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明朝那些事-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急红了眼的叶臣向中央求援,多尔衮派出看家法宝——炮兵,二十四门红衣大炮集中小北门猛轰,城塌,清军冲入,陈永福率军死战,死于乱军之中。
在明降将纷纷叛顺降清的浪潮中,陈永福是唯一为大顺朝尽忠死难的将军,人与人的差别就这么大呢?
原来早在明末开封战役时,守城的河南总兵陈永福就射瞎了李自成的一只眼,后来李自成在招降走投无路、但心有顾虑的陈永福时,曾折箭为誓,表示陈若归顺,决不相害!陈永福听后放心归顺,李自成实心相待。故在太原保卫战中,陈用生命回报了李的真诚,可见什么时候,真诚相待必会让人终有所得!
太原城陷后,李自成发现,想躲回山陕当一个地方的“在野党”,过小日子的想法太幼稚了,清朝那一帮人的“执政党”,为建立“一族专政”的政权,正挖空心思把所有“在野党”赶尽杀绝呢。明白了这点,他马上重整军马二十五万,并被迫放弃了“三年不征”的施政纲领,大肆征粮。一切就绪后,终于刀锋出鞘。十月十二日,在两个战场上同时向反动的清王朝发动进攻。
第一战场在山西平阳(今山西临汾),第二战场为河南西部,两大战场大顺军先后投入十万余人,攻克济源、盂县后,直扑河南怀庆。清怀庆总兵、汉正黄旗将金玉和与副将常鼎、参将陈国才被击毙。大顺军乘胜进攻怀庆府沁阳县,清卫辉总兵祖可法连夜领兵进城固守待援。
消息传到北京,多尔衮大吃一惊,他本以为大顺朝己是一只奄奄一息的病猫了。正己经兵分两路,一路由其弟多铎南下攻打建国不久的南明,一路由其兄阿济格从榆林进兵西安,收拾李自成,实现三兄弟一统中华的雄心梦。
现在大顺军的节节胜利让多尔衮清醒了许多,原来大顺仍是一只令人生畏的老虎,如果自己按原计划“两个拳头一起打人”,那到时李自成趁虚进攻山西、逼近北京。大清朝就有可能再回到冰天雪地的北大荒“开荒种地”去了!
多尔衮决定计划跟着变化走,速令多铎改变进军路线,由南下改为西进,先解沁阳之围,然后进攻潼关,和阿济格一起来给呆在陕西的李自成免费赠上一道“关门打狗”的大餐。
李自成不知道自己无意中当了一回“活雷锋”,为南明做了一件“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大好事。当他明白过来时,已陷入清军的南北夹击中,潼关、榆林先后遭到疯狂进攻。
坐镇西安的李自成左右观察,认为南边的潼关战场只有马世耀八千人,众寡悬殊,而榆林尚抵挡一阵。权衡再三后他亲自同刘宗敏、刘芳亮星夜兼程,赶往潼关与多铎决战,继山海关之战后,又一场精彩粉呈的潼关之战打响了!
一群群来自西北和东北的汉子们,为了理想,为了胜利,在北方的旷野上开始了砍人或被人砍的生命博杀。
西北和东北是中国两个源源不断出精兵的地方,雄魂壮美的大西北千百年间曾出现过一统六国的秦兵、纵横四海的汉军;而在冰天雪地的东北,也出现过坚猛善战的鲜卑、过万则无敌的女真。
潼关战役于十二月二十九日打响,因急着打败多铎,好回援榆林,李自成没有选择据城固守的战法,而直接旷野血拼,大顺军总司令刘宗敏与清兵先在潼关城外接战,不胜而回。
因1645年春节到了,考虑到双方战斗人员汉人居多,需照顾一下大家的情绪,双方休战,放松心情,欢渡春节!
1644年终于过去了,这一年,太波谲云诡了!太惊天裂地了!太大起大落了!展望四百年后的历史,只有1911年和1949年才可以和她媲美!
