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金朝最初几十年间绵延不绝的战争固然造成了有害的影响,除此之外,
随着宋朝从开封迁都到杭州所造成的人才枯竭也确实应该被考虑在内。开封
作为两个世纪以来的国都,现在降到了地方城镇的地位,多少年来,凡是从
宋路经开封的目睹者无不为当年光辉的凋谢而叹息。在这种萧条的学术气氛
占据优势的情况下,改变只能是逐渐的。
在熙宗朝,皇帝亲自参加尊孔活动,提倡崇儒。1140 年孔子的第 49 代
后裔被授与衍圣公的爵位。从此时起直到大约 12 世纪末,一个以汉族模式建
立起来的官僚制度使汉族文人大大增加了入仕的机会。学术和艺术生活在很
大程度上已经得到了恢复。到 12 世纪末,在汉人、汉化的女真人和契丹人中
间都有学者涌现,他们都是金朝科举制度的产物,都因世宗朝长期的和平而
获益。当蒙古人入侵这个国家之后,这些人便在最广阔的意义上代表了中国
的文化。在中国北方的蒙古统治者之所以能逐渐从野蛮状态中摆脱出来,正
是这些在金朝时就曾使中国文化传统形成并且将其保持下来的人们的伟大成
① 在台北国防研究院 1970 年出版的新的两卷本《金史》的第 2 卷中,收有一份由杨家骆所辑的金人著作篇
目,这个篇目列举的篇目不少于 1351 个(包括碑铭)。
① 关于金代学者与南宋理学的情况,见'56'陈荣捷:《朱熹和元代理学》,第 199—200 页。
就。即使他们中没有一个人能够达到与他们同时代的南宋学者那样的学术高
度,但在这样一个史无前例的狂暴的、天翻地覆的时代,中国传统价值之得
以存在下来,这些金朝文人,不论他们是什么民族背景,都是功不可没的。
自然科学如同哲学一样,金的贡献更多地是在传统地墨守成规的那些方
面,而较少创新。对于从北宋所继承的科学遗产,没有任何新的从理论上进
行的讨论和突破。具有诸多宇宙哲学因素,因而在中国一直属于实用学科的
天文学,在金朝的发展则仅限于司天台等官署之中。金朝时颁行过几次新历,
最后一次在 1180 年,这一历法使用了很长时间,直到蒙古人的元朝于 1281
年又颁行一个新历之后才被取代。金人也撰有几部地理学著作,还刊行过几
种在金朝领土上的游记,但在这个领域里,也像在天文学的一样,重在阐述
而非理论上的创新。与此形成对照的,倒是金朝(还有元朝初期)中医学的
繁荣,这种繁荣可能与中国北方对道教的普遍尊奉有直接关系(见下一节)。
①
金代的文学也像金代的学术一样被后世所忽略,所以其中大多数作品在
此后几百年中逐渐散佚,保存下来的只有个别作者收集起来的少数文集。不
过除此之外,还必须要包括被清代汇编的由个人创作的诗词。散见于这些文
集中的诗词共有 5500 余首,出自大约 400 名作者之手。如果我们考虑到与宋
朝相比,金是一个存在时间相对较短,国土相对狭窄,人口相对较少的朝代
的话,这已经是很值得注意的数量了。用古汉语创作的诗和散文仍然沿袭了
由北宋文学大师尤其是苏东坡所建立的模式,在整个 12 世纪,苏东坡在金朝
文人中都享有极高的声望。
南宋发展起来的文学风格显然并没有传到北方的金朝,无论风格还是形
式,金朝的诗词仍然遵循唐和北宋的格调。中国文学史专家曾经指出,金朝
诗歌是在这个朝代已经衰落的时候才达到它的巅峰的。金朝杰出的文人元好
问(1190—1257 年)一直活到金亡后的蒙古时期,他在所纂的《中州集》中,
收集了由金人创作的 2000 余首诗,不仅仅收入了出生于金统治时期的作者的
作品,还收入了曾接受女真人的官职因而站到金朝一方的那些宋朝作家的著
