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问道九重-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时,戴添一回眼内视,分明感觉到,丝丝金色的丹气往识海中一倾而泄,那只金色的火鸟儿欢快地飞舞着,啄食着丝比丹气,虽然没有声,但戴添一似乎都听到了他欢快的鸣叫声。火鸟儿的身体先是不断地涨大,长到拇指大小时,就不再长大,但却随着继续啄食,颜色在不断地变深,渐渐地由红变白,最后红中透蓝,接着发紫,最后就成了完全的紫红色。

而且好像由火焰状变成了流质体,但在紫焰当中,丝丝金色的电芒如小虫一般,在火鸟的身体里穿梭。戴添一感到神清识明,耳聪目亮,他往远处看,百米外的树叶,他连上面的脉络都看得清清楚楚;耳朵里满是啾啾鸟叫虫鸣,显然方圆数百米内的声音,都被他收入耳中。丹气对识海的壮大作用,让戴添一一时间有点目瞪口呆,反应不过来的感觉。

整个识海中,都已经全是金黄色的丹气。

他练八卦转圈时,已经通了任脉,现在练太极又通了督脉,舌头往上鄂一舔,任督二脉就连接在一起,通了小周天。戴添一这时内视,就感觉任督二脉里,丹气如水连环,形成一条环形金带,生生不息地运转起来。

特别是那只小火鸟,不时地吐出一只只电芒,那些电芒就进入了任督二脉,开始电芒过处,还有点麻热,但转了几圈之后,戴添一的身体就好像习惯了,只感觉热热的,却不再发麻。而那些电芒,渐渐地就融入了丹田的金丹之中。

金丹这时已经像一个卫生球大小了,显然壮大识海,对金丹的耗费不少。

小周天一通,戴添一的身体就发生了质的变化。神识壮大,对于修道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要沟通天地星辰,感悟天道,都是感在前,悟在后。而这个感,就必须神识壮大。神识够强大时,才能感觉到别人感觉不到的天道运行的细微之处。

练太极拳小周天通了,才算入门了,这个时候,也才算由外入内了。

戴添一这时才开始正经练起了太极拳,太极拳最赢人的地方,就是不同的招式通不同的经络,这就是通大周天了。

所以太极拳才练的慢,因为练太极拳动作是其次,主要是要以意识来行气血。

太极拳一招一式,内里的东西才重要,就是那一招练那一经,那一招行那一脉,这才是重要的东西。其他所化接打发,在练的时候都不重要。

等气血行通了,身体的灵敏度就会大幅增长,力不求而自整,因为气血能行到身体的每一个细微处。

俗话说,太极十年不出门,是因为太极拳初练,根本就不是为了技击,而是为了行气走血,出内劲。

所以,练太极拳不能急,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就像你要造一个导弹,没有资金是不居的,不可能凭个三千、五万的,就造一个能抗衡人家美国爱国者的导弹出来。但是还有一点,行气血也得有气血,像许多人身体本来就是精瘦如猴,五痨七伤的样子,就是想行气血,又那有气血可行。这个时候,顶多是舒畅一下经络,连个通字都谈不上,能将身体将养好一点。

所以太极拳也就成了五痨七伤的人将养身体的一门好拳法。

第四章 魄结七丹入神通

行拳走气血和通三关,通小周天又是不同的,这个要温水煮青蛙,慢慢体会。戴添一走的太极拳是三十七个式子,除了通二十四条经络外,还有锻炼三魂七魄十个窍点的作用。

戴添一将这三十七式太极架子一盘就是三年多。

这个时候的戴添一,已经没有丝毫火气,变得有点温润如玉的感觉了。

但戴添一自己知道,自己变化的不仅是外表,最大的变化还在身体内部。通过内视就可以看到,首先是全身的窍点都被金色的丹气布满,特别是三魂中沟通天魂的泥丸宫、命魂即人魂所在的绛宫和能沟通地魂的海底生死窍中,都蕴满了丝丝金气。

