刻也弄不清自己寒毒发作还是归来时受了风寒,亦或二者兼而有之。扔了一块银子,叫店里伙计找个火盆过来。 
那伙计一副终日睡不醒的模样,一手拿了银子,拖着脚步走出去,过了半晌才转回来,“掌柜的说,没火盆了。” 
清明气恼非常,但一来自己身在病中,无力争辩;二来这里离拥雪城太近,不可太过招摇,泄露行踪。他冷笑一声,“火盆没有,被子有没有,热水有没有?弄好了,我自然有赏银给你;弄不好,我病死在你们店里,老板定饶不了你!” 
那伙计翻着白眼思量了一会儿,似乎想通了,拖着脚步又走了出去。他出门后,清明也反应过来,自己这是怎么了?非但控制不住情绪,竟还与这种人斗起口来! 
他拥被坐在灯下,默默寻思,其实内心深处,他何尝不知道自己为何失态。 
幸而这一次倒是比先前快了些,房门当的一声响,那伙计一手抱一条薄被,一手端一只茶壶走了进来。清明不耐烦看他,放了银子在桌上,那伙计拿起自走了。 
虽然多了一条被子,并未缓解多少寒冷。那壶水半温不温。他喝了几口,不想再喝,又放了回去。窗外冷风一阵紧似一阵,呜呜作响,如鬼夜哭。清明犹自冷得浑身打颤不已,心道:只要熬过这一晚,熬过这一晚就好了。 
也不知过了多少时候,清明烧得迷迷糊糊,却也终是睡了过去。 
恍惚中,他忽然见到潘白华立在床前,一袭素衣,儒雅雍容,却是五年前初见时模样,看着他微微笑道:“清明。” 
一时间他也忘了自己身在何处,不由自主便叫出声来:“潘白华!” 
他平日里叫他“清明”,玩笑时叫他“笨小孩”; 
他却只连名带姓的叫他“潘白华”。 
正如后来只有江涉可以叫静王“阿静”,也只有清明,可以无所顾忌的叫他姓名。 
这一叫之下,潘白华却忽然不见了踪影,清明只觉惊惶之极,叫道:“潘白华,你在那里,为什么我找不到你了!” 
“为什么我找不到你了!” 
清明从梦中醒来,一身冷汗,心头犹自狂跳不已。桌前一灯昏然,窗外霜华凝重,却是已过三更。 


(十六)一笑难逢 

清明逆旅客途之时,烈枫与南园正立于丹枫城上。 
这丹枫城是玉京周边五城之一,离拥雪城极近。自清明离开玉京之后,烈枫便带了一万兵马,悄然开赴丹枫城,只待主帅一死,便乘机攻城。 
夜色漆黑如墨,唯城头上灯笼火把照耀通明,城内灯火却颇为寥落,烈枫遥望远方,神色郁郁。 
南园知他心意,正要出言安慰,忽见天际东南角,一阵流星骤落,细碎如屑,纷飞若雨,便如放了一天烟火也似,煊哗灿烂之极。 
他忽然想起,少年时的烈枫带着他和清明,年幼的阿绢也跟在后面,四个人一起去放烟火。 
带头的是烈枫,点火的常是他,阿绢拍着手跟在后面。 
最喜欢看烟火的,是清明。 
那么灿烂,那么转瞬即逝的烟火。 
他不禁看向烈枫,见烈枫手扶城墙,看的却是远方的拥雪城。 
此刻城上兵士也多看向天边,议论不已。只是这如雨流星来得疾,去得也疾。不消片刻,已全然不见了踪迹。 
烈枫忽道:“南园,方才那一阵流星如雨,是甚么征兆?” 
南园一惊,原来烈枫对星象占卜之学从来不信,然而此刻竟然连“征兆”二字都说了出口,可见他心绪已到了怎样的地步!然而南园却不比清明,对这类杂学向无涉猎,想了一想,也只得勉强答道:“想是吉兆。” 
烈枫“哦”了一声,不再言语。 
南园也自默然,然而二人虽不开口,心中却都转着一个念头:清明,清明,现在你已到了哪里? 

