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众妙之门-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易言快速的追上去,并不是藏在树后,摸着那棵树,树皮粗糙,那么的真实。这时他才知道少女在茅房时原来是这样离开的。

“这是遁术,五行遁术的一种,”易言虽然不会,但是却听过这大明鼎鼎的遁术。

他不明白这个少女与她的父亲是什么人,也不知道王肃为什么要来杀他们。但是他明确的知道,自己这会儿跟不上王肃,更是帮不上他,所以他只能退回那个村子,好在他还记得方向,在日上三杆时他看到了村子。

中午的时候,王肃没有回来,那个少女却回来了,她看了在她屋里煮东西吃东西的易言,他刚刚用她家的锅煮了粥吃。

少女有些意外易言居然在这里。易言有些意外,也不太意外。如果王肃杀了他们,王肃肯定会回这里,如果他们杀了王肃,那他们也肯定会回到这里。

“你还敢来这里。”少女心情很不好的说道。

“我没地方去。”易言说道。也许是因为王肃是来杀她们的,所以易言有些心虚,在这少女面前竟是有些弱势的感觉,又也许是他看到少女会法术,易言有些怕。

少女‘哼’了一声,直接去到了屋里,过了一会儿拿了个包袱出来。易言在门外等着,她出来时,问道:“唉,我问下,那个,我王叔,你看到了吗?”

“王肃啊,死了。”少女说道,从易言身边擦身而过,留给他一个后脑,乌黑的头发上还沾着几片叶子。

正要走出门外时,她突然又回过来,去盛了一碗浓粥,说道:“一个人吃这么多,猪啊。”

易言无言以对,他这些是煮了两个人份的。他不想与这少女争执,这里面的米是她们家的,一切都是她们的。

盛完之后,少女说道:“你最好离他那样的人远一些。”说完便出门而去,远远易言看到她一边走一边吃着,大概是饿坏了。她回来显然是因为刚才走的匆忙,现在回来拿东西的。

易言不知道王肃是不真的死了,他不相信,可是又不敢确定,只能在这里等着。

第12章 :罗宵

正当太阳将偏西时,王肃回来了。这让易言那颗越来越不安的心终于定了下来。两人又吃了些东西便上路了,易言并没有多问什么,显然王肃的心情很不好。

再次上路,依然是在走山路。

一天之后,在吃东西的时候,易言找了机会问王肃那父女是什么人。王肃说是乱党。

乱党在易言的心中其实并不算是什么坏人,并不像那些占山为王的土匪一样抢夺过路行商的财物,比那些街上混子都要好得多。他不太明白为什么王肃非要杀他们,而且还是专程的去追杀。

乱党与反贼不同,乱党并不崇尚暴力,他们一群想要让国家富强的人。这是易言心中对于他们的印象。

王肃大概是看出了易言的心思,说道:“以后你也要修行的,如果见到这种传播夷人外国思想的人,一定要杀了,绝不能放过。”

“为什么?”

“改朝换代不可怕,就怕改天换地。因为他们做的就是改天换地的事。”

易言不太明白什么叫改天换地。

王肃说道:“你不会明白,他们这些如果成功了,我们这些修行人面临的只有死亡,会断了我们的修行之路,会让以后的人再也无法修行。”

“为什么?”易言再次问道。

“以后你修行的话,当你能够从天地虚空之中学到法术时,你就会清晰的感觉到来到海外的那股力量正汹涌而来。而我们的法术,根本就出不了这片大地,自从六年前败于英吉利国后,我们的法术即使是在离大地不远的海面上也难以施展了。他们带来的不光是改朝换代的思想,而是会将让我们这片多姿多彩的天地洗成空白的海水。”

