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权奸-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李岩率先大声喝彩。

军阵中的羽林骑跟着齐吼了一声“好!”

驻马阵前,面对几百号训练有素的兵将,皇帝李隆基颇有几分骄傲,赞赏的目光缓缓扫过一张张年轻朝气的脸,无声地褒奖着他们。片刻后,皇帝李隆基双手一张,说道:“今日演练,令朕感到羽林骑个个都是我大唐的好儿郎!尤其是右威卫郎将李岩所率的百骑,身手敏捷,表现出众,所有军校散衔升一级,军士就升为陪戎校尉。辛氏三虎表现勇猛,此番折在李郎将手中,虽败犹荣,哈哈,大唐有将士如此,朕欣慰之至,欣慰之至啊!”

军阵响起整齐的山呼声:“万岁,万岁,万万岁!”

呼声渐止,李岩纵马出列,在马上拱手禀道:“右威卫羽林骑,愿意护卫圣人泰山封禅,请圣人检阅羽林仪仗。”

羽林仪仗?皇帝李隆基一愣。

李岩手往上一举,身后的百骑羽林亲卫齐刷刷地下马。

“齐步——走,立定!”李岩的声音洪亮有力。

百名羽林亲卫整齐地走出军阵,在皇帝李隆基和军阵之间,迅速变成了一个方阵。

李岩站在阵首,身后是三面斜执的红旗,后面的方阵,每排八人,共十二排。

李岩喝道:“向前走!”那个长方阵移动过来了,他们个头相差无几,“哗!”在阳光下每一次甩腿,每一次挥臂,都整齐得跟刀切似的。

皇帝李隆基微微有些失神,右威卫郎将李岩把羽林骑操训得跟胳臂使唤手指似的。

你能想象他们是刚才那帮对冲,轮射,强突的劲军悍卒么?哪支军队中没几个爱撂挑子的兵油,李岩这小子真是好手段,收得服服帖帖!

“向右看齐,请圣人检阅羽林仪仗!”李岩大声喝道,声音在空旷的山谷里回响了几遍。

“羽林精骑,劲军悍卒!”皇帝李隆基吼了这一嗓子,感觉有一股子说不出的痛快。

“愿为圣人开疆拓土,出塞击胡!”百名羽林亲卫怒吼声声,如潮涌来。

军阵中的辛云京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震撼!这群羽林已被李岩训练成了一群狼,一群吃人不吐骨头的恶狼。

如果战场上,面对这百名羽林亲卫,手持陌刀,列阵如墙而进,如钱塘巨潮般向你卷来,该当如何?应该是十之八九,被吓得屁滚尿流,抱头鼠窜吧。

阅阵完毕,皇帝李隆基与高力士率千牛卫登上了多角堡,李岩随侍在侧。

城墙上,皇帝李隆基对圆形的弩台颇感好奇,那弩台突出于角点,直径约有两丈五尺,竟然比城墙还高两丈。

多角堡大异中原所筑的四方之城,以圆形弩台为角点,实质就是一个大圆,没有城防死角,防御纵深也增加许多,敌兵蚁附攻城,将受到正面两侧的三方攻击,皇帝李隆基渐渐看出它的妙处,若有所思。

李岩察言观色,解释道:“圆形弩台,下用条石为基,可储存粮食军器饮用水,城墙即使陷落,也可支撑一段时间。父皇,高将军,下城墙的阶梯正好在弩台的弓弩控制范围内,城墙可夺,弩台不可夺。军镇城堡内还留有后手,到时退入巷战,断不会让敌军轻易地长驱直入……”

李岩大才,当是国之柱石,比起雄毅寡言的左威卫郎将王忠嗣,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不能次次都轻身犯险,冒刃陷坚,我不需要这样的斗将,而是边塞大将!皇帝李隆基脸上浮出了微笑,有儒将之姿的杜希望在脑海中浮了出来,由他来辅佐李岩,在战场时时规劝他不要冒刃陷坚,应该不错。

“父皇,地处边塞,在战略要地筑堡,先营建圆形弩台当做戍所,继而几座弩台相连,建成军镇,如此在草原大漠步步推进,利用军镇威慑游牧民族,开疆拓土再也不是一句空话……”李岩进一步解说道。

“高耸的弩台易受投石机打击,敌军挖掘地道也可使它陷塌?李游骑,你想到了对策吗?”高力士故意诘难。

一时也未考虑得那么仔细,这也是个藏拙的机会,李岩老老实实拱手道:“儿臣愚钝,请父皇和高将军指点。”

皇帝李隆基看了一眼高力士,忍不住轻轻笑道:“在城墙内挖一条很深的护城河,如敌军挖掘地道,河水可以倒灌。防投石机之法,木头达成架子,外直里斜,外密里稀,外面用大麻绳横编,可以减缓炮石的冲击力!”

