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群英传之云淡风清-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可不敢表现出对曹操有任何了解的样子,而是装出一副陌生人的表情,“在下正是贾子奇,不知道兄台是?”
  “在下曹操曹孟德。”曹操行礼说道。“前来拜见晏太傅,还望贾兄通传一下。”
  “好说好说。” 

作者有话要说:咳咳,曹操这个大BOSS这就出现了,够突然的吧~~~
不过么,他只是来和贾清混个脸熟,打个酱油罢了,嘎嘎!




39

39、治世能臣 。。。 
 
 
  贾清进了客厅,走到晏平身边,低头轻声把曹操来访的事情告诉他。
  “是曹孟德呀。”晏平听了一挑眉,“让他进来吧。”
  曹操被贾清领进了客厅,一搭眼,这客厅中四个人里面倒是认出了三个,都是当年在洛阳的时候有所接触的。
  “曹操见过晏老,见过郑先生,见过孔相国。”曹操向三个人依次行礼,同时也冲一旁的张松点了点头。
  按理说,孔融不论怎么说都是一郡相国,而郑玄只是一介白身,曹操是一名顿丘令,自然要向孔融行礼,而却不用向郑玄行礼了。但是郑玄是全国闻名的经学大师,而且学问、名气也都远在孔融之上,曹操先向郑玄行礼,也算合情合理。
  不过郑玄的感受就不一样了,曹操的格外尊重极大的满足了郑玄的成就感,本来郑玄对于曹操的出身还有些鄙视,现在看着曹操脸上倒带着些笑意。
  孔融说是名官员,不如说更像是名文人。在他的心里,像现在这种私人场合,先向郑玄行礼,再向自己行礼是理所当然的,自然不会有什么特殊的表示了。
  不过当年在洛阳,孔融也只是知晓曹操这个人的事迹,倒是没有具体的相处过,自然是要好好的打量下他。
  晏平好好的看了下曹操,叹了口气,“孟德呀,当日一别,已经有三年了吧。”
  三年的时光,曹操脸上的锋芒已经收敛了许多,不再像在洛阳时候那么锐利了。
  听到晏平这句普普通通的话,曹操心中一酸,“是的,操担任顿丘令已经三年了。”
  灵帝熹平三年,曹操刚刚二十岁,因为父亲曹嵩朋友吕伯奢的缘故,得以举为孝廉,入洛阳为郎。那时的曹操,本着一腔热血,不知道天高地厚,自从担任洛阳北部尉以后,就申明禁令、严肃法纪,造五色大棒十余根,悬于衙门左右,有犯禁者,皆棒杀之。灵帝宠幸的宦官蹇硕的叔父蹇图违禁夜行,曹操毫不留情,将蹇图用五色棒处死。于是京师敛迹,无敢犯者,京城治安被管理的井井有条。
  曹操可以说在洛阳一棒出名,但也因此得罪了蹇硕等一些当朝权贵。
  本来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宦官中常侍大长秋曹腾的养子,虽然曹腾为人宽厚,又能推荐贤人,名声不错。可是曹操也因为祖父曹腾身为宦官的缘故,并不被朝中那些清流所认可。这次曹操棒杀蹇图,也是为了与那些宦官划清界限的关系。
  显然此举效果不错,当时的晏平对于曹操这个官场新秀也有了不少好感,颇有点刮目相看,此后特地在晏府宴请曹操。
  其实那时候晏平也存了收徒的想法,因为他看出了曹操对于革除朝廷弊端的决心,这一点是在年轻一辈中相当难得的。他自然也看出了曹操的心狠手辣,不过晏平更知道为了朝廷的安宁,有时候采用些必要手段是允许的。
  但是就在最后关头,晏平想起了许劭对曹操的评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晏平犹豫了。
  因为他更看出来,要是朝廷继续这么糟糕下去,一旦糜烂到让曹操失望透顶的时候,恐怕曹操这个“治世之能臣”要转变成“乱世之奸雄”了,到时候曹操一定会狠狠的推上一把,毁掉朝廷最后的支柱。
  晏平已经历经六朝,备受皇恩,对于朝廷有着无比寻常的感情,他不允许这种事情的发生。
  但是看着曹操,晏平就想起了年轻时候的自己,也是这么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叫他就这么毁掉这个青年,他又下不去手。
  也许好好的引导下,化去曹操心中的戾气,还是能把他培养成朝廷的栋梁的。
