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禅修入门-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名住持佛宝;无论黄卷贝叶,所诠三藏十二部大小乘经,使见闻者,依之修行,皆离苦得乐,乃至成佛,化化不绝,是名住持法宝;剃发染衣,弘宗演教,化度众生,绍隆佛种,是名住持僧宝。释住持三宝竟。
而住持、别相、一体,悉称宝者,不为世法之所侵凌故,不为烦恼之所染污故。世间七珍,虽称为宝,享乐一时,毕竟成空,只能养生,不能脱死。若论三宝,则能息无边生死,远离一切大怖畏故,永享常乐。
今言归依三宝者,不特归依住持三宝、别相三宝,亦复归依一体自性三宝。落于言说,虽名三种三宝,其实唯是一心,更无别法。举凡一切事物,莫不由心,心摄一切,如如意珠,无不具足。所以教中但云自归依佛、自归依法,自归依僧等,终不云归依于他。六祖云:“自性不归,无所归处。”夫“归”者,是还原义。众生六根从一心起,既背本源、驰散六尘,今举命根总摄六情,还归一心之源,故日归命,故归依亦即归命义。“依”者,是依止义,以诸众生一向随诸色声,逐念流转,苦海漂沉,无依无止,不知何处是归宁之地,今归依三宝,则身有所归,心有所依。从是以后,以三宝为师,三界迷途从此可出,发菩提心,佛果可期。释归依三宝义竟。
既说三归,次明五戒。归依三宝已,当依法修行,方脱三界苦。若不依法修行,则无由脱黏去缚,欲脱生死黏,去烦恼缚,非五戒不为功。故云:“五戒不持,人天路绝。”夫“戒”者,生善灭恶之基,道德之本,超凡入圣之工具,以从戒生定,从定发慧,因戒定慧,方由菩提路而成正觉。故才登戒品,便成佛可期。故日“戒为无上菩提本”也。我佛世尊,开方便门,初唱三归,次申五戒,如是乃至大小乘戒等,良由众机心行非一,且由浅以至深,从微而及显,究竟归元,本无二三。
五戒者,一杀戒,二盗戒,三淫戒,四妄语戒,五饮酒戒。此五戒名日学处,又名学迹,是在家男女所应学故;又名路径,若有游此,便升大智慧殿故,一切律仪妙行善法,皆由此路故;又名学本,诸所应学,此为本故;又名五大施,谓以摄取无量众生故,成就无量功德故。而斯五戒,在天谓之五星,在山谓之五岳,在人谓之五脏,在儒谓之五常。以仁者不杀害,义者不盗取,礼者不邪淫,智者不饮酒,信者不妄语。五戒若全,则不求仁而仁著,不欣义而义敷,不祈礼而礼立,不行智而智明,不慕信而信扬,所谓振纲提纲,复何功以加之!总论五戒已竟。
若别释五戒义者,第一杀戒,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孟子云:“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况学佛之人,岂肯萌其杀念而招苦果?是故佛制弟子,若欲行仁,首持杀戒,杀戒若持,轮回自息。
杀业之始,无非以强凌弱,或贪图口腹,或因财害命,故有人杀人、畜杀畜等,都属于嗔杀、慢杀。若贪口腹而杀者,是属痴杀。然将他肉以补己身,岂君子之所忍为哉?
岂知杀机若萌,仇怼自起,故《楞严经》云:“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相生,互来相啖,恶业俱生,穷未来际,是等则以盗贪为本。”故有劫数难逃之报。
岂独杀人当偿命,杀畜亦复然。如佛世时之琉璃王诛释种,释迦佛种族当为琉璃王所诛时,释尊尚头痛难忍者,果从何因耶?以琉璃王昔为大鱼,释迦种族是食鱼肉者,释尊昔为小童,曾以棍子敲鱼头三下,今故感头痛。释种是啖鱼肉者,故为琉璃王之所诛灭。如是观之,因果相酬,可惊可怖。
故《楞严经》云:“则诸世间胎卵湿化,随力强弱,递相吞食,是等则以杀食为本。”是故佛慈岂但及于人类,而慈及蚁子。佛法平等,无高下故,佛眼观之,大地众生皆能成佛。又《梵网经》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世间无知,互相吞啖,故如来制不得伤害生命。且蠢动含灵,皆有佛性,昆虫之属,尚不得害,况同类相残?一切众生既皆有佛性,未来必定成佛,既是过去父母,亦为未来诸佛,岂敢伤之?