而在七魄中,从头顶的天冲魄、眉心的灵慧魄、喉间的气魄、胸前的力魄、小腹上的中枢魄、两肾间的精魄、会阴处的英魄,也都形成了金色的亮点。

这样丹气就浸润了三魂七魄,离神通境就只有一步之遥了。

神通境一重的修为,就是魄结七丹。

因为对于人来说,虽然三魂七魄是分开说的,但其实三魂也在七魄中,两者关系密不可分。天冲魄和灵慧魄都在头上,而沟通天魂的泥丸宫基本就在天冲魄和灵慧魄上下垂直的交叉点上,天冲主管人一生运气,灵慧主管人的才智,而天冲魄和灵慧魄都受天魂决定超过命魂;真正受命魂控制的,主要是气魄、力魄、枢魄和精魄,特别是枢魄,基本就和命魂处于同一个部位,其他几魄都是受枢魄滋润的,所以命魄决定一个人的生命力;英魄则正好是沟通地魂的部位所在,英魄发达,就能得地魂之润。

所谓地魂其实就是指地球物质间的沟通。

所以人沟通天地,其实就是人体三魂的沟通,天魂通天,地魂通地,命魂通人。

而三魂之间的联系,则是靠七魄来完成。所以,修道入门神通境第一重境界,就叫结丹境,就是指魄结七丹,七星联珠。但这时,仅仅只是入道,还不能凝结法力。

要凝结法力,则要等到魂结三丹,丹凝魂玄,身结命胎,这样才能化精神力为法力,驱动法宝,并修练法术。

具体魄结七丹的修练方法,就是要将太极拳的练法同得道修真的练法结合在一起。在修真内经图上,有一首专门形容魄结七丹的歌诀:我家端种自家田,可育灵苗活万年;花似黄金苞不大,子如玉粒果皆圆;栽培全藉中宫土,灌溉须凭上谷泉;有朝一日功行满,便是蓬莱大罗仙。

自家田,无疑就是丹田了。丹田灵苗,就是指金丹一颗,丹气行身,滋润窍眼,如花似黄金苞,这一点,戴添一现在已经做到了。目前,他要做的自然就是研丹气为玉果。

而中宫之土,就是指枢魄金丹之润,上谷之泉,有说是唾津玉液,但其实不仅仅如此,还要将泥丸宫沟通的星辰之气,和而下之。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吸日月精华人意思。

这个时候,因为七魄还不成丹,所以沟通天魂就很不容易,吸取日月精华也是极少极少,所以成丹也就殊为不易,只能靠日复一日,提复一年的点滴积累,才能慢慢地结出所谓的玉果。戴添一仍然靠盘太极拳架来练功,只不过,这个时候的架子盘得更慢了,而且,这个时候,戴添一所盘的拳架只有一个,就是云手。

太极拳中云手虽然叫做云手,但其实这是一个一动全身俱动的招式。

而且,云手走的时候,如研似磨,正是将丹气和日月精气不断研磨,去其杂质,揉其精华的动作。在走云手时,全身处处皆丹田,意在那,丹田在那,也就作用在那。

云手的云字,正是取天地精气其色若云的意思。

戴添一自然先要研磨的,是枢魄的丹气。

枢魄离丹田最近,所以得丹气滋润也最多,但要研气成丹结玉果,却也一下子就耗了戴添一五年时间。终于在氤氤金色丹气中,出现了一颗晶莹透光、洁白如玉的珠粒。这颗玉果,傍在金丹之旁,正如日月之相辉映。

枢魄成,戴添一又将动手的意念落在了天冲魄上。

这一次又是三年云手,终于天冲魄也研出一颗玉果。

天冲魄结出玉果,戴添一的身体沟通天魂的效率就大大地增强了,所以灵慧魄只练了一年,也就结出了一粒玉果。这粒玉果一出,戴添一立刻感觉自己的身体发轻,似乎稍一用力,就能飞身升天的感觉。

