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梦缘舞起-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写得有趣,也着实耐人寻味。”

“他每时每刻都这么笑,还挺辛苦的。”灵儿才笑了一小会就觉得面颊发酸,便停下笑容,用手揉了揉脸说道。

“你能和他比么?人家是佛,要是你也能和他一样,早就飞升西方极乐世界去了。”陈墨轩笑道。

“哼,我才不稀罕去什么极乐世界呢。”灵儿将小鼻子一翘,说道,“终日无事可做,很烦的!而且那里也没有……”她拿眼瞟了陈墨轩一下,脸上一红,便不再说话了。

转过弥勒佛像,两人又在他背后的韦驮像下逗留了片刻,便继续往寺内走去。

走过古木参天的庭院,陈墨轩和灵儿来到雄伟壮观的大雄宝殿。走进大殿,看着将近十丈的释迦牟尼莲花坐像,灵儿惊叹不已。这尊佛像当真是妙相庄严,气韵生动,仿佛真的在微睁慈眼,俯视芸芸众生。

此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跪在佛前求签,签筒摇得哗啦啦直响。灵儿大感兴趣,便跑过去观看。

老婆婆摇了一会签筒,啪的一声,一支竹签掉了出来,落在地上。老婆婆弯腰拾起竹签,定睛一瞧,当下便笑了。

“老人家,上面写的是什么?”灵儿好奇地问道。她模模糊糊见到竹签上有字,但没看清。不知道老婆婆为什么见了这几个字便会笑得如此开心。

“呵呵,我这支可是上上签,当然高兴啦。”老婆婆虔诚地握着竹签说道,然后她将左手中的签筒递给灵儿,“灵隐寺的签很灵的,你也来抽一支吧。你们在天气这么热的大中午进来,显然也是心诚之人,必定灵验。”

灵儿便在老婆婆的指导下摇起了签筒。“你在求签之时一定要心诚,想着要问的方向,比如财路、健康。”老婆婆看了一旁的陈墨轩一眼,将嘴靠近灵儿的耳朵,笑着轻声问道。“你要求的是姻缘吧?”

灵儿没有答话,脸颊大红,背过身去,不让陈墨轩看到自己的脸。

“呵呵,没什么好害臊的。男欢女爱,天经地义的事情。”老婆婆笑道,“你求完签后,就到那边的墙角找到与竹签上相同号码的纸条。上面就写着你想求事情的结果。”

老婆婆临走之时,告诉灵儿飞来峰上有块三生石,建议她和陈墨轩两人去看看。

老婆婆走后,灵儿学着她的样子,在佛前虔诚地摇起了签筒。不一会,一支竹签便从签筒中掉了出来。

灵儿赶紧兴冲冲地跑到墙角处取了签诗,直接就看到婚姻一项。只见签诗上写着:“若问婚姻事不和,纵然成后也相刑;不然破败男同女,久后方知卦有灵。”

此诗非常直白,不用人解签,灵儿便看懂了其中的意思,分明是说自己想求的姻缘难成。

灵儿气极,又跑回佛前继续求签。

陈墨轩大奇,问道:“灵儿你有很多事情想知道的吗?”

“不是。刚才那支签太差,我要重新抽过。”

陈墨轩满头是汗,说道:“灵儿,这签是不能多次求取的。”

“我不信。”灵儿固执地说道。又一支竹签从签筒里掉了出来,她捡起来就往墙角跑去。

这次签诗上写的是:“夫妻相对不相宜,刑克终须是别离,倘或强求成匹配,四时口舌也无疑。”很明显,又是不好的预兆。

灵儿大怒,再次跑了回去求签。这次她拿到的签诗是:“赤绳系足有情恩,不用求谋事已成;明月夜深丝竹下,静中琴瑟凤凰鸣。”

灵儿终于心满意足。

陈墨轩摇头苦笑,说道:“哪有你这么求签的?”

“我相信只要努力了,没有什么事情办不到。”灵儿倔强地昂起头来,“就象求签。没求到想要的结果,那就继续求呗,一直求到自己想要的签掉出来为止。谁规定了只许抽一次的?就算真的有人规定了,我也要打破它!”

陈墨轩笑了。常人眼中的金科玉律在灵儿这没有丝毫的作用。她是千年蛇妖,脑中根本就没有这些条条框框的束缚。

不过他还是对灵儿求的是什么签很感兴趣,便开口问道:“你求的是什么?”

