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情局档案-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情局之前在伊拉克问题上的情报能力再次消失,最开始,中情局认为伊拉克没有化学武器,但海湾战争发生不久,中情局就发誓说,萨达姆有化学武器,并且可能会使用。
萨达姆化学武器情报的前后矛盾并没有让美国军队陷人被动境地,“沙漠风暴”开始后,中情局的主要任务就是给空军指出轰炸目标,并且对轰炸后的效果进行评估。评估的项目从伊拉克军队、平民的士气到被摧毁的军车的实际数目,还有就是萨达姆军队的运输车辆和坦克的数量和质量。但是,中情局多次错误地估计了伊拉克隐藏和发射飞毛腿导弹的能力,更是低估了伊拉克安装在卡车上面的粗糙但却致命的导弹发射器的威力。这两样情报让美国空军的指挥官大发雷霆,因为他们遭受了不必要的损失。2月13日,中情局指出了一个目标,该目标位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郊区,据中情局的情报称,这是一处军事掩体。当两架F…117A人隐身战斗机各投下一枚重磅炸弹,准确地击中目标后,美国空军才知道,这只是民间防空避难所,数百名儿童和妇女被炸死。
那么,中情局是如何确定这一目标的呢?其实中情局在伊拉克并没有优洛克希德公司生产的夜鹰战斗机是世界上第一款完全以隐形技术设计的飞机,仅供美国空军使用。立项于1973年,首飞于1977年,从计划到首飞只花了31个月。第一架于1982年交货,于1983年10月进入可操作状态,最后一批于1990年夏天交货。在1988年之前,空军从未承认过该型号飞机的存在。1990年4月,空军在内华达州耐利斯空军基地公开展出了一架,吸引了数万观众。
曾经参与过许多战争。第一次作战纪录是美国在1989年入侵巴拿马的战争。在海湾战争时首次大规模部署使用,表现非常耀眼。在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中,夜鹰参与了“持久自由行动”。夜鹰也曾参与在2003年入侵伊拉克的行动。2006年末,美国空军宣布退役。
优秀的情报员,他们能获得此情报,是通过伊拉克流亡者和一些外国工程师的嘴。这些人提供给他们的情报说:他们曾被伊拉克政府雇用去改建那座掩蔽部,以便充作军用。
战争难免要死人,但美国号称全世界最先进的空中打击力量居然会把一个不是军事目标的防空避难所当成目标,实在说不过去。群情愤怒之下,白宫出面解释,还是有人不肯原谅中情局,自此后,中情局被取消了再做战争损害评估的权力。等于说,海湾战争还没有结束,中情局在这场战争中的使命便已经结束了。几年后,在海湾战争中曾担任五角大楼顾问的前国防情报局局长佩罗特斯这样披露道:那次轰炸,是一次基于美国过时信息的很糟的错误判断。他不安地、激动地进一步证实:“那是陈旧的情报。我们本来是绝对不该轰炸它的。”同时,这位情报专家很鄙视中情局在海湾战争中的表现,“哦,见鬼!中央情报局从来没有过一次好战争。威廉韦伯斯特在那里是绝对的毫无办法。”
中情局的参与与否无法影响海湾战争的进程,经过7周的轰炸后,伊拉克军队一半的军事力量被摧毁。1991年的2月24日凌晨,美国陆军进人伊拉克,空军为之掩护,经过100个小时的空地一体的进攻战后,伊拉克军队投降,萨达姆同意赔款。
中情局当初认定的萨达姆有化学武器的情报再次被美国政府认可,他们要求联合国派出调查小组对伊拉克进行调查。萨达姆遵照联合国的指示,销毁了大量杀伤性武器,但仍然保留武器生产设施,并谎称已经销毁,中情局知道他在撒谎。即使他没有撒谎,中情局也认为萨达姆不是什么好东西,定要除之而后快。
让萨达姆进地狱
