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当项羽遇到刘邦-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首先,项羽不让刘邦在关中为王,这让刘邦始终耿耿于怀。刘邦觊觎关中之心从未泯灭,这也为他以后出击项羽留下了口实。
其次,项羽暴虐关中,让他在失去民心的同时,也反衬着刘邦的威望愈高,无意中给刘邦“约法三章”的政治作秀加重了砝码,为日后刘邦顺利还定三秦打下了基础。
第三,项羽最终选择离开关中,让刘邦失去了最有力的约束。项羽和刘邦的封地如果挨着,刘邦是不敢轻易造次的,正因为项羽的远离,给刘邦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发展空间。
第四,刘邦最终还定三秦,让他获得了一个稳定的大后方。在楚汉对决的四年之中,刘邦不断地从关中获取兵员和物资的支持,这为他与项羽一决高低增添了砝码。
第五章 气量·鸿门宴疑云
【1。人的思维容易被左右】
人最不容易被左右的是思想,人最容易被左右的也是思想。这话其实并不矛盾,人和人的区别,就在于对事物认识上的差别。不同的人,会对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想法和认识。认识事物需要一个过程,人的认识水平,也总是在认识过程中不断得到提高的。所以,即便是同一个人,对同一个事物,在他不同的人生阶段,也会有着不同的认识。这个认识有时是先前的认识的补充和完善,有时则完全相反。
人的思想容易被左右,在于人的思维局限性。有的人是直肠子,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所以对他们来说,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自然容易被外界左右。有的人则思维灵活,敏感而多疑,对他们来说,一未必是一,二未必是二,但他们有时也会因为过分的敏感和多疑,而被这种敏感和多疑所左右。
人的思想容易被左右,也在于人们容易对事物作出误判。误判的原因不在人的思想本身,而在于事物的复杂性。有时一件看似简单的事情里,有着许多弯弯绕,一个弯弯绕不到,就会出现误判,从而也就桎梏其中。有的人判断准确,是对事情考虑得周全,想得深,捉摸得透,并不是智商上的差别,就像读书一样,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功夫用到了,你的思想也就成熟了。
人的思想容易被左右,还在于人的思维容易被诱导。理是用来说的,也是用来讲的,即是讲和说,就存在一定的逻辑性,也有一个论证的过程,只要逻辑通顺、论证充分,这个理就是道理,就是真理。但逻辑和论证也是很复杂的。逻辑有严谨的、有松散的,还有狗屁不通的。论证有充分的、不充分的,还有荒谬荒唐的。一个不注意就会马失前蹄,随着错误的命题走下去,从而你的思维也就被左右了。
在鸿门宴前后,项羽的思维就被刘邦左右了。这里面有他自己的原因,也有事件本身的原因,还有刘邦误导的原因,很复杂,可以说全都凑到一块儿了。
【2。鸿门宴,一次偶然的吃喝】
许多人印象中的鸿门宴,是一个充满杀机、布满陷阱的一个局,是项羽为了在饭桌上解决刘邦而设的一个圈套。更有甚者,还危言耸听,称其为史上最危险的一次饭局。其实,真正的鸿门宴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惊险。这顿饭基本上还是在和平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的,只是范增在其间增添了一个“项庄舞剑”的助兴节目,让气氛变得略显紧张而已。
产生误解的根本,在于人们认识上的主观性,认为此宴是项羽刻意安排的,是有意为之。有意为之,这就给这顿饭定下了感情基调,那么接下来发生的一切都会按照这个思路顺下去,无形中增加了它的惊险性。这是唱戏和拍电影的惯用手法,为的是让故事更具感官冲击力。但这般演绎,戏剧张力是有了,却有悖于历史的事实,对项羽也是不公平的。