灵儿的脸又红了,手中死死攥着签诗,就是不说话,转身出了大雄宝殿。

陈墨轩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明白今天灵儿为什么老是脸红不说话,跟在灵儿身后走了出去,由始至终都没有对高高在上的佛祖施礼。

子不语怪力乱神。孔老夫子不谈论神鬼之事,而陈墨轩则是不事鬼神,来到灵隐寺也不曾对佛祖菩萨顶礼膜拜。天下的寺庙千千万,每天都有无数的人在祷祝,他可不认为佛祖和菩萨还有闲工夫会注意到自己。

第八十五章 三生石

走出大雄宝殿,灵儿对陈墨轩说道:“呆子,我们去三生石那看看吧。”

老婆婆告诉灵儿的三生石是一块状貌奇钦磊落的巨石,在与飞来峰相连接的莲花峰东麓,位于灵隐寺的西南面,与大雄宝殿颇有些距离。

灵儿并不打算走着去。她走到大雄宝殿旁一个隐蔽的角落,扯着陈墨轩的腰带,双脚一顿,冲天而起,飞向飞来峰。她的速度极快,只在空中留下一道淡淡的白色身影。

须臾,灵儿便挟带着陈墨轩来到飞来峰,很快就找到了三生石。三生石高约三丈,宽一丈,峭拔玲珑。石上刻着“三生石”三个碗口大小的篆文以及《唐·圆泽和尚·三生石迹》的碑文,还有许多唐宋时期的题词石刻。

《唐·圆泽和尚·三生石迹》记述了“三生石”这个名称的由来。圆泽禅师和李源是至交好友,他圆寂时与李源约定十二年后在杭州西湖天竺寺相见。十二年后,李源赴约。他见到一位牧童拍着牛角唱歌,歌曰:“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用论,惭愧故人远相访,些身虽异性长存。”原来这位牧童就是圆泽转世,专门在此等候李源。两人相见之后,牧童掉头而去,从此不知所踪。

三生石讲的原本是有关友情的故事,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里渐渐成为了青年男女海誓山盟,互表衷心之处。许多的情侣在三生石上写下他们的誓言,相约“缘定三生”。

灵儿站在三生石前面,默默地注视了它好久。突然她问陈墨轩道:“呆子,如果你转世了,下辈子还会认识我吗?”

站在三生石前,灵儿突然感觉到一阵害怕。三生石的三生分别代表“前生”“今生”和“来生”,陈墨轩的来生会变成什么样子?他会象圆泽禅师一样保有前世的记忆吗?他还会认识自己吗?一时间灵儿的心中如同刀绞般的疼痛。

灵儿本来独自生活在遥远的一座高山之上。耐不住无尽寂寞的她下到人间,机缘巧合之下遇见了陈墨轩。经过长时间的相处,她已经离不开陈墨轩了。灵儿是千年蛇妖,修为深厚,有着极为悠长的寿命。然而陈墨轩不同,他毕竟只是个凡人,总有一天会老去,死亡。

如果陈墨轩的来世没有了现在的记忆,到时候,灵儿就只能带着对陈墨轩今生的思念,孤独地生活。

有的时候无尽的寿命其实也是种煎熬。

“听说人死了之后要过一座奈何桥,在过桥的时候会喝下一碗孟婆汤,忘却前世的一切。我应该也不会例外吧。”陈墨轩没有注意到灵儿的暗自神伤,半开玩笑地说道。

听了陈墨轩的回答,灵儿心中无尽的悲伤弥漫开来,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点点滴滴洒落在三生石上。

陈墨轩大惊失色,赶紧用袖子替灵儿拭去脸庞上的泪珠,急声问道:“灵儿你怎么啦?”

“我一想到来世的你不认识我了,泪水就止不住地往下掉。”灵儿抽泣道,哭得如同梨花带雨一般。

陈墨轩心中一暖,柔声说道:“小傻瓜,我在和你开玩笑呢。我不会有来世,因为我只会留在你的身边,不论生或者死。”

灵儿闻言破涕而笑,嫩红的笑脸上还挂着的两粒晶莹泪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陈墨轩轻轻握着灵儿的纤纤细手,两人一同在三生石上留下了一个“缘”字。

小沙弥慧空打着哈欠从大雄宝殿屋檐下走过,睡眼惺忪,分明还未睡醒。

突然他的眼前白影一晃,多出两个人来。慧空吓了一大跳,坐倒在地。他抬头看去,只见一张非常漂亮的脸庞靠上前来,笑盈盈地对自己说道:“小师傅,边睡觉边走路是很危险的!”