让萨达姆进地狱始终是中情局的梦想,虽然这一梦想很难实现,可中情局热情极大。海湾战争结束后不久,中情局就在伊拉克四处鼓动民变,并且鼓动伊拉克人民站起来推翻萨达姆的统治,果然就有伊南什叶派和伊北库尔德人听信了中情局的话开始反对萨达姆。萨达姆虽然刚受到美国的打击,却并没有使自己意志消沉,他立即拿起血腥的政权武器进行镇压,一个多月的时间,萨达姆杀掉了反对派1000多人,数千人开始逃出伊拉克。中情局并不灰心,开始利用这些逃亡人员和伊拉克境内潜在的反萨达姆的势力对萨达姆进行颠覆活动。1992年,中情局帮助建立了伊拉克反政府组织“国会大会”,不久后,这个组织就因活动能力不足而被中情局抛弃。中情局又资助了一个“民族和谐”的组织,为了让这个组织能达到推翻萨达姆政权的目的,中情局前后花费了1亿美元,但还是在1996年9月被萨达姆连窝端了。“民族和谐”组织的灭亡使中情局颠覆萨达姆政权的阴谋彻底破产。
不过,中情局多年以来坚持把萨达姆送进地狱是一个很大的决心和理想,无论是继韦伯斯特局长后的盖茨,还是盖茨后的伍尔西。1993年4月14日,刚卸任不久的老布什到科威特庆祝海湾战争胜利。安检人员在此之前突然抓获了17名意图谋杀老布什的男子。在审讯过程中,其中有人熬不住,承认了他们是受伊拉克情报部门指使,想把200磅的炸药安放在老布什一行的车底下,准备把老布什轰上西天。4月29日,中情局的技师报告说,炸弹的结构体上有伊拉克记号。数日后,联邦调查局接手审问嫌疑犯,其中两人承认是伊拉克萨达姆政府所派,中情局最终得出报告说,萨达姆想要谋杀老布什。
克林顿刚刚上台,对这样的事件很是愤慨。他对中情局的报告深信不疑,6月26日凌晨,克林顿在中情局的指引下,让军队发射了23枚战斧导弹,“伊拉克情报机关”所在地被炸得稀巴烂,有一枚导弹击中了附近的一幢公寓,使得七名平民死亡。可中情局局长伍尔西对克林顿的这种行为很是愤怒,他说:“萨达姆意图暗杀老布什总统,克林顿总统却在巴格达午夜时分对空屋发射了数十枚导弹,这种报复行动对洗衣妇和打经的倒是十分有效,要报复萨达姆却不尽然。”
伍尔西的这番抱怨一方面是代表了几年来中情局对萨达姆的仇恨,认为克林顿总统对萨达姆的报复行动太过于仁慈,另一方面,伍尔西本人所代表的中情局也面临着特别尴尬的处境。他的前任盖茨局长虽然想把中情局拉出绝地,但无济于事。伍尔西主掌中情局后,中情局的很多情报已经不被白宫重视,很多中情局工作人员已经卷铺盖走人了,而招收一批新人的想法却始终得不到白宫的支持。中情局的财政在被政府慢慢地削夺。事实上,在这个时候谁都不能把多年以来遗留下弊端的中情局拉到正轨上来,伍尔西之后的杜奇摇着头告诉国会,他们无法解决萨达姆问题,因为中情局本身已经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克林顿总统大为恼火,将他免职,提拔国家安全顾问雷克接手中情局。雷克是个实干家,他提议政府动用资金来使中情局推动分析业务,让情报来源和成果都能符合20世纪90年代的世界局势。但是,很多人已经对中情局失去信心,雷克在1997年愤然退出了中情局。接下来的这位局长叫特尼特,他刚上任不久,就有一名情报官发表文章乔治特尼特1953年出生于纽约。1978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事务学院硕士学位。1985—1988年住参议院情报特别委员会成员。1988—1992年担住参议院情报特别委员会主住。1993—1995年住总统和国家安全委员会负责情报的高级主住的特别助理。1995年7月,任中央情报局副局长。1996年12月任代理局长,1997年任局长。2001年布什总统上台后请他连任此职。他是第一位在总统变更的情况下连任中情局局长的人。说,美国搜集与分析情报的能力已经瓦解。美国情报圈的领导人多年来一直坚称他们设法把中情局拉回正轨,其实这是个迷思。“我们只是微调我们的结构,稍微更动计划……把铁达尼号甲板上的座椅弄整齐”而已。无论如何,特尼特领导下的中情局始终没有把目光从萨达姆身上移开。
