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文苑·经典美文2014年第03期-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木褪撬拔颐值难印W邢赶胂耄谝黄鸢肽辏谷淮永床辉泄业拿帧�
看着他纠结的表情,某个瞬间,我突然被什么击中似的垂下头去,想起了一些往事。
年少时,和暗恋的男孩子去某个地方,他在楼下等着,我到二楼送东西。等从二楼下来时,楼下已经空无一人。我焦急地在小区的广场上徘徊寻找,几乎掉下泪来的时候,他蓦然从背后跑过来,看到我的焦灼,哗地笑开来:“你怎么不喊我一声,我就在那边的胡同里看人下棋呢。”
我的脸一下子红了。他从来不曾想到,大庭广众之下喊出他的名字,对我来说是多么艰难。虽然那普通的三个字,多次在暗夜的梦里辗转,甚至有些无人的角落,我会对着镜子研究他的名字从我唇里蹦出来时,我的眸子中是怎样的欢喜,我的脸颊上会是怎样的快乐。但是无论预先排练多少遍,只要那个人站到面前,我一下子就语塞了,无论如何也无法喊出他的名字。
多年以后,我遇到了现在的爱人。有一次,两个人在街上走散了,过了好久我终于发现了他。人群中他憋红了脸四处逡巡着,时不时低声轻语:“哎,你在哪里啊?”我大笑着从背后蹦出来,诘问他:“为什么不喊我的名字呢?”
他的脸更红了,嗫嚅半天,试探地轻轻说出我的名字,那两个字一出口,眼光猛然就羞涩起来,慌张地看着左右,却满是掩饰不住的欣喜。那一刻,我的心猛然一顿,瞬间就踏实的确定,眼前这个人正在深深地眷爱着我。
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当爱情过于盛大和隆重,很多时候,更爱的那个人是无法喊出对面那个人的名字的。虽然就是那么简单的几个音节,可要清晰地说出它们,却像移走一座大山一样艰难。在别人眼里不过一个符号的那个名字,在爱着的人心里,字字千钧,是不到万不得已不愿吐出的一种战栗。
不能喊出的那个名字,是所有爱着的人心中的一个暂时的梦,总以为有一天自己能够自如亲切地趴在对方怀里呢喃那个名字千遍万遍。可太多时候,缘分的阴差阳错却让那个名字成为岁月长路上一个硬硬的核,包在错过的遗憾里,凝成一枚琥珀。甚至无论过了多少年,当你偶然想起,偷偷默念那几个字时,眼光还是忍不住左顾右盼,害怕那经年的情愫,不自觉地泄露出来。

=
美国打工记在美留学时,我打过各种零工。其中有一回,我和上海来的老曹去给一家中国餐馆装修房子。这家餐馆的老板是个上海人,尖嘴猴腮,吝啬得不得了;给人家当了半辈子的大厨,攒了点钱,自己要开店,又有点烧得慌——这副嘴脸实在是难看,用老曹的话来说,是一副赤佬像。上工第一天,他就对我们说:我请你们俩,就是要省钱,否则不如请老美。这工程要按我的意思来干。要用什么工具、材料,向我提出来,我去买。别想揩我的油……
以前,我知道美国的科技发达、商业也发达,但我还不知道,美国还是各种手艺人的国家。我们打工的那条街上就有一大窝,什么电工、管子工、木工,还有包揽装修工程的小包工头儿;一听见我们开了工,就都跑来看。先看我们抡大锤、打钎子,面露微笑,然后就跑到后面去找老板,说:你请的这两个宝贝要是在本世纪内能把这餐馆装修完,我输你一百块钱。我脸上着实挂不住,真想扔了钎子不干。但老曹从牙缝里啐口吐沫说:不理他!这个世纪干不完,还有下个世纪,反正赤佬要给我们工钱……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要是不懂怎么装修房子就去揽这个活,那是我们的错。我虽是不懂,但有一把力气,干个小工还是够格的。人家老曹原是沪东船厂的,是从铜作工提拔起来的工程师,专门装修船舱的,装修个餐馆还不知道怎么干吗……他总说,当务之急是买工具、租工具,但那赤佬老板总说,别想揩油。与其被人疑为贪小便宜,还不如闷头干活,赚点工钱算了。