仍是一半清醒一半糊涂的慧空点点头,看着那两人从身边走过,向大雄宝殿后的药师殿行去。半晌后这才回过神来的他一拍脑袋,“师父还等着檀香用呢,迟了便又要被责罚了!”爬起身来,飞步向大雄宝殿跑去。

转过墙角,灵儿捂住嘴,捧腹而笑,对陈墨轩说道:“你猜那个小和尚有没有看清我们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陈墨轩和灵儿在三生石上留下了那个“缘”字之后,灵儿提出要继续灵隐寺之游。两人便又飞回了灵隐寺的大雄宝殿。结果在落地的时候,他们被小沙弥慧空碰了个正着。幸好灵儿反应快,来了个恶人先告状,把慧空唬住,然后乘机脱身。

陈墨轩和灵儿用了一下午的时间,将灵隐寺里里外外走了个遍,这才尽兴而归。

一踏出灵隐寺的大门,陈墨轩便又见到那双灰白色的白果眼直勾勾地望向自己。

陈墨轩有种很奇怪的感觉,好像在哪里见过这位老人,或者说这位老人身上的气息让他感到很熟悉。但他也很确定自己认识的人中没有任何一位是盲者。

没有上前搭话,陈墨轩只是深深地看了那位老人一眼,便和灵儿一起向外走去,启程返回借宿的清阳观。

陈墨轩和灵儿的背影消失在山道上,廖半仙也闭上了他的白果眼,转头对一直守候在身旁的袁恨晚说道:“我最近在栖凤楼歇脚,你如果有时间可以过来坐坐。”

袁恨晚大喜,毕恭毕敬地鞠躬道:“恨晚一直都在祈祷能再次聆听老神仙的教诲,现在终于可以得偿所愿!我一定要去佛祖面前烧柱香,还了这个愿。”

廖半仙冷笑一声,“你还是和以前一样,迷信那些土偶。但听到你祷告的不是什么佛祖,而是我。”说罢,飘然而去。

“老神仙好厉害!眼睛看不见还能走得象阵风一样。”袁恨晚的徒弟黄大生惊叹道,“不过他到底是在等谁呢?不见他和任何人说话啊。”他的疑问多多。

袁恨晚拿起竹竿,敲了黄大生的脑袋两下,“老神仙的心思不需要你去猜测。今晚你把《麻衣相法》的总纲给我誊写一百遍!”

“不要啊!师傅,我会被累死的!”黄大生凄惨的叫声在灵隐寺门前飘荡。

第八十六章 加了料的茶

坐落在杭州城外的清阳观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鼎盛时期占地千顷,常驻上千名道士。虽然现在已经没落,但仍拥有三清殿、老君阁等殿堂楼阁近三十间。这里就是陈墨轩等人借宿的所在。

去灵隐寺游览的陈墨轩和灵儿尽兴而归,回到清阳观。

灵儿一进客厅,便跑去推开窗户,窗外种有她很喜欢的牵牛花。时值盛夏,蔓藤爬满了墙壁,牵牛花开得正欢。有蓝的,有白的,姹紫嫣红,甚是好看。

陈墨轩四下看了看,却没有发现早一步回来的小道士贾思文。他没有呆在自己的客房中,不知到哪里去了。

不过贾思文用不着陈墨轩担心。他是当今修真界第一门派——雷火门的弟子,修为颇深,等闲人物不是他的对手。

所以陈墨轩并没有去找寻失踪的贾思文,而是悠闲地在桌边坐下,想倒杯水来喝。这时他看到桌上有两盏盖茶碗。茶碗精致,画着八仙的图案,正是清阳观中的常用之物。

陈墨轩端起茶碗,揭开茶盖,一股清香飘然而出。陈墨轩不禁赞叹道:“好香,这是石堰道长给小牛鼻子送来的西湖龙井吧。”

