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百年往事-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儆惺裁次侍猓沂歉挪桓涸稹�

张幼林抬起头来:没问题。

霍震西:行啦,咱们走。

霍震西、张幼林、左爷从当铺里出来。

左爷:霍爷,没我事儿了吧?

霍震西:姓左的,这么说吧,我们西北刀客练嘴练不过你们京城人,咱就喜欢玩刀子,你听着,从今往后,你哪儿都去得,就是不许去松鹤斋,我要是听说了你踏进松鹤斋一步,老子就扒了你的皮,听见没有?

左爷:得嘞,有霍爷这句话,松鹤斋咱再也不去了。

霍震西:滚吧!

左爷仓皇离去……

张李氏家。

一尊铜佛像前香烟缭绕,张李氏跪在佛像前双手合十,嘴里不出声地念着经文。

张山林拎着两个鸟笼子闯进来:嫂子,嫂子……

张李氏念完了经,站起来:山林啊,有事儿吗?

张山林:嫂子,幼林有消息了。

张李氏有些失态:什么?他在哪儿?

张山林:刚才庄虎臣派伙计来,说幼林带着一个大汉到了铺子里,正好赶上左爷在铺子里敲诈,幼林他们把左爷打了,然后带着左爷走了。

张李氏:天哪,幼林带人把左爷打了?他吃了豹子胆啦?幼林这孩子真是疯了,他怎么敢去惹左爷?这种人是好惹的吗?山林哪,咱们怎么办啊?

张山林:怎么办?我知道怎么办?先等等看吧,要是以后左爷再来找麻烦,大不了再花银子赔礼呗。

张李氏:他叔啊,你就费费心,帮我找找幼林,让他回家来吧,我一个妇道人家,一遇到大事儿就不知该怎么办了,你是幼林唯一的叔叔,幼林的事儿你得管啊。

张山林:嫂子,我哪儿能不管啊?只是……孩子是您给轰出门的,我见了他该怎么说啊?

张李氏:你就说,幼林啊,只要你能回家,那幅画儿咱不提了,以后咱好好念书,好好过日子。你跟他说,就说你妈想你,自打你离家以后,你妈就没睡过一个安生觉……

张山林奇怪地:嫂子,您今儿个怎么啦?这可不像是您呀,在我眼里,您向来是个说一不二的女中豪杰,别的不说,就说那天把幼林轰出家门那个狠劲,我都不信那是您亲生儿子,谁都劝不了。

张李氏擦着眼泪:我那不是硬撑着吗?儿子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谁还会比我更心疼?幼林从小就没了爹,我不管教谁管教?

张山林:嫂子您放心,我马上打发人去找幼林,就是绑,我也得给这小子绑回来。

皇宫。

天还没亮,穿着官服的庄虎臣和众官员一起走进皇宫。众官员等着皇上上朝。

庄虎臣直奔乾清门外的公告栏。

新公布的官员任免名单贴在公告栏上。

庄虎臣一边看,嘴里一边唠叨着:果林哈,任察哈尔将军;魏汝林,任成都知府;免除:梁春河,山西布政使;吴玉洲,广东按察使……

众大臣有人跺着脚,有人活动着身子,等皇上上朝。

庄虎臣穿过广场,朝休息室走去。

几位官员在喝水、聊天儿。

庄虎臣向他们点头致意。

庄虎臣在桌子上展开宣纸,根据刚才的记忆,把公告栏上的官员任免名单写在纸上。

百年往事 三十

张李氏卧室。

用人进来:太太,有客人来,姓霍,他说有要紧事要见太太。

张李氏:请他到客厅里等一下,我马上到。

张李氏走进客厅。。电子书下载

霍震西立刻站起身来:大嫂,您是张幼林的母亲?

张李氏:张幼林是我儿子,请问您是……

霍震西跪下身子纳头便拜:大嫂在上,请受小弟一拜!感谢您生了个好儿子,张幼林是我的救命恩人。

张李氏大惊:快快请起,我一个妇道人家,担不起您的大礼,您请坐,有话慢慢说。

霍震西:恕我冒昧,我叫霍震西,西北人。前些日子,我受人诬陷入狱,在大牢里认识了您的儿子张幼林,我们结成忘年交,幼林他救了我的命。

张李氏:幼林一个孩子,能救您的命?

