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历史中的智慧-向历史借iq-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乾隆的轶闻趣事,被写成传奇和拍成电影的也不少。从香妃到纪晓岚的脍炙后世可见一斑,李翰祥的《乾隆下江南》也曾风靡一时。
一个皇帝如此奢华,搞了这么多杂七杂八的记录,清朝自此而中衰,由史看来,真是一点也不意外。
智慧悟语:法国著名思想家蒙田,曾经劝人养成一种天性:“着眼于自己,而不管他人;讲求实在,而不重虚架子。”
又说:“千百条道路引我们乖离,只有一条道路引我们到达目的。”看了乾隆的例子,除了叹息,你还想到什么?
92。和的易科罚金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贪官,该算是和
和艿角〈咕熘保哦逅辍S捎谒诔萘胬侄冒②姆畛校谇≡谖坏暮蠖昙洌耆〉没实鄣男爬担谝荒曛诰痛佑笆涛郎蟪迹制讲角嘣疲宦飞皆紫嘀啊
和硕梅畛谢噬希褂幸桓龊艽蟮哪苣停褪嵌梦 袄聿啤薄S捎谇『么笙补Γ谖黄诩涠涡吮ゴ蜃几炼淮喂ゴ蚧亟至窝残医希由掀饺涨斓渑懦。饧负跤镁 :瞳|竟建议采取“议罪银两”的措施。这个办法就是无论中央或地方官吏,如有犯错都可以易科罚金,小罪几万两,大罪就要数十万两,钱缴足了,不但不追究,有时还可升官。
乾隆也因为有和飧龌嵩芮牟普芄埽哒砦抻堑毓菝业纳睿疵幌氲秸庑┣疲涫凳司哦冀撕瞳|的口袋,(文*冇*人-冇…书-屋-。电子书)清朝经此一搜括,也就从此振作不起了。
北京现存的和咏糯Φ淖呃纫宦返降椎挠冶撸褪呛瞳|存藏金银珠宝的地方,单从这个“仓库”的大小看,就足以令人咋舌。
和诩吻焖哪瓯淮退溃也獬唬苤稻菟涤屑竿蛲蛄剑员抑祷凰阍加邢纸竦募盖б谠啵蚕嗟庇诘笔鼻逭甑淖苁杖搿K悦窦溆兴晨诹铮骸昂瞳|跌倒,嘉庆吃饱。”
清朝自康熙以来即订有“不准加税于民”的祖训,所以乾隆便默许和尚小叭献镆榉!钡闹贫龋飧霭旆ㄑ荼涞角迥褥笪诵拊煲煤驮埃灿醒а皇敲苹怀伞氨ㄐА保导噬希褪俏膊乒谏细龊锰愕拿职樟恕;实鬯牙ù蟪迹蟪妓牙ǖ胤焦伲胤焦俦闼牙ɡ习傩眨悴惆鳎膊恢烤狗柿怂
智慧悟语:英国作家柴斯特顿的名言:“只有在人们忘记了黄金的时候,黄金时代才会到来。”
许多时候,我们必需懂得去“计算”。只有愚蠢的人才会去挑海沙来砌城堡;费尽力气,最终还是一切归零。
93。唉!秀才也作弊
考试作弊,自古有之。
以乾隆时代为例,作弊的花招就多得不胜枚举。但大体可分四类:考前猜题、枪手、挟带和跳龙门。
“考前猜题”,顾名思义就是猜。从主考官的著述中找题目是最普遍的方法,当然也有贪官考前卖题,但这就不是“猜”,而是“买”了。
“枪手”的例子在乾隆十八年,河南秀才们就曾雇请高手,顶替作答,当场被逮的有二十四名。
“挟带”就更名目繁多了。用细字写小抄,然后藏在衣帽内、藏在内裤中、用油纸包好放在口里的也不少,有的甚至挖空石砚,制造双层毡帽……真是奇招百出。
“跳龙门”更是匪夷所思。通常在第三场换考场时,考生在场外龙门的地方又叫又跳,说是会带来好兆头,其实是乘机“越号换卷”,使的是偷天换日的招式。
莘莘学子读文至此,是否觉得有些眼熟?