凡愚俗子,但求自利,不顾人道之伤残,如孟子云:“矢人惟恐不伤人”,但求斗争之胜利,故有水陆空中之杀具。人心日形险恶,世道愈入旋涡,相杀相诛,何时得了!若不图挽救,竟成苦海。凡关世道人心者,莫不疾首痛心,力求和平,挽救人心,使归正轨。重仁慈不重武力,勿贪口腹,见义忘利,则杀心不起;杀机若息,劫运潜消矣!
奈何人心不古,置因果于罔闻,哪知因果理微,如影随形,如响应声,若深信之者,人心则不改而善,纵遇顺逆之境,必无忧喜。当知现生所受,或遇刀兵水火劫贼等事,皆由自造。如大战时,遍世不宁,唯澳地侨居,得免诸难,皆由宿昔无深重杀业。或有遇难者,是其个人别业所感。当知因果理微,不可思议,若信此理,杀心自息。举世若能持此杀戒,则一切杀具皆归无用矣!如来制此杀戒为首,无非欲令人人慈仁愍物,拔自他苦,同证常乐而已矣!杀戒之义略释已竟。
明盗戒者,谓盗从贪起,佛制弟子,于一针一草之微,他人不与,我不敢取,何况窃盗!但是众生唯见现利,种种计求,不告而取。如是乃至以利求利,恶求多求,无厌无足,皆为贪盗所摄。盗之细相如此。大而十方僧物,现前僧物,乃至佛法僧物,混乱互用,虽针草之微,或自用,或与人,皆盗中之至重。花首大士云:“五逆十重,我皆能救,盗十方僧物,我不能救。”乃至父母师长物,不与而取,尚犯重罪,况其他焉!若能深信因果,丝毫莫犯,则此戒不持而自持,大可以道不拾遗,夜不闭门,举世皆成义让之人,更何须监守牢狱哉!释盗戒已竟。
明淫戒者,在家出家弟子,皆当严守此戒。在家五戒,虽正式夫妇非属邪淫,然他人妇女,他所守护,言语嘲调,尚属不可,况可侵凌贞洁、污净梵行者乎?佛制在家弟子,禁于邪淫;出家弟子,邪正俱禁。《楞严经》云:“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千百劫,常在缠缚。唯杀盗淫,三为根本,以是因缘,业果相续。”举世若能持此戒,不祈礼而礼立,威仪自守,不肃而严,而法庭可无案牍之劳形矣!释淫戒之义已竟。
明妄语戒者,妄语之事,亦当制止。见则言见,闻则言闻,言无妄出,细故之事,尚须真实,况事关重要乎!观乎妄语之由,多为希求名誉利养,匿情变作,昧心厚颜。如是乃至未得圣果谓得,未证佛心谓证,欺罔圣贤,诳惑世人,是名大妄语。大妄语若成,堕无间地狱,当慎之莫犯。佛教以直心是道场,何不依之修学,举世能持此戒,则信用具足,不邀名而名自至,不求利而福自归。释妄语戒已竟。
明饮酒戒,饮酒宜制者,酒虽非荤而能迷心失性。《大智度论》明有三十六过,《梵网经》云:“过酒器与人,五百世无手,何况自饮,及教人饮。”昔有比丘能降毒龙,唯好饮酒。一日,醉卧途中,呕吐酸臭难近,唯有虾蟆舔其唇吻。适遇佛至其侧,佛叹云:“汝有神力能降毒龙,今日醉卧,反为虾蟆所降,汝之神力何在?”故佛制止饮酒,酒戒从此始。以酒能乱性招殃,又如昔有在家五戒弟子,因破酒戒而杀盗淫妄齐破,可不哀哉!故酒能为起罪因缘,痛戒沾唇,况尽量而饮乎!举世若能持此戒.则乘醉惹祸,自无其人矣!释酒戒已竟。
若欲不犯此五戒,重在摄心,妄心若摄,分别不起,爱憎自无,种种恶业,何由而生?故《楞严经》云:“摄心为戒,因戒生定,从定发慧。”当知“摄心”二字,具足戒、定、慧三无漏学,断除贪嗔痴,则诸恶不起,自能众善奉行。故“摄心”二字,岂独挽救人心、维持世道,果能摄心一处,无事不办,日久功深,菩提可冀。
我佛洪恩,初唱三归,次申五戒,用斯方便,先拔众生苦,其恩浩大,岂碎身之所能报其万一哉!是故闻说此三归五戒之义,当从解起行。若百家之乡,十人持五戒,则十人淳谨;百人修十善,则百人和睦。传此风教遍于宇内,则仁人百万。夫能行一善则去一恶,则息一刑,一刑息于家,百刑息于国,其为国主者,则不治而坐致太平矣!所以受持五戒,不但钦遵佛制,报感乐果,抑且冥助国律,益补邦家,斯乃三归五戒之名德行相也!
