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道术法诀-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道人看也不看智能,只对耿先生稽首道:“耿先生受惊,纯阳子有礼。”

耿先生见来人是自己一边,自然是精神一振,道:“道长何来?”

纯阳子微微一笑:“贫道受命而来,保护耿先生周全。耿先生略作休息,待贫道料理了此贼秃,再来叙话。”

耿先生心下大定,道:“静观道长手段。”

智能却是听说过纯阳子乃是上洞八仙之首,姓吕名洞宾号纯阳子,不愿受天庭管束,只做了散仙,四处游历,道门中好大名气。上洞八仙与元始门交情深厚,奉为长老一流。纯阳子在此出现,后面自然是元始道人安排。想到这里,智能也不说话,袖子一挥,两道符咒飞出,就地一滚,再次化为白虎和大蛇,恶狠狠扑了上来,智能自家却化为一道流光,往西而去。

纯阳子大喝一声:“贼秃哪里走?”不慌不忙把拂尘插回后腰,双手齐齐发雷,两道雷光到处,正中白虎和大蛇头部,同时发出一声巨响,耿先生看得分明,那两兽被雷光震为齑粉,依旧化作两道符咒,飘然落地。

纯阳子右手一掐剑诀,虚虚一直背后宝剑,只听一声龙吟,宝剑化为一道剑气激射而出,待到空中,已变为一条数十丈长短的蛟龙,须臾追上智能所化的流光,只是微微一绕,但听的智能一声惨叫,已经分成数段,远远落入山中。蛟龙依旧化为剑气,回归剑鞘。

耿先生大大的喝了声彩:“道长剑术超群,实乃剑仙一流,今日是大开眼界!”随后对纯阳子深深一躬:“谢过道长救命之恩!涌泉难报!自当从今以后在家另立香案,日日参拜!”

纯阳子回了一礼,道:“耿先生是当世大儒,切勿多礼,贫道是受九仙山桃源洞广成子道友之托,特来护送耿先生入京。西方教插手天下大辩一事,却是行事诡秘,另有玄机,我教中人,多有暗中打听,似乎和近数百年在西方诸小国中兴起的天神教有关,此教极为古怪,广招教徒,借信仰之力修道,多有蛊惑人心之术,不可不防。”说完信步上前,捡起刚才掉落的符咒,耿先生好奇,凑过去一看,见符咒一尺多长,黄纸朱砂写就一道道繁复文字,一为虎形,二为龙形,黄纸多有破碎,似乎无法使用。

纯阳子把这二道符咒收入袖中道:“此符咒均为龙虎山张道陵炼制,看来此人和多方势力多有勾搭,此确是铁证,待贫道送去广成子道兄处存放。”

耿先生点点头:“张道陵被奉为天师,不说辅佐天子,救济苍生,反倒多行蛊惑之事,此次修订文字一事也是最初由张道陵向天子建言。”

纯阳子重新把拂尘拿在左手,微微抚摸:“此事背后错综复杂,只能见招拆招,耿先生失了两个随从,马匹也不知道哪儿去了,只怕路上多有不便,就让贫道略施小术直送耿先生入京安顿。”

耿先生正在忧愁无法及时入京,自然高兴,只见纯阳子把拂尘一掷,落地化为一朵白云,耿先生兴冲冲的踏了上去,只觉脚下柔软,却是稳定无比;纯阳子掐动法诀,白云即升入半空,自行往京都方向去了。

第十一回 招贤馆耿子入住 太学门方轴拦车

拂尘化作的白云一直把耿先生带到京都上空,耿先生大胆探头观看京都繁华盛景,正是:

京都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

白云似有灵性,半空停住。耿先生看了一回,叹了一回,看尽人间繁华,百业兴旺,升斗小民哪知国家即将发生这等大事,国家气运是否能持续绵长,还是风雨飘摇,就要看天下大辩的结果。耿先生原来想天子见召,天下大儒都会力阻此事,维护国家气运;谁知自己就快到京都门口,还生出许多变故,若不是纯阳子道长特意前来维护,只怕自己已经被妖僧杀灭。想到此处,耿先生胸中烦闷,再也没有欣赏风景的念头。白云似乎也如同身受,想京都缓缓落去,正对招贤馆门前空地。

