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美苏三国演义-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艾森豪威尔憋了一肚子气,面颊和脖子都涨得通红,手拿一支铅笔在纸上不耐烦地胡乱划来划去。
英国首相麦克米伦坐不安席,看看怒气冲冲的赫鲁晓夫,瞧瞧脸有愠色的艾森豪威尔;望望不胜其烦的戴高乐,他惊慌不安,不知如何是好。
赫鲁晓夫念到一个地方,又离开稿子猛然喊道:“是什么魔鬼驱使美国人于这种事的?”
戴高乐嘿嘿一笑说:“魔鬼处处有,美苏两边都有。这是一桩间谍公案,这种事情什么时候都会发生,确实不值得政府首脑们来分心考虑,全世界的民众都正巴望着我们来实现他们和平的愿望呢!”
赫鲁晓夫像公牛一样摇摇头接着念下去,终于念完了那冗长的声明。赫鲁晓夫在回忆录中这样写自己和当时四国首脑会议的气氛:
“我念完声明并坐了下来。坦白他说,我感到很激动,斗志昂扬,心情振奋。正像和我一样单纯的人会说的那样,我卷起袖口想要打架。我的声明引起了很大的骚动,特别是警告如果不能得到美方满意答复,我们就要收回对艾森豪威尔的邀请这一段。接着,出现了长时间的尴尬局面,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办!”
艾森豪威尔面对赫鲁晓夫连珠炮般的攻击,他一声不吭,板着面孔坐在自己的席位上,但他那光秃秃的头顶一阵阵泛起紫红的颜色,脖颈和面孔涨得更红,他手下人说这是这位美国总统凭着意志强行压制自己火气的典型表现。
人们以为艾森豪威尔也会暴跳如雷,但美国总统却出乎意料地言语平和,宣布他已下令停止U—2飞机的侦察飞行,但表示拒绝道歉。
赫鲁晓夫听了气鼓鼓重申:如果艾森豪威尔不赔礼道歉,他就不参加以后的任何会议。
人们知道巴黎首脑会议已面临严重关头,谁也不便讲话,会议出现难堪的冷场局面,还是会议主席戴高乐打破沉默,叹口气说:
“赫鲁晓夫主席,你硬性地提出了一个艾森豪威尔将军显然无法接受的条件。在你从莫斯科动身以前,U—2飞机被击落以后,我曾派我的大使去看你,问过你这次会议是如期召开还是延期举行。你现在所了解的情况,你当时就已经了解了。你当时对我的大使说,这次会议应当如期召开,还会获得丰硕的成果。我在开会以前见到你的时候,又当面向你提出了这个问题,你又一次说应当如期召开。”
戴高乐稍加停顿,看看赫鲁晓夫,意思是说这些情况都属实吧?见赫鲁晓夫不敢否认,接着挥手指责道:
“现在你硬性提出了一个美国总统显然无法满足的条件,这就使我们的四国首脑会议无法再开下去了。你让麦克米伦先生从伦敦跑到巴黎,让艾森豪威尔将军从美国跑到法国,让我处境尴尬而又难堪。你把话讲得那么死,使会议无法进行,叫我还怎么来组织和参加这次会议?我们应当考虑考虑这些情况,考虑考虑全
世界民众对这次会议所寄托的希望,明天此时继续到这里开会,现在体会。”
赫鲁晓夫霍地立起身来,挥舞拳头重申他的强硬立场,说罢,在苏联代表团人员簇拥下扭头便走,戴高乐像责备任性的孩子一般瞥了他一眼,宣布第二天继续开会。
美、英、法代表见赫鲁晓夫阔步下楼而去,一个个面面相觑。戴高乐善于交际,他走到美国代表团席前,挽起艾森豪威尔的手臂说:
“我不知道赫鲁晓夫会怎么办,也不知道会出现什么情况,不过,不管他怎么办,也不管出现什么情况,我要告诉你,我始终和你站在一起!”