  晏平下了决心,接下来一年的时间都用来教导曹操,言传身教告诉他为官做人之道。虽然他们二人没有师徒之名,不过倒也有了师徒之实。
  不过在外人面前,晏平还是要求曹操称呼自己为晏老。
  后来宦官要对清流势力动手,自然先把矛头指向曹操这个宦官集团所谓的叛徒。
  为了保护曹操,晏平和曹嵩联手安排,让曹操远离洛阳,出任顿丘令。
  这次晏平告老还乡,临行前更是秘密的叮嘱朝中的几位大臣,让他们关照下曹操。
  曹操这次前来拜访晏平,是因为他从父亲曹嵩那得到消息,不日他即将回京,出任言官议郎。而晏平在其中起了关键性作用,所以曹操是来答谢老人的。
  “你父曹嵩身体可好?”晏平笑着问道。
  “劳您关心,父亲身体很好。”曹操从晏平深鞠一躬,“这次操得以回京,多亏了晏老的扶持,曹操铭感于心。”
  晏平点了点头,“不错,看来三年外放,孟德倒是稳重了很多,吾心甚安呀。”
  “晏老身体矍铄,更是我等的福分。”曹操虽然有些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过现在这话倒是说的真心实意。
  “这三年,听说曹操你在顿丘得罪了不少人呀,了不起呀!”孔融这话倒不是讽刺,只因为曹操这三年在顿丘整顿吏治,政教大行,但也因此得罪了不少的权贵。
  “那些不过是跳梁小丑罢了,何足为惧?”曹操笑了下,话语中带着与生俱来的霸气。
  郑玄眼睛一眯,看着曹操更是顺眼了不少,“想必曹操这次得以升官回京,那些顿丘的权贵恐怕用了不少银子、说了不少好话吧?”
  客厅里面的几个人,个个都是人精,郑玄这话刚说出来,几人都哈哈大笑,就连晏平也手指着郑玄,笑得乐不可支。
  郑玄说的其实是朝廷中的一个潜规则了,要是当地的官员特别厉害,那些被这名官员整治怕了的权贵便会使劲向朝廷汇报那名官员的功绩,把那官员夸得天上有地下无。目的就是把那官员夸到升官,让他去祸害其他的地方吧!
  显然对于曹操的破坏力,朝中的几位大佬还是有着清楚的认识的,索性就把曹操调回洛阳,给他个议郎这样没什么实权的官员做做,这样也能算是皆大欢喜。
  “听说郑先生年少时,曾经推算出某日、某时、某地将要发生火灾,当日果然灵验,后来还被称为‘异人’,可有此事?”待众人笑了一阵,曹操询问郑玄。
  “呵呵,确有此事,玄的谶纬方术到如今也才刚刚登堂入室,还是不值一提,不值一提呀!”郑玄话是虽然这样说,不过看着曹操的目光却是越加和善了。
  “早就听说孔相国‘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典故,今日得见,正是三生有幸呀!”和郑玄说完几句话,曹操又和孔融搭上话来。
  “呵呵,不过是年少轻狂,当不得夸的。”孔融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的人,也连忙说道:“今日能结识曹兄这名治世能臣,融大有收获呀!”
  当然,孔融自动把后面那句乱世奸雄给忽略掉了。
  “好啦,天也不早了。孟德呀,反正已经这个时间了,留下来吃个饭,今晚就在这过夜吧。”晏平没把曹操当外人。
  “操恭敬不如从命了。”曹操拱手回答。
  晚饭自然很丰盛,席间曹操长袖善舞,不但和张松、贾清两个人谈笑风生,甚至还和另一桌上的管亥、甘宁、赵云拉上了关系。
  贾清心中不得不佩服,怪不得日后曹操差点统一了全国,单看他这份交际的能力,就是他拍马也赶不上的。
  看着曹操和管亥在那玩命的拼酒,贾清心中倒也觉得,如果抛去了以后的阵营立场,曹操这个朋友倒也值得一交。
  吃完晚饭,郑玄和孔融都各自回去了。
  曹操和贾清被晏平领到了书房,不过是喝了一杯茶的功夫,本来满脸醉意的曹操眼神清明,不见一丝醉意。贾清都要怀疑,曹操是不是练了六脉神剑,会用剑气逼出体内酒气了。
  那晚晏平实际上也没曹操说什么,都是些絮絮叨叨的内容,就和一名爱唠叨的普通老人一样。
  曹操相反却很是恭敬,认真的回答晏平的问话。
  晏平年纪大了,身体禁不起熬夜,便让他们二人回去睡觉了。
  第二天曹操离开,贾清代晏平送他到门外。
  看着曹操离去的背影,贾清心中也不禁暗叹了一声。 

