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文学概论讲义-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些字便可以成诗。诗不是那么容易的东西。白话是种有力的表现工具,但是,诗人得抓住白话那“有力”之点;能捉住言语的精华不是一般人所能作到的,就是诗人也要几许工夫而后才能完全把言语克服了。“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都是俗字,可是这两个俗字要比用两个典故难得多了。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原是“到”字,后改为“过”字,又觉不好而改为“入”字,最后定为“绿”字。这些字全是俗字,为何要改了又改,而且最后改定的确比别的字好?天才的自然流露是确有其事,但是,“自昔词人琢磨之苦,至有一字穷岁月,十年成一赋者。白乐天诗词疑皆冲口而成,及见今人所藏遗稿,涂窜甚多。”(《春渚纪闻》)这足以给新诗人一些警戒。用白话写的与用典故写的都不能算诗,假如写的人只是写了一段白话,或写了一堆典故;美的是艰苦的。
诗的体裁也与用字有关系:“诗庄词媚,其体元别。”自非确当的话,但是一首七古与一首词间所表现的自然有些不同。《琵琶行》不能改入《虞美人》和《玉阶怨》,因为体裁不同,所表现的内容也便不同。因此,找到适当的格式,还要找相当的文字,才能作足这形式之美。自然,一个格式也可以容纳许多不同的思想感情,但有的格式是只能表现某一些思感的,绝句与多数的词调的容纳量是比律诗窄狭得多。诗虽未必都“庄”,而许多小令是必须“媚”的。新诗的发展还正在徘徊歧路的时期,在形式上有许多人试用西洋诗体,这个尝试是应小心一点的:专拿来一种格式,而不管它适于表现什么,和它应当用什么文字,当然会出毛病的。

第十四讲 戏剧
孔尚任在《桃花扇传奇》的序言里说:“传奇虽小道,凡诗赋、词曲、四六、小说家,无体不备;至于摹写须眉,点染景物,乃兼画苑矣。其旨趣实本于三百篇,而义则《春秋》,用笔行文,又《左》、《国》、太史公也。于以警世易俗,赞圣道而辅文化,最近且切。今之乐,犹古之乐,岂不信哉?”
这段话对于戏剧的解释,在结构上只看了文学方面,在宗旨上是本于“文以载道”,而忽略了艺术上的功能。戏剧之与别种文艺不同,不仅限于它在文体上的完备,而是在它必须在舞台上表现。因为它必须表演于大众目前,所以它差不多利用一切艺术来完成它的美;同时,它的表现成功与否,便不在乎道德的涵义与教训怎样,而在乎能感动人心与否。所以亚里士多德在《诗学》里指出:“因为人类有摹仿的本能,所以产生了艺术。戏剧便是用行为来摹仿。依了诗人自己的性格的严肃与轻佻,他可以摹仿高尚的人物和其行为,或是卑低的人物与其行为。前者便是悲剧的作者,后者是喜剧的作者。悲剧中有六个要素:结构,性格,措辞,情感,场面,音乐。悲剧的目的在唤起怜悯与恐惧以发散心中的情感。这样,亚里士多德把戏剧的起源与功能全放在艺术之下,而且指出它是个更复杂和必须表演的艺术。它不是要印出来给人念的,而是要在舞台上给人们看生命的真实。因此,戏剧是文艺中最难的。世界上一整个世纪也许不产生一个戏剧家,因为戏剧家的天才,不仅限于明白人生和文艺,而且还须明白舞台上的诀窍。一出戏放在舞台上,必须有多方面的联合:布景与音乐的陪衬,导演者的指导,演员的解释,最后是观众的判断。它的效力是当时的,当时不引起观众的趣味,便是失败。读一本剧和看一本剧的表演是不同的:看书时的想象可以多方的逐渐的集合,而看戏时的想象是集中在目前,不容游移的。