诸位若能真实行持,则得成佛种子,行解相应,方到彼岸。愿诸大众,从此之后,从闻生解,解而思,思而修,则成佛可期,常勤精进,辗转示人,方报佛恩。希诸大众,各宜努力,前途无量,消灾免难。若能受三归五戒,诸恶不作,众善奉行,自能与道相应,无上佛道,可以圆成矣!
十善十恶
夫出家之要,莫先夫戒。所言戒者,即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此言易说而难行也。是故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善恶对待,犹如箭锋相峙。”
所言十事者,身三、口四、意三是也。身三者,杀生、偷盗、淫欲。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语、绮语是。意三者,贪嫉、嗔恚、愚痴是。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为十恶。是恶若止,即是十善。盖善恶本无自性,犹如反掌,而生死涅粲,唯在当人荐取。
所言身三者,断他物命,名为杀生;不与而取,名为偷盗;男女两相交会,名为淫欲。此三恶者,由身业所造。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者,则身业清净矣。
所言口四者,斗乱彼此,名为两舌;咒诅骂詈,名为恶口;心中乖违,口是心非,骗言虚语,名为妄语;无义浮辞,名为绮语。此四恶者,口业所造。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言、不绮语者,则口业清净矣。
所言意三者,不耐他荣,名为贪嫉;怀恨结怨,名为嗔恚;事理盲然,名为愚痴。此三恶者,由意业所造。不贪嫉、不嗔恚、不愚痴,则意业清净矣。
如此十事,若能清净严护,则善果自然克证。若有干犯,则恶道有分。今汝众位,既发心求戒,应当清净三业,勤修众善,誓断诸恶。受戒后,总为人天师范,皆做大善知识。
以戒为师
佛在世时,以佛为师;佛灭度后,以戒为师。舍戒之外,莫由出离;虽有智辩,总成魔外。故僧尼之于戒律,犹车辆之于轨道也;如少违越,立即堕坑落堑。毗尼之道,可不慎欤!今幸为人,闻法受戒,若不乘此反省,精勤学法,一生所办,则一气不来,又披毛戴角去!汝等既受戒已,应当为暗世明灯,作如来使,荷负家业,勿为物质所诱惑,勿为放逸而蹉跎,勿以烦恼无量而不断,勿以众生难穷而不度,各宜精持律仪,上求下化。
说到佛法,如来所说一大藏教,无非为拔济众生。而法门虽多,总不出戒定慧三学。即所谓由戒生定,因定发慧。所以欲求获得自利方便,亦须以戒为首要。在这世界战斗之中,彼争我夺,互相劫掠,结怨日深,没有办法解决。我们为佛弟子的人,应本着如来的大悲心肠,对于佛的净戒,处处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战兢精神,一点不容忽略。我们既了知戒能生定,定可发慧,定慧圆融,就可以显发如来藏的本有光明,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能了达释尊的清净妙理,如是则行住坐卧,处事接物,都圆融无碍了。但是画饼不能充饥,解要圆,行要方,必须照着释尊的教法去实行,方能达到目的。释尊所说的戒很多,就是沙弥十戒,比丘一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能各自实行,却也并不难。戒又有大乘戒与小乘戒之别,然小乘即是大乘的体,大乘即是小乘的用。只要能守持佛的净戒,自然不定而自定了。