次日未及拂晓,清明便已入城。按事先与烈枫定好的计划,找到了那个中军帐内的内线兵士。 
按照原先计议,那兵士带着清明先到自己城中另一所住处。他久闻清明雨大名,原想定是慷慨激昂一类人物,谁知面前这人不过二十几岁,身形亦不高大。面目虽生得不错,然而脸色苍白,眼神涣散,甚是委顿,倒像是大病一场的模样。忍不住便问道:“大人,您……身体还好吧?” 
这话其实已是说得僭越了,若是段克阳手下,定然训练有素,无半句多余之语。清明也知他不比从前部下,又想他是一番好意,于是笑道:“我向来便是如此。” 
那兵士答应一声,神色反倒担忧起来。 
但清明也觉自己掌心滚烫,因昨夜高烧未退,至今双手仍有颤抖之意。他心道真真岂有此理,伸手握住袖中淡青匕首,说也奇怪,他方与匕首接触,手指霎时便稳定了下来。 
那兵士偶然抬头,一眼看去却不由一惊,不过片刻时间,方才那个若有病容的年轻人便似换了一个人一般,面色虽然依旧不好,一双眸子却似打翻了珠宝盒,光彩闪耀,亮得惊人。 
真正面临大事之时,不管周围或是自身情形如何,清明永远能把自己调整到最佳状态。 
这才是“愁闻一霎清明雨”,出道十年,从无失败的玉京第一杀手。 

此刻拥雪城中,中军帐内,除主帅小潘相潘白华外,尚有六个身份不同寻常之人,其中四人就座,另外两人却侍立一旁。 
四人中,位居首位的一人锦衣金冠,面目英挺,正是戎族三王子燕然;次座一人一袭青衣,容颜冷冽,却是青梅竹;第三人赤铜盔甲,此刻帐中除一般兵士外,如潘白华亦是轻袍缓带,止他一人甲胄在身。这人原是陈玉辉手下有名将领,名唤龙千石,武艺娴熟,深通兵法,眼下任军中副帅之职。第四人文士打扮,却是范丹臣,他在朝中亦有官职在身,此时便陪了末座。 
侍立的两人其一却是玄武,他官职不高,便认做青梅竹随从;另一个人三十多岁年纪,与众人不同,这人看上去实在是寻常普通到了极点。这样人在大街上,直是随手便能抓出十个八个,却不知是何身份。 
潘白华素衣玉带,清俊优雅之中另有一种威仪,令人莫可逼视。这一日他升帐之后,并未议甚么军务,却道:“今日有一道密旨,闲杂人等暂且退下。”又随手指一个兵士,“你且留下,侍候笔墨。” 
那兵士应了,垂手立在帐下,这一来,帐内便只余下八人。 
潘白华自桌上拿起一个黄绸卷轴,微笑道:“大家且看这里……” 
下半句话尚未说出,青梅竹与那面目寻常的中年人忽然同时出手,快如疾风。青梅竹银丝软剑渺若清风,武功稍差的人唯见一条银线冲天而起,却不知他如何出手,攻的是右肩;那中年人掌风中隐有风雷之声,举重若轻,竟是江湖上失传多年的“风雷九天”掌法,攻的却是后心。 
这二人皆是一等一的高手,这两招不但出手前一无征兆,而且配合的默契之极,绝非随意为之,直是事先演练好了一般。而他们联手攻击的,竟是方才被潘白华留下的那个兵士! 
三道人影在帐中微一交错,便即分开,那面目寻常的中年人收掌而立,面上仍无表情;青梅竹银丝软剑并未入鞘,剑上微微的一道血痕;那兵士却依然站在当地,身体挺立如剑。 
他躲过了那中年人的致命一掌,青梅竹那一剑却再难避开,终被刺中三分。 
潘白华微微一笑:“清明雨,你之行刺计划早被识破,何必再遮遮掩掩?” 
那兵士似乎也笑了一下,面上却不见任何表情,颇为诡异。他随即脱下身上衣甲,摘去头盔,又自面上揭下一层极薄的人皮面具,笑道:“好眼力。” 