“假如在文艺中内部的分子是重要的,在戏剧里,外部的分子也该同样的注意。戏剧有他种文艺没有的舞台上的表演;这一点——以真的表现真的——使戏剧成为艺术的另一枝。但是这以真的表现真的并不与日常生活完全相同……。真实,并非实现,是戏剧的命脉,是以集中把实现提高和加深,使之不少于,而是多于实现。”(Worsfold,The Drama①)戏剧是多于生命的。
拿这个道理方可判断与解释戏剧。古代与近代的戏剧不同,西洋与中国的戏剧不同,但是,它们的同与不同并不重要,我们应首先注意它们合于这个原理与否。拿这个原理去衡量戏剧能使我们看出它们为何不同,因为既要表演,时代与环境的不同便叫表演的方法不一样,希腊古代的戏剧是那样的古怪,然而在当时是非那样表演不可的。元曲的一人唱,旁人只答几句话,是不足以充分表现真实的,虽然它们的抒情诗部分是非常的美好;抒情诗在古代希腊戏剧中也有,但不象元曲中那样多,也不那么重要;况且舞台上的表演是不能专依靠抒情的。明清的戏剧,人物穿插较比火炽了,可是唱的部分还是很多,而且多是以歌来道出行动和事实,不是表现给观众;至于象《长生殿》中的《弹词》与《闻玲》那类的东西,是史诗与抒情诗的吟唱,不是戏剧的表现,可以算作好诗,而非戏剧。多数的中国戏是诗与音乐的成分超过戏剧的。
拿古代希腊和中国的戏剧与现代的比较,我们看出来它们的不同是在表现真实的程度不一样。无论什么戏,只要它是戏,便须表现生活的真实,因为刺激情感是它的起源。但是,这表现真实的方法是越来越真切的,所以古代希腊与中国的旧剧便不能与西洋现代的戏剧比了。古代希腊的戏剧是由民间的歌唱,进而为有音乐的表现,而后又加入故事。有这样的进展程序,所以它的诗的分子很重要。表演的时候,是在极大的露天戏园,能容纳两三万人,于是,演员必须穿着五六寸高的厚鞋,戴着面具,表演只能用手式与受过训练的声音慢诵戏文,以使听众全能看得见听得见。这个方法在事实上能给观众一些感动,假如观众是在那个场面之前。中国戏剧是显然由歌唱故事而来,所以,它的组成分子是诗与音乐多于行动的,它的趋向是述说的,如角色的自道姓名和环境,和吟唱眼中所见景色与人物,和一件事反复的陈说;在武剧中事实总是很简单的,它的表现全在歌舞与杂技上。毛西河《词话》里说:
“古歌舞不相合,歌者不舞,舞者不歌;即舞曲中词,亦不必与舞者搬演照应,……宋末,有安定郡王赵令畴者,始作‘商调鼓子词’,谱《西厢》传奇,则纯以事实谱词曲间,然犹无演白也。至金章宗朝,董解元,不知何人,实作‘西厢〃o弹词’,则有白有曲,专以一人〃o弹并念唱之。“嗣后金作清乐,仿辽时大乐之制,有所谓‘连厢词’者,则带唱带演,以司唱一人,琵琶一人,笙一人,笛一人,列坐唱词;而复以男名末泥,女名旦儿者,并杂色人等入勾栏扮演,随唱词作举止,如‘参了菩萨’,则末泥揖;‘只将花笑祇’,则旦儿捻花类,北人至今谓之连厢,曰‘打连厢’,‘唱连厢’,又曰‘连厢搬演’……“至元人造曲,则歌者舞者合作一人……然其时司唱犹属一人,仿连厢之法,不能遽变。”
有这样的来源,所以,就是到了后来的昆曲与皮黄戏,还是以唱舞为重要分子,而不能充分的表现。观众,在古代希腊,是一面看剧,一面敬神,因为演剧是一种宗教行为;在中国,这宗教成分不多,而是去听一种歌,看一种舞,歌舞的形式是已熟知的,不过是看看专门演员对这歌舞的技术如何,从而得点愉快。依着这歌舞的发展,一切神奇的事全可以设法加入,可能的与不可能的全用方法象征或代表出来,于是,中国戏剧便日甚一日的成为讲歌舞技术的东西,而不问表现真实到了什么程度。有的剧本实在很好,但是被规则与成法拘束住,还是不能充分的表现。这样,希腊剧被环境与设施上限制住,发展到“一种”歌舞剧上去。设若我们拿西洋现代戏剧和他们比较,我们立刻发现了现代戏剧的发展是在表现真实方面。