显然与天魂的沟通能力更强了,这样无疑吸取的日月精华就更多了。

修练立刻成了一个加速度,三个月内就气魄结玉果,然后两个月力魄结玉果,再一个月精魄就结出玉果,而且一下子二粒,左肾右肾各一粒。

最后修炼英魄。

英魄却不好修练,因为英魄不但要中宫土来培植,要上谷泉来浇灌,而且还要求地阴之阳气。人活为阳死为阳,阴中之阳方为真!在过去,道家甚至认为海底英魄之地,如一道铁门,九箭难穿,其实就是比喻过海底,通涌泉接通地气之难。

只有英魄成,海底通,地气接,人才真正的能沟通天地。

在藏传秘宗中,则认为海底盘有一条灵蛇,成三蜷半之形,修练海底,就是要唤醒灵蛇。其实也就是阴中求阳的意思。

戴添一仍然是云手磨丹,只不过这次的云手不光是手上打,腿上也打,双腿也像手臂一样,拧膝转腿,转着圈儿。除了云手之外,戴添一还加练了太极拳的贴沙下腿。

贴沙下腿是太极拳里极重要的一门功法,动作有点像雀地龙。但下去的时候,无论是前而伸直的腿,还是后面蜷曲的腿,都要完全贴在地面上。过去练的时候,要在沙坑中练,所以叫贴沙下腿,下去后再双腿一拧,就站起身来。

这个动作是太极拳长腿劲,开海底的东西。

太极拳四大宝,贴沙下腿通海底,金刚捣碓劲上翻;闪通背打过三关;云手结成浑身丹!练太极的这四样练不成,其他的就不用说了。

其实在少林拳中,也有一式开海底的功法,就是少林拳最基本的蹲马步。

蹲马步时,气沉丹田照海底,提肛溜臀双臂推;身如骑马上下颠,唤醒灵蛇气自翻。也是长腿劲开海底。海底一开,落地生根,气劲暴长,于武功之道来说,那是实质性的变化。不过要注意,骑马上下颠,并不是直上直下的颠。如果骑马的人那样颠,估计十有八九颠成脑震荡了。骑马时人的身体并不是直直像上,而是有点弯弓形的感觉,就是为了化解马奔跑时对人脊柱和身体的压力。

因为海底一开腿生根,所以少林拳里才有站步如钉的傲气!这是只学不练的现代武人根本没机会感觉到的东西。所以渐渐的,马步无用论就在武林人中传了出来。一个在过去属于入门基本功的东西,现代人都练不出来,所以传统武术被称为花拳绣腿也就没什么稀奇了。

戴添一每天早上练贴沙下腿,晚上练云手。而且他不论是打云手,还是做贴沙下腿,都会意守海底,又以丹田金丹与枢魄玉果相牵引,海底开合,合了呼气动静,开始双腿寒凉,不久就海底渐暧,并且暧气愈来愈盛,足足过一年零四个月还多,终于有一天晚间都准备要收功睡觉时,感觉海底穴处越来越热,渐渐地滚烫起来,戴添一就又多练一阵儿,结果突然之间,就感觉海底会阴处哗啦一声打开来,一股热流过精魄,直冲泥丸,入天冲魄,过灵慧魄,再经气魄、力魄,降入枢魄,这一种行来,金色丹气中就带出一股白气,然后进入英魄之内。

随着英魄的跳动,那股白气渐渐地在魄中沉静下来,渐渐地俭气成丸,金花中结出玉果。戴添一此时只感觉全身上下,都有一种通畅感,双足一下子好像就有了根,没有了前段时间的飞升感。一时间只感觉天地人浑然一体,密不可分。

这个时候,那枚玉果还是初成,并没有凝成实质,感觉就像是皮里裹水一样。

戴添一又凝炼月余,终于一粒晶莹的玉果就在英魄内结成。

三魂沟通,魄结七丹,戴添一终于突破了生死玄关,踏踏实实地进入神通境一重的结丹境。这个时候,在第五重界中界里已经足足过去了四十多年。

戴添一得天地福缘,从小有内家武功的底子,又有雁魄这样一个以武入道的师父在旁边指点,在修道上可以说一点弯路都没有走,而且还有界中界这样一个变态的东西,不但能扭曲时空,更能聚敛天地灵气。