招贤馆正是天子下令腾了出来,供全国来的大儒居住,门口的两个招贤馆小吏正在聊些闲话,就见一朵白云自天而降,唬了一跳,只道是神仙来了,不敢怠慢,当下止了话语上前行礼:”小吏见过仙长,不知仙长屈尊,有何见教?“

白云稳稳停住,耿先生迈步下来,未觉得任何不适,暗叹仙家妙术,那白云依旧升起,在半空一个盘旋,往城外去了,想是纯阳子招回。耿先生听的门口小吏误认自己是仙家,也是心中发笑,道:”我是从白云城来的,姓耿,刚才确有仙家特意送我过来,切勿误会了。”

小吏听的这番话,半信半疑,其中一人取出上头发下的各处大儒影图,验明正身,这才相信确实是误会,道:“原来是耿先生。还请随我入内安顿。”

耿先生微微点头,跟随其中一名小吏入内,被安排在天字号庚号房,心中略略奇怪,不日即是大辩,白云城乃是偏远小城,按理来说附近大儒早就到了京都,此时招贤馆应该是人满为患,为何如此冷清?当下询问小吏。

小吏躬身道:“先生有所不知。此次大儒进京,多有商贾资助,也有自家丰实,来的大儒大部分嫌弃馆小屋陋,无法容身,大抵在左右客栈包下数间,此处只有数名大儒居住。”

耿先生自持其身,当下心中多有叹息,心道此次大辩只怕是好事多磨,又问道:“每日可有聚会讨论大辩一事?”

小吏道:“这个确实有,只是并非在此处,天子已经指定太学内一间大厅供先生们讨论,出门往东百余步即是太学所在。现在此处居住的大儒也都去了。”

耿先生谢过小吏,又吩咐备下些茶饭,胡乱吃些,即出门往东,约有百步,即见太学门,两侧各有石碑,上面是些学子条例之类,耿先生原来在京时也曾来过,此时故地重游,也有些感慨,不由轻抚石碑,正在暗自感慨,却听得后面有人道:“这位难道是耿子?”。

当时大儒之间,互相称呼大抵都用姓后面加子字,以示尊敬,其他人等都用先生呼之。

耿先生听得此声依稀有些熟悉,转头一看,忙躬身为礼:“我道是谁,原来是方子,却是多年未见了。”

那人也回了一礼:“自从耿先生出京,确有数年了。”此大儒姓方名轴,搬来京都已经十年,成名之际对贪官污吏看不下眼,故远走西方诸国游历数年有余,后来京定居。方子识得多种西方诸国文字风俗,在辩论时旁征博引,多有惊人之语。耿先生在京时虽然没有太多交情,但在辩论中多有会面,故而认得。此人也是异数,并不钻研经典,多时以与人辩论为乐,偶尔写些西方游历故事,有数卷杂集问世。

耿先生正待寒暄几句,忽听西边人声嘈杂,却是来了一大帮子人。仔细看去,却是数十名帮闲的,拥着一驾大车,大车上帷幔低垂,看不清里面人物,隐隐传出些低声轻笑之音,车角坐着四名童子,提着香薰等一干事物。和平常人家不同,均是俊美的女童。

一行人等行至太学门,就此停住。一名女童向车内禀报道:“主人,已到太学门口。”里面轻笑声音不停,有一个年轻女子声音懒洋洋的道:“怎么这么快到了?却是无聊的紧。”又一个年轻男人声音道:“填不抱的,待小生应付了那帮书虫,再去寻你就是。”男子又低咳一声,当下两个女童把帷幔束起,露出里面人物。

耿先生正看得奇怪,边上的方轴已经是连连冷笑,举步上前喝道:“竖子当街宣*淫,如何对得起韩子称号?带我禀明圣上,革去你的功名!”

只见里面一男一女尤自纠缠到一起,衣服凌乱,那年轻女子端的是貌美无比,此刻酥胸半露,格格笑着,也不理方轴,只对那年轻男人道:“我道是谁,原来是那个轴子。”

男子微微一笑,略略正了正衣冠,抬腿跃下车来,先是顺手甩了个银袋给领头的帮闲,又向美人挥手作别。这才转过头来,看着方轴,嘴角露出讥笑:“韩子这个称呼,是我父所有,此次大辩,我父年高,特意叮嘱我入京,故而借用此名头。我本经商,与百花楼头牌灵花姑娘生意往来,在你眼内成了什么了?”