先从结构上说:亚里士多德说:“每个悲剧有两部分,进展与结局。重要行为之外的,和有时在其中的,穿插,作成进展部分;此外的是结局。”这样看起来,希腊古代戏剧的结构与西洋的五幕剧的,和中国的四折或多于四折剧的,并没有多少差别;因为五幕剧的进行与中国四折剧的进行,也是依着起始、发展与结果的次序。不过希腊剧受表演设备的限制,角色只有三人,而西洋与中国剧的角色便没有数目上的限制。这样希腊剧的重点就不能不在于给整个的印象而忽略了细小的节目,而后代的戏剧,因为穿插复杂,角色无定数,便注意到细小节目;于是它的重点便移到部分上去,而更显着真切。中国剧的幕数划分虽甚整齐,而在一折之中,人物的出来进去很多,不能在极恰当的时候换场,而且就是换场的时候,也没有开幕闭幕的举动,可是对于细节的注意也有显然的进步。在许多由昆曲改造的京戏中可以看得出对于穿插的改善,使事实的表演更近于真实。这趋进写真的倾向——因为戏剧是要表现真实的——是剧本进步的一个动力。
古代戏剧多取材于伟人的故事,而且把结局看成顶要紧的东西。近代戏剧的结构的取材多是平凡的事实,而结构的重要似乎移到性格的表现上去。古代是以结构中的穿插来管着角色,近代是以性格的表现带领着行为。中国的戏剧差不多是取材于历史的,可是历史人物的表现儿乎永远与平凡人物相似;在元曲中结构很有些象古代希腊的,是以结构为主,而人物个性有时不能充分发展。近代的中国剧,虽然结构的重要还在人物性格之上,可是在穿插上显然的较比活泼,而且有的时候给次要的人物以很好机会来表现个性:假如《西厢记》按着古代希腊结构的组成,它的重要人物一定只是莺莺、张生与老夫人;可是王实甫的作品中,红娘成为极活泼而重要的角色,差不多把莺莺们完全压倒了。这注重人物的趋向,也是受了求真的影响。事实人物不厌其平凡,其要点全在怎样表现他们,这似乎是近代戏剧的趋势,虽然有人,象阿瑙德,以为事实必须伟大高尚,但是依着文学进展的趋向看起来,文学日甚一日的注意在怎样表现,这是不能强为矫正的。据我看,结构与人物的高尚与否似乎不成问题,所当注意的是结构与人物的如何处理。尤瑞皮底司已经把历史人物作为真人物似的而充分表现他们的个性与讨论他们的问题,时代精神是往往叫历史的人物与事实改变颜色的。结构在古人手里是定形的,把些人物放在这结构下活动着;现代是以结构为戏剧发展的自然程序,我们引莫尔顿一段话看看:“假如结构为对于人生范围中的扩大设计,为经验之丝所织成规则的图案,正如许多色的线之织入一匹布,则此观念之表现必带出它的真正尊严。此外还有何种象这样秩序的排列为科学与艺术的会合点?科学是检讨那美丽而混杂的天体的律动,或将那自然表面的幻变复杂,列成有系统的类别与良好的生命秩序。同样,艺术继续着创造的工作,从事物的混乱实况中作出理想的排列。这样,那生命的迷网,带着许多相反的企图,错综与曲折的相反心意,和全人类的争斗或合作,在这里,没有两个人完全相同,也没有一个对别人能完全独立——这个曾经多少的劳力,被科学的历史家研究而作成一调和的方式,名曰‘天演’。但是,历史家看出来,戏剧家早已看到这一步。戏剧家曾经检讨罪恶,并且看出来它与‘报应’相联,曾把欲望改为深情,曾接受真实中没有定形的事实而使成为有秩序的经济的图形。这个把定形加于生命之上就是结构……。”(Moulton,Shakespeareasa Dramatic Artist.①)
