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净沙-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这节骨眼上,一条更坏的消息传到了会场。

五佛出事了!

跟万吨造纸厂临近的沙河镇下四坝村,二十多号人喝了河里流下来的水,中毒了!

江长明跟着周晓哲风尘仆仆赶到下四坝,沙河边的情景把他们吓呆了。就见不太宽的河谷里,流淌的全是红水,污红,黑红。县上的干部说,水刚流下来时,是清的,但到了中午,就变成这样。沙河两岸,横陈着中毒死去的鸡、猪、羊,还有几峰骆驼。中毒的村民已被紧急送往县医院,正在施救。

现场已被封锁起来,负责值勤的是五佛一位副县长,还有公安局两位领导。周晓哲简单问了些情况,就急着往医院去。江长明悄声说:“应该先去造纸厂看看。”

不用调查,江长明就敢肯定,罪魁祸首就是造纸厂的污水。造纸厂的污水是通过一条暗沟排放在沙河的,由于沙河干涸,已经有两年多没看到水了,污水排放后,很快被渗漏了,加之天气如此热,单是蒸发就能蒸发不少。加上这一带又比较偏僻,所以人们平时是很少注意到污水。就算看见了,也不觉得那有啥稀奇。水嘛,有清就有浑,人都有好坏之分哩,生在这穷乡僻壤,你还怕看见脏水?但污染,已经很严重,这从附近河岸石头的颜色上就能看出来。试想一下,石头都能腐蚀得变了色,何况一个人!这次上游放水,下四坝村年轻的村长狗剩儿带着几个人,愣是将总干渠的三号放水闸打开,让水往沙河流。沙河再见不着水,两边的树不但一棵也保不住,这大片的秋田,还有一村的牛羊,怕都是个问题哩。谁知,水刚流到村口,就有村民往水窖里引水。水窖本来是为牲畜饮水准备下的,水一紧,就有人家喝起了窖里的水。

残存在河床的污染源就这样被带进了村民家。

一行人来到造纸厂,厂区里静静的,看不见人影。好不容易找到门卫,说是厂子一直停着,就留着三五个人,看厂子。江长明觉得蹊跷,据他掌握的消息,几天前这里还在生产,怎么能说一直停着呢?

周晓哲正想问话,跟进来的村民已跟门卫吵起架来,说是昨晚厂子还在生产,怎么一中毒,立马儿就没了人影?

门卫争了几句,不争了,任凭村里人怎么骂,就是不开口。周晓哲打消了了解情况的念头,跟江长明说:“还是先去医院吧。”

路上,周晓哲问江长明:“知道造纸厂的老板是谁吗?”

“怎么不知道,怕是这村里的羊都知道,周宏年,大名鼎鼎的企业家。”

周晓哲没再说啥,兴许,他也在想同一个问题,为什么三令五申不许办的事,有些人总是能办成,还办得大张旗鼓?

来到医院,五佛县长面色沉痛地说,眼下已死了两个人,村长狗剩儿的爹,还有五保户老奎。话还没说完,就见狗剩儿带着村人,气汹汹涌进医院,眨眼工夫,医院办公大楼前,就已搭起了灵堂,摆满了花圈。

这场突发事件像是导火索,迅疾点燃了一场熊熊大火,火势蔓延,不可控制,一下就把沙县乃至五凉给点着了。后来点着的,还有很多个跟环保有关的单位,当然跑不了沙漠所。这个秋天到冬天,甚至第二年春天,胡杨河流域都处在惊心动魄中。没有人再敢遮掩什么,更没有人再犯愚蠢的一手遮天的错误,当然,就算想遮,也遮不了。天毕竟不是谁能遮住的,谁有那么大力量啊,真正的力量,还是来自于大地。当大地发了怒,当大地彻夜不宁地鸣叫,那种声音,是能让任何一个生灵都感到恐惧的。

是的,恐惧。

没有比这两个字更能形容当事人的感受,他们终于怕了,也抖索了,在狗剩儿他爹和五保老人老奎以及后来不幸又死去的三个灵魂面前,他们慢慢地,低下了头颅。那曾是多么高贵的头颅啊,没想竟垂在五个普普通通的灵魂面前。