清朝从顺治三年就正式开科取士,从乡试一直到殿试,办法全仿效明朝。
从科举中取得功名,是十年寒窗苦读的学子最终的心愿。但要从精英荟萃的考场,一路从秀才而举人而状元、榜眼、探花,又谈何容易?儒林外史所描写的范进,就是从二十岁一路考到五十四岁,才勉强捞到广东乡试的第七名,还乐翻了头,大笑一声之后就不省人事了。
故宫博物院现有的档案资料中,乾隆一朝最老的秀才,是江西兴安县的李炜,高龄九十九;而安徽的小秀才杨星耀才十一岁。真是老的想要,小的想争,个个挤破了头,也难怪有人走偏锋,用作弊来敲开仕途了。
“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赶科考。”政治永远是个循环,人生的进退取舍,也是千古一般,看得淡,看不淡,就有劳自己琢磨一番了。
智慧悟语:作弊其实是一种赌注。如果将一生的信誉押在一次赌注上,失败后的损害是不可挽救的。
只有凭借自己的勤奋和努力,成功的滋味才会显得珍奇而甘甜。
94。帝王的包装术
清代王位的继承,有所谓的“密建之制”。就是雍正以后,为免诸皇子争储君之位,而改由皇帝内定,选择皇上心中喜欢的人,将名字密存于宝匣之内,等皇上驾崩之前,即开启公布。
清朝统一天下后的第六个皇帝道光宣宗,为了内定皇位人选,在四子奕言宁和六子奕言宁之间犹豫不决。
于是道光想到一个办法——举行了一次南苑围猎的考试。六子奕言宁想到道光皇帝就是因为在围猎之试中,一箭便射中一头花鹿,而获得嘉庆君的赏识而将皇位颁给他的神武英勇的父亲,也就比照办理,拼命拉弓射猎。
但四子奕言宁听从老师杜受田的话,故意一无所获。道光皇帝很生气地问他怎么回事。奕言宁便依事先备好的台词回话:“儿臣是因为眼下春回大地,鸟兽都在孕育之中,我不忍心伤害它们,好让它们能繁衍不息,为天地留下更多的资源。”
道光因此做了决定,传位给这么一位“仁慈”的奕言宁,是为咸丰皇帝。
二月河的雍正王朝剧本,曾将这段故事往前挪至乾隆的身上,并演绎出乾隆因着这样的“仁智”而获得皇祖父康熙和雍正的激赏,得到了皇位。这是为了塑造剧中人物的个性,而错置了史实,正是连续剧中惯见的手法。
正史的记载是宣宗(道光)晚年,以文宗(咸丰)长且贤,欲付大业,犹未决。会校猎南苑,诸皇子皆从,恭亲王奕欣获禽最多,文宗未发一矢,问之,对曰:‘时方春,鸟兽孳育,不忍伤生以干天和’。宣宗大悦,曰:“此真帝者之言!”立储遂密定。
事实上,咸丰一朝是清代卖官鬻爵最为严重的时期,而且咸丰皇帝纵情声色,毫无治象,还让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将圆明园洗劫一空呢!
智慧悟语:“真理”是无法模仿和假冒的。只是靠着敲打战鼓,绝对无法赢得一场持久的战争。
历史与人生也是同样的道理,“包装术”只能为你取得一时之利,却无法支撑你到永远!
95。上行?下效?