这样,我们明白了什么是结构,它是极经济的从人生的混乱中捉住真实。它即是这样的一个东西,它的重要便多在于表现真实,而真实是多于生命的。那希腊古代戏剧的特重结构,与结构的事实必须是高贵尊严的,便不能限制住后代戏剧的注重人物与行为的细微处,也不能限制住把人物的表现改为一个主义或问题的表现,因为无论注重哪点,结构的形成是根本含有哲学性的。这哲学性便使时代的心神加入戏剧里边去,从而戏剧总是表现人生的真实的,而不是只表现一些日常的事实。
在这里,我们就可以想到戏剧创造的困难在何处。它第一要在进展上使节目与全部相合,一点冗弱与无关的情节也不能要,这样,才能成为一有系统、有目的之计划,才能使观者的思想集中而受感动。第二,它要由进展而达到一个顶点。这比第一层又难多了,而且是多数戏剧失败的原因。叔本华说:
“第一步,也是最普通的一步,戏剧不过是有趣味……。第二步,戏剧变为情感的。戏剧的人物激起我们的同情,即间接的与我们自己同情……。第三步,到了顶点,这是难的地方。在这里,戏剧的目的是要成为悲剧的。在我们眼前,我们看到生活的大痛苦与风波;其结局是指示出一切人类努力的虚幻。(Zei8。COm电子书。整*理*提*供)
“常言,开首是难的。在戏剧中恰得其反;它的难关永在结局,……这个困难的原因,一部分是因为把事物纳入阵网之中是比怎样再把它提出来容易的;一部分是在开首的时候,我们许多著者完全随便去作,及至到了最后,我们要和他要求一定的结果。”(Schopenhauer,on Some Forms of Literalure.①)
这个困难是事实中的,因为结构的意义既如上述,它的结局必须要满足观众的要求,那就是说由看事实而归到明白人生的真实,由表现人生走到解释人生。希腊古代的戏剧多数是依着当时的宗教与人生观,使命运的难逃结束一切。中国的戏剧多数是依着诗的正义而以赏善罚恶为结局。这两种对生命的看法对不对是另一问题,但是,人生的哲学及观感是不限于这两种的,因而戏剧中所表现的精神也便不同。近代的思想与信仰是差不多极难统一的,这足以使戏剧家由给一定的解释与哲学,改为只是客观的表现,或表现一个问题而不下结论;这样,近代的戏剧结构便较比古代的散漫一些,但在真实上更亲切一些;可是,它的结局决不能象古代的所给的印象与刺激那样的一致。近代的戏剧差不多是由解释真实而变为使观者再解释戏剧,这是很危险的,但也许是不可避免的事实。
再从言语上说,戏剧中言语的演变也是以表现真实为主。古代的希腊戏剧是用韵文的——诗剧。所以,在亚里士多德的《诗学》里,他差不多完全是讨论悲剧,因为史诗与抒情诗是包括在悲剧中的,悲剧是诗的演进到极完美的东西。但是,尤瑞皮底司已然大胆的用日常的言语去表现:“日常生活与事情”。莎士比亚的戏剧中,是韵语与散文并用的;大概是在打趣与平凡的思想上他便用散文。这便足以证明散文是比韵语更能表现真实。于是,后代便连无韵诗也不用,而完全用散文;因为人是不用韵语讲话的。中国戏剧的言语,除了最近的新剧,总是歌曲与宾白相兼,但是,近代的皮黄戏中歌曲的词句,虽然勉强着用韵,而事实上实在不能算是诗,或者连韵语也够不上;而且演员有自由改定词句的权利,所改正的有时远不及原文,但是,在声调上更悦耳,听者也便不去管它象话不象话,而专以好听为主。今日的新剧提倡者,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