又一次撤退
春节公休三天后,初四,大顺军上班工作,由刘芳亮领兵再次出战,又不胜。李自成急了,亲自挥刀上阵,清军主帅多铎见李自成也上来了,嗷得大叫一嗓子后,挽袖子操家伙上阵,潼关之战到了最激烈最精彩的瞬间。
两军昏天黑地打了一天后,步兵为主的大顺军吃亏了,损失巨大。
见白天啃不动多铎这块又臭又硬的茅房石,初五、初六大顺军连续两晚发动夜袭。但上上下下、熟读熟纪、活学活用《三国演义》的清军岂是吃素的,大顺军的夜袭战“事倍而功半”。
初九,对清军来说绝对是一个利好的消息!他们日夜思念、翘首企盼的高科技武器——红衣大炮,终于从太原运到了潼关。
在太原城下就大显神威的红衣大炮在潼关战场上再接再厉,对准潼关城一阵猛轰,本来就倾斜的战场形势更是出现了一边倒,大顺军成批成批的伤亡,“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在这里又一次得到了充分的论证!
吃了大亏的大顺军试图冲出潼关城,拔了清军的炮兵阵地,但刚出城,就被大炮打回。
在潼关战役正打得热火朝天时,陕北的阿济格留下明降将姜瓖继续攻打榆林,自己带着北路清军主力,绕过榆林,攻克延安,气势汹汹直向大顺朝的国都——西京(今西安)扑来。
在潼关指挥作战的李自成听到这个坏消息一下子愣住了,自己挨了多少骂,受了多少累,挣下的那点家当就都放在西京了,若让阿济格给端了老窝,自己可就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舍不下家当的李自成只得丢下葫芦去按瓢,带大部队于十一日回援西安。他一走,马世耀一看没指望了,次日即向清军主帅多铎献关投降。
但献关后的马世耀见到了呆头呆脑、混沌未开、连汉语都说得有一句没一句的多铎后,觉得向这位爷投降实在有辱自己的品味,后悔了,他又秘密让手下送信给李自成,请他速回师潼关,和自己里应外合,打败多铎。
但托非所人,这封信竟稀里糊涂落到了多铎手里,多铎一看,就乐了:“想阴我,太小儿科了吧!别忘了,我可是‘阴谋大师’皇太极的高徒呀!”
但收拾马世耀的八千人还是要讲究些技巧的,经过多方努力,多铎版的巨型“鸿门宴”上演了!十三日,多铎以打猎为名,在潼关西南十里的金盆口设下埋伏,然后谎称将举办兄弟会盟宴,请马世耀和手下的弟兄们务必赏光参加。
马世耀认为多铎头脑简单、心眼实在,就带领手下大大咧咧地赴宴。
宴会上,原大顺军将士正喝得红光满面,东倒西歪之际,多铎一声令下,埋伏在狭谷中的清军一拥而出,老马及手下在酒足饭饱后,拍拍胸脯抹抹嘴,统统被清军快送往阎王殿报到,至此,潼关之战以多铎完胜而收场。
再无后顾之忧的多铎风风火火,由南往北直扑西安而去。
十三日就回到西安的李自成,与部下商议,在清军南北夹击下,大顺朝何去何从?
大顺将军谋士一致认为:谁不说俺家乡好,可惜家乡呆不了!这时的西安,虽然向各辖区下达了严格的征粮指标,但因陕西十年九旱,粮食稀缺,西安所征的粮食储备根本不足以维持与清军的持久战,一旦南北两路清军围城,缺粮的大顺朝迟早会因饥饿而趴下。
不在陕西呆了,那茫茫神州,何处安身?
最佳选项当然是四川,天府之地、沃野千里、物产丰饶、表里山河,但遗憾的是已被张献忠拿去做了自留地。李自成早就与张献忠撕破了脸皮,→文·冇·人·冇·书·冇·屋←现在落难投靠,脸面上过去过不去另当别论,张献忠一肚子坏水,在他的地盘上,那会有大顺的好果子吃?
剩余选项是回湖北西部的“龙兴之地”,在那里一旦清兵再追来,就去找软柿子捏捏,把南明的半壁江山据为己有,再回过头来和满清周旋。中国这么大,难道清兵真有本事把自己追到“天涯海角”去?