清朝道光宣宗皇帝,有感于乾隆一朝奢靡成风,国库逐渐空虚,因此力倡俭德,并由自身做起。
道光在位期间,便下令宫中少演戏,偶而因庆典需要,也只是点缀一二,演戏的行头破烂不堪,他也不让更新。他的俭省甚至比一般平民还甚,裤子破了洞,就用两块圆布补丁再穿,叫做“打掌”。吃饭时,嫌鸡蛋太贵,也尽量少吃。每年宫中用款,不到二十万两。乾隆时代随便一次南巡的花费,就够他用几十年了。
道光如此节俭,大臣们也不敢有所僭越,只好在皇帝面前穿得像丐帮中人,一个个比赛谁身上的补丁多,一旦下了朝,远离皇上的视线,便是华衣美袍,大鱼大肉,吃穿开来。
后世史家评论道光一朝说:“上有尧舜之君,而下皆共鲧之佐者。”可以说是当时君臣之间最好的注解。
道光的俭德,是历史排名第一的皇帝。他也想励精图治,可是却缺乏经世济国的长才,又不能知人善任,起用只会阿谀奉承的曹振镛当宰相。曹氏的门生曾经请教他为官之道,曹氏回答:“无他,但多磕头,少说话耳。”于是乎,上下官吏一律好官我自为之,言路也为之蔽塞。
这般阳奉阴违、贪腐败德的风气,尤其是显现在河道大员的身上。“满汉全席”就是这帮人发明的。
所谓“满汉全席”的吃法,比如说,做一碗鱼羹,便需将数十条活鲤鱼的头敲碎,再滴鱼血于沸水中“撩血成羹”。做一碗猪肉,就需将几十头猪关在一室,后用竹棍敲打其背至死,再取猪背脊上的一小块肉烹煮,咀嚼起来“甘脆无比”。吃一盘鹅掌,更需数百只肥鹅,把它们全关在一铁笼里,下生炭火,让鹅掌在铁板烧上乱踏至死,再取其掌烹食……
凡此种种,道光是无由得知的,所以说,道光的节俭,其实只是苦了自己一个人。
智慧悟语:上行下效,并非颠扑不破的真理。
别以为“以身作则”就完事了,没有“耳聪目明”做前提,人很容易为假象所蒙蔽。
96。慈禧怎么吃?
清朝的慈禧太后是历史上最讲究“吃”的人。
史载,慈禧每天的餐桌上都有一百多样菜,除了牛肉不吃,其余从猪、羊、鸡、鸭、蔬果乃至于甜食,可说琳琅满目,色香味俱全。慈禧特别喜爱的一道菜叫“酿豆芽”。这道菜必须先挑选挺肥大的豆芽,摘去头尾后,用铜丝将中段挖空,然后把调好佐料的鸡肉馅塞进去,上锅蒸熟,这道菜须得十个人做一天。
慈禧盛年寡居寂寞,就连进膳之时,除了菜色考究,还得热闹一些。所以经常改变用膳的地方,而且用膳时,她自己坐在首席,其他人就在一旁侍候。以年夜饭为例,一顿饭便要有“四大金刚”和“五百罗汉”陪侍在侧。这四个老太监和五百个小太监,一路从宫里排到寿膳房,站堂的站堂,托盘子的托盘子;等李莲英一声“老佛爷万寿无疆!”,便众人齐呼。加上鞭炮声、抽鞭子声,那景象可说是一片繁华盛世的排场,但其实,那已经是清朝的尾声了。
感觉上,慈禧的一天,应是万机待理;不但要忙于宫廷斗争,还得应付列强欺凌。国事纷乱颓唐,那还有个人生活享受可言。但事实却恰恰相反。
慈禧的享受,不但要讲里子,还要讲排场,当时有一种“铺宫”的阵仗,就是慈禧饮食专用的金银瓷器,必需每年换新一次。包括金壶、金盏、金汤匙等金器三十六件;银筷、银匙等银器一百三十五件;所用瓷制碗碟,黄底上面用绿色画条龙,或写着“寿”字,装在黄漆木盒中,总共瓷器也有千余件。
慈禧的生活极为奢侈,从食器、澡盆到马桶的使用,无一不“里外兼顾”。因开销太大所以也想出敛财的妙方,向大臣勒索敲诈,称做“报效”。她六十五岁生日时,三江总督就“报效”了四个净重六十多斤的大金人,上海关道关送一只珠鞋,鞋面上全镶满了钻石和红绿宝石……可笑的是光绪最喜欢问慈禧的一句话:“外间安静否?年岁丰熟否?”而其时八国联军都已打到北京来了。
智慧悟语:有人说,罗马的毁灭,是灭于奢侈和骄纵。
奢侈的恶习,是让人沦于贫困和腐化的最大病因。
97。“同治”不治
清朝的第八个皇帝载淳,是咸丰皇帝和慈禧所生的长子,即位时才六岁,由慈禧和慈安两位太后共同“垂帘听政”,所以年号为“同治”。
同治皇帝十七岁时,召满蒙诸大臣之女入宫选后、妃。慈禧看中的是侍郎凤秀的女儿。可是凤女虽艳绝同辈,却举止轻佻。慈安和同治反倒看上侍郎崇绮的女儿。崇女年纪比凤女小,但雍容端庄,后被册立为中宫,凤秀女就封为慧妃。
但慈禧对此事颇为生气,便经常借故挑剔,要同治以国事为重,少与皇后厮混。反而一再说慧妃贤明,要同治多多前往临幸。同治左右为难,后来干脆就独居乾清宫中。