艾森豪威尔深受感动,向法国总统表示感谢,在返回的汽车上大发感慨:“那个戴高乐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赫鲁晓夫回到苏联驻法使馆,仍余怒未息,又举行记者招待会大发雷霆,大骂美国背信弃义不知悔改,含沙射影发出威胁。
第二天上午,美、英、法三国代表来到会议厅准备继续开会,却迟迟不见赫鲁晓夫的踪影。戴高乐派法国外交部官员催问,才知道赫鲁晓夫已和马利诺夫斯基到巴黎郊外的一个小村,去参观马利诺夫斯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驻过的法国村庄,只留外交部长葛罗米柯在家留守,处理有关事务。
不一会儿,法国外交部官员回来报告,赫鲁晓夫传话称:除非艾森豪威尔赔礼道歉,否则他决不出席会议。
戴高乐怒容满面,再看看又窘又怒的艾森豪威尔,瞧瞧神情沮丧的麦克米伦,叹口气吩咐法国外交部官员:“你去告诉葛罗米柯,赫鲁晓夫是用书面邀请来的,他也应当用书面回答。”
几分钟后,法国外交部官员回来报告说:“赫鲁晓夫回称,他不愿做书面答复。”
戴高乐面含讽刺之色,吩咐法国外交部官员:“去告诉他,用书面信件回答书面信件,这是文明国度之间的惯例!”
赫鲁晓夫在戴高乐的强硬攻势面前屈服了,声称愿意用书面回答,但不来参加会议。
戴高乐在这个枝节问题上占了上风,便宣布四国首脑会议以破产而告结束,这正是:
四国开会巴黎宫,“寡妇”闹鬼不安宁。
赫氏大发雷霆怒,首脑会议敲丧钟。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二十一回
笑里藏刀 维也纳美苏首脑互摸底
招摇撞骗 古巴海两霸导弹酿危机
话说巴黎四国最高首脑会议因U—2飞机事件而告吹,使赫鲁晓夫苦苦追求的美苏缓和遭受致命打击,美苏关系又趋紧张。
赫鲁晓夫对改善美苏关系仍寄予很大期望,恰巧1961年1月19日他厌恶的艾森豪威尔下台,年仅43岁的约翰菲兹杰拉德肯尼迪入主白宫,赫鲁晓夫认为肯尼迪是“比艾森豪威尔更好一些的政治家”,为新的美苏首脑会晤提供了可能。
1961年元旦,赫鲁晓夫特意向肯尼迪发去新年贺电,表示“愿意忘掉去年5月的U—2飞机事件”,希望与其改善关系。
肯尼迪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上台后雄心勃勃,将艾森豪威尔、杜勒斯的“大规模报复战略”,改为“灵活反应战略”,争取时间大力发展尖端武器,以保持美国的军事优势。
为将又争夺又妥协的美苏关系新格局引向对美国更有利的方向,打破 U—2 飞机事件给美苏关系造成的障碍,肯尼迪立即接过赫鲁晓夫伸过来的橄榄枝,让美国驻苏大使3月间在西伯利亚会见赫鲁晓夫,探询6月3日在维也纳举行美苏首脑会晤的可能性,赫鲁晓夫自然喜不自禁。
然而,肯尼迪在给赫鲁晓夫一点儿甜头后,又在古巴问题和柏林问题上给赫鲁晓夫连打两闷棍。
原来,卡斯特罗1959年元旦推翻巴蒂斯塔独裁政权,建立临时革命政府并出任总理兼军队总司令后,首先到美国访问,但美国不把卡斯特罗放在眼里,要古巴继续做美国的蔗糖殖民地,卡斯特罗义无反顾保卫古巴主权,下令将外资企业收归国有,美国大老板的企业也包括在内,肯尼迪年轻气盛,1960年竟宣布停止从古巴进口食糖。
肯尼迪的霸道行为激怒了古巴人民,因为制糖业历来是古巴的“经济轴心”,糖是古巴国民收人最主要的来源,依靠糖换回粮食和其他物品,肯尼迪知道,没有蔗糖出口,古巴就不能生存,便宣布取消购买古巴糖的95%配额并且禁止向古巴销售工业设备和日用商品。美国的做法使古巴处于极为艰难的困境。
赫鲁晓夫早就想在西半球扩大影响,为把古巴拉人苏联的势力范围,使古巴成为直逼美国胸口的一把尖刀。因此,在古巴危难时刻,他当即宣布,苏联愿意伸出援助之手,购买古巴蔗糖。2月13日双方签订了苏古贸易和支付协定,苏联保证在5年内每年购买古巴100万吨原糖,答应向古巴提供工业设备,使古巴获得外汇和其他利益。
赫鲁晓夫还向卡斯特罗保证,如果古已遇到危险,苏联不会坐视不管;如有必要,苏联军队可以用导弹支援古巴!
