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宝风流-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做太监,什么意思?”,一个听来有些傻傻的声音问道。

“太监!还能有什么意思,就是‘下边’没有了呗!”,这句话在掀起更大一片笑声的同时,也使外边的唐离刷的一声脸涨的通红,当下再不多听,加快了脚步急急而去。

直到跑出两条街开外,唐离的脸色才算恢复正常,正在他自嘲:“做人要厚道”的当口儿,就见前方一处人潮涌涌,似在争挤着什么。当下心中一动,迈步而去。

走进些儿后,唐离才诧异发现这些拥在一扇朱漆大门前的都是年纪与自己相仿的少年,纵然有一些年龄稍大的,也不过二十来岁,大家似乎都在焦急的等待着什么。

正在他好奇打量的当口儿,就见那朱漆大门吱呀一声,几个青衣家人,拥着一个宝蓝色衫子中年汉子走了出来。

围着的众人见他出来,顿时引起一阵小小的喧闹,充斥着唐离耳中的都是“郑管家”三字,随后这声音渐渐消歇,众人的目光也都紧紧的着落在那中年汉子身上。

那郑管家见人群安静下来后,才微咳了一声,开言说道:“奉郑使君老爷之命,本府今日正式招募家丁,我家老爷乃是河东世家出身,所以要来本府做事者,这第一嘛,总是要能通文墨才好;第二,容貌端正……”。

听郑管家这一开口,唐离才知道原来是本州刚来不久的刺史府要招募家人,顿时没了兴趣,正要迈步前行,忽然又被一句话给钉住了脚步。“空缺职司如下:一,少爷书房伴读一名,月俸钱一千五百文;二,仓房奉应一名,月俸钱一千二百文……”。

郑管家堪堪将府中欠缺职司念诵完毕,就听下边一个清朗的语声问道:“应募职司要不要签卖身契?”。

这突如其来的一问让郑管家一愣神儿后撇嘴一笑道:“你倒是想,总要我家老爷肯才行?”。

得了这个答复,唐离心下大喜,当即随着其他人向检测笔墨文事的长几前走去。

郑管家将一应事项讲完,招募正式开始,唐离略一打量,见队伍前后拥着的怕不有近两百人,当下心生感慨:“看来无论在哪个时代,想混口饭吃都不容易!”。

好歹随阎苏生学了四年书画,唐离这笔柳体字写出来,还真是笔力遒劲,与前后相比,诚然是鹤立鸡群,直让那负责此事的郑府家丁也为之眼前一亮,随即出口问道:“你应募什么职司?”。

“伴读”

听到“伴读”二字,那家丁神色微微一变,随即放下了手中的差事,向那高立在台阶上的郑管家走去。

正在这时,朱门内又走出一个家丁,看他那匆忙的模样,似是急着办什么事情,愁眉苦脸低头而行的他走到人群拥挤处,抬起头来正要呵斥众人让路,无意间看到唐离,顿时呆了一呆,随即脸上浮现出欣喜若狂的神色,又狠狠的盯了麻衣少年两眼后,他才转身飞跑着进府去了。

“本府今日招募职司很多,你为何一定要应募伴读”,稍等了一会儿功夫后,郑管家走下台阶,先是看了唐离手写的笔迹后,抬头问道。

“找工作谁不想找好的?”,唐离闻言自语道,说起来今天郑府招募的职司虽然多,但就属伴读待遇最好,想必也最轻松,少年一人挣钱要养三人吃饭,还有母亲的医药费,月入一千五倒是与他的期望值差相仿佛。心下如此思量,口中应声答道:“小子生性沉静,贵府今日招募职司中,自觉最适合这伴读。”

听唐离说话,那管家眉头微微一皱道:“本府小少爷生性灵动,怕你那沉静性子难以适应,不如另换一个如何……”。

“既然是招募,他为什么要阻止自己应募伴读?”,心下思量,唐离正要开口答话,就见那朱门中急慌慌的跑出刚才那个家人,将管家喊离了几步后,也不知在他耳边说了几句什么,那郑管家神色一变,阴沉着脸色看了唐离一眼后,扭头吩咐道:“给他登记”。

