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辛亥:摇晃的中国-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桑丘做公爵采邑的总管。不过,王金发其实是读过书的人,据说还中过秀才,到日本留过学。只不过比起做书生,他更喜欢江湖,比起革命道理,他更热衷江湖道义。大王做了都督,当年在嵊县一带的江湖人士,都来了,他的部队,很快从不满百人,扩充到一个旅,然后将近一个师。绍兴在他没来之前,已经有一些士绅主张“独立”过了,成立了新政府,但他来之后,把所有的人都赶走,换上了自己的人,当年资助过他的嵊县乡绅黄氏父子兄弟,成为政府的核心人物,不管做好做歹,王金发基于江湖义气,照单全收。

靠义气统治一个地方,有病是自然的。部下纪律不好,但都是昔日的兄弟,王金发没法约束,军队勒索、敲诈,强取财物,甚至强奸妇女之事,时有发生。这种事被他撞上了,一枪毙掉,兴许能好上几日,然后一切照旧。几个把持府政的亲信,也只能一任他们营私舞弊,弄权弄钱。按鲁迅的观察,就是天还没凉,就由刚来时的布袍子,换成了皮袍子。当年闹革命,王家的家产荡尽,还欠了不少债。现在做了都督,就派人挑着银元,到处还债。凡是嵊县的亲戚来绍兴看他,一律赏钱,弄得王家有一搭无一搭的亲戚,相望于道,都来都督府走亲戚。他把外祖父接来绍兴享福,摆队鸣炮迎接,吓得他年迈的外祖心惊肉跳,说什么也不在绍兴待了,回家不久就死掉了。显然,对于中国人来说,骤贵耀富,倒不是太大的失德。王金发最让人看不过的,是他自己放浪形骸的行为举止。这个曾经在日本混过多年的革命党人,做了都督,还跟在日本时一样,携下女或者艺妓郊游。当时人送给他一个美婢侍寝,他就带着这个漂亮女孩,每日到处驰马,饮酒,放枪,还自以为得意,大丈夫当如是焉。这样的浪漫风流,在一个内地小城,大众的观感,自是不好。加上王金发是本地人,当初跟徐锡麟、秋瑾办大通学堂闹革命,加上他自己后来做山大王,跟当地的乡绅,有着太多的是非和纠葛。加上义气为上的王金发立意要为秋瑾报仇,当了政,复仇的面自然会扩大,睚眦之怨必报倒也不至于,但牵连较广也是事实。跟别的光复后新政府不同,绍兴有个执法处,专门审理和枪毙人犯,前前后后,据说一共杀了五十几个人。这样的镇压反革命的纪录,在当时是罕见的。那些有满人抵抗的地方,都没有这样杀人。

但是,王金发治绍的恶名,还不仅仅在于多杀了人,关键是百姓乃至乡绅的负担加重。从本质上讲,王金发矢志北伐,扩军速度奇快,一个小小的绍兴府,居然不到八个月就招了将近一个师的军队,军队多,筹饷压力自然大。绍兴没有多数现代工商业,只能从赋税上想办法,不仅传统的盐茶两税加重征收,而且光复地区普遍的减免田赋,在绍兴也提前开征。同时,王金发还借口镇压反革命,严禁鸦片,对当地粮户和乡绅大肆勒索,没收田产。这样的话,原本就对山大王充满敌意的当地乡绅,不免对他的统治群起而攻之。连他资助办的《越铎日报》,也刊登抨击他的文章。王金发的士兵前去捣毁了报社,伤了报人,结果引起更大的反弹。革命党人用武力压制言论,使得王金发在全国都有了恶名。其实,随着时间推移,王金发在舆论的抨击下,行为是在逐步收敛的。原本逮捕了秋瑾案中传说是主要告密者的章介眉,最后在各方的说情下,还是把他放了。《越铎日报》大张旗鼓地骂他,他也没把这境内的报纸封门。

尽管平时老百姓挺喜欢山大王,绿林好汉劫富济贫的故事到处流传。可一旦真的山大王来了,他们还是有些害怕的。加上山大王的统治过于随意,百姓的负担反而重了,地方的秩序反而不好了。原本在政治上跟着乡绅走的百姓,自然也就对王金发怨声载道。于是,在全国统一撤销各地军分政府的压力下,在绍兴人的告状声和舆论的抨击声中,王金发灰溜溜地离开了绍兴。唯一的收获,是手上有了几十万的大洋。

