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权奸-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朗迈色脑子并不糊涂,所谓吃一堑长一智,虽然折了四千人马,可也感受到一些河西诸军的战斗力。

赤祖德如点头道:“我们尽起十万吐蕃大军,不是抢一把就走,而是要占据河西,唐军羽林骑虽然强悍好战,我们以势用兵,他们只有节节败退,先取大马营草滩,等待水稻熟了,才攻甘州,然后与悉诺将军的偏师一道横扫肃州、瓜州、玉门关等地……”

节堂下面,地忍甲五正在用心倾听,唯恐漏掉一句。

十日后,帝都长安,兴庆宫,勤政务本楼。

皇帝李隆基因为河西形势,牵一发而动全局,已从东都洛阳移驾回长安,为的是尽快知道河西战局的演变情况。

兴庆宫门外,一骑飞驰到了宫门前,马上越骑嘴唇干裂,用嘶哑的嗓音对监门卫道:“河西紧急军情!”

一个中官就在宫门处日夜等着消息,闻讯立刻赶过来,接过那名越骑背上的包裹,验看了文书,对监门卫道:“这位军校辛苦了,将他扶到待漏院去休息一会儿。”

说完,负责收信的中官跑着进了兴庆宫,急急赶到勤政务本楼,交给右监门卫大将军高力士。

河西战事虽然事关西北大局,因为涉及的机密过多,参与的人并不多,多是皇帝李隆基和高力士直接裁定。

河西的奏折是三天一报,皇帝打开包裹,取出两封书信来,一封看也未看,交给一旁侍候的中官。另一封亲自剖开蜡封,展信阅读起来。

那中官跑着去了书房,尽快得把书信内容破译出来,用的是诗词集注,用大食数字表示位置。这是羽林骑搞出来的花样。

“父皇,儿臣趁吐蕃军远来,立足未稳,率三千羽林骑设伏大败吐蕃前锋,斩杀约四千骑,缴获刀枪甲胄弓马不少,首战用我,用我必胜,河西军民因此战士气大振……吐蕃大军涌入河西腹地,已有五万之众,还未停止,通过大斗拔谷的吐蕃军连绵不绝,儿臣倍感压力沉重……”皇帝李隆基拿着这份奏折,心里沉甸甸的,就着沙盘和高力士商讨:“高将军,西川,陇右也频频有紧急军情传来,看来吐蕃对河西走廊垂涎已久,恐怕动用了吐蕃国内一半的兵力吧?”

“圣人,西川,陇右不过是骚扰迷惑的手段,真正的决战就在河西大马营草滩。”高力士分析道。

皇帝李隆基点了点头:“高将军所言正合我意,岩哥儿刚满十七,吐蕃蛮子如海潮一般,接二连三地打来,他能承受得住这种压力吗?”

是呀,少年领军,未经挫折,一旦败上一两阵,举止失措,河西将是糜烂之局,看皇帝李隆基的脸色,恐怕他也在后悔重用李岩吧。高力士安慰道:“圣人,岩哥儿首战就是个大胜,振奋河西军民士气,打得吐蕃畏手畏脚,值得信赖。”

勤政务本楼,大殿后的书房,那名破译密件的中官将一本《史记》放回书架,瞧了一眼小心誊写出来密件,见无错漏之处,才拿着它跑向偏殿,呈给皇帝。

高力士接过密件,急忙递给皇帝,一边瞧着他的脸色,瞧见他皱眉道:“岩哥儿用兵太冷血了,竟然牺牲掉大斗堡的千名守军。”

心里一哆嗦,高力士埋怨道,岩哥儿你也不换个说法。

片刻后,皇帝李隆基又皱起眉头:“怎么又是亲率羽林骑诱敌,高将军,拟旨,河西军将,如不能劝阻李岩冒刃陷坚,有了闪失,一同问罪。”

“微臣遵旨。”高力士听着这话心里稍安。

皇帝李隆基拿着手中的密件又看了一遍,神游了片刻,才怔怔地道:“好个首战用我,用我必胜,朕恨不得披坚执锐,亲上战阵,酣畅淋漓地杀几个吐蕃蛮子解气。”

“圣人骁勇善射,有英雄气,要不是身系家国,上了战阵,吐蕃还不望风而逃。”高力士笑着道。

“朕虽然没上阵,但朕的儿子代父出征,横扫河陇,西域,与朕亲临一般无二,哈哈……朕心甚慰!”皇帝李隆基的脸上洋溢着自豪。

沉思了一会,皇帝李隆基眉宇间又泛起一阵忧色:“岩哥儿布的局大,河西的战事至少持续数月,朝中几位宰相为这事必定会争论不休,我担心岩哥儿一口想吃个胖子,打蛇不着,反被蛇咬。”

高力士也有同感,瞧着皇帝茶饭不香的情状,灵机一动:“圣人,我看您这几天来,老是呆在宫中这样忧心伤神,也不是件事,不如我陪着您白龙鱼服,微服到在水一方酒楼去听个曲儿,品品诗词,散散心。”

……

周一冲点击推荐榜,兄弟们顶起!收藏、推荐砸来吧!