越普通的灵魂,越是接近大地的灵魂。

此后很长的日子里,人们都在议论这件事,议论的焦点,无非有二:如果老奎他们不中毒,这个硕大的盖子会不会被揭开,白俊杰龙九苗还有周宏年他们,会不会这么快就垂下头?可能不会,很多人这么说。还有,如果老奎他们不中毒,胡杨河的治理,会不会被猛地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那家据说贷款一个多亿建起的造纸厂,会不会真的被炸掉?那可是白花花的票子呀,多心疼。

议论归议论,日子还得继续。一件无可奈何的事是,沙漠水库干了,没到冬天,五佛那座可怜的小水库也干了,上游几座水库,也开始告急。如果不是老天爷开恩,赶在秋末落下一场透雨,怕是整个流域,都要干掉。

老天爷真的就开恩么?

没有人知道。

·7·

第八章

1

叶子秋静静地站在楼道里。从某一天起,她就想着要来看看她,只是身子一直好不过来,心也好不过来。这天早上,她觉得自己精神些了,就跟林静然打个电话,想让她陪自己过来。可林静然说:“师母,我这阵儿真是脱不开身,要不等明天吧,明天我陪你。”叶子秋没有勉强,她知道林静然忙,每个人都忙,只有她,是彻底闲了下来。再也不用争什么,再也不用费尽心机抓住什么。能抓住什么呢,又能争来什么?搁下电话很久,叶子秋都痴痴的,在想这个问题。这真是个想不明白的问题,一辈子你也甭指望想明白。她叹口气,很有点孤独地离开电话,在屋子里走了一圈儿。护工姚姐担忧地问:“您还行吧,要不上床躺着。”

“我躺不住。”叶子秋这么说了一句,就又回到电话跟前,今天她必须去医院,错过今天,就算是去了,也将失却意义。叶子秋本质上仍是个很较真儿的人,尤其这件事。她必须较真儿。

我必须见她一面,得跟她说上几句话,要不,我这心,轻松不下来啊。再者,万一……

叶子秋打个寒噤,没敢把这个万一继续想下去。不能这么咒她,呸,我咋就要生出这么混蛋的想法呢。她是个好人,也是个苦命人,是个一辈子替别人还债的人。她不会有事的,不会。她应该比自己命大。自己都挺了过来,老天爷难道还不开开恩,让她挺过来?

叶子秋的心情越发慌乱,一刻也不能平静。姚姐惶惶的,搞不清楚老太太今儿个犯了啥神经,咋就不能安安静静在屋里待上一会儿呢?姚姐刚想张口,就见叶子秋又拿起电话,这一次她打给了肖依雯。

很快,肖依雯带着车过来了。进门一看,叶子秋穿戴得很精神,不像犯了病,诧异地问:“您急着去医院,不会是哪儿又不舒服了吧?”

叶子秋急着个脸:“你快带我去吧,晚了,怕赶不上。”

肖依雯并不知道叶子秋要赶什么,但她还是很体贴地将她带到了医院。

“带我去见你父亲,我要跟他说几句话。”叶子秋说。“他上午有手术,这阵儿怕是已进了手术室。”

“这么早就进手术室?”叶子秋有层失望,不过紧跟着又说:“那就直接带我去她的病房。”

“她……?”肖依雯一怔,恍然间,她明白了,真是该死,咋把这个给忘了。

三天前,她曾跟叶子秋念叨过,今天是牛枣花手术的日子。手术本该早就进行,但中间父亲染了小病,无法主刀,这才耽搁下来。没想她顺口提起的一件事,竞让叶子秋记这么牢。

来到病房,值班护士却说,病人十分钟前已推进手术室。叶子秋一听。表情立刻就瘫了,真是老天不给她机会啊。后来她支走肖依雯,说自己在这儿站一会儿。肖依雯有点担忧,叶子秋说:“放心,不会有事的,我哪儿也不去,就在这儿站站。”

医院的走廊永远是热闹的,这热闹是拿痛苦染出来的,匆匆忙忙走过来跑过去的人们,脸上是统一的表情,有些干脆就没有表情。叶子秋选择一个僻静处,背靠着窗,站着。目光,始终盯着手术室那盏灯。