此人耿先生虽不识得,但是诸多奇事也有所耳闻。韩家本来就是书香门第,此人姓韩名冬,老父乃当世大儒,名仁。自小韩仁悉心教导,待到入蒙的年纪,送去名师处上学,哪知韩冬并不听课,自己带了些书籍自顾阅读。老师多有微词,未料韩冬十岁那年一举写下洋洋数十万言,刊行出版,是为《三门集》。在全国影响不小,韩仁也是欣慰,未想次年韩冬再不上学,且弃文从商,只是偶尔写些杂文,抨击时事。韩冬为人风流,家底又丰实,顶了个少年天才的帽子,吸引各地女子迷恋。

方轴冷笑不已:“在太学门口,我且不与你争执,等大儒们都来了,我再当众揭你恶行,让你身败名裂!”说完拉耿先生进去。耿先生近年偏处一隅,不知缘由,听得有些奇怪。当下随方轴进了太学。自有小吏引入大厅,只见诸位大儒或坐或立,有三五成群讨论的,也有静坐闭目养神的。

方轴入内,见人数不少,也不管耿先生,先自咳嗽两声,吸引众人望来,朗声道:“诸位,方某今日不为大辩之事,只为揭露一事而来!”

第十二回 方轴子只谋虚名 耿先生闭门不出

耿先生闻听此言,心下对方轴大大失望,眼下国家气运大事不理,却借此机会显露自身。

只见方轴趾高气扬,三步并作两步,到中央一张大桌旁立住,不停打量,大有上桌子之势头,显是考虑到自己身材短小,上桌多有不便,才犹豫着停了下来。

诸位大儒也是反应不一,好几位刚才闭目养神的似乎突然来了精神,一个个凑了上来,也有若无其事的避开,似乎生怕吐沫横飞;有人远远站着,嘴边微笑,似乎已经知道方轴子要讲什么。

耿先生心中长叹一声,寻了个椅子在墙角坐定,不理不问了。

方轴见凑来好几个大儒,满心欢喜,随即又绷出一张臭脸道:“诸位听真,韩子那个韩冬十岁的时候写的三门集,其实是韩仁代笔!”

此话一出,像沸油遇水,各处议论之声响彻整个大厅,比刚才讨论大辩之事声音大多了,此时韩冬笑嘻嘻的飘然入厅,一身白衣,长带飘飘,手里摇着也不知道哪儿来的扇子,一副富家子弟模样。韩冬听的众人议论,也不多言,只当在聊他人,寻了中间一张椅子,大马金刀的坐了下来。

方轴见韩冬丝毫不理会,又从怀中掏出本书来:“诸位!诸位!请静一静,如今正主也来了,我这里有一本当年的三门集,我已经通读,而且也把其中的疑点评在边上,诸位请看!”有凑热闹的接过去一看,只见从头到尾,每一页上面都是圈圈点点,有的评“写法存疑”,有的评“肯定代笔”,看来方轴也做了苦工的。看着看着大儒们的眼光都慢慢转向韩冬,小声议论着。

韩冬自顾摇了摇扇子,也不顾已经是初秋时分,看诸人都在看他,嘴边透出讥笑来,拍的合上扇子,在旁边的桌子上敲了两下。诸大儒正在疑惑敲桌子是什么意思,但见厅下过来两个帮闲的,抬了口不大的木箱。韩冬点头示意,其中一人从怀中取钥匙开了锁,把木箱打开。有识货的认得是檀香木的,可以驱虫,韩冬轻轻一笑,道:“诸位世叔世兄,韩冬不才,小时候一时兴起,写下三门集,老父视如珍宝,特意把手稿一一保留,如今特意携带来京,也算平息些风波。”

当下有大儒上前捡看,确实是三门集的书稿,众人传阅一番,一时不知如何是从。方轴也上来看了两页,只是冷笑道:“手稿?手稿昨天晚上写的也算?能证明什么?”