戴添一为了加快自己的修练,将界中界聚集的灵气,一直往第五重里调,所以第五重界中界里的灵气,比外间大世界里的灵气浓厚二倍不止。他在在这里修练一年,相当于别人在大世界里修两年还多,就这样,他都修了四十多年。

在大世界里,那就得八十多年,再加上他进入幻体境时,已经是快二十岁了,那么算他的修练时间,已经一百多年了。

人生七十古来稀,能活到百岁的能有几个人。

不过,他进入长寿境时,已经寿命二百岁了,现在进入神通境,寿命更是达到了五百岁,这点时光也就不算什么了。

(下周有推荐了,请兄弟们给力收藏!)

第五章 魂凝法结如丝玄

进入结丹境,一般人虽然还不能凝练法符,修练道法,但身体精神已经非常强大,依靠法符或者借助法宝已经可以同人斗法了。

不过这个时候同人斗法,只能靠法力注入的方法,激发别人制好的法符或者崔动一些低阶简单的法宝。而且,这个时候无论是运用法符还是崔动法宝,都是简单攻击,少了许多变化。因为结丹境精神力虽然已经足够强大,但还属于法不离体的阶段。

要真正地掌握法术,自己随手就能发出像激发法符一样的法术,就必须进一步修练到结法境。顾名思义,结法境就是能将精神力凝成法力的境界,只有到了结法境,修士们才能修练道法和崔动一些复杂的法宝。

这个时候,精神力已经凝成法力,而法力凝成的符文,是可以离开身体,在虚空中保持一段时间的。不要小看这种法力离体,虽然看起来只是进了一小步,但对于修士来说,这一步的变化却是天翻地覆的,因为只有进入这一步,才能操纵法宝进行变化。也只有进入这一步,才能修练术法道法。

修练术法道法是戴添一目前最渴望的事情。

做为一个习武人,总是感觉法符、法宝这些身外之物不靠谱,还是自己的身体能直接攻击防守来得放心。

修真界从低级到高级阶段,本身就是一个金字塔的形状,越往上升,越不容易!既然从结丹境进入结法境,对于修士来说,是一个质的变化,那么肯定跳升这个境界,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戴添一也听雁魄说了,从结丹境到结法境,许多人穷尽五百年,身死道消,都不能跳过这个坎。但对于他来说,既然已经开始修练,就想一口气能直接冲击到神通境二重的结法境!

接下来的修练还是靠太极拳。

这个时候,练太极就进入了运劲如抽丝的阶段。

许多人都不明白,一个人练了太极拳以后。为什么并不孥力鼓劲,却能发出比原来大几倍的爆发力。其实其中的玄机,就在于这个运劲如抽丝上。

人的肌肉为什么会有力气?能量来自于那里?学过生物学的人都知道,人的肌肉收缩,能量的提供主要来源于肌肉内糖类的分解。但为什么二十斤重的东西,人一次可以提起,换成四十斤、六十斤,人照样可以提起?是什么将头脑对物体重量的估算信息传到了胳膊上,有人说是生物电,有人说是神经传递,但不论是什么,总归有一种形式将信息要在人不知不觉间传递给肌肉组织。

但这种传递显然有一个最大量的限制,用互联来比喻,就是带宽问题。

这个带宽就决定了人体暴发力的大小。就是在一瞬间,人能用出的最大力量。

太极拳的慢练快用,运劲如抽丝,其实就是解决这个带宽的问题,就是增大单位时间内人向肌肉传递信息的总量,从而加大肌肉内糖类分解的总量,增加瞬间向人体肌肉提供的能量,也就大大增加了人体的暴发力。

慢练快用、运劲如抽丝还有身各个部位的力量,通过极慢的动作,将身体各个部分的发力进行排序,进行嵌合,通过一次又一排练,抽丝拧绳,就像将全身各处的劲抽出来,拧成一股绳子一样,让全身的力量形成一股整劲。

这样人体的力量虽然不增加,但暴发力却会成倍地增加。

这些都是对于我们普通人练太极拳来说的,对于修道来说,慢慢地行拳走架,运劲如抽丝,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