那盏灯闪一次,她的心跳一次,闪得快,跳得更快,她觉得心脏渐渐有点儿承受不住了。她想换个地方,避开那盏灯,可腿里面灌了铅,迈不动。天啊,她的安危对我就这么重要吗?年轻时,不是天天在诅咒她么,就是前几个月,郑达远还健在时,不是也用恶毒的语言诅咒他们两个么。怎么这阵儿,反倒像姐姐似的,心被她揪着、牵着、挂着,落不下来?难道那些恨,那些怨,那些痛,就这么轻轻松松逝去了?

逝去了。

真的逝去了。

可是不轻松,咋能轻松呢?叶子秋摇了摇头,想想这段日子的煎熬,想想这段日子内心经过的那些个苦,她就知道,其实心里,她还是很难宽恕她的,不过,不过什么呢?兴许都老了,达远又先她们而去,这恩怨,这情恨,也就该放一边了。“我可不想把它带到坟墓去。”叶子秋现在就这想法。

走廊里人还是那么多,手术室的门一直紧闭着,没人出来,也没人进去,怎么做这么长时间啊,难道她的病,真的好不了?

叶子秋看见了那个女孩儿,就是牛玉音,不,她应该叫月儿,玉音这个名字,其实没月儿好听,也没月儿有纪念意义。但她现在叫牛玉音,是沙漠里那个村支书的女儿。荒唐,荒唐啊,这世上,有多少事写满了荒唐,又有多少人被荒唐两个字戏弄着?

她长高了,也长漂亮了,仔细瞅瞅,还真有点儿像,像啊,你看那鼻子、嘴,还有那眼神,多么像。叶子秋的心一紧,感觉被什么刺了一下,很痛。不过很快,她就放松了。再咋说,孩子是没罪的,不能把错怪给孩子。这么想着,她真想走过去,摸摸这孩子。真是个好孩子啊,懂事,孝顺,心里有老人。医院这摊子事,都是她张罗的吧,多不容易,真是难为她了。叶子秋把手伸进手提袋,摸半天,那是她来时准备的钱,三万多块,她在考虑,要不要当面把钱交给孩子?

还是不交的好,交了,咋说?是啊,咋说——

忽儿的,叶子秋就记起那个遥远的午后。那个令她欲疯欲死的飞沙滚滚的秋日的午后。

那是她第一次去沙漠,想想,丈夫郑达远发配到沙漠已有三年,按说,她的脚步早该送到腾格里来,甚至可以不计后果地,跟丈夫困守在一起。但这可能么?叶子秋那时很年轻,也很有前途。省第一毛纺厂已把她内定为培养对象,要让她在这场伟大的运动中脱颖而出。叶子秋虽然是一个普通的技工,但因跟着师傅海大姐学得不少本领,在厂革委会内定的十六个发展对象中,她算是最有可能走上政治舞台的。

尽管她是反动学术权威郑达远的妻子,但劣势有时是可以转化为优势的,就看你自己愿不愿意转化。革委会负责青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向国忠不止一次跟她做工作,要她认清形势,尽快做出决断,跟反动学术权威郑达远彻底划清界限。“你是工人阶级的代表,怎么能跟他在一起,这不是硬把自己往黑里抹吗?”“错误的婚姻不可怕,可怕的是到现在你还醒悟不过来,这样下去,是很危险的!”

向国忠是厂里的青工委主任,又是厂革命生产领导小组副组长,此人能说会道,他父亲是街道里杀猪的。母亲是街道商店的售货员,典型的根正苗红。运动一开始,他便从生产一线活跃起来,很快成为厂里的红人。到这一年,他已成为厂里的实权派,而且在银城,也有了响当当的地位。说得夸张点儿,他一句话,就有可能决定某个人的一生。只是这样一个有大好前程的人,却独独不结婚,厂里厂外有那么多姑娘想嫁给他,都被他一口否决了。“年轻人应该把革命放在首位,谈婚论嫁,那是资产阶级追求的东西。”他的售货员母亲,那个鼻子上长着一大片雀斑的瘦女人,隔几天总要来厂里一趟,哭丧着脸,跟海大姐说:“你多操点儿心呀,我家国忠革命革疯了,对象都不找。”

海大姐没敢接言,这言不好接。人到中年的海大姐有着一双犀利的眼睛,尽管她装做啥也看不见,一天就知道窝在车间教徒弟,可厂里厂外发生的事,哪一件也没逃过她的眼睛。这天她把叶子秋叫到自家,关起门来问:“他是不是还找你了解思想?”