霍震西:嗨!一言难尽,大嫂啊,容我慢慢跟您说……

张幼林在门外徘徊,时不时向院子里探头张望,显得很焦急。

霍震西从院子里出来:幼林,你妈让你进去呢。

张幼林:大叔,您和我妈谈得怎么样?她还生我气么?

霍震西:幼林啊,你不了解你妈呀,她可是个极明事理的人,我把你的事儿一说,你妈的眼泪就下来了,说错怪了自己的儿子。

张李氏端坐在椅子上,表情平静。

霍震西和张幼林走进客厅。

张幼林向母亲跪下磕头,低声道:妈,儿子回来了。

张李氏:嗯,回来了就好,你起来吧。

张幼林坚持跪着:妈,我错了……您该打就打,该罚就罚。

张李氏:幼林啊,我看你一会儿明白,一会儿糊涂,好坏不分了,这件事你没有做错,佛家常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你明明是在做善事,怎么能说自己错了呢?

张幼林:不管是什么原因,我让您生气了,这就是不孝,就是错了。

张李氏:嗯,就这句话说到点子上了,你要救朋友的命,这是好事儿,可你为什么不和妈说?妈是信佛之人,还能拦着你做善事吗?这分明是信不过你妈呀,你错就错在这儿,懂吗?

张幼林:妈,儿子记住了。

张幼林站起身来,垂手退到一边。

张李氏也站起来,望着张幼林轻声说:儿子,你过来……

张幼林上前几步:妈……

张李氏突然热泪纵横,猛地抱住儿子放声大哭:儿子啊,你不在的日子……想死妈了……

张幼林动情地抱着母亲:妈,儿子不是回来了吗?

张幼林的眼睛里没有眼泪,只有一种平静……

松鹤斋。

庄虎臣的轿子在门口停下,庄虎臣穿着一身官服从轿子里下来,走进铺子。

得子挺新鲜地迎上去:庄大人,您回来啦。

庄虎臣:叫庄掌柜的。

得子:您现在是官儿了,穿着这身官服,我叫您庄掌柜的,多不合适啊!

庄虎臣:回到松鹤斋,我就是掌柜的,我喜欢听这称呼,说实话,我自个儿都没拿自个儿当个官儿。

庄虎臣换好了便服,手里拿着一卷纸进来了。

庄虎臣坐在椅子上,展开手里的纸卷,认真地琢磨起来。

庄虎臣手里的纸卷上,写着他在公告栏上抄来的官员任免名单。

得子走过来:掌柜的,刚才有位印书的师傅找过您。

庄虎臣:人呢?

得子:我让他直接到井院胡同二号去了,您不是说在那儿成立松鹤斋帖套作吗?

庄虎臣站起身:是啊,要想做出精品,不能指着印制作坊,还得自个儿来。得子,你盯着铺子,我过去一趟。

张李氏和张幼林在聊天。

张李氏抚摸着儿子的肩膀:幼林啊,你瘦了,这些日子是不是净挨饿呀?

张幼林:哪儿能饿着我呀,秋月姐天天给我做好吃的,杨大人虽说不常去,但对我也不错。妈,我得和您商量件事儿。

张李氏:说嘛,儿子,只要不是坏事儿,妈都答应。

张幼林:这段日子,我瞒着您和庄掌柜的说好了,我想在松鹤斋学徒。

张李氏惊讶地:学徒?咱们这种人家,哪儿有让孩子去铺子里学徒的?你这不是瞎闹吗?幼林,听话,你给我老老实实读书,将来……

张幼林:妈,实话跟您说吧,本来我也是想混碗饭吃,因为我不想让秋月姐养活我,等在铺子里干了一段时间才发现,这行儿的学问还挺深。妈,这样吧,我读书之余去铺子里帮忙,这总可以吧?

张李氏叹道:唉,你要实在想去,就去吧,只是别耽误了读书。

张幼林:行,还有件事儿,我想去报考新式学堂。

张李氏:新式学堂和私塾先生授课有什么不同吗?