约两柱香的功夫后,所有报名人都已登记完毕,阴沉脸色的管家一挥手,众人都循着小门进了郑府,等待测试。

唐离自进了这个有花有草、有亭有池的郑府后花园后,就一直再看那些洒扫杂役们的测试,反倒是他应募的这伴读职司,却没人安排,他几次瞥眼看向管家,见他脸上隐隐也是一片急躁。

堪堪等到厨间人员测试完毕,就见适才众人进来的角门处,一个粗陵儒服打扮的十六七岁少年随着一个青衣家丁走了进来,悄然插入队列,而那管家见他来到,也似是松了口气般,面色一缓。

堪堪仓房奉应测试已近尾声的时候,却见花园正门的月洞门处,两个穿着广袖圆衫的中年边对着院中的花草随意指点品评,边向众人行来。

“老爷,您怎么来了”,还在大老远,就见郑管家急忙迎上前去,对着左手那个年过四旬,满脸儒雅的中年行礼说道,而唐离身边的家丁也早已躬腰低身行礼。

“难得伯清兄今日有暇来访,要赏赏本府蔬园,某自当相陪”,与身侧那人相视一笑后,这中年抬头看了一眼唐离等人道:“这是……”。

“奉夫人令,现正在招募家人以敷府中不足之用,不想惊扰了老爷雅兴,小的这就谴散他们,择日再来。”,不想他这一说,旁边的伯清到是来了兴趣,微微一笑道:“使君出身河东高门,‘修身’一项自不待言;只是人人皆言郑兄以礼治家,这‘齐家’功夫也是一等一高妙,今日既然适逢其会,某无论如何也要看上一看。”,一句话说完,这人已是当先行去了,那郑老爷见状,也只能微微摇头一笑,随后跟上。

“免了,都免了,你们且继续就是”,挥手制止了众人行礼,走上前来的郑老爷并那伯清在家人搬来的胡凳上坐定之后,静观测试。

不一时,主要考较计算能力的仓房奉应测试也已结束,随着青衣家丁的唱名声,唐离应声上前,只是让他大感惊讶的是,这明显属于最好职司的伴读,竟然只有他与刚才匆匆而来的那个粗绫少年两人应聘。

并肩站在郑老爷身前,静侯出题的唐离竟是有了后世暑期找工作时面试的感觉,这突如其来的想法让他忍不住嘴角绽出一丝笑意。

“恩,这两个少年都是一表人才,只是左手处这麻衣少年虽然年纪更小些,但这气度似乎更胜一筹。”,与粗绫少年的脸色微微发白相比,唐离的这一笑就显的更加松闲,那旁观的伯清乃低声开言品评道。

“伯清兄所言不差,看这麻衣少年不过十五六岁年纪,人前能有这份从容倒也着实不易,且看看他才学如何。”,一时间,这本是随意陪同而来的郑老爷也是来了兴趣,向管家示意考较开始。

“我家老爷出身河东望族,向以礼仪诗书传家,尔等二人既为应募伴读而来,日后朝夕与少爷相伴,若不知书而无以诗,殊为不能,因此今日两项考较即是本此而来。”,这郑管家果然不愧是多年管家,耳濡目染之下,这几句文绉绉的话语倒也说的似模似样。

这一番话说完,就见郑管家随手一指那粗绫少年道:“你年纪大些,就你先来,且诵一段《论语》开篇之章,并讲解其义理所在。”

一听到郑管家给粗绫少年出的题,唐离差点没一口血喷出去,这也太简单了些吧!果不其然,就听那少年侃侃诵道:“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而他随后的解说也是更无半分差错。

一时等粗绫少年答完,郑管家面色不动指向唐离道:“你接上下一章就是。”

一听这话,唐离顿时傻眼,适才那一章因为后世被选进教材之中,所以几乎是人人能诵。作为专业所在,他当年上学时虽然也背过《论语》,但这几年下来,又那里搞的清楚它下面一章内容到底是什么?

