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血腥的盛唐-第1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朔方军又乘胜进围云中(今山西大同市)、克复马邑(今山西朔州市),并打通了一度被叛军控制的战略要地东陉关(今山西代县东)。

朔方军在河东连战连捷,重挫叛军兵锋,使郭子仪一跃而为朝野上下最为瞩目的将帅。玄宗立刻论功行赏,加封郭子仪为御史大夫。

就在河东战场捷报频传的时候,常山被史思明攻陷,河北告急,玄宗不得不命郭子仪解除云中之围,主力暂返朔方休整、补充兵员,准备南下克复东京,同时让他推荐一名优秀将领,并拨出一部分兵力,令其从井陉关东进,火速驰援饶阳,挽回河北局势。

郭子仪向玄宗推荐的这个人选,就是日后平定安史之乱的二号功臣——李光弼。

李光弼,契丹人,生于中宗景龙二年(公元708年),祖辈是契丹酋长,祖籍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市),算起来和安禄山、史思明还是老乡。李光弼的父亲是李楷洛,官至朔方节度副使,封蓟国公,以骁勇果敢闻名军中。

都说虎父无犬子,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之下,李光弼从小就“善骑射,能读班氏《汉书》”,年纪轻轻就进入了军界,而且起点颇高,“少从戎,严毅有大略,起家左卫郎”。(《旧唐书·李光弼传》)

天宝初年,三十出头的李光弼已经官至朔方都虞候。天宝五年(公元746年),河西节度使王忠嗣对李光弼非常赏识,遂将其纳入麾下,拔擢为河西兵马使。当时,王忠嗣逢人便说:“李光弼这个年轻人,将来必能坐上我的职位。”由于王忠嗣的青睐,加上李光弼本人确实有才,所以他很快就在河西军中声名鹊起,“边上称为名将”。

天宝八年(公元749年),李光弼又升任河西节度副使,封蓟郡公。成为河西二把手的这一年,李光弼才刚刚四十出头,而大他十余岁的郭子仪此时还只是一个不为人知的横塞军使。换言之,截至天宝中期,李光弼的官职、爵位、名望,其实都已经远在郭子仪之上。如果说郭子仪是大器晚成的典型,那么李光弼则无疑是少年得志的代表。

然而,谁也没有料到,就是这个被所有人都非常看好的后起之秀,几年后却突然辞官归隐,一下子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以至让李光弼亲手毁掉了自己的大好前程呢?

原因说起来很简单,但又很令人费解。

那是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朔方节度使安思顺爱李光弼之才,遂奏请朝廷,任他为朔方节度副使、知留后事。安思顺这么做,显然是把李光弼当成了自己的接班人。如果不出什么意外,几年后李光弼就能顺理成章地继任节度使,成为帝国的封疆大吏。

可意外还是出现了。因为安思顺太欣赏李光弼,所以在提拔他的同时还附带了一个条件,就是想招他做女婿。按理说这本来是好事,当时安禄山还是玄宗的头号宠臣,安思顺自然也跟着沾光,所以,能成为安思顺的乘龙快婿,这对李光弼日后的仕途发展绝对是有好处的。

但是,李光弼却一口拒绝了。

他不但一口拒绝,而且干脆把安思顺给他的官也一块辞了。

史书没有解释李光弼作出如此反常举动的原因,可我们不妨作一些推测。当时,李光弼肯定早有妻室,而安思顺则肯定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嫁过去做小,所以,他很可能是希望李光弼把原配夫人休掉,再让女儿嫁过去当正室。

如果我们的推测成立,那么这桩婚事对李光弼来讲就不是什么让人愉快的事情了。也就是说,他必须作出选择——要么舍弃结发妻子,拥抱大好前程;要么舍弃高官厚禄的诱惑,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

李光弼最终选择了后者。

这似乎可以说明,在李光弼心目中,道德伦常的分量要比功名利禄重得多。《旧唐书·李光弼传》中有一个容易被人忽略的细节,或许可以为我们的上述推测作一个旁证。该传有一句话说:“(光弼)丁父忧,终丧不入妻室。”也就是说,李光弼在为父亲守丧期间,严格遵守当时的礼制约束和道德规范,始终没有和自己的妻子同房。