这是易言第一次听到王肃一口气说这么多的话,他能从王肃的话中听出那种忧虑。这或许是所有修行人的忧虑。

易言现在难以体会,他不知道自己有一天会不会也这样,见到这些传播西洋各思学术思想的人便要决绝的杀了。

王肃已经抱着刀靠坐在树下闭上了眼睛,易言借着火光拿出那本《妙门万化寻灵真经》,顺手翻着最后一页,上面写着:“世界大同,我们是誓死守护着这片已经浸染了千万年修行之血的大地,追寻着先辈们通往仙灵世界的妙门,还是试着去接纳那自西方汹涌而来的烈焰,或者我们会浴火重生,也许我们会在火焰之中化为灰烬。这都将由你们去做决定,你们每一个修行人,你们的决定,决定着我们后人的命运,决定着祖先的传承。”

易言虽然不能亲身体会到这天地与修行人之间的微妙联系,却感受到这文字之中沉沉忧虑。再看最后一句话:“我修行,我孤独,我的灵魂将融入这片大地,我不后悔。”

易言心中沉甸甸的,他不知道这本书的的作者是谁,只知道最前面出现过作者自称的李某。

火焰在跳动,就像易言的心一样。

燃烧着,是那么的不安。他也觉得,这修行人就像是这一堆木头,正在燃烧着,却终将化为灰烬,也许灰烬之后会出现一片新的大地,但现在的这些终究是灰烬了的。

他睡下,梦中烈火熊熊。

……

……

这片山名为罗宵。

江西省与湖南省边界处有罗宵连绵千余里,罗宵之中又有名山数十座。

六岁时上镇上秀才家的私塾之中学习,十二岁时秀才死后,他去了县中的淳风书院。在书院之中所学也颇杂,山川地理亦有涉猎。

耳中听说鸟鸣虫叫,易言却没有半点清静与愉悦。现在的他汗流满面,全身疲惫,一步步的朝山顶而去。

他的体内拥有灵力,却并没有让他变的身轻如燕。他自己丝毫也感应不到那灵力的存在。

一阵山风突然呼啸而来,风中杂夹阳兴扑向易言的头,将他那从辫子里散出的头发冲起。

易言终于上了山顶,太阳的余晖落在脸上,将他脸上的污渍和汗液照的清清楚楚。那光芒照入他眼眸深处,他眯起了眼。一阵风将他的辫子吹起,也将他身上燥热吹去。

他们已经进入了江西与湖南连界的罗宵山中。

适应了那夕阳光芒之后的易言看到王肃站在不远处,迎着风看着夕阳。

这一刹那,易言为这眼前景象着迷。万里江山,尽在眼底。落日的余晖,照在重重的青山之上,层林尽染,万山红遍。

这景象,是易言从来没有见过的,他从来没有想象过,登高望远会是这样的壮观。

看着从近到远的青山,层层叠叠。

近处看像是能潜龙卧虎,远处却像画中影像,一抹一线间,潜雾渺渺。

夕阳照在他那脸上,一块块绿色的斑。那是槐魅被杀洒在他脸上的绿色的液体竟是已经侵入肌肤。

那液体是槐魅一生的精华所在,就如人之血液。只是它的那绿血更加的宝贵,若是被会炼丹的道士得到了,当会炼出一炉好丹来。这些天来,易言没有照过镜子,根本就不知道脸上有几块大大的绿斑。

“我们今天晚上在那里‘罗宵观’中宿一晚,明天再走。”

王肃那平静的声音将易言拉回现实之中,他大多时候都是这般的严肃而平静,像是天塌下都无法他动容。

易言真正感受到他内心情感流露的是在山神庙中那些,和那天晚上在火边说修行人与乱党的事。

是修行让他变得冷漠而孤独了吗?易言有时候会这么想。

王肃只是向易言说了一声后,便朝前方走去。

前方相连的那座山上竟隐约可见一栋宏伟的屋宇,易言心想那一定就是王肃所说的罗宵观。

王肃话少,易言同样话不多。两人一前一后沉默的走着。

突然,王肃停下了脚步,警惕的看着前方。

一头身上有着赫黄斑点色的老虎自转角处走了出来。

王肃并不后退,只是紧紧的盯着那黄色的老虎,易言在他身后并不能看到他的脸,却在这一刹那间发觉得他的背就像是一座山峰一般,能挡住洪水狂风。却又有着一种强烈的压迫感,易言连退数步,而那老虎则是低趴着身子,像是要跃起扑向王肃。