小布什上台后,2002年9月17日,特尼特局长在参院秘密听证会上提出严厉警告:“伊拉克提供基地战斗和制造炸弹、生化、放射与核武等各式训练。”当有人问他中情局是否有确凿的证据证明他的说法时,特尼特局长告诉问问题的人,中情局是根据一个很优秀的线人的情报而得出的结论。这名被他称为很优秀的线人并非是正规的中情局情报专员,而是一个被伊拉克情报部门捕捉后遭到毒打的被怀疑是中情局的线人。
这样的情报无论如何都不能使人相信,中情局多年以来似乎已经习惯了不被人信任。本年的10月份,中情局通过侦察卫星、外国情报机关、伊拉克特工、投诚者和志愿者提供的情报得出结论:巴格达拥有生化武器,萨达姆背弃了当初答应的不会再制造杀伤武器的誓言,又重新开始制造大规模杀伤武器。该报告最后说:“万一巴格达从海外取得足够的裂变材料,那么它在几个月内就可以制造一枚核武器。”中情局觉得这样的报告似乎还不足以说明萨达姆的危险,最终又补充说,萨达姆很可能会在美国境内发动生化攻击。
事实上,从美国和萨达姆交恶开始,中情局就没有得到过可靠的萨达姆有生化武器的情报。1995年,萨达姆的女婿卡迈勒将军向美国投诚。此时,联合国调查小组始终在伊拉克进行生化武器调查,调查小组中也有中情局情报人员。卡迈勒告诉中情局,他的老丈人的确已经销毁了生化武器,而那名混在调查小组中的中情局官员也没有找到萨达姆有生化武器的情报。但中情局不相信。1998年3月,中情局派人混在联合国调查小组中跑到巴格达各处海湾战争中行进在沙漠中的悍马车队装窃听器,中情局截听小组几乎把耳朵听出毛病来了也没有听到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
随着联合国调查小组的调查,很多人都确认,萨达姆的确没有生化武器,即使从前有,肯定也销毁了。因为任何人,包括萨达姆都知道,一旦被搜查出这类武器,不用美国动手,联合国就会对伊拉克进行制裁,经济制裁是萨达姆最不愿看到的。
2002年,中情局再次提到萨达姆有生化武器,也许中情局对情报的分析能力已经退化到了原始人的阶段,他们靠猜想和几个人的证词就断定萨达姆有生化武器,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很多人都相信,美国总统的个人恩怨对中情局的影响非常大,中情局在多年的工作中就已经形成了把情报政治化的倾向。而布什家族与萨达姆的仇恨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了。小布什上台后,在很多场合都或明或暗地对萨达姆表示出了不友好的态度,并且始终揪住萨达姆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不放。萨达姆在这个问题上并不知道布什家族对自己的仇恨有这么大,他当初派人去杀老布什,老布什在多年后还说,自己平生只恨一个人,那就是萨达姆。中情局很可能就嗅到了这一味道,所以,它始终把萨达姆有杀伤性武器作为向小布什总统汇报的唯一真理。用一位情报史学者的话来说,只要能佐证开战主张的说法,中情局的分析人员一概接收。他们全盘接受可以符合小布什总统对伊拉克的计划,他们拼命想要得到总统的认同,于是,专门挑选小布什想听的话来说。
2003年初,小布什在国情咨文中说,中情局的情报分析是正确的,萨达姆拥有的生化武器可杀死数百万人,同时他还复述了中情局几日前给他的情报:萨达姆从非洲取得大量的制造核武器的铀。2月5日,小布什政府的国务卿鲍威尔跑到联合国,在他背后站着中情局局长特尼特,鲍威老布什多年后在接受美国有线新闻电视网采访时坦率地承认说:“我并不轻易恨一个人,但我恨萨达姆·侯赛因。我认为他是一个言而无信,而且内心残忍的人。我心中对他除了恨没有别的。”