第三卷 河西大将 150。 哥舒出刀(上)(求收藏)

哥舒出刀(上)(求收藏,求推荐!)

祁连山的残雪消融,化为潺潺溪水,河流多次改道,让戈壁和绿洲交随着岁月变迁,丝路也在变化,戈壁上废弃的土城,前朝遗留的驿站也就多了。

这处残破的汉朝土城,城墙虽然受岁月的侵蚀,风化得有些严重,但望楼,角楼,箭垛都齐备,城内还有两口水井。

羽林骑前营指挥使,致果校尉哥舒翰正躲在这处望楼上用千里镜观望敌情。

吐蕃军占据大斗堡,见战事不顺,就依堡扎营,绵延数里,同时源源不断地通过大斗拔谷增兵调粮。

右威卫将军李岩依葫芦画瓢,也在永固堡外扎下营寨,与吐蕃军遥遥相对。

吐蕃军在等,等暑热退去,甘州城外的水稻成熟,羽林骑也在等待战机的出现。

双方的哨骑却不闲着,小规模的接触战游击战一直就没断过。

吐蕃哨骑四处骚扰,除了征粮外,还袭击驿站,阻断消息,羽林骑也放出两千骑游击,南北各一千骑,甘州以南由辛云安负责,甘州以北,由哥舒瀚负责。

刚到八月,下了场雨,天气凉了不少。这天,临近黄昏时分,驿道上烟尘滚滚,马蹄轰鸣,这座甘泉驿,眼看又有吐蕃军来袭。哥舒翰兴奋起来。

不对,怎么是河西军的旗号,哥舒翰嘴张得大大的,足以放下一个鸡蛋。

千里镜中,哥舒翰隐隐看到骑军中间有个校尉,兴许是打马飞驰有些热了,掀开铁盔,露出一头乱蓬蓬的辩发,甩了把汗,跟着又戴上了头盔。

“吐蕃狗种,竟然敢异想天开地冒充河西军,大摇大摆地混进来,是想偷袭瓜州呢,还是想拿下玉门关,这回你们落在我的手里,连门也没有。”哥舒翰紧捏一下拳头,立刻向身边的羽林斥候下令:“向瓜州方向的沿途驿站传信,吐蕃军化装成河西军潜行!”

既然你们敢明目张胆地来,也就没那么容易回去,只是甘泉驿里面的还有两百多驿卒,怎么办?

化装成河西军中的吐蕃骑军中,那个刚才脱盔的千夫长悉诺多吉走在最前面,瞧了一眼夕阳下的甘泉驿,心中隐隐露出一丝嗜血的渴望。

诈进堡去,将里面的驿卒全杀掉,安排两百吐蕃军士,将驿路上的消息封锁住,自己偷袭玉门关,从后面相助自己的父亲破关。打着这样的如意算盘……主意虽好,可是河西军羽林骑就这么容易上当,这不是一厢情愿吗?

“仓央尔甲百夫长,你在长安国子监读过书,皮肤也比我们白,模样像唐人,你去叫开堡门。”千夫长悉诺多吉用马鞭指着身一名百夫长下令。

仓央尔甲拱手遵令:“是,千夫长大人。”

仓央尔甲带着几个军士走到堡门前,装模作样地喊道:“里面的驿丞是谁?右威卫羽林骑到了,速速准备些酒菜。”

这段时间吐蕃入侵,驿站的堡门整日都关得紧紧的,唯恐漏了一只老鼠进来,好半天,城头露出驿丞苍老的面容,问道:“现在丝路上不大安宁,你们可有文书。”

要走这驿道,还能少了这些手续,仓央尔甲伸手取出文书,策马上前,将文书放在放下的吊篮里。

那个驿丞认真地验看了一番:咳了两声:“文书是对的,敢问是哪位将军领军。”

“前营指挥使哥舒翰,喏,就在后面。”仓央尔甲马鞭朝后一扬,悉诺多吉缓缓策马过来。

“兄弟们,给哥舒校尉准备酒肉,开门迎接。”驿丞边说边往堡下走去。

丝路上的驿卒全是退役的老边军,久厉战阵,悉诺多吉心里还是觉得不踏实,低声吩咐道:“准备抢门!”