作者有话要说:唉,怎么说呢,我觉得曹操算的上是三国里面最复杂的一个人了。
因此这章里面我写的是早期的曹操,他对朝廷还是忠心耿耿,想要匡扶社稷的。同样,他交际能力极强,能调和各方面矛盾。
至于贾清和曹操的关系,应该说算是半个师兄弟吧。
我的构思里面,贾清和魏蜀吴以及其他各类诸侯都有一些联系,毕竟人情在这个世界还是很重要的么~~~




40

40、北海盐场 。。。 
 
 
  “奇怪,他们也未免太配合了吧?”贾清不是不懂为官之道的菜鸟,在南安郡,他的父亲做了多年的太守,甚至他自己也做过一段时间的代理太守,现如今更有一名官场常青树的太傅作为师父,可以说,官场上没什么能瞒过他的了。
  可就是这样,他才觉得疑惑呀!
  虽然说后面有着晏平和孔融的支持,他们两个,一个是已经告老还乡的老太傅,另一个是在北海郡根基浅薄的新相国。但是贾清这样一个突然出现的主簿,在职权上与那些府衙里面的属官都有些重合,他们不但不与贾清争权夺利,反而上赶着将大把的权利往贾清怀里塞,颇有些视名利如浮云一般的高风亮节。
  他们真的都有这样的觉悟么?贾清心中保持怀疑的态度。
  贾清心中也隐隐约约有了些想法,不过还不完全。但这没关系,他后面还杵着一个官场不倒翁呢!
  听了贾清的想法,晏平点了点头,“不错,职责所在,这些官吏不得不听相国的话,需要给你这个新任主簿些薄面。但他们肯定心里不怎么舒服,又不能明着对付你,自然就对你使出阴招。”晏平眯了下眼睛,“想你新来,情况都不了解,乍一接手这么多的公务,如何处理的过来,还不是要依靠那些下属。这样他们等于既不得罪相国,同时又能顺理成章的收回那些权利。而且一旦你显出一丝疲态、出了一点纰漏,他们就会和那些闻到肉味的豺狼一样,一拥而上,到时候不光你主簿的位子不保,连带着连孔融这个相国也面子上无关,他们就能够逐步借势架空相国了。”
  贾清听得直点头,姜不愧是老的辣呀,老师果然想的就要透彻,方方面面的都想到了。
  “呵呵,怎么样,要不要为师来给你把把关呀?”晏平笑着看向贾清。
  “老师你回乡,就是为了享享清福,我又怎么能因为这点小事就打搅您呢。”也许是受到了曹操的影响,贾清话语中也有了些硬气,“更何况我当年也曾代理南安郡,如今北海郡虽然要大上一些,不过要是连这点问题也处理不了,以后还怎么进入朝堂管理全国呢?”
  “好好好,你这孩子,其他都不错,性子就是太软弱了,今天这活听上去总算是像我晏平的弟子了!”晏平哈哈大笑,“去吧,放手干,天塌下来了,别看为师个子矮,照样能给你顶住。就算是天被捅个窟窿,为师也给你借来五色石把天补上!”
  贾清尴尬的笑了下,没想到晏平还想当一次盘古外加女娲。
  既然在老师面前夸下海口,自然贾清要一个人解决问题。
  那些琐碎的小事,没什么特别的,贾清也就交给下属处理了。
  关键是在一些大政方针上,贾清颇费了一番脑筋。
  把北海郡的资料给整理了一份,贾清算是有了个具体的认识。
  北海郡土地肥沃,又是临近渤海,自然粮食和鱼类产量丰富,再加上当地手工业发达,生产大量的纺织品,可以说北海郡的百姓只要稍微勤快点,就能过上温饱的生活。
  也正因为治下如此富足,孔融才有这个闲情,也有这个能力大力发展文化。
  要是放在南安郡,百姓都还是吃不饱穿不暖,谁会去吟诗作赋、风花雪月呀?
  显然,贾清要想做出一些成绩,在这些方面恐怕是很难有大的作为了。
  