尔肯定地说道:“我今天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有确实的消息来源佐证。我告诉各位的不是主张,而是根据确切情报得出的事实和结论。萨达姆拥有生化武器是毋庸置疑的事情,而且他有能力以造成大量死亡与破坏的方式散布这些致命毒物与疾病。”特尼特在他身后露出笑容,姿态极高。因为这是中情局的功劳。
同年3月2日,美国已经开始准备对萨达姆进行打击。特尼特跑到白宫告诉总统,可靠情报:萨达姆在巴格达南方一个叫多拉农场的地方。斩首行动立即展开。美国军队把钻地弹和战斧导弹如洒水一样地洒到多拉农场,结果,什么都没有炸到,萨达姆活得很好。4月7日,中情局又有可靠情报:萨达姆和他的几个儿子在巴格达曼苏区的一个饭店隔壁的屋子里开会。美国空军把四枚重一吨的炸弹扔到了那个屋子。18人死亡,就是没有萨达姆!
中情局的情报错误还不止这些。就在美国开始用地面部队进入伊拉克时,中情局居然没有任何情报证实萨达姆的儿子乌代领导的非正规军所持有的攻击型步枪和火箭推进式榴弹所造成的威胁,结果美国陆军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从美国开始向伊拉克攻击的第一天起,中情局的情报分析就错误百出。他们预测说,一旦美军从科威特边界展开攻势,沿途将会有数千名伊拉克士兵和指挥官投降,结果,美国大兵几乎是一路杀到了巴格达,都没有人投降。中情局见局势大好,就预见说,伊拉克军队会大批投降,但直到美国大兵进入巴格达,也没有接收几个俘虏。中情局再次预测说,萨达姆在伊拉克的统治已经失去人心,美国仁义之师一进入伊拉克,就会受到贵客般的接待。结果,接待美国大兵的是炸弹和子弹。
中情局原以为他们在萨达姆身上是找不回自尊了,但萨达姆给了他们一个机会。
美国攻击伊拉克在美军看来简直是小儿科,即使中情局有这样那样的失误,却一点都不影响美军迅速占领伊拉克。中情局最应该感谢的是美国军队,正是他们的连连告捷掩饰了中情局愚蠢的情报。战争结束后,中情局大批官员进人巴格达,组建了“伊拉克调查团”,目的就是要找到萨达姆的生化武器。为此,中情局列出了946个萨达姆藏匿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可疑地点,在军队的协助下开始搜查。不久后,中情局得出一个很神奇的报告:搜索了全伊,一无所获。
2003年12月13日,中情局接到线报:“萨达姆藏身于距家乡提克里特约15公里的达瓦尔镇附近,当天晚上,美军实施了‘红色黎明行动’。20时10分,美军找到萨达姆藏身的洞穴,将他逮捕。萨达姆被美军从地窖里弄出来时说:‘我的名字是萨达姆·侯赛因,我是伊拉克共和国总统,我想进行谈判’‘不要开枪!不要杀我!我是伊拉克总统。’”
12月16日,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在五角大楼举行新闻发布会,在会上,拉姆斯菲尔德宣称,中央情报局将“领衔”主审萨达姆。他说,这次大家非常轻松地做出了让中情局负责审讯萨达姆的决定,“做出这个决定,只花了三分钟时间”,“此前两分钟,大家都在喝咖啡。”
但是,中情局审讯萨达姆的困难却很多。一位中情局官员说,“尽避萨达姆很邪恶,但他毕竟曾经是一国之君。虐待他将有损我们的长远利益。”
中情局使用的方法是,发现萨达姆的心理活动规律,并从中找到突破口。中情局审讯人员每次对萨达姆的审问都是从“无关紧要”的细节开始,比如哪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