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微历史:1911-1949民国圈子-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军阀李家钰家境贫寒,投考陆军小学。到发榜时,李已饿了好几天肚子,于是捂着肚子到学校办公室去看榜。此时,陆军小学的校长已经上任,见状不由好奇,询问之下,得悉实情,遂生怜悯之心。当时考生名额已定,榜已写好,末一名用朱红笔画勾为记。校长又请人改过,添上李家钰的名字,人称李是“坐红椅子”进陆小的。

⊙军阀罗泽洲,本名罗鼎臣。早年报考四川陆军士官学校时,没考上,正好有一名叫罗泽洲的考生考上了却没报到,罗鼎臣便顶替而上,得以入校,从此以“泽洲”为名。

⊙灵官,乃是道家观祠中供奉的一种神像,相貌狰狞、样子凶恶。军阀王陵基为人凶狠歹毒、心如蛇蝎,所以,四川人民称他为“王灵官”。

民国的学校,蒋家的兵:请叫我校长

蒋介石用人,总要多少有点光荣的革命历史,像前北洋旧官僚,不敢乱用;党内与蒋有夙怨的如左派、共产派、西山派、汪胡派,蒋均敬而远之,存有戒心。蒋的嫡系主要分三支:党务系统靠CC系,军事力量靠黄埔系,政务人员靠政学系。

【小档案】

〔陈其美〕

绰号:杨梅都督

出生地:浙江湖州

生卒年:1878年1月17日~1916年5月18日

身份:民国第一任沪军都督、青帮头目、蒋介石的结拜大哥

个性特点:性情豪放,以“四捷”著称,即口齿捷、主意捷、手段捷、行动捷;常出入于酒楼、茶馆、戏院、澡堂、妓院

主要经历:辛亥革命中组织敢死队;策划刺杀陶成章;参与“二次革命”、护国战争

〔张群〕

出生地:四川成都

生卒年:1889年5月18日~1991年12月14日

毕业学校:保定陆军学校,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身份:早期同盟会员,蒋介石的把兄弟、心腹幕僚

职务:历任国民政府陆海空军总司令部总参议、上海市长、湖北省府主席、国民政府外交部长、行政院副院长、四川省府主席

名言:我们做幕僚的,好比是主人的厨子,不能讲自己会做什么菜,而是要看主人愿意吃什么菜

同僚评价:(张群)只能呼为蒋之使女而不得称为如夫人,以如夫人尚有恃宠撒娇时,而张并此无之,唯知唯唯诺诺,欲如何便如何,无一丝违抗

宋希濂(1907~1993):湖南湘乡人,黄埔一期生,历任第11集团军总司令,新疆警备总司令,华中剿匪副总司令兼第14兵团司令。

何应钦(1890~1987):贵州兴义人,黄埔系二号人物,早期同盟会员,参与筹建黄埔军校,任总教官、教导团团长,抗战中任第四战区司令官、中国陆军总司令,代表中国政府接受日本投降,解放战争时任国防部长,后去台湾。

李根源(1879~1965):云南腾冲人,国民党元老,新政学系代表人物,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隐居苏州时期,人称“山中宰相”。

陈诚(1898~1965):浙江丽水人,保定军校毕业,黄埔系的骨干将领,后又组建黄埔系中的土木系,历任湖北省府主席、第六战区司令官、参谋总长兼海军总司令。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做到副总裁。

胡宗南(1896~1962):浙江宁波人,黄埔一期生,复兴社“十三太保”之一,蒋介石的心腹爱将,抗战时官至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西安绥靖公署主任,有“西北王”之称。

顾祝同(1893~1987):江苏涟水人,毕业于保定军校,曾任黄埔军校教官,黄埔系八大金刚之一,抗战期间任第三战区司令官,兼江苏省府主席,国民党军政高层中的“军中圣人”。

张治中(1890~1969),安徽合肥人,保定军校毕业,黄埔军校军官团团长,历任国民政府第五军军长、第四路军总指挥、第九集团军总司令、湖南省主席、西北行营主任兼新疆省主席,重庆谈判中的国民党首席谈判代表。

汤恩伯(1898~1954):浙江武义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蒋介石的嫡系将领,历任第31集团军总司令、首都卫戍司令、陆军副总司令等。