这时有一道哨声响起,老虎低声咆哮着,却又缓缓的退去。

王肃并不再前进,一会儿后,有一个年轻的道人在上面喊道:“不知哪位道友来我罗宵观,孽畜无知,还请道友不要见怪。”

“真是深山修行的道者,可御猛兽护山。”易言心中想着。

随着那声音的响起,易言看到那高处隐约有人下来,不一会儿已经到了面前不远处,是一个年轻的道士,头发盘起,以一根黑色的带子扎着,身上穿着宽大的黑色道袍。他来到王肃的面前,行了个道礼,眼中精光闪烁,随之说道:“道友好精纯兵煞之气。”

王肃却是抱刀,行了个江湖的礼节,说道:“不过一刀客,胡乱修得一身煞气而已。”

年轻的道士笑了笑,说道:“如果小道猜得没错的话,道友应是寻求突破之法的。”

王肃声音依然是平静的说道:“道长好眼力。”

年轻的道士开朗的笑着,眼睛却看向了易言,眼中竟有几分惊异的味道,转而即逝。而易言却觉得自己像是已经被他柔和的目光看穿了。可是年轻的道士却并没有说什么,只是一转身又引他们上罗宵观中去。

上了山之后,易言看到一座座道观依山而建,并不十分的高大,却有着一种与山脉相合相通的感觉,与那些参天大树融为一体,就像那观是从山中长出来的一样。

年轻道士并不引他们走正门,而是行侧门而入,王肃也不以为意。入了观中之后,易言越发的觉得这道观有着一种自然的和谐,处处看上去简单,但是仔细一看就会发现建造的极为复杂,不是俗世之中的人所能建的。

王肃同样的抬头看着,年轻的道士看着他们的神情,便介绍道:“这座偏殿是祖师爷手上建的,那主殿才算是真正气象万千。”

“哦,难道那主殿另有来历?”王肃问道。

“那主殿原本是谁所建已经不得而知,但是派中典籍记录,那主殿是经历过数个门派兴衰的。现在属于我罗宵,千百年后,不知又属于何人。”

年轻的道士这般的话语让易言非常的诧异。按说,无论是谁都会希望自己的门派能够与世长存,虽然都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事,但是却没有一个人会这样说自己的师门。可是年轻的道士却说的这般的自然,像是将万物生长、兴衰变化都看透了。

一路上大多是年轻的道士在说,偶尔遇上一些道士,都是会朝那年轻的道士行礼,并喊一声师兄,而那年轻的道士却并不回礼,也不应,只是自顾自的说着。

终于他们到了一处似专门用来待客的地方,王肃叫易言在外面的等,然后便随那道士进去了。

易言虽然很想去听听他们说了什么,但他并没有想过要去偷听之类的,也并没有因为王肃叫他在外面等而有什么不舒服的。

坐在那台阶之上,看着夕阳将满天的白云都照的通红,他的心突然就静了下来,仿佛能够听到这万物的生发。远处童子诵道经的声音和灵鹤轻啼的声音,都随着风传进了他的耳里。他突然有一种在这里常住下去,永不回人世间的想法。在这里,没有那些选择与恐惧,怔怔的看着天边的夕阳。

第13章 :蹑空【求收藏,推荐票】

有一个童子走近,看着易言坐那里一动不动,问道:“你坐在这里看什么?”