等把地面打掉以后,我们在这条街上赢得了一定程度的尊敬。顺便说一句,打下来的水泥块是我一块块抱出去,扔到垃圾箱里的,老板连辆手推车都舍不得租。他觉得已经出了人工钱,再租工具就是吃了亏。那些美国的工匠路过时,总来聊聊天,对我们的苦干精神深表钦佩。但是他们说,活可不是你们俩这种干法。说实在的,他们都想揽这个装修工程,只是价钱谈不拢。下一步是把旧有的隔断墙拆了。我觉得这很简单,挥起大锤就砸——才砸了一下,就被老板喝止。他说这会把墙里的木料砸坏。隔断墙里能有什么木料,不过是些零零碎碎的破烂木头。但老板说,要用它来造地板。于是,我们就一根根把这些烂木头上的钉子起出来。美国人见了问我们在干什么,我如实一说,对方捂住肚子往地下一蹲,笑得就地打起滚来。这回连老曹脸上都挂不住了,直怪我太多嘴……
起完了钉子,又买了几块新木料,老板要试试我们的木匠手艺,让我们先造个门。老曹就用锯子下起料来,我怎么看,怎么觉得这锯子不像那么回事儿,锯起木头来直拐弯儿。它和我以前见过的锯子怎么就那么不一样呢。正在干活,来了一个美国木匠。他笑着问我们原来是干啥的。我出国前是个大学教师,但这不能说,不能丢学校的脸。老曹的来路更不能说,说了是给沪东船厂丢脸。我说:我们是艺术家。这话不全是扯谎。我出国前就发表过小说,至于老曹,颇擅丹青,作品还参加过上海工人画展……那老美说:我早就知道你们是艺术家!我暗自得意:我们身上的艺术气质是如此浓郁,人家一眼就看出来了。谁知他又补充了一句,工人没有像你们这么干活的!等这老美一走,老曹就扔下了锯子,破口大骂起来。原来这锯子的正确用途,是在花园里锯锯树杈……
我们给赤佬老板干了一个多月,也赚了他几百块工钱,那个餐馆还是不像餐馆,也不像是冷库,而是像个破烂摊。转眼间夏去秋来,我们也该回去上学了。那老板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天天催我们加班。催也没有用,手里拿着手锤铁棍,拼了命也是干不出活来的。那条街上的美国工匠也嗅出味来了,全聚在我们门前,一面看我们俩出洋相,一面等赤佬老板把工程交给他们。在这种情况下,连老曹也绷不住,终于和我一起辞工不干了。于是,这工程就像熟透的桃子,掉进了美国师傅的怀里。本来,辞了工以后就该走掉。但老曹还要看看美国人是怎么干活的。他说,这个工程干得窝囊,但不是他的过错,全怪那赤佬满肚子馊主意。要是由着他的意思来干,就能让洋鬼子看看中国人是怎么干活的……
美国包工头接下了这个工程,马上把它分了出去,分给电工、木工、管子工,今天上午是你的,下午是他的,后天是我的,等等。几个电话打出去,就有人来送工具,满满当当一卡车。这些工具不要说我,连老曹都没见过。除了电锯电刨子,居然还有用电瓶的铲车,可以在室内开动,三下五除二,就把我们留下的破烂从室内推了出去。电工上了电动升降台,在天花板上下电线,底下木工就在装配地板,手法纯熟之极。虽然是用现成的构件,也得承认人家干活真是太快了。装好以后电刨子一刨,贼亮;干完了马上走人,运走机械,新的工人和机械马上开进来……转眼之间,饭馆就有个样儿了……我和老曹看了一会儿,就灰溜溜地走开了。这是因为我们都当过工人,知道怎么工作才有尊严。

=
青春是个两面派小时候,我特别听妈妈的话。妈妈让我好好学习,我就特认真地学。妈妈常骄傲地在外人面前夸我:“我家丫头这么小就爱学习,长大一定是个读书的料。”妈妈不知道的是,我一边看书,一边恨恨地想:“等我长大后,我再也不读这些破书了,不信,你就等着瞧吧。”
学校老师老拿我做榜样,教育那几个调皮的丫头:“学学人家张珂,女孩子就要有女孩子的样儿,文静秀气,哪像你们,整天只知道疯,疯,疯。”我假装笑得天真烂漫,心里却巴不得也做一个疯丫头,无所顾忌地疯跑着玩。
少女时,动了心思,喜欢上了一位男生。心里暗恋着,却并不表露出来,只那样远远地关切着。和同桌聊天时,偶尔谈到他,竟然脸不红心不跳。同桌说:“那个男孩蛮好呀。”我大大咧咧地说:“他那样还叫好,切!你什么眼光呀?”