“儿臣受教!”李岩后退一步,叉手为礼,神情极是谦恭。

“岩哥儿,仪仗羽林,护驾泰山封禅的事也交给你来办。不过你为大将,在战场身系一军之安危,不可轻身犯险,武学博士杜希望,儒雅沉稳,你要好好向他学习。高将军,回去拟旨,迁杜希望为右威卫郎将,武学博士郭子仪为右威卫郎将同正员,俱为从五品下游击将军。”皇帝李隆基一番殷殷叮嘱,慈祥关爱之情溢于言表,让李岩心里蓦地涌起一股暖流,眼眶湿热,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高力士也是感动,提醒李岩道。“李游骑,还不谢恩,圣人可是把右威卫万骑羽林交给你了,让你牢记大将之责。”

“谢父皇信重儿臣,儿臣年少,能时时聆听父皇和高将军的教诲,儿臣才能少犯些错。”李岩这会儿是诚心诚意听着教诲。

一片浮云从山谷上空飘了过来,遮住毒辣的日头,山谷里的凉风吹过,城头上众人遍体生出微凉,极是惬意,高力士奏道:“圣人,该起驾回终南山行宫。”

忽然想起一事,李岩上前奏道:“父皇,听闻宫中藏有卫公兵法,儿臣想抄录下来,作为羽林武学的秘传兵法,可否?”

“卫公兵法?朕未曾见过,朕下道口谕,让武惠妃在宫中帮着你找找,她现在还在长安兴庆宫中。”皇帝李隆基一时也来了兴趣。

感谢权奸VIP书友的鼎力支持,现在码到第三卷河西大将,唐玄宗时期的吐蕃国力鼎盛,正处于上升期,看主角怎样与吐蕃蛮子斗力斗智斗势。

还没入VIP的书友赶紧入V,每日几分钱,当给燕歌发根烟,作者也需要你们的鼓励,才能创作更好的作品。

第二卷 长安新贵 114。还是等来生吧!

高踞龙首原上的大明宫,遥对终南山,俯瞰长安城,殿宇规模宏大,黄色的琉璃瓦在六月的阳光下一片金光灿烂,气势壮阔。

按照前朝后寝的布局,围绕着太液池的建筑,属于内廷,内廷宫殿是供皇帝读书起居所用。皇后嫔妃居住的寝殿区,在紫宸殿北,主殿为蓬莱殿,被一大片浓密的树荫遮掩,此时,从太液池吹过来的凉爽湖风,带着莲的清香弥漫开来,蓬莱殿角生起一片微凉。

李岩身着朱色袍衫,胸背肩袖饰豹,头戴武弁冠,颔首弓背,毕恭毕敬站在蓬莱殿上。

武惠妃坐在龙凤胡床上,身边乖巧地坐着个七八岁的小孩,一身紫衫,生得清俊文弱,一双清澈的眸子好奇地瞧着李岩,正是刚封寿王的李瑁。

“瑁儿,这是你兄长李岩,未及弱冠,便已是执掌右威卫的五品郎将,游骑将军,将来就是你父皇的大将,还不上前给兄长施个礼。”武惠妃手搭在爱子嫩嫩的肩头上,轻声吩咐道,慈母在与儿子说教,要见贤思齐,却见她媚眼儿一飘,落在了李岩的身上……

寿王李瑁年幼,还不太明白这些道理,听母亲这么一说,便起身走下台阶,躬身施礼,样子谦恭,一看就知道是个好孩子。

李岩不等他弯下腰,赶紧上前扶住,脸上诚惶诚恐:“寿王万万不可,折杀微臣了,即使惠妃娘娘抬爱,李岩如何敢受寿王之礼?”

说也奇怪,李岩与李瑁站在一起,细看来,两人眉目脸型竟有几分相似,一般的清俊。武惠妃瞧得高兴,招呼寿王回到自己身边,吩咐道:“瑁儿记住了,这是你的兄长,在人前以官职称呼,人后就以兄弟相称。”

李瑁小孩心思,听说自己有了个哥哥,心里一高兴,到嘴的话便脱口而出:“哥哥,听说你府第的园子布置得极好,什么时候请我过去玩儿,好不好?”