在今天的人看来,这似乎不值一哂;可对古代人来说,这却是一个人具有高尚节操的标志。从这件事,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李光弼这个人具有很强的道德观念,为了维护这个最根本的东西,他可以舍弃很多其他东西。

也许,这就是李光弼拒绝婚事并愤然辞官的深层原因。

可是,真正有才的人是不会被长期埋没的。就算李光弼辞了安思顺的官,还是有很多爱才的人会抢着要他。

所以,安史之乱一爆发,郭子仪立刻把李光弼招至麾下。如今,玄宗要郭子仪推荐一位优秀将领去平定河北,郭子仪就毫不犹豫地保举了李光弼。

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正月初九,玄宗正式任命李光弼为河东节度使、摄御史大夫,稍后又加河北道采访使,让郭子仪从朔方军中拨给他一万精锐,命他即刻奔赴河北战场。

就在李光弼率部开赴河北的同时,史思明的燕军正围着饶阳城日夜猛攻。

虽然这座城池的抵抗力度远远出乎史思明的意料,此外还有情报显示河东援军正向河北快速挺进,但史思明似乎并不担心。

自从开战以来,他就根本没把任何一支唐军放在眼里。他不相信有能打胜仗的唐军,更不相信有能战胜他史思明的唐军。所以,尽管已经围着饶阳打了好些日子,燕军将士也为此付出了相当的伤亡,可史思明还是一副指挥若定、信心满满的样子。

此时的史思明并不知道,即将进入河北的这个叫李光弼的人,将和他所见过的任何一个唐军将领都不一样。

准确地说,这是一个能打胜仗的唐将,而且是一个能把他史思明打得满地找牙的唐将!

天地万物总是相生相克的,人与人当然也不例外。

从这个角度来说,李光弼就是史思明命中注定的天敌,也是他生命中最大的梦魇。

【史思明的梦魇】

史思明,本名窣干,跟安禄山一样,都生于营州,都是“杂种胡人”,而且巧合的是,两个人的生日只隔一天——史思明早一天生,安禄山晚一天生。从小,两个人就是一对死党,经常联手跟人打架,而且都很凶悍,所以在乡里“俱以骁勇闻”。

据说,史思明长得“姿瘦,少须发,鸢肩伛背,倾目侧鼻”(《旧唐书·史思明传》)。简单说就是一副痨病鬼的模样。在古时候的戏台上,这副尊容上去演奸臣绝对是不用化妆的。和史思明恰好相反,安禄山从小就生得白白胖胖,虎背熊腰,好像史思明身上的肉都长到他身上去了。可以想象,当这一胖一瘦俩兄弟肩并着肩招摇过市的时候,整条街上的人肯定都会向他们行注目礼。如果那时候有相声、小品什么的,这哥俩往那一站,就是一对天造地设的绝佳拍档。

成年以后,史思明和安禄山就很少在街上跟人打架了,而是专心致志地学起了外语(蕃语)。估计俩人没少互相勉励、互相督促什么的,所以安禄山很快就掌握了六门外语,而史思明不多不少,恰好也学会了六门。

掌握多门外语后,他们就学以致用,一起跑到边境集贸市场上当了贸易中介(互市牙郎)。可惜他们财运不佳,干了好些年也没发财,于是安禄山就又找了一个副业——偷羊。晚上偷羊,白天卖羊。为了早一天出人头地,安禄山一直在夜以继日地勤奋工作。史书没有记载史思明是否参与了安禄山的偷羊活动,但根据这哥俩的关系推测,不参与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且,他们哥俩干活时肯定也有明确分工。安禄山脑子好使,可身子太胖行动不便,所以事前的踩点、下手时的望风、事后的销赃等工作,估计都由他负责;而史思明身轻如燕、反应敏捷,最适合干那些飞檐走壁、翻墙扒门的具体工作。总之,哥俩有羊一起偷,有钱一块挣,配合得相当默契。