厚重的大门被推开了,声音吱吱嘎嘎的让人牙酸。悉诺多吉率先带着亲卫冲了进去。

刚跨进大门,却见“咻!咻!咻!……”几十枝羽箭如疾风一样刮来,血花四溅,悉诺多吉身前几名亲卫猝不及防,纷纷中箭落地,惨叫道:“啊呀,有……有情况!”

幸存的吐蕃亲卫挥舞着刀,挡得住一枝弩箭,挡不住第二枝,死死护住悉诺多吉,想要退出去,可他胯下的马中箭倒地,他被压在马下动弹不得。

甘泉驿那名苍老的驿丞边咳,边大声笑道:“哥舒致果……咳,咳就在这附近溜达,中午还在一块吃饭……咳……咳何况刚才他用旗语示警,吐蕃狗子,跑不了啦。”果然是退役的老边军,久厉战阵,不动声色,三言两语便请蕃入瓮,手到擒来。

变故骤起,仓央尔甲正要率军将千夫长悉诺多吉抢回来,就听见身后一片震天的马蹄声响起,抬头一望,夕阳下,了不得,羽林骑黑压压一片,如一道泄流的洪水,从丝路古道漫卷过来。

千夫长悉诺多吉还在里头,几名亲卫冒着箭雨想把救出来……此时,堡墙上已推下不少檑木条石,将堡门挡住,如果没有外面的羽林骑,还可以将这处甘泉驿血洗,强行夺过来。

一名吐蕃百夫长自负悍勇,战场嗅觉也灵敏,立即率吐蕃骑军向羽林骑冲了过去。

哥舒翰臂挟长枪,瞧见吐蕃百夫长满脸横肉,气势汹汹袭来,率众迎了上去,猛地大吼一声,趁那名百夫长失神之际,一枪刺穿了他的咽喉,挑起三尺多高,“砰”的一声甩到地下,几个动作,一气呵成,畅快淋漓。哥舒翰挑落那个百夫长后,战马不停,纵马径直冲杀过去,威风凛凛,犹如神兵天将一般,吐蕃骑军见了,无不唬得魂飞魄散,纷纷四散溃逃。

哥舒翰身后一名亲卫翻身下马,上前割下吐蕃百夫长头颅,挂在马前,飞驰过去,紧紧跟在哥舒翰身后。

身后的亲卫一字形散开,连扣扳机,诸葛连弩的威力顿现,哥舒翰悍勇无敌,如入无人之境,羽林骑挥刀张弓,如癫似魔一般,势若石碾,吐蕃骑军沾者死,碰者亡,哀号遍野。

吐蕃骑军的千夫长悉诺多吉生死不知,最凶横的一个又被挑落马下,人头斩落,被挂在羽林骑马前,吐蕃骑军个把不怕死的,冲上来,多半死在诸葛连弩之下。

何况当先那名骑将勇悍非常,一杆长枪吞缩不定,枪枪刺中,没有走空一回。

吐蕃骑军失了主将,无人指挥,见羽林骑如此神勇,一哄而逃,羽林骑衔尾追杀,那叫一个酣畅淋漓。

吐蕃骑军一路飞驰而来,力气耗费不少,再用计不成,千夫长被杀,前后又反遭包夹,慌乱不堪,还有什么心思战斗,而羽林骑却是以逸待劳,此消彼长之下,大半被唐军所擒杀,仅有二百多骑漏网之鱼,四散逃逸。

“报哥舒致果,驿站老军擒获了千夫长悉诺多吉。羽林骑也擒了几名百夫长,有个叫仓央尔甲的,我们怀疑是汉人。”一名校尉过来禀道。

吐蕃军中也有汉人?哥舒翰有些好奇,吩咐亲卫将仓央尔甲提溜过来。

“你是何人,姓甚名谁?”哥舒翰猛地喝问,声威赫赫。

他身边的马头上还挂着几名百夫长的头颅,仓央尔甲被吓得脚一软,跪倒在地,支支吾吾把自己留学长安国子监的事说了一遍。

原来是个吐蕃贵族子弟,本来是管后勤粮草,到前线来混军功的,因为在长安留过学,被选做了伪装偷袭的百夫长。

浓浓的暮色四起,弦月挂在树梢,哥舒翰翻身下马,轻声问道:“仓央尔甲,你想不想活命,想不想成为大唐人?”