陈布雷(1890~1948):浙江余姚人,蒋介石的高级幕僚、侍从室第二处主任,人称国民党的“领袖文胆”和“总裁智囊”,“国民党第一支笔”。

※※※

⊙蒋介石用人,总要多少有点光荣的革命历史,像前北洋旧官僚,不敢乱用;党内与蒋有夙怨的如左派、共产派、西山派、汪胡派,蒋均敬而远之,存有戒心。蒋的嫡系主要分三支:党务系统靠CC系,军事力量靠黄埔系,政务人员靠政学系。

⊙蒋介石的黄埔学生宋希濂总结说:“蒋介石用人的标准第一是亲戚,第二是同乡,第三是学生。而他真正给以军权的,主要还是亲戚和同乡。”

⊙陈其美做了沪军都督后,蒋介石从日本回国,担任沪军第五团团长,这时黄郛任第二师师长。三人结拜为把兄弟,陈是大哥、黄是二哥、蒋最小。

⊙陈其美是蒋介石过铁的把兄弟,民初革命中,有陈的地方就有蒋的身影。1915年2月,陈其美从日本回上海策划反袁起义,送别时,蒋对陈说:“此去万一不幸而为袁氏所害,余当为兄之第二化身,以成未竟之志!”一年后,陈其美在上海被暗杀,蒋便以陈的“第二化身”自励。

⊙蒋介石一生有“三不知”:一不知官职有多少;二不知手令写了有多少;三不知结拜兄弟有多少。

⊙民国时,有首打油诗这样评价国民党政权:子向父宣誓,弟对兄效忠。翁婿成搭档,父子共掌兵。亲家正副手,叔对侄下令。同窗为阁僚,连襟同理政。同乡随左右,君臣是师生。

⊙李根源是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同盟会的早期会员,回国后在云南讲武堂做监督、总办多年,后来的滇军将领多是李的学生。辛亥革命后,蔡锷做了云南都督,李任副都督。李根源长了一脸麻子,自诩是“智珠粒粒”,每一粒麻子都是智慧的结晶。

⊙政学系可说内有宰辅,外有封疆。政学系的成员没有小官,都是一批做大官、享厚禄的“治世能臣”的组织。政学系形成于北洋时期,以谷钟秀、张绍曾为领袖,后期以李根源、杨永泰为中坚,奉黄郛、张群为领袖,以《大公报》为喉舌,又结交受到黄埔系和CC系排挤的政客、军人如刘镇华、黄绍竑、熊式辉、吴鼎昌、张公权、陈仪、沈鸿烈等。

⊙1928年,国民政府名义上统一全国后,杨永泰为蒋介石献上一条妙计,只有短短的十二个字,却奠定了蒋氏的江山:“军事化整为零,财政化零为整。”具体办法是:以经济方法瓦解冯玉祥集团;以政治方法解决阎锡山集团;以军事方法解决桂系集团;以外交方法对付奉张集团。唐德刚称之为“隆中对”。

⊙据王柏龄回忆,黄埔军校初建时,下级干部十分之二来自保定军官学校,十分之六是王从云南讲武堂推荐过来的。王是蒋介石在保定军校的同学,后来一起留日学习军事,黄埔军校建立后,任军校教授部主任。

⊙蒋介石和张群在保定军校时认识。1907年初,两人都被选派到日本学习军事,在日期间,蒋介石和张群结为最要好的朋友,张群说:“蒋介石和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自保定时代以来就很投契。”张群原本想学习步兵,听了蒋的话,中途改学了炮兵。

⊙1932年3月,在贺衷寒、滕杰、康泽等筹划下,大名鼎鼎的特务组织蓝衣社成立,奉蒋介石为社长。设中央干事九名,为最高领导机构,康泽为干事,又任宣传处处长;戴笠则是三名候补干事之一,不久即任特务处处长。

⊙蒋介石属于晚辈,资历浅,蒋当校长,很多人都有不满。粤军总司令许崇智的参谋长陈翰誉公开宣称:“(许)总司令不听我的话,老信任介石,叫他去办军校,其实总司令自己办最好。”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校长邹鲁则说:“我们高等师范很好,只要加强军训就可以文武双全,又何必另外办一个军校呢!”