见麻衣少年沉吟不语,旁边的粗绫少年并那管家眼中都是闪过一丝亮色,而那伯清却是大感诧异,似是想不到这童学最入门的篇章都能难住唐离一般。

“小子诵书素不记其章节,还请管家提点一二如何”,想了许久,唐离脑海中还是空白一片,遂跟后世时背书一样,向管家说道。

那伯清见唐离连这最基本的篇章都背不上来,反是出言要求提点,但脸上却无半分惭色,一时来了兴趣,与那郑老爷相视一笑后,淡淡开言道:“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

第十七章 应聘(二)

听到这一句,唐离才自放下心来,还好这管家要背的是《论语》开篇第一卷,当年读三流大学时,为应付那变态老师抽查,这开篇的面子上功夫他倒是着实花了时间,倘若再延后几卷,那还真是要命了。

心中既定,他顺着提点随后诵道:“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做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背诵完毕,唐离也不等管家说话,顾自开始释义,他自知刚才的表现难免落后一筹,是以在解释的时候就想扳回一城来,遂对经义大加生发,紧扣住一个“孝”字,顺便连“礼、仪、廉、耻”也一并给予解说;随后对“仁”字的解说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只将当时上课时听到的讲说一股脑儿的都搬了出来,从“克己复礼为仁”到“巧言令色,鲜矣仁”,他的这番解说几乎包含了两千年来历代学者们对《论语》研究认识的最精华部分。说到最后,他的言语早已超越本章的限制,竟是搬出后世所学,开始从整体上对孔子的核心学说加以评价。

他这番滔滔不绝而下,粗绫少年并那管家因学识有限,听不出其中端倪,只觉他言语混乱,多有妄语,自以为他这是自曝己短,不免心下窃喜。但听在伯清及郑老爷这等半生浸浮于儒家经典的人耳中,却觉这少年所说虽不免疏漏妄语及考据不清,然而诚可谓立论新颖,发人深思。尤其是本府主人,即是出身于大唐四大世家之一的河东郑氏,可谓自小接触的就是这等经义,愈听少年所说,越是惊诧,无形中他的坐姿也由刚才的随意而听,转为专心致志,竟是生恐漏掉了一字。

那郑管家本心以为麻衣少年是在胡言乱语,是以放他多说出丑,随后见到自家老爷那神色,才知唐离看似混乱的言语大不简单,当下更不迟疑,立即出口加以制止。

听管家出口制止,斜眼瞥向那胡凳中二人脸色,唐离自思这番发挥应该足能挽回前时劣势了,当下闭口不再多说。

“书既已诵毕,尔等二人且再来考较一番诗艺。”,那郑管家随意四顾,看了看后花园中的繁华似锦,遂一指粗绫少年道:“你且以月季为题赋诗一首”,这句说完,他才手指远处夭夭桃花掩映中的那株白梨对唐离道:“这便是你的诗题,限时半柱香,这就开始吧。”

这边唐离及那粗绫少年各自散开寻找诗思,而在二人刚刚站立之处右侧的一丛茂密窝竹后面,也有几人在窃窃私语。

“阿姐,你怎么知道管家有私心?”,问话的是个十来岁的胖球儿般小孩儿,他的手正紧紧攥在一个面蒙白纱的女子手中,刚才若非这女子阻拦,听了家人通知的他恐怕早就冲了出去,点名要唐离做自己的伴读了。

“爹爹就在外面不远,鹏弟你说话小声些”,细语叮嘱了一句后,才见白纱女子轻轻解释道:“近几十年来,我朝风俗酷爱颜色艳丽之花,第一等自然是牡丹,其次这四时常开的红月季也多为人所喜,所以吟咏之作历来就多,那粗绫儒服的少年只要据前人诗思,稍做改动,想作出一首咏月季的诗来,并不太难。反倒是梨花,因为他的颜色太过素淡,所以喜欢的人不多,诗作就更少,尤其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几乎从不耳闻,短短半柱香的功夫,无由借鉴,要想作出一首佳篇来,着实大不易。”

白纱女子的这番话听在胖球儿少爷耳中,固然是似懂非懂,但“管家有私心”这句话他倒是听的分明,当下眉头一皱道:“阿巧,等会儿你去跟娘亲回话的时候,一定要把姐姐这话也传到。好个郑管家,任他如何撮弄,这个会讲故事的伴读,少爷我是要定了。”