作。正是后者使元好问招致了偏激的文学批评家的责难。
金代对于 11 世纪北宋著名文人的特别尊崇,恐怕不能仅仅从美学的角度
解释,其间可能还有着潜在的政治原因。像苏东坡、司马光、欧阳修和黄庭
坚(只举几个人的名字)这一类文人属于所谓保守派,反对倡导新政的王安
石及其追随者,恐怕并非偶然。宋徽宗统治时期保守派不仅被逐出权力圈子
之外,甚至在一段时期内,连他们的著作也遭到了排斥。1127 年金兵攻陷了
宋朝国都时,曾将他们对手的失败归咎于蔡京及其党羽的灾难性的政策,这
些政策在他们看来十分荒谬,而蔡京等人是王安石倡导的改革政策的支持
者。攻占宋都之后,金朝就着手派人搜寻保守派的著作和抄本,而将他们发
现的皇家所藏的王安石著作统统丢掉了。①
元好问拒绝为蒙古人效劳,他把自己看成是已经灭亡的金朝的遗民。也
许正是对蒙古人的拒绝加强了他在中国文人中精神上的地位,以至于他成为
① M。V。沃罗别夫研究了金代在自然科学方面的贡献,见'531'《论金代的自然科学》。朱达?拉尔论述了
金代中医的情况,见'402'《蒙古时期医学的发展:金元两代中医的复兴和发展》。
① '506'外山军治:《金朝史研究》,第 594—618 页。金朝曾想将司马光的一个侄孙司马朴立为傀儡皇帝,
只是因为他本人拒绝,他们才又指定张邦昌来代替他。
蒙古统治初期中国北方的一个领袖人物。金朝灭亡前不久,他就以金初的两
部诗集为底本,开始编纂《中州集》。他这种以一个朝代的作者为主编辑文
集,并且在每个作者的作品之前附上简短传记的方法,被看成是一个创新。
后来的许多文集都是遵循这种方法编成的。元好问编纂文集的主要目的,是
想使中国文学的价值能够在这一时期保存下来,同时他还想为那些他认为有
价值作为传世之作的作者留下传记。也就是说,谁的作品能够被收入他的文
集,取舍标准不仅是其文学价值,还有道德上的和政治上的评价标准。对于
后一种标准,他的作法更像一个历史学家,而且的确,他写的一些传记,后
来被收入了《金史》。②
除了具有史料价值外,《中州集》对于金代的诗词包括律诗和曲也都给
予了评价。在后来的几个世纪,中国评论家对于金诗的文学水平褒贬不一。
在这里,要想弄清楚哪些属于偏见而哪些是客观的评论,实在是很困难的。
不过对于金诗,似乎自有公论,即作为一个规律,金诗是质朴率直的,排斥
在艺术形式上进行更多探索。1215 年蒙古入侵之后,金代文学又出现了一种
新曲调,此时金朝旧有的领土已经土崩瓦解,这个王朝的覆亡指日可待。敏
感的人们已经预感到世界的末日正在逼近,文明化的人类将会被一种难以形
容的野蛮时代所统统吞噬。后世的中国文学批评认为,正是 1215—1234 年之
间的丧乱,启示了这个时期的诗歌精神。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几乎没有哪
一首诗曾像元好问和他的同时代人在金朝最终覆亡的 1233 年所写的那样散
发出如此绝望和无助的气息。
不过,上面所提到的较早的文集和诗选,却没有将一个值得注意的群体
的作品收入进去,但如果我们想对金朝诗词成就的概貌有比较清楚的了解,
就不能不将这个群体的作品考虑在内,这就是道教教众的诗作。这些诗作不
见于通常的文集,而都收在道家的道藏之内。它们往往是用文言和隐语混杂
在一起写成的奇特作品,在内容上是神秘主义的,与非道教作者所选的题材
也完全不同。这类宗教诗词迄今为止还没有人研究,在中国文学史上甚至还
从未被人提到。但是无论这些诗词本身,还是作为在宗教信徒中间的一种情