此后的王金发,就基本上变成了上海滩上的一个豪客,成天醇酒妇人,花天酒地,豪饮豪赌,收了名妓花宝宝,买了座小洋楼,安享温柔乡之福。国民党二次革命,他虽然不能说一点没有参与,但毕竟没有出来亮亮枪法。再后来,他渐渐跟党人也不怎么来往了,还有传说他将要自首投靠袁世凯,帮忙缉拿革命党人的。但是,这种事毕竟没有发生,北京政府陆军部的批文也说,他一匪未缉,空有自首的虚名。王金发的最终结局,是在1915年袁世凯统治的盛期,惩治革命党的风声早已过去,他准备在西湖边安家之际,被浙江督军朱瑞诱捕,当即于1915年6月2日,被枪杀于杭州军人监狱。看临刑前被五花大绑的照片,王金发神态自若,虽多年以妇人与酒自戕,还不失为一条汉子。而杀他的朱瑞,其实在当年攻打抚台衙门时,还是同志。就当时的档案材料看,显然浙江督军朱瑞比北京政府更有积极性杀这个昔日的同志。也许,山大王的名声害了王金发,有这个名声,回到家乡,无论有无作为,地方官总是会担心的。

【谭延辏В罕渎业氖芤嬲摺�

在民国,谭延辏歉鋈宋铩K谕艏枪裾龉飨堑墓裾龉姓撼ぁK淙缓孟袷等ú辉谑掷铮ù死献鍪裁矗等ㄋ坪醵疾辉谑掷铮暇故嵌チ颂斓拇蠊伲篮螅傩泄岬摹R舱婢凸崃耍嵩谥猩搅辏镏猩降呐员撸桓鼋槭恢毕胍醋钪涨笾坏玫牡胤健�

但是,谭延辏Р皇抢贤嘶嵩保魑桓龃笕宋铮锩淖矢窈芮场K竦车墓叵担镏猩降墓叵担加谛梁ジ锩8锩撬簧乱档淖鄣悖绻皇钦獬「锩赡芑崾且桓雒穑蛘吒吖伲只蛑氖榉ḿ遥蘼廴绾危换岣锩渡瞎叵担换嵘婕澳敲炊喑〉恼绞拢换岬卑斩骄⑺玖睢⒕ぃ俚敝飨托姓撼ぁ�

其实,谭延辏У恼嘎锻方牵窃谇迥L费雨'是个贵公子,父亲谭钟麟,做过清朝的陕甘、闽浙和两广总督。谭延辏歉鲈督琶牟抛樱倌甑弥尽J曛行悴牛乃甑弥星迥┳詈笠唤炜凭俚幕嵩椿崾缘谝幻屏撕系奶旎摹R皇俏魈笠蚰晖凡焕桃庾非蠹残碜丛筒灰欢ㄊ侵绷サ牧醮毫兀呛系奶费雨'了。但是就这个会元,也让湖南人一时很是扬眉吐气。晚清湘人很牛,但最牛的胡林翼、曾国藩和左宗棠,都不是科门高第,一直也没有科门高第。一个谭延辏В衙孀油旎亓诵矶唷�

谭延辏У母盖祝歉霰J嘏伞N煨缥率保祷の碌拇罄舨欢啵隼捶炊孕抡姆饨罄粢膊欢啵兴桓觯诹焦阕芏饺紊希紫炔贸沸抡挛瘛?墒牵犹费雨'却是个趋新的人物。辛亥年,他是湖南谘议局的议长,是立宪派的领导人之一,给清政府添了不少麻烦。此前的立宪请愿,他也是一个积极的推动者。不仅如此,湖南的谘议局,属于当年最活跃的谘议局之一,搞得风生水起。每有举动,全省为之瞩目。因为加税案,他跟巡抚官司打到资政院,而且取得了胜利。革命前,他跟革命党没有关系,但辛亥年巡抚余诚格几次要杀党人,都为谭延辏柚埂8锩⑸氖焙颍钡奶阑谎费雨'也对清政府失望到了极点,因此,尽管对革命党人不明里就,还是很配合,不仅出面说服立宪派士绅接受焦达峰和陈作新,而且出任军政府的军政部长。只是,在一个讲究资历的国度,焦达峰这样在革命党和社会上都藉藉无名的会党好汉,在绅权特重的湖南,无论如何是无法立足的。即使焦达峰当了都督之后,没有那样的江湖做派,胡乱封官,天天摆席,他的都督也做不长,因为总有人不服。