但是,常在河边走,总有湿鞋的时候。有一回,他们就失手了。安禄山当即被人绑赴幽州节度使公堂问罪,史思明可能是身子轻跑得快,没被逮着。

不过,史思明肯定也吓得半死。他一定以为,这一生再也见不着与他情同兄弟的安胖子了。

可让史思明做梦也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一大早,安胖子居然毫发无损地回来了。

不仅毫发无损,而且身上还多出了一样东西——军装。

一身威风凛凛、帅呆酷毙了的军装。

安禄山凭着临死前一声绝望的怒吼,显示出了异于常人的胆色,因此博得了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的赏识,从而大难不死、转祸为福,成了张守珪麾下的一员捉生将。而一直与他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史思明也随之进入了军队。

从此,这对难兄难弟终于找到了一个能够让他们施展拳脚、尽情挥洒的舞台。

在这个全新的人生平台上,史思明和安禄山再次并肩战斗,随后频立战功,屡获升迁。到了天宝初年,安禄山已官至平卢节度使,摄御史中丞;史思明也位居将军;“知平卢军事”,相当于安禄山麾下的头号武将。

当时,史思明曾奉安禄山之命入朝奏事,得到了玄宗的亲自接见。爱屋及乌的玄宗与史思明一番攀谈之后,对他这个人很感兴趣,就询问他的年龄。史思明用一种略带伤感的口吻答道:“已经四十岁了。”

接下来,玄宗作出了一个让史思明完全始料未及的举动。只见玄宗忽然走到他面前,郑重其事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卿贵在后,勉之!”(《旧唐书·史思明传》)

毫无疑问,这是玄宗对史思明的一种许诺。

能够得到皇帝的亲口许诺,史思明顿时受宠若惊。

不久后,玄宗果然颁下了一道任命状,擢升史思明为大将军、北平太守。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经过安禄山的奏请,玄宗又将史思明提拔为平卢都知兵马使。

然而,“平卢都知兵马使”绝不是史思明一生富贵的终点。

若干年后,当李唐朝廷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铲除了安禄山父子的伪燕朝,这个“鸢肩伛背,钦目侧鼻”的史思明便又紧步安禄山之后尘,在范阳登基,“僭称大号”,成为又一个与唐朝分庭抗礼的伪燕皇帝。

卿贵在后……

果不其然!玄宗绝不会想到,他当年的一句无心之语,到最后竟然会一语成谶。

天宝十五年二月中旬,李光弼率朔方的蕃、汉步骑混合兵团一万余人,加上途经太原时征召的神射手三千余人自井陉关东出,进抵常山。

风闻河东援军已至,常山的抵抗力量立刻起兵响应,俘获了燕朝常山太守安思义,随后押着他出城迎接河东援军。

李光弼看着被五花大绑的安思义,说:“你知不知道你该杀?”

安思义闭目不语,一脸桀骜之色。

李光弼接着说:“你久经战阵,依你看来,我现在这支部队,是不是史思明的对手?假如你是我,你会怎么做?如果你有什么可取之策,我可以不杀你。”

安思义闻言,立刻睁开眼睛,略微沉吟,说:“大夫(李光弼任摄御史大夫)兵马远道而来,必然人困马乏,若仓猝与强敌交手,恐怕抵挡不住。而今之计,最好是率部入城,加强防御工事,等有了必胜的把握再出兵。胡骑的战斗力虽然很强,但他们缺乏攻城的重武器,必定难以持久,一旦不能获胜,军心就会离散,到时候便可出手反击。史思明目前在饶阳,距此不过二百里,昨夜我已向他发出紧急文书,其前锋明晨必至,而大军也会紧随其后,大夫不可不严加防备。”