咋不想呢,宽阔秀美的朱雀大街,酒烈味甘的美酒,我在长安国子监就参加过好几次民族同化运动的集会,还发过言。最主要的是,我得活命。

“我愿意,我喜欢帝都长安的生话,愿意成为一个大唐人。”仓央尔甲赶紧应道,还解释了两句。

那就好,哥舒翰胸中豪气四溢,在朦胧的月光下,如座山岩一般。

推荐燕歌之作《藩镇》,权奸推荐期间恢复更新!

第三卷 河西大将 151。哥舒出刀(下)(求收藏)

吐蕃军既然敢扮作河西军,偷袭玉门关,我们为什么不能以其人之道还至其人之身,扮作溃军,连夜回去,拂晓前偷袭吐蕃的大营?

说干就干,哥舒翰的脑子急速地运转着,小李将军说过,前线战机稍纵即逝,将领可随机便宜处置,只要不超出拟定的战略范围,不过这事还得快马报给他,小李将军在永固堡,离吐蕃大营更近。

我率千骑羽林的职责就是在丝路骚扰疲敌,让吐蕃哨骑不敢轻易出营,今夜我就出刀,惊天一击。

唤来两名斥候,哥舒翰对他们耳语几句,那两名斥候接令,立刻翻身上马,很快消失在茫茫的暮色里,往永固堡方向驰去。

望着斥候的身影消失在视线中,哥舒翰回过头来,羽林骑将几百名战俘集中起来,押到了甘泉驿的堡门外。

堡墙上下,火光熊熊,映得如白昼一般,哥舒翰骑在马上,那匹马脖子下面绑着三颗人头,鲜血淋淋,面目狰狞。哥舒翰长枪前指,威严喝道:“想活命的,想成为大唐人的出列。”

话音刚落,一名吐蕃十夫长越众而出,大声道:“要杀便杀,我吐蕃勇士只能战死,不能投降,更不要说丢弃祖宗,做你们大唐人——”

“说得好!”哥舒翰大声打断了他,“就连吐蕃赞普,都是大唐的西海郡王,大唐吐蕃就是一家,他不是大唐人是什么?你们这些不明事理的吐蕃蛮子,知不知道,犯唐作乱,就乱了上下尊卑的规矩。”

那吐蕃十夫长还想梗着脖子强辩几句,哥舒翰哪会再给他机会,暴喝一声:“既然想战死,为何又活了下来,该死!”催马上前,一枪刺出,正中那名十夫长的咽喉。

几名亲卫上前,将那名死透了得十夫长拖到一边,对准头颅就是一斧头。

取了头颅,亲卫将它提在手中,鲜血顺着脖子滴滴答答地往下掉,在火光的映照下说不出的阴森恐怖,两只眼睛圆睁着,仿佛死得很不甘心。

“下一个,如果不想做大唐人的,我就赏你一刀,像他一样做个断头鬼。”

战俘都是刚刚吐蕃大败逃跑得快的,那些死战不退的早已被屠了个干净。

一番威慑之下,几百吐蕃俘虏都噤若寒蝉,唯唯诺诺不敢吱声了。让仓央尔甲从战俘中挑了五十来人,他心倒细,选出一名相貌身形都与悉诺多吉相似的军士。

哥舒翰也装扮了一番,率千骑羽林骑押着吐蕃降军,举着稀稀疏疏的火把,往大斗堡缓缓驰去。

永固堡,军衙后院。已过两更,月朗星稀,秋虫叫得正欢。

书房的床榻上,李岩和衣而卧。

约摸睡了一个时辰左右,李岩被冷霜儿摇醒:“岩哥儿,有紧急军情。”

“啥紧急军情,也不让人好好睡一觉。”李岩揉着惺忪的睡眼,见是冷霜儿在自己面前,伸手搂过她的小蛮腰。

这些日子也辛苦,岩哥儿没日没夜地操劳军务,与李白、高适他们白天黑夜地筹划军机大事,冷霜儿心疼他,没有推开,任由他抱着禀告了军情。

“什么!哥舒翰率千骑夜袭吐蕃大营!”李岩听后心中一惊,哥舒翰果然有名将的潜质,胆子大也果断,派人通报我,有大局观,值得培养啊。

夜袭的战机可要把握好,李岩松开环住冷霜儿的手,急急道:“霜儿,快帮我套甲,估摸着吐蕃这几日也该动手了,竟然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