石堰道长正是清阳观的主持。昨天闲聊的时候,他们谈到西湖的龙井茶。石堰道长说西湖龙井的采制都在春季,共分四次。品质因采摘鲜叶的早晚而定,以早为贵。惊蛰初过,是茶农采制首批春茶的最佳时机,至清明前采头茶,称为“明前茶”,嫩芽初迸状似莲心,故称“莲心”。而他正好藏有一些今年的“明前茶”,说是要给三人送些来品尝。陈墨轩从不喝茶,所以当时就婉拒了。

没想到石堰道长还是送来了两碗。

灵儿凑过来嗅了一下,笑道:“真的很香。”

她眼珠子一转,将其中一碗的茶汤倒到窗外,留下茶叶,然后又跑了出去。不一会回来的时候,她的手上多了一包白花花的东西。

陈墨轩笑道:“你又在搞什么花样。”

灵儿将那包白花花的东西倒进茶碗中,再加上水,掩嘴笑道:“这是盐。待会你不许告诉小牛鼻子茶被我掉包了啊。”

陈墨轩摇摇头,说道:“我可不能做见色忘友之徒。”

灵儿佯怒,作势要拧陈墨轩的耳朵。陈墨轩赶紧摆手示意投降。

看着灵儿贼兮兮地笑着将那碗假冒的西湖龙井茶摆在桌子的正中央,陈墨轩不禁莞尔摇头。

贾思文手中捧着一部纸质泛黄的古书,兴冲冲地赶回客房。

今天从西湖回来后,他就一直呆在石堰道长的屋子里,向道长请教关于道教典籍的一些问题。在雷火门修行的重点是各种术法,难免对经典的学习有所忽略,贾思文的心中颇有些疑问。

虽然石堰道长不是修行中人,但并这不妨碍他对道家典籍的理解。

在贾思文看来,单论对各种经书的熟悉程度,石堰道长甚至要比镇守雷火门藏经阁的清源师伯还要厉害。和石堰道长长谈了整个一下午,他感觉茅塞顿开,原来一些似懂非懂的地方一下子全都明白了。

石堰道长聊得也很高兴,他已经很久没有见到年轻人能这么耐心地听自己解释那些晦涩难懂的典籍了。他门下的弟子不是浑浑噩噩的过日子,就是整日琢磨怎么才能飞黄腾达,享尽荣华富贵。

末了石堰道长对贾思文说道:“古时的书籍都是手抄本,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常会有错漏,道家重典《道德经》也不例外。我记得老君阁中有一本战国时期的《道德经》,它的章节编排和现下流行的版本便截然不同。你可以借去,仔细品味一番。”

贾思文便在石堰道长的带领下,去到老君阁借取这本战国时期的《道德经》。

看守老君阁的道士一脸木讷,手脚也不快。磨蹭了一炷香的功夫,这才从故纸堆中将这部已然泛黄的古书给找了出来。

贾思文小心翼翼地打开这部古书,发现其中果然象石堰道长所说,章节排列和现在的《道德经》迥然有异。于是他辞别石堰道长,如获至宝地捧着书一路小跑回到客房,准备好好研究一番。

一进客厅,贾思文就看到灵儿端着一盏盖碗茶走过来,笑眯眯地对自己说道:“小牛鼻子,你口渴了吧?喝口茶吧。”

贾思文不接茶盅,反而向后退了一步。他拿眼睛上下打量了灵儿一阵,心中嘀咕:“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灵儿姑娘对我的态度向来都很不客气,今天如此反常,其中定有古怪!”于是便小心翼翼地说道:“不劳灵儿姑娘大驾,你把茶盅放到桌上就行了。”

灵儿聪慧过人,一见贾思文的反应便知道因为自己操之过急,引起了贾思文的疑心。她便把茶盅放到桌上,故意不再去看,对贾思文说道:“是这样的,小牛鼻子。我有件事情想请你帮忙,这个忙呢非你不能帮我。”

“你会要我帮忙?”贾思文斜眼瞅着灵儿,就是觉得不对劲,“我不相……咦,这是什么味道?”他忽然闻到一股扑鼻的清香。

贾思文鼻子耸动,很快就找到了清香的来源——灵儿刚才放到桌上的那盏盖碗茶。原来灵儿将茶盅放回桌上的时候,故意一倾,茶盖掀起一个角来,顿时龙井茶的清香便溢出了茶碗。

“这盏是什么茶?”贾思文惊讶地问道,“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