心里一惊,李岩想到几年后寿王与杨玉环可是一对儿,他这么一去,两口子不得碰上了,那还有我什么事?自己还想着吃口天鹅肉尝尝鲜,费那么大的劲,才与杨家成了通家之好,青梅竹马,怎么能去做月老扯红线,这不是为他人做嫁衣裳是什么,不行,得想个法子先敷衍过去。这些弯弯绕在李岩的脑袋里就这么转了一圈,笑嘻嘻地回应道:“好啊,平康里学士府随时恭候寿王光临,不过,我看寿王应该多到羽林武学,允文允武,得父皇看重,才能有望承继大统。”

这句话直接说到了武惠妃的心坎上,她连连点头:“瑁儿,听见没有,你兄长的话可都是金玉良言。明儿我就奏明圣人,让岩哥儿任寿王友,多领一份俸禄。”

寿王友就是五品文官,相当于寿王的半师半友。李岩赶紧拱手谢恩:“谢过母后,以寿王的天纵英姿,日后必定文可入相,武可出将,即皇帝位。”

武惠妃转过俏脸,微嗔道:“少油嘴滑舌了,当我听不出来吗?寿王要想成才,承继大统,还少不得你这个兄长帮村着。”

“母后!”李岩故意一顿,现在武惠妃还未封后,他私下就开始这样称呼,脸皮还真够厚的,“岭南推广种植一年三熟的占城稻,大事一成,湖广熟,天下足,这都是打着您的名,才成的事,天下人不饿肚子,都会感念你的恩德,到时万民拥戴,皇后之位,你就是再三推让,百官都会上表劝进。”

太液池带来的湖风吹了进来,轻轻摇动殿角粉红的沙幔。

“嘴上涂了蜜怎么着,尽拣好听的说。”武惠妃眼里闪烁着熠熠神采,皇后之位,儿子承继大统……这些都是自己朝思暮想要得到的。

“眼下寿王年幼,还需多习帝王之术,母后如果心急,想登后位,必然有大臣上奏,拿则天皇帝窃国说事……”李岩趋前几步,压低了声音奏道。

一语惊醒梦中人,我是出身武氏,如果操切……李岩谋深计远,果是大才,我要万分小心才是,可不能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儿臣今日入宫,除了给母后请安之外,还奉圣人口谕,在宫中为羽林武学寻访卫公兵法,请母后下道懿旨,帮儿臣找一找。”李岩及时转移了话题,彷佛来宫寻找卫公兵法,是顺带着说出来小事一般。

“兄长,我这儿有许多藏书,不如你去看看,有没有你要的书。”李瑁刚才一直听着,隐隐约约有些明白,母妃是为我将来即皇帝位筹划,兄长就是我的臂膀。可他插不上嘴,这会儿有了效力的机会,高兴地道。

“岩哥儿,看你弟弟,待人多实心眼儿,瑁儿,你兄长一本书一本书翻得过来吗?来人,传圣人的口谕,要内廷及太子东宫,搜寻各类兵书战策,送到蓬莱殿。”武惠妃容色端肃,恢复了威严,她现在代行皇后之权,在宫中威权日重,一声吩咐下去,中官宫女齐声遵令,纷纷出去行事。

李岩正欲告退出宫,回府里候着,永穆公主的产期就在这两日。却听武惠妃道:“岩哥儿,我们去寿王所住的院子瞧瞧,他那儿有兵书战策么?顺便你也看看寿王的学业。”

寿王年幼,还未搬去十王宅,住在大明宫中。

几步路就到了寿王所住的院宅,紧靠蓬莱殿,在他的书房内,李岩认认真真地瞧了瞧寿王的学业,把他夸了一番。

见李岩走向书架子,武惠妃使了个眼色,一个心腹宫女会意,带着寿王沐浴去了。手一挥,宫女们静悄悄地退出院外。

李岩浑然不觉,正在两排书架中间翻看兵书战策呢。

“岩哥儿,你找到了吗,本宫来帮帮你。”武惠妃走到李岩跟前,俯过身去,关切问道。

一张明媚动人的脸儿,领口开得太低了,紫色的抹胸半露乳,外披纱罗衫,欺霜赛雪的肌肤在透进来的光影中若隐若现。

敢情武家的人都是这手段,李岩再傻,也不会在同样的地方跌倒,立刻将书放回原处,退后一步,叉手为礼,毕恭毕敬道:“母后,李岩现在也明白事理了,宫里的规矩多,战战兢兢,不敢越雷池半步。”