感表达,它都应该引起我们的兴趣。这种宗教曾在广大群众中,甚至也在非
官方的文人圈子中广泛流传。
金朝文学中还有一个非正统的类型,是一种说唱伎艺,汉文叫做“诸宫
调”,从这个名称就可看出它属于音乐占很大成分的类型。诸宫调由长短不
一的套曲组成,每套曲子都带有一个序目和终曲。曲子之间用不同的宫调区
分,各种宫调并不重复。除此之外还要插入唱、念,以至于从某种形式上说,
它被当作元代杂剧的先驱。我们尚不清楚诸宫调在中国起源的具体时间,但
是可以肯定的是它在 11 世纪已经出现。不同于元代杂剧的曲调,诸宫调中没
有那些戏剧化的以第一人称出现的抒情唱词。它们通常是由专业的女演员来
表演的,而且它是一种不折不扣的都市的艺术形式,一种在剧场里进行的娱
乐,除了配有歌曲和打击乐之外,还伴随有一种很丰富的模拟表演。从现存
的诸宫调的残本来看,它还具有讽刺和诙谐的特点。从我们所知的大量诸宫
调曲目来看,很明显的是以历史传奇和色情题材占主材,可惜的是被完整地
保存下来的只有一篇,这就是以一个著名的爱情传说为基础写成的《西厢
② 关于元好问和他的《中州集》,见'47'陈学霖:《金代史学三论》,第 67—119 页。
记》,作者被确认为董解元。①至少还有一篇,讲的是公元 10 世纪时后汉的
创建者刘知远(895—948 年)的故事,被大体保存下来并有了一个译本。②
而所有其他金代的诸宫调,我们却只能通过一些书籍的引用和一些残片来窥
见其貌了。近年来许多学者致力于对金代诸宫调的研究,这不仅因为它是向
元代戏剧过渡时的“失去的一环”,也因为它们自身具有的文学价值。它们
代表了一种将俚语与文学语言相结合的文学类型,在中国北方的城市中肯定
曾有极其广泛的听众。
还有一种可以追溯到金朝的文艺类型是一种短剧,汉文名称是“院本”。
虽然它并非仅仅存在于中国北方,但它也像诸宫调一样,曾盛行于金代。“院
本”之义,即“在剧场演出的本子”,元代的戏剧也常常采用此名。它是从
多种娱乐形式混合在一起的一种滑稽歌舞的杂剧发展而来的,有时还带有很
大的诙谐模仿的成分。就我们所知的很少的金代院本也可看出,它们中绝大
部分的滑稽可以说已到了猥亵的程度,而且的确让人颇感遗憾的是,在已知
的 700 个剧目中,我们今天只能看到的极少的部分,还都是些不完整的残片。
③元代戏剧中的许多诙谐因素可能就是在金代早期院本之上进行的加工提
炼,这些院本与用文言创作的金朝文学作品中那种更严肃更超然的、格外缺
乏幽默感的情绪,再一次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无论如何,金朝的文言文学并
没有对后世造成很大的影响,但它的俚俗的文学形式和表演艺术却的确成为
中国文学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
作为少数民族的女真人对于这一文学发展可以说是无所作为的,只有个
别几个受过教育的女真人全盘接受了汉族文化,并且以文言诗人自居。但他
们的人数微不足道,而且在金朝堪称伟大的文学人物中没有一个人具有女真
血统。看起来,女真人虽然渴望吸收汉族文化,但实际上却是被动的而不是
主动的。没有任何人想到过把女真人口述的诗歌以译成汉语的方式保存下
来,以至于女真人的诗歌就这样永远地散佚了。如今我们只能从在这里或那
里偶然见到女真民间诗歌的一些断片,譬如一个萨满教徒对杀人者所唱的难
懂的咒语。①再如世宗皇帝在 1185 年用民族语言即兴演唱的一首歌颂祖先艰
苦创业的颂歌,可惜在《金史》中这首被译成文言的歌词读起来就像是由一