张幼林:新式学堂教的东西,比私塾先生讲的有意思多了,您瞧,都什么年月了,这私塾先生还是老一套经史子集的,多少年都没有变化。听说,人家新式学堂教各国史略、数理启蒙、翻译公文,还有天文测算、万国公法、地理金石……

张李氏:那倒是好事儿啊,难怪继林也跟我商量,要去报考新式学堂呢,儿子啊,你去吧,妈同意。

总理衙门办公处。

王雨轩正在埋首办公。

一个笔贴式走进来,呈给王雨轩一个装潢精美的册子:大人,这是松鹤斋的人送来的。

王雨轩很是诧异:我没跟松鹤斋订什么呀……说着,王雨轩接过了册子,瞟了一眼,就随手扔到了一边儿,继续埋首办公。

松鹤斋送来的册子,静静地躺在王雨轩的桌子上,被其他的文件盖住了一半儿。

数日后,杨宪基的官轿在大门前停下,身穿官服的杨宪基从轿子上下来,走进总理衙门。

杨宪基坐在王雨轩对面:王大人,这个案子涉及洋人,我们刑部不好独断,特意来跟您商量。

王雨轩的手下意识地轻轻敲着桌子,思忖着:这涉及洋人的事儿,不好办啊!杨大人,这事儿容我想想。说罢,王雨轩装了一袋烟,用火石点着,深深地吸了一口,没有理会杨宪基。

屋里一阵沉默。

杨宪基顺手拿起了王雨轩桌子上被公文盖住一半儿的册子翻看起来。

王雨轩很好奇:杨大人,您看什么呢?

杨宪基没抬头,挥了挥手里的册子:你案子上的缙绅。

王雨轩不解地:我哪儿来的缙绅呀?

杨宪基把缙绅递给了王雨轩。

缙绅的封面是黄底儿红字儿,印刷精美,右下角刻着一行小字儿:松鹤斋制。

王雨轩:这是哪儿来的呀?过了一小会儿,王雨轩一拍脑袋:噢,想起来了,松鹤斋的人前天送来的。

杨宪基:这上面的官员名录可都是最新的。

王雨轩:是吗?我看看。

杨宪基翻到其中一页:你看,赵维刚,赵大人被免职;周武言,周大人顶替,这可都是乾清门外,五、六天以前才张榜公布的呀。

王雨轩看了看:是啊,真是最新的。

送走了杨宪基,王雨轩回到办公室里,自言自语:一本过了时的缙绅,到了松鹤斋,可就旧貌换新颜了。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百年往事》第四部分

百年往事 三十一

秋月家北屋。

杨宪基在屋里乱翻。

秋月:您找什么?

杨宪基很是着急的样子:看见我那本缙绅了吗?我记不清是否带回来了。

秋月:没见到,您放在衙门里了吧?是不是有人拿错了?别着急。秋月也帮着找。

杨宪基:这缙绅的用处妙不可言,就拿我来说,刚调到京城没多少日子,除了以前的故旧,别的人,上上下下都不熟悉,不熟悉就不好办事儿啊,这官场上,你不知道谁跟谁是什么关系,哪句话说不对付了,就把人得罪了。

秋月:哪,缙绅能告诉您话该怎么说吗?

杨宪基:缙绅虽不能告诉我话该怎么说,可是从松鹤斋出的这本缙绅上,谁和谁是老乡,谁做过谁的上级,谁在这个位子上没待多长时间就调任了,还有,某个职位,最新任命的是谁……总之,有关现任官员的各种详细材料,上面可是应有尽有,你想,这做官儿的,不但想着官儿要继续做下去,还得想方设法寻找升迁的机会,手里有一本缙绅,多方便啊。

秋月想了想:您肯定没带回来,恐怕是在衙门里丢的。

杨宪基垂头丧气地:唉!

松鹤斋。

铺子里的显著位置竖起一块牌子,上面用工整的隶书写着:本店隆重推出 ──最新缙绅。

几位官员进了铺子,直奔卖缙绅的柜台。

杨宪基急匆匆地走进来,他一见铺子里竖的广告牌,立刻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

张幼林:杨大人,您也买缙绅?