中国人民也坚决支持古巴人民的反美正义斗争。当时,中国已遭到三年自然灾害,处于经济困难时期,但为了支援古巴,也仗义地购买古巴大批蔗糖。 1961年1月2日,毛泽东主席亲自出席古巴驻华大使举办的古巴国庆招待会;同月底,邀请古巴芭蕾舞团访华,周恩来亲自观看古巴著名艺术家阿丽西里阿隆索主演的芭蕾舞剧《吉赛尔》,出席古巴大使为古巴芭蕾舞团访华举办的酒会,对古巴进行道义上的声援。
苏联、中国对卡斯特罗政权的大力支持为古巴解了围,肯尼迪好生气恼,指示美国中央情报局长艾伦杜勒斯训练了2000人
的古巴雇佣军,于1961年4月17日凌晨从古巴吉隆滩(猪湾)登陆,企图一举颠覆古巴革命政权。
在古巴生死关头,卡斯特罗黝黑的脸庞闪出愤怒之色,眉峰高挑,义愤填膺,指挥古巴军民打败了美国豢养的古巴雇佣军,美国也不敢出兵直接干涉。
古巴粉碎美国豢养的雇佣军进攻的消息传出,世界舆论大哗,美国公众对此颇为不满,中央情报局长文伦杜勒斯羞愧难当,只得辞职下台。肯尼迪恼羞成怒,一面命令美国特务机关派人暗杀卡斯特罗,一面在柏林制造新的紧张局势。
美国把西柏林视为“东西方大门的门铃”,看作入侵、颠覆民主德国的“原子弹”,派遣大批特务进行破坏活动,引诱大批东德人逃往西德。
为反击肯尼迪的猖狂挑衅,赫鲁晓夫1961年6月再次向美英法三国提出最后通碟,限西方在年底前6个月内从西柏林撤出军队。
美国和西方国家也不示弱,公然宣称不能、也决不允许苏联把他们用武力赶出柏林。这样,柏林又爆发了新的危机。
肯尼迪和赫鲁晓夫虽在古巴、柏林问题上严重对立,嘴上都非常强硬,但谁也不摸谁的底牌,互相都心里发虚。
为互摸底牌,便出现了1961年6月初的肯尼迪、赫鲁晓夫维也纳会谈。两人为此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又确定了美苏维也纳首脑会谈的主要目标:互相试探估价,如有可能,建立对以后有好处的个人联系。
6月2日傍晚,赫鲁晓夫乘国际专列徐徐到达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在车站上受到维也纳人的热烈欢迎,但在欢呼声中也夹杂着刺耳的口哨声和嘘声。赫鲁晓夫神采飞扬地接见记者时说:“我希望明天同肯尼迪总统的会谈,能使美苏关系建立在真正的和平与合作的基础上。”
同一天,肯尼迪在前往维也纳途中,于巴黎对记者宣称:“目前,我们大家处在一个危险时期,当西方同中苏集团之间有着这么多严重问题时,我们同赫鲁晓夫先生进行某种联系是重要的。”
肯尼迪6月3日清晨从花都巴黎飞往欧洲名城维也纳,大队人马穿过车水马龙的闹市,来到美国驻奥地利大使馆。
当日中午12点40分,赫鲁晓夫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美国驻维也纳大使馆,年轻的肯尼迪疾步走下高高的台阶,握着苏联客人的手说:“能见到你,我感到很高兴。”
赫鲁晓夫简直嫉妒美国总统的年轻活力,他生性粗犷,无拘无束地拿肯尼迪被太阳晒黑了的皮肤开起了玩笑:“怪不得美国黑人多,你也快成黑人了!”