某一日,老师谈到了早恋,让同学们挨个发言,说说自己的看法。轮到我时,我义正辞严,说了早恋的诸多不是,然后打包票说自己绝对不会早恋。坐下来,我偷眼看那位男生,心里痛苦万分:“要是他向我表白,要我跟他走,我现在就敢跟他走。”
我向爸妈和老师承认,我是一个两面派。年少的我们,谁又不是两面派呢?
青春是个两面派。我和我的同龄人,心中都有一个小鬼。不要否认,有时候,我们想的和做的并不是一回事,可青春季节,能够异想天开地想想,还真是一件美好的事。
摘自《知识窗》2011年第4期

=
世界上不是只有黑与白S君:
写下这行字时,你正在微信上义愤填膺地吐槽。围绕的,是温岭杀医案。你愤愤地说,医生该杀,因为“哪一个病人,去医院没有挨过宰受过气?病人就是医生砧板上的肉”。你又说,“为什么有些领导看专家门诊能包一栋楼,而普通病人只能等死,贫病交加?”
我很想说些什么,不过,那狭小的微空间,好像展不开剧目。于是,就用这样一封信来作答吧。
S君,像你这样义愤填膺的青年,又何止一人?谁又能在互联网上那些“凄烈”的新闻面前,心如止水?富二代嚣张,官二代跋扈,校长开房欺凌幼女,卖红薯的妇女对着城管当街一跪,它们如集束式子弹,如天罗地网,让你逃无可逃,拍案而起。都说北京窗外有霾,可这些信息,在你心房上,罩上的是另一层有毒的霾。
你生生被屏幕逼成了愤青。你所有的愤怒与良知,都被一个接一个的段子撩起。最终,你苦不堪言。你想,怎么办呢,我深爱的祖国?
在回答你这个提问时,我先给你讲个故事。
在童话故事里,人物设置通常只有善与恶、黑与白。于是,我们看见了,大灰狼是残害小红帽和外婆的凶手,狠毒的后母与白雪公主不共戴天,怪兽是一定要与奥特曼对决的,至于金刚狼,天哪,电影里所有和金刚狼作对的都翘辫子了好不好。
童话和电影,都是这样设置的,有黑必有白,有忠必有奸,否则,哪来的惨烈情节扣人心弦险象环生?甚至在文明的传统里,也是如是设置的,清官往往在死磕弄臣,红脸的是关公白脸的则是小人,特洛伊战争里要夺回海伦的那一方被视为正义的一方,而特洛伊王子那一方阵,本来在保家卫国的那一方阵,不幸沦为戏剧家笔下的“反角”……
不是A就是B。
这样的逻辑推演,被植入我们的思维,我们还浑然不觉。它们似乎在我们脑海中,形成了编码,0、1、0、1、0、1这真是思维的陷阱,后患无穷的设置啊。
是啊,多年之后,看到新闻,马上怒骂起来的青年们,请先缓一缓:想想,自己是否中了这种毒?
在黑与白之间,更辽阔的,是赤橙黄绿青蓝紫,或者从白到灰逐渐演变的色阶。
更确切地说,如果我们把新闻还原成一幕大戏,你会发现,很多大戏,或者其中的扮演者,无法仓促地盖棺定论。如夏俊峰之怒杀城管,就被演绎出很多版本,在有的评述里,他甚至成了英雄、义士,而另一些版本里,夏成了一个小混混,为了面子走上不归之路。
如果我们承认了人性的复杂性,那么,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何当下的新闻有如此之多的罗生门。是的,有多少人真的全面接触了真相并还原了真相?告诉了你他们看到的?