众人不觉眼前一亮:面前的年轻人二十三四岁年纪,白衣,窄袖,覆盖至腕,笑吟吟一派洒脱,面容生得直是秀丽之极。 
帐内诸人虽均知他是玉京城里有名纵横无忌的第一杀手,当此时,心中却都不由赞叹一声:果然只有此人,方当得起清明雨三字! 
清明面上并无慌乱之色,反笑道:“我的易容自己倒也信得过,说是你识破,我却不信,恩,是那个内线告的密吧。” 
潘白华见他一眼便识破真相,暗自感叹,道:“你纵横一世,最后却折在小人手里,倒也可惜。” 
清明此刻也想到初进城时,那个兵士种种不同寻常之处,自己当时却只当他不惯于此,又兼自己身体不适,并未留意。但他生性高傲倔强,不愿表露,笑道:“折在君子手里还是小人手上,又有甚么区别?只是眼下时候尚早,你便敢下此断言么?” 
他口中虽如此说,却也暗自观察帐中形势,片刻之间,七人方位却已改变:潘白华与范丹臣仍在帐中,青梅竹与玄武守在帐口,燕然守在东侧,那面目寻常的中年人与龙千石在西侧。除龙千石外,其余六人皆是高手。其中唯有那中年人他不识得,心中暗道:这人究竟是甚么来路? 
他却不知,这个看似随处可见的中年人,乃是静王侧近的影卫。 
本朝规矩,凡亲王皇子,自幼身边皆有一名影卫保护,这些影卫与他们一同长大,武功既高,身份又极隐秘,对主人从来忠心不二,倒真如主人的影子一般。这次潘白华出征玉京,静王心伤江涉之死,又担心潘白华蹈陈玉辉覆辙,于是派了影卫跟随,一来起到保护之责;更重要的,是替代自己,除去清明。 

眼下清明见六人几成包围之势,心念一动,抽出袖中一对淡青匕首,身形飘忽,瞬息之间,向这四方各攻了一十二招。 
一方一十二招, 
四方便是四十八招。 
这四十八招疾如星火,千招万影,令人眼花缭乱,但清明出手目的,却不在伤敌,在扰敌。 
他轻功极高,若能扰乱帐中局势,便有可乘之机。 
然而帐中这六人却均非等闲之辈,武功既高,定力亦非寻常,他一轮急攻下来,众人不过应手拆招,并不擅动方位,只玄武一时忍耐不住,方要还击,却被青梅竹冷冷一声叱喝回去。 
清明暗叫不妙,他自知眼下气力,绝无法支撑太久,一抬首却见燕然立在东侧,眼神若有不忍,心中又有了主意。 

他身形如电,这一次却是向燕然攻去。 
清明意在缠斗,出手便不似原来迅急,燕然“当当”两刀架开,火星四溅。 
二人打在一起,清明有意出招慢了几分,时间略长些,不出所料,范丹臣、青梅竹、影卫三人便掩了上来,清明要争得便是这一刻,他高声叫道:“燕然,你也是大漠上有名的武士,以多打少,实在丢人!” 
燕然自然也知道这是清明激将之法,无奈他出身戎族,生性豪爽,最珍重的便是武士名誉。清明这一句恰戳到他痛处,不由一呆,手上招式便缓了一缓。 
四面合围,正是危急之时,燕然这一缓其实十分短暂,但清明轻功何等高妙!一瞬间他已晃出包围圈,直向潘白华方向而去! 
正是这一瞬间,他已由极被动的局势,转成了主动的一方。 
也只有清明这等心计轻功,方能如此。 
范丹臣大惊失色,此时帐中高手大多被清明引到东侧,潘白华身边几已无人。他离清明最近,一掌便向他后心击去。清明也听得身后风声,纵身躲避虽也可以,却失了好不容易得来的机会。他拼着硬接范丹臣这一掌,身形反借这一掌之力,去势更疾,尚未到潘白华面前,右手一柄淡青匕首,已经飞掷而出! 
匕首既出,他一口血也跟着涌了出来。 
寻常清明招式,已是十分的迅捷毒辣。此刻借此一掷之力,更增声势。潘白华躲闪自是不及,但他事先亦有准备,左手惊神指风倏出,右手却提起天蚕丝所制折扇,向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