我希望各位都能依照三学去实行。戒就是人人修行的途径。我们无始以来的烦恼造种种业,也非戒定不能拔出。故《楞严经》云:“唯杀盗淫,三为根本”,我们要斩除这些烦恼,也就体同诸佛。故古云:“信手拈来,皆成妙用。”又言:“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而众生之所以不得悟入者,皆由杀盗淫等烦恼所系缚,把我们本有的光明遮蔽了,死死生生,沉沦苦海,不断地在三界流转。是故释尊用多种方便,开发我们即人成佛的大道,离生生死,得到涅磐。
今将受戒的要义约略说说,你们要留心谛听。佛法之要,在于三无漏学。三学之中,以戒为本,良以由戒生定,由定发慧;若能持戒清净,则定慧自可圆成。
佛所制戒,以要言之,大分三种:一、在家戒,谓五戒八戒;二、出家戒,谓沙弥、沙弥尼十戒,比丘、比丘尼具足戒;三、道俗通行戒,谓菩萨三聚戒。→文·冇·人·冇·书·冇·屋←
今诸位欲求受戒,首重行愿。行者行持,即依戒而行;愿者发愿,即四弘誓愿。行愿相资,方成妙用。佛制戒律,无非使众生断除习气毛病,令止恶生善,背尘合觉。故《华严经》云:“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由是戒故,佛法得以住世,僧伽赖以繁衍。
一。戒法、戒体、戒行、戒相
戒有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之分。戒法者,佛为优婆塞、优婆夷
所制之五戒八戒,式叉摩那之六法戒,沙弥、沙弥尼之十戒,比丘之
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之三百四十八戒,出家五众菩萨之十重四十八轻戒,
在家二众菩萨之六重二十八轻戒,及一百八十四种羯磨,三千八万无量律仪等,皆名戒法。
戒体者,当受戒时,领纳戒法于心胸,于身内即生一种戒体。此体虽非凡夫可以见闻,然一生之中恒常相续,有防非止恶之功能,是名戒体。戒体的优劣,在于受戒时发心的高下。故求戒者,当先明白发心。发心分下、中、上三品:一、下品心,于正受戒时,以智狭劣,誓愿不广,或心散乱,缘境不周,但得戒相守持,无克发体功用,是为下品心,即得下品戒;二、中品心,于正受戒时,心缘一切情非情境,但于所缘境上,仅能分断诸恶,分修众善,唯欲自脱生死,全无度生誓愿,是为中品心,即得中品戒;三、上品心,于正受戒时,心心相续,见境明净,遍缘法界一切情非情境,于此境上,能发决定大誓愿,愿断一切恶,愿修一切善,愿度一切众生,是为上品心,即得上品戒。所以要得上品戒,当发上品心。
又当受戒前,应先究心缘境之宽狭,然后才可以立志高远,见相明白。若不预先深究,法相尚且虚浮,怎能得受上品戒?若或戒全不发,则虚受费功,徒劳一世,大需留意。
缘境虽多,不外情与非情两种。情境就是一切有生命的动物,如人类鱼虫鸟兽等;非情境就是一切无生命的矿、植等物,如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草木房舍、衣药用具等。众生造恶,皆因迷著前境,如见财物起盗心,见美色起淫念等是。但恶业固由境起,善业还从境生,境是制戒之所依,亦为发戒之正本。如淫杀等依情境而制,其戒亦依情境而发;盗妄等依情与非情境而制,其戒亦依情与非情境而发。是故森然有境,皆是制戒之本、发戒之因,若能兴广大慈护之心,遍缘如上情非情境,于此境上发如上三大誓愿,与彼戒法相应,领纳在心,尽寿护持,即是上品戒体。
戒行者,得戒体已,于日用中,动静云为,任运止恶,任运修善,顺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