个汉文译者排列的一堆拙劣的、平淡的字句组合,我们敢肯定,原来的女真
歌词是远远更富于文采,更具有史诗意味的。②
另一方面,虽然有几部被译成女真文的汉文著作,却没有一部用女真文
写的著作被保存下来;我们所知的,仅仅是被翻译成女真文的汉文著作的篇
目。从这些篇目可以看出,除了儒家经典之外,绝大多数的译作是有关汉族
的治国方略和兵法等内容的。也就是说,给受过教育的女真人提供这样的书
籍,使他们能够从中了解汉族学术的基本原理以及伦理道德规范,这是选择
翻译的原则,至于纯文学作品和小说则取摈弃态度。然而不管怎样,比起辽
朝和后来的元朝,金朝的翻译活动肯定要更具规模。事实证明,金朝皇帝尤
① '510'见《董西厢诸宫调:一个中国传说》。
② '95'M。答里吉洛娃…维林杰洛娃、詹姆斯?I。克伦普英译:《刘知远诸宫调:藏龙卧虎的民谣》。汉文原
文的抄本是在中国西北的宁夏的黑水城遗址发现的。
③ '81'詹姆斯?I。克伦普:《院本:元杂剧的祖源》。
① '646'《金史》,卷 65,第 1540 页。
② '646'《金史》,卷 39,第 891—892 页。
其是金世宗,还是很热心于让自己的族人通晓汉文化中的精华的。
这里还应补充的是金朝的书籍印刷。虽然女真人自己的印刷品均已失
传,但金朝时所印的汉文著作还留下了几部样本。从中可以看到金朝无论在
其雕版还是印刷的技术水平上,都保持了北宋时期曾经达到的高水准。的确,
金朝的一些版本完全能够与南宋时期所印的最好的版本相媲美。①
对于金代的绘画艺术和书法,虽然至今尚无定论,但我们实在是不敢恭
维。②中国、日本以及西方的艺术史家们总是被以南宋风格为代表的绘画艺术
所吸引,它无疑是极其出色和风格多样的。但是这种魅力本身就说明了 12
世纪到 13 世纪初的中国北方,没有可与南宋相媲美的绘画艺术。在写成于
14 世纪的一部关于绘画的论著列举出 47 名金朝的画家,但他们中却没有一
个能够在公认的中国绘画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更何况这部著作看起来是在文
字记载的基础上而不是在对于绘画作品进行实际观赏的基础上完成的。③据说
章宗的父亲和海陵王都有画作。被列入书中的还有宗室完颜■(1172—1232
年),④他也是一名杰出的诗人,与元好问等文人都是好友。被列入书中的还
有几名女真人和两个契丹人,其中之一的耶律履(1131—1191 年),是耶律
楚材的父亲。但是我们不难想象,绝大多数的画家还是汉人。
章宗皇帝十分醉心于艺术,他对 1127 年从覆亡的宋室接手的收藏品兴致
勃勃。现存的许多唐和北宋的绘画上都可见到章宗的印玺,如在今天保存于
大不列颠博物馆的著名卷轴《女史箴》上就是如此。章宗还命一个在当时的
艺术上和文学上都颇有造诣的著名画家兼诗人王庭筠(1151—1202 年)为自
己的收藏作指导。⑤章宗本人对书法有积极的爱好,他曾一心想与既是艺术家
又是艺术保护人的宋徽宗在这两方面展开竞争,他甚至仿效徽宗的手迹,这
一点我们可以从现存的他写的书籍末尾的题笺上看出来。在对金代绘画尚无
定论的今天,我们不妨这样说,金朝模仿的是北宋那些大师的风格,说到底
也就是画院画家的风格,这些画家的作品曾流传到北方,并且被金朝宫廷收
藏。无论如何可以肯定的是:贵族画家,也就是受过教育的非职业的艺术家
所崇尚的,是将文学修养融入自己的绘画之中,这种风气在金朝似乎就像在
南宋一样已成为一种时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