杨宪基:是幼林啊,你还在当伙计?听秋月说,你已经回家了嘛。

张幼林:跟我妈说好了,我一边读书一边学徒,早着呢,还有三年才能出师呢。

杨宪基和各位官员点头打招呼:呦,您几位都来啦?

官员甲:杨大人,您也消息灵通啊,是来买缙绅的?

杨宪基随口附和着:真是好东西啊,管大事儿了。

官员乙:这玩意儿不是什么新鲜东西,以前别的铺子里也有,松鹤斋的缙绅一出来就不一样了,先是卖价儿不一样,好嘛,价儿高得离谱儿,比别的铺子里的缙绅贵好几倍……

杨宪基:贵是贵了些,可这东西管用啊,你们看,这都是最新消息,要这么比,我看琉璃厂哪家铺子也比不上松鹤斋,人家还真是消息灵通。

张幼林:各位放心,我们松鹤斋的缙绅随时会更换,永远是最新的,打个比方,要是今天下午杨大人接到升职的任书,您瞧着,明天早晨,新的缙绅就出来了,杨大人的新官职是什么,哪位官员顶了杨大人的缺,谁又继任了这位官员的原职,那上面都写得清清楚楚。

杨宪基:我再来一本。

张幼林又拿出一本递给了杨宪基,杨宪基和那几位官员点点头,付了银子,心满意足地走了。

庄虎臣从铺子后门推门进来,走到几位官员面前:各位大人,还满意吗?

官员甲:满意,满意!

官员乙:这别的铺子里的缙绅靠不住,怕都是道听途说来的,您这个是正经真东西。

庄虎臣喜笑颜开:各位大人满意就好,满意就好!

临出门,官员甲羡慕地指着庄虎臣:瞧您,多方便,到了铺子里就把官服换了。

庄虎臣:要不然,您也到后院儿……

官员甲:那敢情好,今儿个就不必了,没带着可换的衣裳。

各位官员上了轿子,庄虎臣和张幼林目送着几顶轿子远去。

庄虎臣:幼林啊,听见那位大人的话了吗,你有什么想法?

张幼林:师傅,咱们得给这些官员布置个歇脚喝茶的地方。

庄虎臣:为什么呀?

张幼林:这些官员从衙门里办完公事,想顺便逛逛琉璃厂,可穿着官服不太方便,回家换完便装再来又不值当,松鹤斋给他们提供个既能换便装又能歇脚喝茶的地方,以后三院六部衙门的官员会越来越多。

庄虎臣:咱们搭着时间陪他们,搭着银子为他们提供歇脚喝茶的地方,又不收费用,这不是赔本儿赚吆喝吗?

张幼林:这就是人气,这种聚拢人气的机会可不是每个店家都有的,有了人气还怕没有生意?况且这都是些什么人?大清国的骨头架子呀!

庄虎臣:幼林啊,你小子算上道儿喽。

庄虎臣指导着两个新来的学徒张喜儿、宋栓腾东屋的房子。

张喜儿把没用的东西往外搬。

宋栓往墙上糊了干净的白色糊墙纸,窗户换上了新的高丽纸。

庄虎臣手里拿着一排挂衣裳的钩子,上、下比划了一下儿,整齐地钉在墙上。

张喜儿、宋栓摆好了桌椅板凳儿,这间屋子整个儿换了一个样儿。

庄虎臣满意地点点头儿:差不离儿了。

来来往往的客人比以前更多了。

几位官员进了门,张幼林迎上去:张大人、李大人,二位来啦?里面请。

张幼林直接把他们送到后院。

几位官员将官服脱下来,换上随身带着的便装,从屋里出来,没在松鹤斋停留,直接出了铺子。

得子失望地:白在这儿换衣裳啊?敢情到别的铺子买东西去了。

庄虎臣笑道 :得子,你怎么这么不明白啊,他们把朝服搁在了咱这儿,不是还得回来呢吗!

得子恍然大悟:噢,掌柜的,原来是这么回事儿……

张幼林在门口向下轿的官员抱拳行礼:于大人、朱大人,二位里面请。

张幼林脸上露出了职业性的微笑……

百年往事 三十二

三年以后。

张幼林少年的脸倏地变成青年的脸。

张幼林在门口向下轿的官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