不服的人策动士兵作乱,杀了焦达峰和陈作新,但却拥戴谭延辏ё龆级健D侨眨诰河咳胩芳遥比胩冒拢蠛粜〗校骸八翘费雨'?”吓得谭延辏嫔缤痢>翰还苋叨唬等攵级礁笥械蹦暾钥镓坊婆奂由淼奈兜馈S惺妨纤担熬恳郧科仁侄危运娜烁褐虢危娜唆ǎㄌУ囊馑迹┲扇ァ保笃币话恪W魑夤说某ど乘拔袼鞠蛏纤颈ǜ嫠担费雨'在去都督府的路上,是一路哭着去的。到了那里,谭延辏О肷味ㄏ律窭矗琶靼渍庑┚翰皇且拿且龆级健K崃肆礁鎏跫旱谝唬裨峤埂⒊露耍蛭潜暇故歉锩坏诙艘丶吐桑泳āH绻淮鹩Γ酪膊蛔稣飧龆级健J乱阎链耍好侵荒艽鹩λ蠹乙黄鸶吆敉蛩辍D乔樾危拖竦蹦暾钥镓繁痪坑荡鳎婆奂由硪谎�

由于谭延辏С闪苏獬”渎业氖芤嬲撸裕罄吹氖芳遥坑兴荡躺苯勾锓迨撬闹甘梗淙徊⒚挥兄ぞ荨F涫担费雨'在当时,也感觉到了某种尴尬。他刻意疏远作乱的军官梅馨,致使此人一直郁郁不得志。同时,他对焦达峰任命的都督府人员,一律留任,以示安抚。作为一介文人,被一群军汉拥戴为都督,没有能力制裁作乱者,大概也就只能这样了。据说,谭延辏б灿幸皇趾们狗ǎ诰嗣媲奥豆皇帧R苍庥龉肘镁说奈Чィ即Ρ洳痪5牵暇共皇蔷耍谀歉雎沂溃桓鑫娜耍苣讶镁诵姆诜K隽硕级街螅显谒稚希魑鼻跋叩闹苯雍蠓剑恢蔽值侥媳焙吞赋晒ΑS幸馑嫉氖牵绷⑾芘擅欠追椎瓜蛟揽氖焙颍费雨'却加入了由同盟会改组的国民党,成为著名的国民党都督,直到被袁世凯免掉。在督湘期间,对革命党人特好,对“革命伟人”一律刻意逢迎,还把长沙的一条路,改名为“黄兴路”。

此后的谭延辏В鸵恢弊魑竦橙耍钤居谡挝杼āG昂笕味较妫詈蟠蟾锩北狈プ隽吮狈ゾ诙木ぁ8淘嘁谎枪竦衬诹礁龈锩暮擦种弧V皇遣淘嘁恢倍际俏墓伲费雨'却一直在做着将军。可是这个将军,脾气特别好,人们一边尊称他为畏公(他的号是无畏),私下却称他为谭婆婆,谁也不畏他。谭婆婆字写的好,更好求,当年的湖南,一个小点心铺子,都可能有他写的招牌,不过都是免费的。谁撞上他,一求,准答应。做了那么多年的将军,在国民党内,也没有人当他是军人。国民党有两个人缘特好的大人物,被叫做“甘草”(中药里,甘草药性平和,跟哪种药都可以配合不打架的),武甘草是何应钦,文甘草就是谭延辏АF⑵玫娜耍僭艘埠茫环恍小5钦飧龉僭耍唤龈钠⑵泄兀腋仙狭诵梁ジ锩泄兀谛梁ズ蟮难≡裾景啵泄亍�

【张宗昌:一个流氓的革命崛起史】

在众多军阀中,张宗昌是一个标准的流氓,外国人称他是狗肉将军,中国人称他是三不知将军——不知自己有多少钱,多少兵和多少姨太太。他得势之际,中原所有的土匪流氓都喜欢投奔他。队伍每天都在扩大,真的不知有多少兵。另一个较小的流氓军阀孙殿英,跟的大人物人无数,但私下说起来,还是跟张宗昌的时候最爽。他的钱当然不少,但关键他不在乎,没了就没了。部下贪污,从来不是一个问题。手上的钱被骗,他从来都懒得追究。姨太太多到没法辨认,如果有的跟人跑了,跑了也就跑了,从来不会追杀。这种流氓到家的人,不在乎人家花他的钱,也不在乎人家睡他的女人。流氓做到了这个境界,如果不考虑到他对民众的危害,还就是有人喜欢。流氓多了,能做到统兵数十万的人不多。为人再讨人喜欢,也得有机会,而且能抓住机会,这个曾经一度统治过直鲁两省的军阀大帅,起家就在辛亥革命。有谁知道,这个声名坏到家的狗肉将军,当初,居然是正经八本的革命军呢?