肯尼迪请客人落座,正不知如何开口讲剑拔弩张的美苏关系时,赫鲁晓夫抢先开口,讲起他1959年9月难忘的美国之行,曾匆匆会见肯尼迪和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议员,赫鲁晓夫抓住这个难得的话题,轻松而幽默他说:
“我清楚地记得,阁下那次去晚了,除了打个招呼、说声再见之外,什么也没有来得及谈,但阁下却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还记得,那次我告诉阁下,我早就听说你这个人在政治上大有前途,现在果然当上了总统,这次会见使我感到非常高兴。”
肯尼迪暗想这真是个健谈之人,刚才还说“什么也没有来得及谈”,现在又吹嘘他有先见之明,但也不便点破,便就同一话题暗中刺客人一下称:“那时,你曾谈到自己年轻时的相貌,自那以后你可是老多了!”
赫鲁晓夫大发感慨道:“要是能够和总统平分你的年岁,或者彼此对换一下年龄,我将会非常高兴。”
肯尼迪暗想你尽想好事,那怎么可能?便利用他占据的心理优势言归正传,希望美苏维也纳首脑会议能使双方对共同感兴趣的国际重大问题有一个更好的了解,于是目光炯炯地盯着苏联客人说:
“在我看来,当前的问题是社会制度不同的两个大国,如何能够在这巨变的时代中避免迎头相撞!”
这话说到了赫鲁晓夫的心坎儿上,他抓住这个机会,采取攻势,滔滔不绝说:
“很长时间以来,苏联一直致力于发展同美国的友好关系。美国必须懂得,共产主义已经赢得了发展和壮大的权利。杜勒斯好战政策的前提是消灭共产主义,这样一种宗旨决不可能引向友好关系。正像我不相信总统阁下会浪费时间来说服我转向资本主义一样,我也不希望劝说总统阁下相信共产主义如何优越,但是,从事实上承认共产主义的存在却是必不可少的!”
肯尼迪年轻气盛,喜欢辩论,这次总算找到了辩论对手,摆开论战架势争辩说:
“美国人对苏联的经济成就怀有深刻印象,这使整个世界都为之高兴,但是,在我看来,倒不是民主国家企图在共产党控制的地区内消灭共产主义,而是共产党人企图在和西方有联系的地区内消灭自由制度。”
赫鲁晓夫出身工人,学识浅薄,真辩论起来就不是受过肯尼迪家族刻意栽培的美国总统的对手,他气恼地反驳说:
“苏联决不可能把自己的政策输出到别的国家去,苏联所断言的,只是共产主义必将获得胜利。这不是宣传,而是对社会发展的科学分析。今天共产主义正在取代资本主义,正像过去资本主义曾经取代过封建主义一样。社会制度的变革是一定要到来的,不过它只能由人民自己的意志来实现。正像总统阁下相信你的那种制度一样,共产党人则相信我们的制度。不管怎样,这是一个可以争辩的问题,不是非要用战争解决的问题。苏联要求实现全面彻底裁军的愿望,就足以证明它无意诉诸武力。”
肯尼迪摇摇头摆出证据道:“不见得吧,毛泽东有一句名言:‘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请问作何解释?”
赫鲁晓夫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太差,竟一时无言以对,一下慌了神儿,想了想竟若无其事,当面否认说:“毛泽东没有那么说过,因为毛泽东是个马克思主义者,而马克思主义者都是反对战争的。”
肯尼迪被赫鲁晓夫的回答弄得啼笑皆非,他以教训人的口吻告诉赫鲁晓夫:
“你必须理解美国的观点,如果我们两个国家不能维护和平,遭受损害的将是整个世界。我的最大愿望就是保证和平,而目前最大的危险却是一个大国可能会错误估计另一个大国的利益和政策!”
肯尼迪那教训人的态度引起赫鲁晓夫的极大反感,而“错误估计”的提法更刺伤了赫鲁晓夫的虚荣心,他圆脸涨红,厉声反驳道:
“‘错误估计’这个词含义模糊,它使我想到,仿佛美国要求苏联像个小学生似地双手放在桌子上坐着不动。我不了解,按照美国的理论,苏联必须怎样行动来维护和平。我要讲明,苏联决心维护自己的重大利益,不管美国会不会把苏联在这方面采取的行动看作是错误估计。苏联不需要战争,但它也不会让人吓唬住。当然,战争会是毁灭性的,双方都会遭到同样的损失,受到同样的惩罚,但西方最好把‘错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