易言伸手一指,微笑道:“夕阳啊。”

“夕阳有什么好看的。”童子眉清目秀的,说道:“我带你去一个地方玩吧,可好玩了。”

易言看到满脸期待的神情,却是摇了摇头说道:“我叔叔在里面,等会出来他会找不到我。”

童子看了看那屋子,说道:“哦,在三师兄房里啊。没关系的,他们还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三师兄最唠叨了,一定会要很久才出来的,等他们出来了,我们都回来了。再说了,就算我们没有回来,在这罗宵峰上,师兄只要喊一声,我们就能听到了。”

“还是你去吧,我就不去了。”易言拒绝道,他也不是很擅长言词,感觉童子也是一番好意,所以是不好意思的表情说出来的,却仍然惹得童子不高兴,只见童子站起身来,说了一声“真胆小”之后就头也不回的离去。

夕阳慢慢的落下,那红彤彤的云渐渐的发白,灰暗,最终融入茫茫的天空之中,再也难以看清。

星辰满天之时,王肃与三师兄出来了。易言无法从他们的表情眼神之中看出任何东西来,却见三师兄打量着自己,说道:“我听王道友说你是要去少穆先生那里。”

易言不知道王肃与他都说了什么,也没有什么可隐瞒的,他第一次听到少穆先生这个称呼,但猜测应是指那位林公,于是说道:“那是家父死前为我求得的一个机会。”

“你的事,王道友都与我说过了,我们都觉得你或许不太适合。”那三师兄说完看着易言,易言则是有些惊慌的看向王肃。王肃面无表情,却点了点头,说道:“确实不太适合。”

这还是第一次从王肃这里知道原来他是这样的心思。

三师兄说道:“你可知道少穆先生是什么人?”

易言摇了摇头。

“那位少穆生先用民间的称谓来讲是云贵总督,是当朝二品大员,显赫而尊贵。但是在我辈修行人眼中,他却是生紫府结金丹的神通修士,整个大清国也没有多少。在他的身边有许多名家子弟,个个都是皆是寻灵、食煞之人,你去那里只怕连他的面都难以见着,最终只会沦落为打杂小厮。”

易言现在已经不是对修行境界一无所知的人了,知道现在修行之人大多是遵从于《妙门万化寻灵真经》的那些境界。有些人先食煞,再寻灵,有些人先寻灵再食煞。而从老师刘淳风那里知道,如果能在林公的教导下寻灵的话是再好不过的。

他有些慌乱,他这是放弃了去了白鹿洞书院学习的机会,选择去云南的,不光是一个人去,而是带着一家人的祝愿和自己的未来。可现在还没有到,就已经听到这样不利的消息,一时之间心砰直跳。

他不知如何是好,三师兄继续说道:“一个人的性格决定着他的命运,虽然性格也随着经历而改变,但是若能够一开始就遵循于性格而选择,以后的成就就会顺畅许多。”

“你也是在淳风先生的书院之中学习过的,应该明白我的意思。你的性格怯而敏,善忍耐,又能静,这性格放在林公身边不适合,却适合在这山间修行。”

三师兄说完便朝易言微笑着,此时易言怎会不知道三师兄的意思,看向王肃,王肃点头道:“林道长是罗宵门中的第三弟子,道行高深,若是你愿意的话,林道长便能可收你为罗宵弟子。”

易言从王肃的话中知道,他是要自己答应下来的,而且他也是认为自己在林公那里去是不适合的。

峰回路转之间的岔道上最是难选择,与在家里时的选择一样,这又一次走到了决定他命运的路口。

王肃与那三师兄林道长都在看着,易言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是好,难以取舍,却脱口说出一句话来。

“父亲不在世,入罗宵出家修行的话,得请示母亲的意思。”

易言话一出,三师兄先是面露惋惜之色,很快便哈哈笑道:“虽然罗宵有门规,却并没有强求的意思。”

说罢便不再说收他为徒弟的事,转而向王肃说道:“王道友既然执意赶回去,这重重青山,我是为地主,就让我送你们一程吧。”

易言心中还在想着三师兄的话是什么意思,是指不强求自己当罗宵弟子呢,还是不强求门中弟子遵守门规。听得三师兄说要送他们出这层层青山,便看着他,却见他也正朝自己看过来,眼中深邃的看不到任何的东西,但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