决心东进湖北的李自成本来是要等上榆林的李过、高一功再撤的,但得知潼关失守,多铎正马不停蹄地向西安推进。李自成只好让人给李高捎话:“大哥先闪了,兄弟拾掇拾掇随后来,襄京再见!”
临撤退前,李下令部将田见秀把西安城内所有建筑、仓库、粮食、衣帛统统烧掉,来一个“焦土抗战”。幸亏这位田将军还算有人性,只点着了东门楼和南月门楼,百姓房屋、粮仓并未烧毁,李在撤退中回望西安,见城中烟火冲天,以为田见秀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指标,这才放心而去。
多铎十八日进入了“不设防城市”西安后,左寻右找,既不见敌人——李自成,也不见友人——阿济格,念天地之悠悠,独“快乐”而无比!
阿济格本来是应该先到西安的,但这家伙眼小,攻克延安后,转道塞外的土默特,鄂尔多斯部落“打秋风”(勒索驼马),逗留了一段时间,结果无意中成全了多铎的“好事”。
对此,“大清军事委员会”决议如下:多铎工作积极、富有成效,通报表扬,并奖励在西安休整一个月;阿济格消极怠工,会师迟到,通报批评,并不得休整,继续加班加点,追剿李自成,将功补过。
极度郁闷的阿济格把东进的大顺军当作了最好的“出气筒”,从河南西部咬住即紧紧不放,一直追到江西九江,共打了八仗,据自己上奏是“八战八捷”,也算多少挽回些面子。
李自成现在被阿济格这个大疯狗追得“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既不是胆小怕狗,也不是风格高尚,而是他有了更高更新的目标,懒得搭理阿济格。
他带兵从西安“闪离”后,穿山越岭、历经艰险,终于将老老少少的中央机关工作人员、大顺军及军属等撤到自己的老革命根据地——襄京四府(襄阳、承天、德安、荆州)后,即命四府兵员七万人迅速向自己集结。
这七万多襄京守备部队,是自己当年北上陕西时,留在襄京防守左良玉的。两年来并未打过硬仗。看着这支兵精粮足,训练有素的看家部队,李自成信心大增,将这七万人和他带来的部队进行了合编,组成了南征军,宣布了下一步的作战命令——“放弃襄京、进兵江南”。
“大顺襄京卫戍司令”白旺对这道命令提出致疑:说陕西丢后,襄京就是大顺唯一的一块根据地,况且自已在襄京已经经营了两年多,群众基础好,湖北又是鱼米之乡,供应充足。另外,大顺如果要夺取江南,那么自古就讲“守江必守襄”,当年南宋就是凭襄阳抵抗元军二十多年的。主上若想长久占领江南,襄京无论如何还是应该坚守的。
但从北京、陕西跑路回来的大顺高级干部及军队领导人显然已得了“恐满症”,实在不愿陪满洲大兵在北国的平原上玩“猫捉老鼠”的游戏了。他们坚信只有“笨鸟先飞”地到了江南,凭南方炎炎烈日、水网交错、河流纵横的“天时地利”,方能阻挡满洲人的铁蹄。
最后的结果当然是:少数服从多数,意见可以保留,命令必须执行!
命丧九宫山
1645年三月,李自成率领全部家当——大顺军20万和干部、家属30万人,共50万的“难民部队”,由襄阳、承天,向汉川沔阳推进,准备找自己的老对手左良玉叙叙旧,并捎带分一杯羹。
驻守武昌的南明宁南候左良玉一听报就慌了,此一时彼一时,当年和李自成干仗就败多胜少,现在自己的实力更是老太太过年——一年不如一年,虽号称八十万人马,但那是大大加了水份的,八十万人马大部份是游兵散勇、地痞流氓组成的,这支部队最大的特征就是——“征战不足、扰民有余、有饷则聚、无饷则乱。”
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的左良玉连连向南明的南京政府告急,但忙于“党争”的南京政府那有心思来管他的闲事,盼来盼去只等来南明江西总督袁继咸领着一支小部队来到湖北蕲春阻击李自成。
左良玉没辙了,硬着头皮在顺河口打了一仗,结果曾被清兵打得落花流水的大顺军,转而又把左良玉军打了个流水落花,大顺军上下总算找回了一点失去的尊严和自信!