其实,这顿饭不过是临时起意的一顿饭,并没有什么预谋。事情也很简单:刘邦占领关中,便派兵把住了函谷关口,项羽进不来,一气之下武力冲关,还要对刘邦兴师问罪。刘邦害怕了,只好去找项羽解释谢罪,解释清了,双方一握手,一抱拳,连说误会误会,项羽顺便留刘邦吃了个饭,这就是所谓的鸿门宴了。这个在《史记·项羽本纪》中说得很清楚:“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可见这顿饭并非特意安排,事先也没什么具体准备。这和临近中午之时,突然有以前的同僚找你来办事,完事后顺便喝点闲酒性质差不了多少。
之所以这样说,还有以下三个原因:
首先,刘邦造访事出仓促。
本来刘邦并没有打算跟项羽道歉,或者有,也并没有提上议事日程。是因为头天晚上项羽的叔父项伯去给张良通风报信,将项羽要灭刘邦的军事计划和盘托出,刘邦方觉事态严重,这才听从项伯的建议,决定第二天亲自面见项羽,把事情解释清楚,去前也并没和项羽打招呼。
其次,项羽并不知道刘邦一定要来。
项羽本来很生气,让将士们吃饱喝足,枕戈待旦,准备好好收拾一顿刘邦。结果项伯晚上不睡觉,跑去张良帐中报信,被刘邦收编,回来后便劝说项羽:“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说要不是人家刘邦先拿下了关中,你能这么轻轻松松就进来吗?人家立了这么大的功,你还要打人家,这样做太不仁义了,咱们应该好好对人家才是。项羽因而“许诺”。许诺并不就是许下第二天的饭局,而是许诺不再攻打刘邦了。晚饭时还咬牙切齿、磨刀霍霍,睡觉前就改成约在明天中午一起喝酒,太突然了吧?由此可见,项羽并不知道刘邦第二天会颠颠地跑来道歉。
第三,酒席准备得不充分。
这其实就是一顿普通的便饭。酒水有的是,军中常备,吃的东西却很简单。樊哙闯进去,项羽赐酒赐肉,扔给他一块“彘肩”(彘肩就是猪肘子),可见当时的宴会和梁山那帮贼寇们平时聚餐差不多,就是大碗喝酒大块儿吃肉。而且整个宴会也没什么助兴节目,项庄在请示项羽要求舞剑助兴时就说了:“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军中无以为乐”,已经说得很清楚明白,宴席上没有美女陪饮,更没有舞姬翩翩起舞,和平时吃饭并无两样。
既然刘邦来访和项羽接待都具有不确定性,那么第二天的这顿午饭自然不是有意准备的了。这就是一次偶然的吃喝而已。
【3。项羽到底生刘邦什么气】
在鸿门宴之前,项羽一直在生刘邦的气,这也是让人们误会鸿门宴是有意安排的一个原因所在。项羽生气不假,但也得看他生的什么气,生气到什么程度,是不是已经生气到非要杀了刘邦才解气的地步。
项羽最先发怒是因为刘邦封关,这是他生气的直接原因。项羽打败章邯后,随即和诸侯联军兴冲冲地西进关中,结果遇到阻碍,发现“函谷关有兵守关,不得入”。一打听这是刘邦的部队,而且听说这老小子“已破咸阳”,搞不好现在正在皇宫里翘着二郎腿享清福呢(其实刘邦已还军灞上),所以项羽很生气,当即向当阳君黥布的先遣军下令:给我拿下刘邦。
注意,此时项羽生气,并非一定是生刘邦“已破咸阳”的气。而是刘邦破了咸阳,关中已在其掌控之下,却仍要派兵据守关塞,那防的就不是敌人而是自己人了,也就是那些反秦的各路诸侯,这表明了刘邦对反秦诸侯的一种排斥态度。这是项羽不能容忍的。当年你刘邦投靠我们,现在你却拒绝我们入关,是可忍孰不可忍,这个绝对不行。假如关中还没有被拿下,刘邦只是拿下了函谷关,那么在函谷关驻兵就无所谓了。刘邦已攻破咸阳这就不是驻兵不驻兵的问题,而是一个态度问题。项羽生的是这个气。
项羽这人脾气上来得快,下去得也快。他的这次怒火,在让黥布武力冲关后基本就消停了,因为项羽接下来并没有进一步的军事行动,而是“至于戏西”,在那安营扎寨,歇了。最多将来见到刘邦,调侃他一番,或者给他个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让他下不来台也就完了。
项羽再次动怒,是因为曹无伤的进言,这也是他决定大动干戈的客观原因。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给项羽拱火,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的火噌地一下就蹿上来了,感觉这个刘邦实在太过分,这才发布“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的命令。
曹无伤列举了刘邦三大罪状:想当关中王,想让子婴为相,想全部霸占珠宝。那么,这三点项羽最在乎哪一点呢?