韩冬哗的又把扇子打开,轻摇两下,道:“如果手稿也不能证明,那么当场谁能证明自己出版过的东西每个字都是自己写的?有两字正好用在你身上:刁儒。你可知道我父不但在家养病,而且昨日已经去官衙上了状纸,告你诽谤!我家不为赢官司,只为正名!”

方轴一张方脸兴奋的通红:“我只是质疑,人人都有质疑的权利!我不怕打官司!只怕到时你们韩家父子都是身败名裂!”

旁边的耿先生都快睡着了,此时听到官司二字,忍不住站起身来,奋力扒开人群,力排上前,厉声道:“方轴!韩冬!你们二人弃国家大事不顾,反而在此争辩代笔,也好意思。国家危难在即人人有责,你们放着责任不担,反而哗众取宠,如何对得起大儒身份!给我出去!且看你二人在大辩之时有何话讲!”

方轴脸色一下子由红转白:“修订文字一事,自然是大事,如果天下人人写书都是代笔,那要文字何用?”

韩冬也不答话,冲耿先生略躬了一躬,转身走了。

耿先生看方轴还是纠缠不清,长叹一声:“过几日就是大辩,我看你如何发言。”说完冲大家一躬身,也自行离开了。

方轴哼了一声:“一根筋的,难怪搬去了白云城那种偏僻小城。”说完又兴冲冲的和人讨论韩冬代笔之事。

话说耿先生离了太学,一路低头回到招贤馆,心灰意冷,竟紧闭房门,吩咐小吏概不会客,每日三餐送了过来也时常不用,只等天下大辩。

纯阳子本来四路防范佛宗闹事,伏杀大儒,这日盘算第二日就是大辩之日,驱云来到京城上空,见不少大儒都将自己温养的胸中浩然之气放出,一股股的,有高有低,有颜色纯正,洁白无瑕,也有的白气稀疏,各种文章化作的金子沉沉浮浮,不一而等。正在观看时,只见城东有一股冲霄白气放出,浩浩然,凝聚不散,纯阳子看定方位,正是招贤馆方向,略略推算,已知是耿先生,便想前去叙话。突见白气中突然有一丝灰色气体,渐渐整个浩然正气,慢慢转成淡淡的灰色。

纯阳子精通望气之术,看此情形不由吃惊不小,心中暗道为何浩然正气中混杂了一股死气,当即按下云头,也不降落在招贤馆门口广场,而是看好方位,直接降落到了耿先生门口。纯阳子不好擅入,便轻扣房门,扣了两三下,只听里面耿先生道:“不是刚送来午饭么,又来作甚。”纯阳子听耿先生中气十足,不像是疾病缠身,只道:“纯阳子见过耿先生,耿先生近日可好?”

耿先生哦了一声:“原来是纯阳子道长,不知有何要事?我为了大辩之事,已经闭门数日不出,养精蓄锐,不便见客,还望纯阳子道长见谅。”

纯阳子闻言心中惊讶,道:“耿先生无恙罢,既然不便,那么等明日大辩之后再来叙话。”

耿先生叹了一声,不再说话。

纯阳子在门口立了一会,静悄悄的依旧驾云而去。耿先生听见风声,知道纯阳子已经驾云远去,自言自语道:“等明日大辩,恐怕只能来世与道长相见了。”说完在屋内深深躬了三躬,当是谢过救命之恩。

纯阳子心中狐疑,又不好明问,待到了半空天风一吹,自家想了想,竟往九仙山桃源洞寻广成子而来。

第十三回 纯阳急走九仙山 渔鼓剑取希道人

不多时到了九仙山,纯阳子识得旧路,不及欣赏满山好景,直往桃源洞而来。

到得洞前,因纯阳子时常来会,门口道童俱是认得,见纯阳子前来,道:“师叔今日怎有空到此?”

纯阳子道:“吾道兄可在?特有急事要见。”道童见他满脸焦急,赶紧让入洞府之内。纯阳子入内正好见广成子着八卦紫绶衣在蒲团上静坐,闭眼参玄机。广成子乃元始道人门下第一位弟子,修道无数年,天下闻名,有诗道:

有缘得悟本来真,

曾在终南遇圣人;

指出长生千古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