左良玉一看自己既无法与大顺军争锋,又不能担上“丧师失地”的罪名,更不敢到清朝那边“虎口夺食”。几番考虑,在手下的鼓捣下,左宁南候向死去多年的永乐帝借智慧,借口接到北来的崇祯太子密谕,打出了“清君侧”的旗帜,整军沿江东下,宣称要去南京“清理门户”,除掉祸国殃民的马士英。
撤离武昌前,左良玉本着“我得不到的东西,别人也休想得到”的人生信条,放火烧掉武昌城,害得李自成一到武昌,就被迫投入到水深火热的抗险救火的运动中去了。
刚客串了一回“救火队队长”的李自成,正准备洗洗睡了,那个“甩不掉的大疯狗”阿济格就又领兵追来了,还把个烟熏火燎的武昌城围了个数匝。
武昌被围后,刘宗敏、田见秀眼睛发直、脑袋发晕,率兵五千,出城迫战,但都被阿济格打了个满地找牙,逼得李自成再次激情上演“午夜狂奔”,——放弃武昌东下。
东下后的李自成日子那是相当的不好过,大顺军现在是既无后方供应,又要保护随行军属,伤员还无法安置。几十万人向炸开了锅似地在湖北荆州地区乱窜,到处搞一些“自己动手(抢老百姓),丰衣足食”的自救活动,上下组织混乱,指挥失灵,大顺“流亡政府”变成了“流氓政府”!
阿济格没有“饶人之处且饶人”的高尚情怀,四月初,在阳新富池口追上大顺军猛砍一顿。中旬,还在富池口,又把大顺军狂揍一顿,打得大顺军的士气如打了霜的茄子——实在是蔫。
四月末,阿济格又在江西九江口追上李自成,和大顺军又来了最后一次激情碰撞,结果这次碰撞,饥寒交迫的大顺军损失巨大,大将刘宗敏、军师宋献策和李自成的两位叔叔被俘。(此仗即是阿济格所奏的“八战八捷”的最后一仗)
随军出征的吴三桂一见生擒了仇人刘宗敏,大喜过望,亲自手执利刃,将刘宗敏和李自成两位叔叔细细剐杀,终于告慰了被残杀的全家三十四口之在天之灵。
激起仇恨的人,终将被仇恨淹灭!不知刘宗敏身受利刃的瞬间,是何感受?
同时被俘的宋献策头脑灵活,凭着自己周易八卦、奇门遁甲的专业技能,把个本来就疑神信鬼的阿济格哄了个五迷三道,不仅不杀,反而弄回北京供了起来。
这场战斗后,大顺朝丞相牛金星眼看和李自成混下去,是没有任何翻本的指望了。对革命前途灰心失望的他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和儿子牛佺跑到清营摇尾乞降,牛佺被委任为清朝黄州知府,而牛金星因曾积极参与迫害大明官绅,早己成为“不耻于全国士林的臭狗屎”,清政府也不好安置。老牛同志只好成为了大清第一代“啃小族”,跟在儿子屁股后面“讨生活”,后老死于牛佺的官署中。
九江之战后,清军统帅阿济格认为大功告成,于是,率领志得意满、筋疲力尽的手下班师还朝。李自成终于摆脱了这条大尾巴疯狗。
擦干了身上的鲜血,掩埋了战友的尸体,冷眼送别了背叛的人们,李自成又踏上了新的征程,他满腔悲愤,却从未失望。
尽管自己已经称帝,但在他的内心深处,却真实喜爱着“闯王”这个悠久的称号。“闯者,代表着勇敢,代表着无畏,代表着不屈不挠,代表着百折不回。”自从23岁起兵以来,他就在这个“闯”字的指引下,越过了一座座山,跨过了一条条河,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在屡仆屡起之间,他一次次浴火重生,一次次坚定地向人生的新高度攀登!
今天,他又失败了,生命又一次暗淡无光,一切仿佛回到了出发前的起点。
但,这一切,未曾不会是另一场成功的起点,自己刚三十九岁,生命正进入一个在反思中成熟,在成熟中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