多数人认为项羽在乎第一点,就是刘邦“欲王关中”,想当关中王。其实未必。那时项羽并没有意识到刘邦的野心,因为刘邦怎么都是要被封王的,推翻秦朝,诸侯封王,这事本来就天经地义。刘邦作为反秦大军中的一份子,一路实力不小的诸侯,而且拿下了关中,战功显赫,不封王是说不过去的。如果说项羽有一点生气的因素,那也是因为刘邦太过招摇,还没等到册封,就俨然已经把自己当王了。
说项羽对刘邦“欲王关中”不是很在乎,还有一点可以证明,就是范增的进言。范增对项羽说:“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说刘邦早先是个贪财好色的小混混,现在入关后秋毫无犯,肯定憋着什么坏呢。我曾让人给他相过面,此人有天子相,应该尽早除掉,免留后患。话说得很清楚:刘邦这人不简单,将来恐怕会成为我们最危险的敌人。但项羽对范增这番话显然没有听进去,因为他没有作出任何反应。而且根据以后在鸿门宴中的态度来看,他是不同意范增这种说法的。范增当时数次暗示项羽杀刘邦,项羽根本不为所动,就足以说明这个问题。对于项羽来说,范增所谓的刘邦有天子之气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秦始皇当年听说“东南有天子气”,于是常游东南,表现得很在乎,因为天下只能有一个天子,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项羽就不一样了,因为他本身也没想当皇帝,所以对刘邦当关中王,有“天子气”什么的,根本不会往心里去。最起码在那时候不会往心里去。
真正让项羽大生其气的是第二、第三点,“使子婴为相”和“珍宝尽有之”。这是他坚决不能容忍的。秦王子婴代表着大秦朝,是他剿灭的对象,刘邦却要将他收归己用。金银珠宝是剿灭秦朝的战利品,是掖着脑袋抗秦换来的胜利果实,是要拿来大家享用的。后来项羽火烧咸阳,“收其珍宝货财,诸侯共分之”,那是人人有份的。现在却被刘邦一人私吞,如此狭隘自私而又目中无人的行为,是项羽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也就是说,项羽生气是因为刘邦不懂事,并不是刘邦有什么政治野心。那么既然这样,刘邦在项羽心中,就该属于那种可以教育好、改造好的同志,还没有达到必须铲除的地步。
正是因为刘邦的行为让项羽不爽了,项羽才产生了不想让刘邦继续留在关中的念头。如果刘邦很乖巧,项羽未必就不会在关中给刘邦留下一席之地。项羽的行为并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那样,都是战略、政治、局势,那是后来人们总结出来的,是作为一种教程,拓展人们思路的。人的想法有时很简单,只是被人为地复杂化了。
既然项羽内心并不想杀刘邦,那么鸿门宴有预谋的说法也就不成立了。它就是一次迎来送往、铺张浪费的胡吃海塞,席间增加一个人,中途退席一个人,都是很正常的事。所以樊哙闯帐,项羽扔给他一个猪腿:来,一块儿吃。刘邦想出去撒尿,项羽一挥手:去,别憋着。
项羽其实并不想杀刘邦。项羽听完曹无伤的汇报,很生气,于是给三军将士发布命令:“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明早打牙祭,去收拾刘邦的军队。不过这“击破沛公军”和要了刘邦的脑袋,二者还是有区别的,击破就是打败、重创,是给刘邦点教训,让他知道知道厉害,别老自以为是,以为他打下关中,这关中就是他的了。