李光弼深以为然,当场释放了安思义,然后命全军即刻进驻常山。

在战场上,要杀一个俘虏很容易,可要获取一条有价值的军事情报却很难。李光弼这么做,既显示了他的宽仁,又得到了有用的情报,实在是高明之举。

安思义的话里面,至少有两条信息,对刚刚进入河北战场的李光弼至关重要:一、燕军缺乏攻坚的重武器,这是他们的致命弱点;二、史思明马上会解除饶阳之围,转攻常山。

有了这两条信息,李光弼就知道该怎么对付史思明了。

次日凌晨,燕军前锋果然呼啸而至。紧接着,史思明也亲率两万余骑进抵常山城下。

此时的唐军早已严阵以待。李光弼派遣五千步兵出东门迎战,燕军根本没把这几千唐军放在眼里,两万多骑兵蜂拥而上,准备一口吃掉这支唐军,然后自东门攻入城中。

李光弼在城楼上望着黑压压的燕军,嘴角掠过一抹冷笑。他大手一挥,早已准备就绪的五百名神射手立刻冲上城头。刹那间,如蝗箭矢纷纷射入敌阵,冲在最前面的燕军骑兵随即倒下一大片。史思明见状,赶紧率部后撤。

然而,李光弼绝不会让他喘气。就在燕军退却的同时,李光弼已经把一千名弩手分成四个梯队,命他们出城攻击。之所以把弩手分成四队,是为了保证攻击的连续性。也就是说,前排弩手发射箭矢的时候,后排弩手可以利用这个时间装填箭矢,四个梯队循环交替,连续攻击,其作战方式类似于近代欧洲的火枪兵。

燕军虽然在兵力上占据了绝对优势,可面对唐军一阵紧接一阵的漫天箭雨,几乎没有还手之力,不得不再度退却,撤至官道北面。

李光弼派出五千手持长枪的步兵,命他们在道南结成长枪阵,然后将弓弩手置于方阵之中,继续向燕军发起进攻。

史思明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却还是头一回吃这么大的亏。他这个人的脾气本来就急躁,现在一早上又被李光弼连续击退了两次,顿时恼羞成怒,于是下令不惜一切代价向唐军发起冲锋。

可是,史思明这么干等于是在找死。

因为,唐军与燕军之间不仅隔着一条官道,而且还隔着一条滹沱河,唐军的箭矢可以隔河射向燕军,可燕军的骑兵却必须涉过河流,才能冲到唐军面前。虽然流经常山的这个河段水流缓慢,泥沙淤积,骑兵可以涉河而过,但这个天然的阻隔还是极大地延缓了燕军的冲锋速度。

所以,当燕军骑兵疯狂冲向南岸的时候,唐军的箭雨已经把他们一半以上的人射倒在了滹沱河中。就算有少部分人冒死冲到了唐军的方阵前,可如林的长枪还是把他们一个个都挑落马下。

史思明不甘失败,一次又一次命令部队发起冲锋。可是,除了在滹沱河和唐军阵前扔下一片又一片的尸体之外,他什么便宜也没有捞着。

眼看自己的两万多骑兵已经死伤大半,史思明才不得不停止了这种自杀式冲锋,下令部队向北退却,找一个地方休息吃饭,同时等待正在南下的步兵。

短短一个上午的三次交手,已经让史思明结结实实地领教了李光弼的厉害。

有生以来,史思明还是头一次遭遇如此惨痛的失败。

当然,史思明是不会轻易承认失败的。在他看来,自己只是犯了大意轻敌的毛病,仅率领骑兵轻装疾进,才会吃这种单一兵种作战的亏。所以,只要等后续的步兵前来会合,他一定能够对李光弼实施反击。

待会儿,咱们弓箭对弓箭,长枪对长枪,骑兵对骑兵,看看到底谁厉害!

史思明咬牙切齿地想。

然而,此时的史思明绝对无法料到——从饶阳火速赶来的那支援军,马上就将被李光弼一口吃掉。

燕军第三次后撤时,李光弼并没有追击。

因为他料定,敌人的援军马上就要到了。

果然,燕军退去不久,常山北面的一个村民就火急火燎地赶来报信,说饶阳方向来了一支燕军步兵,人数大约五千人,已经进抵九门县(今河北藁城市西北)南面,正在一个叫逢壁的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