辛亥前夕,张宗昌在海参崴(今符拉迪沃斯托克)做警察。当时海参崴华人特别多,整个城市都靠华人撑起来的。为了方便管理华人,沙俄的远东当局雇了好些华人警察,或者说叫门警和协警,张宗昌就是其中一个。不过,他是华人警察中的老大,地位相当于当年上海法租界的黄金荣。张宗昌一米九的大个子,相貌堂堂,胳膊粗力气大,可能还会个两下子,会讲一口洋泾浜俄语,为人也挺仗义的。所有的华人警察都听命于他,华人在那里大小事情都会找他,连俄国人也让他三分。他干过胡子,做过地痞,做警察之后,包娼包赌包贩毒,在海参崴周围方圆几百里的地界,黑道白道都买他的账。当年海参崴新来的雏妓,第一夜必须是他享用。

早在辛亥革命前,革命党人就注意到了东北这个日俄杂处,没有规矩的地方。从来不惮于跟黑社会打交道的他们,把发展势力的目光,投向了著名的东北土匪和马贼。从大连到黑龙江,都有革命党人的身影,[·]也的确联络了不少人。虽然说跟会党一样,这些绿林好汉到时候能不能顶用不得而知,但毕竟有了联系,某些土匪马贼也表示乐意效命。由于当时进入东北,坐船到海参崴更加方便,因此,张宗昌这个黑社会的翘楚,也在革命党的视线之内。由一个留学过俄国的留学生做过他的工作,因此也得到过他的帮助。到了革命爆发,上海光复之后,南方的革命党人开始筹备北伐。鉴于南方革命军缺乏骑兵,而东北马贼举世闻名,于是,黄兴和陈其美先后派了若干人乘船来到海参崴,转道进入东北,准备在马贼中招募一些骑兵。

在张宗昌的斡旋下,革命党人联络上了当时在海参崴以北二百多里大山里占山为王的胡匪刘弹子,此人有差不多一两万的部众,多为马贼,官兵一直拿他们无可奈何。作为山匪绿林,最高的理想当然不是占山为王,也不是被招安,而是投身一个新朝,彻底洗白,摇身一变,成为开国元勋。海参崴是俄国远东的商埠,消息一点都不闭塞,当地的华人知道南方的革命,知道清朝的统治摇摇欲坠。所以,革命党人很快就说服了刘弹子,他们下山来到了海参崴,在张宗昌的庇护下,商议好了具体的条件。最后达成协议,革命政府先给刘弹子以骑兵团长的名义,由刘挑选精锐八百人组成骑兵团,所有的费用,所有的运输安排,均有革命党人负责。

就这样,巨匪刘弹子和张宗昌以及刘的部下,连带一些张宗昌在海参崴的小兄弟,分批乘船南下,到了上海。可是,到了南方之后,原本做团长的刘弹子降级成了营长,而团长变成了张宗昌。在山里称王称霸的土匪头子,出山之后,毕竟没有见过市面的流氓头子吃的开。三转两转,就晕了。刘弹子不甘心,决意反抗,但却像老虎离开了山林,施展不开,不得已,只能带人走路,回到东北重归山林。可怜,走的时候,居然没带走几个人。同样在上海滩混的帮会大佬革命党人陈其美,看来很欣赏这个北方的同道,张宗昌就在上海督军陈其美麾下做光复军独立骑兵团的团长,后来又被编入冷遹的第三师下面做骑兵团团长。袁世凯反正之后,黄兴大肆裁军,冷遹的部队被保留下来,张宗昌依旧做他的骑兵团团长,随后升任旅长,红得不得了。然而二次革命时,张宗昌审时度势,阵前倒戈,投靠北洋大将冯国璋,马上变色,换了主子。换主子的人,一般都会受气,但他赶上了一个厚道的主公,部队居然得到了扩编,编为江苏暂编第一师,张宗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