当时项羽已是各路诸侯公认的大哥,刘邦则属于进军关中的一路,和项羽执行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任务,所以刘邦对这个老大的威风还没有一个感官上的认识,项羽要做的就是让刘邦认识到这一点,让刘邦和其他诸侯一样,对他俯首帖耳,听命于他,达到这个目的也就行了。从这点上讲,项羽也不会真的想杀刘邦。因为让一个人臣服,比费劲剿灭一个人,在感觉上来得更爽。
而且,项羽如果真杀刘邦,那也得有个过硬的理由才行。事实上项羽并没有这样一个顺理成章的理由。刘邦虽然封了关,不让项羽进入,那是刘邦不知道项羽来,没来得及向守将发布放行的命令,并非在内心抵制项羽,坚决不让项羽入关。曹无伤列举的刘邦三大罪状中,唯一可以让项羽判刘邦死刑的,就是第二条,“欲以子婴为相”,这是对秦国末代君主的姑息,是除恶不尽,是反秦的态度不坚决。至于第一条,刘邦欲做关中王,那是与楚怀王熊心的约定,项羽挑不上眼。而“财宝尽有之”,这个虽然让人不爽,却也上不了台面。
再者,刘邦和项羽是曾经一起并肩战斗过的老战友,以前没有过利害冲突,现在也没犯原则性错误,如果项羽把他杀了,那些诸侯们会怎么想?会对项羽的人品如何认知?这些项羽不会不考虑。他现在已被诸侯们捧为上宾,正是感觉最爽的时候,他不可能完全不顾自己的形象,也不可能完全不顾及诸侯们的感受。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在诸侯中树立威信,树立自己的威严。他要尽力笼络他们,不让他们对他产生怀疑和失望。威慑刘邦显然能达到这个目的,而杀掉刘邦,特别是在吃饭喝酒的宴会期间杀刘邦,则只能适得其反,不但会让天下诸侯耻笑,也会失去靠生死打拼才艰难聚拢起来的人心。
刘邦其实也不想对抗项羽。人在得意时,很难做到头脑清醒。刘邦入关,可以说历尽千辛万苦,当他坐在咸阳宫那张秦始皇曾经坐过的龙椅上时,面对珠光宝器、美女佳人,刘邦觉得实在应该好好放松一下,享受享受这来之不易的生活。不过刘邦还没来得急享乐,便被樊哙和张良泼了一瓢冷水,在他们的建议下,他只得万难忍住了欲望,开始低调做事,高调对待人民群众。
尽管刘邦后来在关中做得很乖巧,也大大树立了自己的光辉形象,但他仍旧做了一件错事,就是听取了一个他后来轻蔑地称之为“鲰生”的人的话:派兵守住函谷关,不让诸侯入内。刘邦觉得此举可行,于是“然其计”,很高兴地采纳了他的意见。
为了深入分析刘邦为什么会作出“然其计”的判断,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段话。鲰生对刘邦说:“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彊。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这段话说了三个意思:一是关中地利好,富庶而险要;二是章邯已被项羽封为雍王,受封地就属于关中的一部分;三是千万别让其他诸侯抢夺了咱们的胜利果实。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关中是个好地方,千万别让别人给占了。
这话是很对刘邦心思的。刘邦现在已经占领了关中,在函谷关驻兵也是很正常的事,而且关口一封,关内尽属刘邦,那才是实实在在的关中王的感觉。但此举会招惹得项羽不高兴,这倒是刘邦预料之外的事。因为他根本没想过要对抗项羽,他很清楚那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