而一次次地转播之后,原有的元素被扭曲。
贴标签是多么轻松便利的方子,一顶大盖帽就“了结”了那被指代的人群。某城管小青年曾经哭诉,他上网相亲,一报出家门,姑娘们纷纷退出他的QQ群。
世界上不是只有黑与白。在极丑与极美之间,往往是千姿百态、灵动变迁与无边的博大。如果我们肯承认这份博大与变化,并追寻那些好的方向,创造好的天地,那才是我们对身处的世界的真正认知与认同。
电影《罗生门》的结尾是:淡淡的夕阳余晖照着檐滴,卖柴人抱着孩子走远。电影无法做到全是黑暗,它总会留下亮光,大家对此也习以为常。
结局,会是光明。如果每一个人,都如是去想,去做,去推动。
你的一个小伙伴

=
别人的城市我生长在中国的南方,我过去是生活在一座不到两万人的小城里,我的回忆就像瓦楞草一样长在那些低矮的屋顶上,还有石板铺成的街道、伸出来的屋檐、一条穿过小城的河流,当然还有像树枝一样从街道两侧伸出去的小弄堂。当我走在弄堂里的时候,那些低矮的房屋就会显得高大很多,因为弄堂太狭窄了。
后来,我来到了北方,在中国特大的城市北京定居。我最初来到北京时,北京到处都在盖高楼,到处都在修路,北京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工地,建筑工人的喊叫声和机器的轰鸣声昼夜不绝。
我年幼时读到过这样的句子:“秋天我漫步在北京的街头……”这句子让我激动,因为我不知道在秋天的时候,漫步在北京街头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当我最初来到北京时,恰好也是秋天,我漫步在北京的街头,看到宽阔的街道,高层的楼房,川流不息的人群车辆,我心想:这就是漫步在北京的街头。
应该说我喜欢北京,就是作为工地的北京也让我喜欢,嘈杂使北京显得生机勃勃。这是因为北京的嘈杂并不影响我内心的安静。当夜晚来临,或者是在白昼,我独自一人走在大街上想着我自己的事时,身边无数的人在走过去和走过来,可是他们与我素不相识。我安静地想着自己的事,虽然我走在人群中,却没有人会来打扰我。我觉得自己是走在别人的城市里。
如果是在我过去的南方小城里,我只要走出家门,我就不能为自己散步了,我会不停地遇上熟悉的人,我只能打断自己正在想着的事,与他们说几句没有意义的话。
北京对我来说,是一座属于别人的城市。因为在这里没有我的童年,没有我对过去的回忆,没有错综复杂的亲友关系,没有我最为熟悉的乡音。我在这座城市里一开口说话,就有人会对我说:“听口音,你不是北京人。”
我不是北京人,但我居住在北京,我与这座城市若即若离,我想看到它的时候,就打开窗户,或者走上街头;我不想看到它的时候,我就闭门不出。我不要求北京应该怎么样,这座城市也不要求我。我对于北京,只是一个逗留很久还没有离去的游客;北京对于我,就像前面说的,是一座别人的城市。我觉得作为一个作家,或者说作为我自己,住在别人的城市里是很幸福的。

=
凌晨不睡的少年夏天的一个晚上,母亲在吵架的时候给了我一记耳光。我愣在原地,不知疼痛,也没有眼泪,只是突然发现,连这间被白炽灯光填满的空荡荡的屋子也属于母亲,或许还包括我。于是我一分钟也待不下去了,只想逃出母亲管辖的范畴。
那天晚上,我一个人在屋子外面游荡。乡村的夜浓稠得像一瓶打翻的糨糊,到处都黏黏的,让人恐畏,却又摆脱不了。我既不想回家,又不敢离家太远,于是干脆躲在附近的一片玉米地里,玉米地里还交替种着一些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