  “什么,你要官府出面建盐场?”孔融虽然有些文人的傲气,但不代表他就一点也不知道百姓的疾苦。对于每天都要打交道的柴米油盐,孔融还是有些了解的。
  “这不就是与民争利么,使不得呀!”他们北海郡的情况,孔融还是心中有数的,“贾清呀,你新来,不知道我们这里的情况。有不少百姓家里就建着盐场,我们官府这样做,会绝了他们的生路的。”
  面对着孔融苦口婆心的劝说,贾清心中倒有些感动,“相国你误会了,我怎么会要断了那些百姓的生路呢。”
  看着孔融开始认真的聆听,贾清把心中的想法说了出来,“如今我们北海郡的盐场,都是一些极小的规模,一天也产出不了多少盐,而且盐中有杂质,带着苦味,质量极差。我的想法是由官府牵头,把那些小盐场给收购了,同时补偿他们一些土地,这样他们生活上不是更有保证了么?”
  “恩,要是补偿土地的话,百姓们想必会乐意。但是官府也没有那么多闲钱呀,这大规模的盐场我们青州可还没有先例呀,恐怕会得不偿失呀?”君子不谈利,像孔融这么个圣人后代,要不是实在躲不开钱的问题,他恐怕都羞于提钱的问题。
  “相国,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呀,更何况清的意思是,将盐场所得主要用来赡养老人、抚养孤儿。”贾清知道孔融好名,便搬出这段话。
  孔融自以为才华盖世,倒也想干些大事,但大事干不了,小事又不干。手下的那些属官都是轻浮士人,只会饮酒做诗,高谈阔论,却没几个干实事的人物。他心中未尝不想为百姓做几件大事,贾清的话实实在在的勾住了孔融的心思。
  “好吧,子奇,盐场的事情我就全权交给你了!”孔融想了很久,还是答应了下来。
  
  虽然说嘴里面把话说的很满,但对于建盐场其实贾清也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呀。
  那些小盐场都是建在一些很贫瘠的土地上,又是官府出面,自然那些百姓很好打发。
  贾清带着张松他们绕了一圈,最终选到了一处荒芜的海滩,这海滩上只有一些沙子和石块,唯一的特点就是比较宽阔和平坦。
  张松对于建盐场很感兴趣,自告奋勇要来帮忙,贾清便委任张松为盐场事务副指挥。
  管亥、甘宁和赵云在晏府里面反正也闲的发慌,便跟在后面,贾清要他们在这里负责监工。
  “里正,这里的情况你了解么,平时潮水和大潮汛时分别会涨到什么地方?”贾清问跟着边上的当地的里正。
  这个里正五十多岁的年龄,已经老态龙钟了,不过身体还好,“恩,老朽知道。”
  他大概比划了一下,平时海潮会到哪,大潮汛会到哪。
  “你们就在大潮汛和平时潮水之间开掘一个大池,这个大池必须深挖一些,挖大一些,底部一定要翻土压实,还要铺上石块。池边要铺上石板,别被上潮时冲垮了池岸。这样,大蓄水池也就建好了,从这里晒出来的盐便是苦盐。”
  张松、管亥、甘宁以及赵云都是内陆人,自然是不知道这晒盐的过程,连连点头,嘴里发出“哦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