⊙王柏龄是蒋介石在军校倚为心膂股肱的人物,据说王能力平庸,又抽鸦片,经常不在学校,有事也找不着,蒋便转而倚重于何应钦。何先任军校总教官,教导团成立后,便任教导团团长。

⊙北伐前夕,军校教育长方鼎英,苦于学校内的派系斗争,向蒋介石请求辞职。蒋不许,答复说:“这好办,政治问题可找国民政府代主席谭组庵(延辏В┫壬撑晌侍饪烧抑醒氲巢看飨啪步壬阒桓捍送獾囊磺性鹑魏昧恕!辈⑴煞蕉τ⒁越逃ぜ嫒未3ぁ�

⊙1925年1月25日,青年军人代表会推举蒋先云、曾扩情、贺衷寒、何畏能四人组织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筹备会,这便是黄埔系内左派组织“青年军人联合会”的由来。青年军人联合会成立后,右派势力在戴季陶的领导下,迅速组织了“孙文主义学会”,以戴季陶、王柏龄、陈诚、贺衷寒、缪斌等为首,后来著名的胡宗南、吴铁城也属于这一派。

⊙1926年初,蒋介石宣布解散青年军人联合会和孙文主义学会,随即成立了黄埔军校同学会,蒋亲自任会长,由曾扩情代理会长,至此,黄埔系才真正为蒋所有。

⊙1924年,黄埔军校建立,正式名称是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关于校长的最初人选,说法不一,有人说孙中山最先指定的是许崇智,有人说是程潜,而以蒋介石、李济深为副校长。但蒋不愿居于人下,中途跑回了上海,后来张静江、戴季陶出来说情,孙中山便派蒋为粤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兼黄埔军校校长。

⊙复兴社有所谓“十三太保”,真正的台柱是贺衷寒、邓文仪、康泽、戴笠四人。康泽后来组织了“别动队”,人称“御林军”、“天子门生”、“监军”。

⊙黄埔系有所谓“八大金刚”,最为蒋介石所信任:何应钦、陈诚、刘峙、顾祝同、蒋鼎文、张治中、钱大钧、陈继承。

⊙西安事变中,张学良想同南京方面讲和,问计于被自己软禁的蒋百里。蒋问:“这里谁最令你讨厌?”张答:“蒋鼎文!”蒋说:“那就派他去。”

⊙西安事变中,蒋介石发现心腹曾扩情对自己不忠,蒋获释后立即下令“曾扩情无耻,永不录用”,将曾打入冷宫。

⊙何应钦在黄埔系是仅次于蒋介石的二号人物,但蒋何间也时有不和。1927年8月,蒋介石通电下野,几个月后卷土重来时,各地纷纷发出请蒋复职的效忠电。一天,蒋向手下人发牢骚说:“现在冯焕章(玉祥)、阎百川(锡山)对我的拥戴电已经发出,为什么他(何应钦)还不发!他在打什么主意?”

⊙1927年白崇禧、李宗仁逼蒋介石下野时,何应钦没有站出来支持蒋一把,对此蒋介石很愤怒,让人转告何:“没有我蒋中正,绝不会有何应钦,他怕白崇禧,难道就不怕我蒋中正吗?”

⊙“一·二八”淞沪抗战时,何应钦说外交部长罗文干:“国家情形这样不好,你们这些外交家当动动外交手段呀,这时候不办外交,等什么时候去办外交呢?”罗红涨着脸回答:“你懂什么?弱国无外交。”

⊙黄郛被视作亲日派,何应钦比黄更是亲日派,因此黄骂何是“汉奸”。

⊙中原大战结束后,论功行赏,有突出表现的陈诚由师长升任为军长,但陈是少壮派,资历浅,没人愿意跟他,所以陈的军长只管他原来的一个师,其实是个空头军长。

⊙蒋介石为了拉拢谭延辏В盟蚊懒淙狭颂返娜废槲膳罄从治肆绮肯鲁鲁希阌伤蚊懒涑雒妫膳薷鲁稀U庋录仁腔破蚁担质钦憬舷纾被购徒形绦龉叵怠�

⊙陈诚当上军政部长后,顾祝同等人都不服气,但顾很圆滑,知道木已成舟,便四处对人讲:“我早已向蒋委员长表示过,军政部长只有陈辞修(陈诚)能干。”

⊙1944年11月,何应钦出任中国战区中国陆军总司令,同时辞去担任14年之久的军政部长的职务。蒋介石让何推举军政部长人选,何举出顾祝同、刘峙、薛岳三人,蒋都不置可否,催急了,蒋批示四个字:“辞修如何?”