翰林侍读王庆棋和宫中太监,眼见同治寂寞难熬,就怂恿同治微服出宫,到秦楼楚馆狎娼嫖妓,同治因此染上梅毒。但慈禧硬说是得了天花,宫中太医不敢违逆,就以天花之药治之,可怜同治就此一病不起,十九岁就死了。
同治其实是个生不逢时的皇帝。他和康熙最大的不同,在于康熙上有孝庄皇太后,孝庄是个精明干练的女人,全力扶持康熙在政治上寻求突破,扫除障碍。而同治只是个傀儡皇帝,碰到的是专横跋扈,又无知暴敛的慈禧。
同治为了脱离慈禧的控制,曾经想到一个方法,就是假籍修复圆明园,让慈禧能颐养天年,因此拨款整修遭英法联军焚毁的圆明园。这个“孝心计划”,一时也瞒过慈禧,但因为修园需费太大,而遭军机大臣们群起反对,最后不得不作罢。
同治的中兴意愿因此大受打击,又加上本身情感生活极度空虚,才有了后来微服出游、狎妓南城之事,断送了小命,也断送清朝昙花一现的中兴机会。
智慧悟语:如果溪水是苦涩的,必须知道是否有人在泉源下了毒。一味的逃避,不能使溪水澄澈,只有“正本清源”,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才是治本之策。
“信念”须要不断地行动,而不是留痕在沙中。
98。瀛台泣血
光绪皇帝载湉,出生于同治十年,他的母亲是慈禧的亲妹妹,父亲奕是咸丰的弟弟;因为同治皇帝十九岁就崩殂,他四岁时就被抱进宫,当了皇帝。
光绪能当上皇帝,是慈禧亲自指定的。在众多备位人选中,慈禧之所以选上光绪,与他的父亲奕的个性有极大的关系。奕是位个性谦抑、退让而又谨慎懦弱的人。他有句治家格言:“财也大,产也大,后来儿孙祸也大。借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多胆也大,天样大事都不怕,不丧身家不肯罢。”慈禧看准奕的无所用心,光绪的血液中大约也流着相同的因子,易于训练和操控,就将他推上了金銮殿。
光绪长大后真是很怕慈禧的。史册记载,光绪平素还算活泼,但一见到西太后就呆了,表情迟钝,而且讲话结结巴巴。向太后请安时,慈禧情绪不好,他就长跪不敢站起。亲政后的“戊戍政变”终归失败,其实与他的性格有相对应的关系。章太炎曾经责备光绪,说他是“仁柔寡断之主”,一语中的。光绪父子一脉相承,也实在有够窝囊。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在即位之初,常有太后专擅和权臣弄国的案例。像秦始皇与康熙,便用智慧和魄力解决了难题。而汉献帝和光绪,就无能改变环境的逼迫,到至家国沉沦也赔上自己和宗室、大臣的性命。
事实上,光绪皇帝在位期间,也曾奋力维新变法,起用康有为、梁启超和谭嗣同等清末较有国际观的名臣,可惜他内心深处始终拂不去对老佛爷的惧怕,不敢放手一搏,瞻前顾后、畏首畏尾,结果还是功亏一篑,最后也只能被幽禁于瀛台,泣血以终。
俗谚:“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光绪被关在瀛台,除了自怨自艾、发泄情绪之外,并没图思振作,也想不出任何办法来。史家说他在瀛台之时“有时愤无所泄,以手扭断某太监顶戴,以足踢翻电气灯,情势日亟。”又说他经常在纸上画只乌龟,写上出卖他的袁世凯名字,贴于墙上,用小竹弓射穿。这倒有点类似鲁迅的“阿Q精神”,自以为胜利了,但对事实却毫无助益。
智慧悟语:有时“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是一种大无畏精神的表现。置之死地而后生,也往往带来擎天一击和意料之外的效果。
如果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你选择拼还是让?
99。袁大头的骗术
清末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争权,朝中形成二大派系,支持光绪的叫“帝党”;支持慈禧的叫“后党”。前者以康有为、谭嗣同为代表,后者以荣禄为首。其时,朝中有一个握有军权的实力派人物──袁世凯,位居直隶总督,却不露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