看着小少爷气鼓鼓的胖脸,旁边站着的一个青衣小婢立即点头应是。

且不说这三人之间窃窃私语,此时的唐离已是远远的走到了那株花开正盛的梨树前。阳春三月,正是桃花最盛的时刻,这片灿若红霞的妖艳桃林,引来无数蜂蝶飞舞其间,如此景象,当真是典型的江南风光,美不胜收。

正是在如此粲然艳丽的粉红丛中,这树梨花的素白就显的如此突兀,却又如此与众不同,明媚的阳光洒过洁白的花瓣,使这种白愈发淡到透明,却别有一种不同流俗的美。如果说这连片桃花是春日的暖阳,艳丽的颜色下是张扬的生命,那孤单的梨树就如同初冬的小雪,分外凄冷,尤其是在周遭灼灼其华的包裹下,欲发显的伤感与孤寂。

自穿越到此,这四年来唐离终日忙于生计,在城中四处奔波。从不曾有机会如此静心的赏花,此时独自一人面对这一树突兀的白梨,竟使他有些心神渺远。思绪纷飞中,这株寂寞的梨花就仿佛是他自己经历的写照,永远那么孤单,永远那么凄凉,这一刻的麻衣少年心与境合,穿越的后世今生纷至沓来,竟使他隐隐感觉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正是在这等静默之中,半柱香的功夫匆匆流逝,远处郑管家的一声呼唤惊醒了唐离的沉思,一个无言的笑意之后,转身而去。

只这片刻的时光,郑使君等人并窝竹后的女子仿佛见到的又是另一个少年,刚才侃侃而言时的自信被眉眼间的淡淡萧疏所替代,这份与三月春光绝不相合的落寞出现在一个十五岁的少年身上,麻衣轻拂,竟使唐离有了几分飘然出尘的风流。

第十八章 应聘(三)

“你先说,由你来评;随后互换”,郑管家短短一句话后,就见那跃跃欲试的粗绫少年略一沉吟后,开口诵道:

牡丹殊绝姿东风,篱菊萧疏怨晚丛。何似此花荣艳足,四时常放深浅红。

四句刚罢,引来园中众人一震,这首诗开篇先颂绝色的牡丹与秋天的篱菊,而后笔锋一转,引月季与之相比,重点突出月季花的四时不败更胜前者。此诗诗思,却是典型先扬后抑的手法,构思既巧、再加上用语精当,这首《咏月季》的确称的上好诗。

唐朝的诗,诗的唐朝,诗于唐人而言,实在片刻不可暂离,考功名固然是以诗赋取士,其他朋友间的相聚、送别、怀念与交往也无不以诗来表达,纵然是到青楼酒肆消闲,耳中听到歌女们所唱,也全都是诗,这种情形,就跟后世流行歌曲风靡天下一般,如此的社会氛围下,纵然是普通人也能吟上两句,何况郑使君这等文士?口中低声将此诗念诵一遍后,与那伯清相视片刻,这二人看向粗绫少年的眼神,比之刚才有了几分不同。

郑管家看到自家老爷的神色,心中一喜,乃扭头对唐离道:“现在就由你来品评此诗优劣。”

见自己说话后,眼前这麻衣少年只不答话,郑管家一阵心喜,正待开口,却听唐离淡淡开口道:“这位少兄诚然作的好诗,但以小子看来,若是将结尾那句‘深浅’改为‘浅深’,恐是更为妥帖。”

“牡丹殊绝姿东风,篱菊萧疏怨晚丛。何似此花荣艳足,四时常放浅深红。”,唐离刚一说完,窝竹后的白纱蒙面女子已是将改后的诗作重又吟诵一遍,只觉入口诗味更足,隐有余香,一时忍不住低声道:“改的好!”。

“改的好!”,不等郑管家开口说话,就见旁观的伯清击节赞道:“一字不易,不过顺序变动,足使此诗更添三分韵味,更刻画出月季四时花色变化,好眼力,好心思!”。如此评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