⊙中原大战期间,蒋介石派何成浚统辖平汉线一带的杂牌军以对付冯阎。何将总指挥部设在河南漯河,从汉口运来两种“战略物资”,一是一批有名的中外厨师,二是一群高等妓女。同时在漯河街上布置了一个“军中之家”,一应设备,都很考究。在战争期间就靠这两种“战略物资”、“供应”各杂牌军将领,为蒋介石稳住了平汉路的战线。

⊙1940年,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调为远征军司令长官,按理战区副司令长官孙连仲应升是职,但蒋介石却把蒋鼎文调来当司令长官。蒋鼎文到任,孙开了个盛大的欢迎会,演京剧《群英会》,其中“蒋干盗书”一折,饰蒋干的丑角表演得特别突出,一丑压百正,明白地丑化揶揄蒋鼎文“盗官”。

⊙蒋介石倡导“新生活运动”。在“新生活运动期间”,蒋介石偕宋美龄飞抵济南,韩复榘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只备“新生活饭”招待,黄米窝头加白菜、豆角、鱼、虾四个菜。同年,孔祥熙来济,韩仍用“新生活饭”招待之,小米饭加大明湖产的蒲菜、芦苇等。蒋、孔等直憋气,却又说不出什么来。

⊙1937年,蒋介石让宋美龄掌握空军,并且是名义上的“空军总司令”。因此,人称宋为“空军之母”。

⊙胡宗南是黄埔系中升官最快、军权最大的一位,同时也是复兴社十三太保之一。有人发牢骚说:“黄埔系确是蒋委员长的嫡子,而胡宗南则成了蒋委员长的‘太子’。”

⊙每当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之间有什么矛盾闹得不可开交时,只要大姐宋蔼龄出马,再大的事也能化解。在蒋介石面前,她是唯一不称呼蒋“总裁”、“委员长”头衔的人,只称“蒋兄”。

⊙戴季陶是国民党中的老革命,做过孙中山的随从秘书。他原名“传贤”,取“传递书香门第”的意思;年轻时自己改名“天仇”,取“与清朝不共戴天”之意;民国后,和蒋介石一起在上海经营交易所,改名“季陶”,表示学习春秋时的大富商陶朱公(范蠡)之意。

⊙宋子文给蒋介石写信说:“文于钧座,情同骨肉,谊实君臣。”

⊙除陈布雷外,蒋介石侍从室中另有所谓“八大秘书”:留学英国研究法律的徐庆誉,留学法国的何方理,留学德国的徐道邻,留学美国的张彝鼎,留学苏联的高传珠,留学日本的罗贡华、傅锐、李毓九。

⊙从蒋介石和陈布雷见面那天起,蒋一直称陈为“布雷先生”,二十年如一日,从未改变。陈对蒋也是忠心相报,呕心沥血。1948年11月13日,国民党政府败亡在即,陈布雷吞服安眠药自杀,以身殉葬。

⊙1949年2月11日,江山易手之际,戴季陶在广州服安眠药自杀,留下遗嘱说:“官僚作风不变的话,一定死路一条!”

⊙1945年8月,日本投降时,蒋介石让陈布雷拟出中方受降人员名单。陈第一次写上“朱德”,蒋用红铅笔划掉,陈第二次又写上,蒋仍然划掉。陈忍不住了,当面顶撞说:“先生这样做,气量未免太狭窄了,将来会弄巧成拙的!”蒋也没好气地回答:“布雷先生,这事不是像先生这样的书生能理解的。”

⊙林森处事低调,不结党、不争权,即使做了国府主席(国家元首),也自称“余不过一监印官而已”,只是个看印的。所以不论蒋介石、汪精卫、胡汉民中谁上台,他都能合作得很好。

⊙1934年7月,蒋介石办陆军军官训练团,把各地军阀军队中的中高级军官集中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