摇了摇头,武惠妃幽幽叹道:“岩哥儿,你不知我从小就在深宫长大,见惯了后宫的争宠所用的阴狠手段,皇帝喜新厌旧,被打入冷宫的嫔妃结局如何的悲惨凄凉。”

武惠妃仿似风中的弱柳那样无助,上前一步,含着眼泪,又道:“岩哥儿,所以我要登上皇后之位,让我的儿子成皇帝,你能帮姐姐吗?”左右不过二十出头,风华正茂的美人儿,要不是权力之心作祟,谁想当母后,才说了两句话,就变成了姐姐。

惠妃娘娘都放下身段相求,他李岩敢一把推开吗,更何况还是个万里挑一的美人儿?他伸出手去,抚在她弹指可破的脸蛋上:“姐姐,我打第一眼看见你就喜欢上你,怎奈地位悬殊,又是宫禁之地,只能将一份爱慕之心深藏。”

武惠妃抓住李岩的手,放在自己的脸颊上,轻轻摩挲。

到底是贵妃娘娘,儿子都这么大了,肌肤还是那么白皙嫩滑,李岩心猿意马,胆儿肥了起来,就将武惠妃拥入怀中,低下头去吻……

在她光洁的额头轻轻吻了一下,低低在耳边道:“姐姐的容颜是冰山上的雪莲,高洁出尘,永远印在岩哥儿的心上。”

李岩手上又加了把力,将武惠妃紧紧搂在怀中,隔着薄薄的衫儿,感受她窈窕的身段带来的摩擦快感,仿佛似团烈火,要将她融化……

武惠妃已经情动,湖水般的双眸迷离,樱唇微张,李岩在她的唇上如蜻蜓点水般吻了一下。

骤然松开手,李岩俊朗的脸微微颤抖,似乎在控制自己强烈的情绪,声音发着颤,带着凄楚:“姐姐,还是等来生吧!”

说罢,李岩转身跑出了书房,白色透光的团衫融入了院子里的强烈的阳光中。

宛如心爱的东西被人一下拿走,武惠妃怅然若失,望着院外,初夏的阳光强烈得让人炫目。

武惠妃一个心腹中官匆匆走进书房:“禀报惠妃娘娘,卫公兵法有下落了,就在太子李瑛所住的东宫内。”

武惠妃先是喜出望外,瞬间就冷静下来,眼珠一转,对那中官道:“快去告诉右威卫郎将李岩,让他等一等,与我一起去太子东宫。”

……

收藏快破4000了,兄弟们收藏推荐打赏支持!

第二卷 长安新贵 115。太子党

太极宫东侧,有一座狭窄的宫城,是皇太子居住和办公之地,东宫。

李岩骑马陪着武惠妃的车驾,出了大明宫,过建福门,顺着一条坊街来到东宫。

东宫下设六率府统管军府,所以东宫大门外,大热天也是警卫森严,顶着烈日,武惠妃的车驾到了东宫,通传后半天无人迎接,宫门外热浪滚滚,阳光晒得皮肤生疼,连李岩都有些忿忿不平,武惠妃却一脸平静地等着,她倒沉得住气。

终于等到太子出迎,只见他身着赭黄龙袍,面孔白净,模样生得倒还端正,紧随其后的是两个身着紫色大团花绫罗官袍的亲王,来到大门前。

“儿臣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参见母妃娘娘。”几人看着有几分不情愿,上来参见。

“免礼平身!”武惠妃的声音听不出喜怒哀乐,只感觉到一种威势迫来。

李岩早就滚鞍下马,跟着上前参见太子:“右威卫郎将,游骑将军李岩参见太子殿下。”

“哼!免礼。”太子李瑛冷冷地哼了一声,鼻孔朝天,极为鄙视李岩,好像根本不认他的皇义子的身份。

妈的,李瑛你嚣张个啥,现在武惠妃得宠,眼睛正盯着你的太子之位,你这般托大,到时大祸临头,还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李岩心头一把无名火起,转头瞧见武惠妃那端庄淑雅的仪态,恍然若悟。

武惠妃好心计,大热天的陪着我一起来东宫,寻访卫公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