叶子秋艰难地点点头。

“你……就不能想办法跟他拉开点儿距离?”

叶子秋摇摇头,面色为难地说:“我想过,也试过,不顶用,他总是有理由。”

海大姐突然冷下脸:“我就不相信,母狗不叉腿,公狗能上得了墙!”说完,又觉言重了,不该拿车间里的粗话伤自己的徒弟。

“听师傅一句话,你就不要把那些标兵啊先进啊看得太重,你是有男人的人,没事干的时候,多想想你男人。”

“我不能想他。”叶子秋说。

“为啥不能,你嫁了他,他就是你的天,就是你的地,这辈子,是刀山是火海,你都得跟他一道闯。”

“我不想做反革命,也不想跟他划清界限,师傅,我难啊。”说着,叶子秋的泪就下来了。她真的很为难,一头是硬逼着她跟男人决裂的革命的声音,一头,又是师傅跟家人的声音。她到底该咋办?

“我算是把你看透了,你心里,压根儿就没我表弟。这样吧,你要是真看上了那个姓向的,你明说一声,用不着藏着掖着。我表弟的罪,让他自个儿去受,也犯不着为难你。要离婚也行,你说不出口,我去说!”海大姐是个心直口快的女人,当初是她硬把叶子秋介绍给自已的表弟郑达远,郑达远一开始看不上叶子秋,没说具体嫌她什么,就说不大满意。

“不满意,我给你介绍的姑娘你还不满意?别以为你念了点儿书,又在研究院,心就长到天上了。人家姑娘差啥了,要长相有长相,要技术有技术,我还怕人家看不上你呢。”就这么着,这门婚事愣是让她给说成了。郑达迈毕竟是个念得有些呆的人,好多事儿上,他真是缺乏主见。现在海大姐确点儿后悔,觉得当初郑达远的看法是正确的,叶子秋这姑娘,啥都好,就是太有心计。

海大姐早已看出叶子秋的心迹,她既不想跟郑达远离婚,也不想疏远或是得罪姓向的。她在巧妙利用各方力量,为自己搭建一座通向成功的桥,她三年里不去看望自己的男人,就是想表明跟男人断绝关系的决心,可她又始终不下这个决心,反倒让姓向的越发焦急,越发感觉得为她做点儿什么。

这是座独木桥啊,弄不好掉下去,会粉身碎骨的。

第二天,海大姐真就要去沙漠,要代她去跟郑达远办离婚手续。叶子秋这才急了,答应过些日子,最多一周,就去腾格里。

这一周,对叶子秋来说,真可谓意义深长的一周,也可谓惊心动魄的一周。这一周发生的事,比别人一辈子发生的事都可能要多,要震撼。但,她把一切牢牢地埋在了心底,就是跟海大姐,她也一个字没吐。

这一周可以叫屈辱,可以叫献身,更可以叫冒险。但,她保住了自己,没在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中沉下去,而且为后来的一系列提升留住了机会。因为她最终并没跟郑达远离婚,也没跟向国忠结婚。她堵住了向国忠的嘴,却没让向国忠把她拉得更远。这就叫艺术,生存的艺术,斗智斗勇的艺术。女人要想出人头地,首先就得学会这门艺术。

年轻的叶子秋第一次走进沙漠时,眼里是没有苍凉的,大漠展现给她的,好像只是壮观,还有渴望被燃烧的冲动。那个时候,每个人的心里都沸腾着一种声音,苦难和悲凉是不存在的,更是要不得的。越是这种艰难困苦的地方,越能激发人的斗志。所以她并没感觉到郑达远下放到这儿,是一件多么委屈的事,她甚至为郑达远庆幸,能在这样的地儿轰轰烈烈干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