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权奸-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弩匠老张今天立了功,受了赏,有些显摆:“李游骑,除了这个三槽弓弩,还可以从两弩至四弩,从小型至巨型,多弄几种——”

宋朝弓弩种类繁多,但为何到了元朝,弓弩就销声匿迹,就像唐朝如墙推进的步卒陌刀。元朝可是重视科学技术、新式武器的应用,破城之后,除了女人外,唯一不杀的就是工匠,攻打襄阳时蒙古铁骑就集中了回回炮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

还未等李岩开口,杜希望就一口否决:“唐军有一种用牛牵拉的车弩,装置一张拉力一千七百斤的巨弩,有七个发射槽,最远射程超过七百步,中间槽所用的箭有一米多长。缺点太明显了,要几头牛才能拉得开,速度慢,笨重,临战只能射一次。”

李岩用不容置疑的口吻道:“连弩车就以简单可靠,易于修复为原则,将每个零件标准化,流水线生产,弄道工序组装。而且严守秘密,这是我们羽林武学横扫塞外,建功立业的秘密武器。”

郭子仪兴奋得颤声问道:“连弩车一事连圣人都不上奏?”

上奏皇帝,在军器监推广,吐蕃突厥,契丹山奚难免不会知晓,或者唐军某位将帅用它建功立业,李岩率领的羽林武学战功也不那么显赫,在大唐军中还混个屁!

“我们拥有大量的连弩车,在战场上出其不意地使用,毕其功与一役,让吐蕃吃个大亏,取得河西战场决定性的胜利,那时再将它上奏父皇。父皇也会理解我们的。”李岩眼里闪过一丝狡黠之色。

……

兄弟们,票票收藏将书顶起,等待网站的重磅推荐!

第二卷 长安新贵 106。回长安

洛阳城郊,一处农庄,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种植着果树,桃儿、杏儿都已开始挂果,微风过处,橘子花的粉香扑鼻。

每户后院还圈养着鸡兔猪羊,这是右威卫郎将李岩在洛阳郊外建立的标准农庄,集庭院经济、规模养殖于一体。

在农庄的养猪大棚前,围着一群管事,那是从流放的官吏商贾中挑选出来的,正听着游骑将军李岩讲述农庄经济。

前世他天天下乡搞调研,做过不少总结,这类培训那就是轻车熟路,张口就来:“我只是抛砖引玉罢了,各地应因地制宜,像广州之地,多产水稻,又临近大海,可发展海洋捕捞业,制造鱼粉等饲料,饲养鱼虾,实施耕海牧鱼之策。”

广州都督李尚隐捻须微笑,若有所思道:“耕海牧鱼,有些意思。”

挑选出来的几十名管事,这几日参观农庄,耳闻目染,心里有了底,信心也就上来了,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李都督,我从永穆山庄调拨了五十名管事工匠,几万人的迁徙,也配备了医生,沿途你们多租乘车马舟船,不要心痛银钱,毕竟人是最重要的。”李岩殷殷嘱托,听得周围的管事们感激涕零,把李岩看成万家生佛一般

“你们好好地在岭南种植水稻,发展农庄,日后推广占城稻有功,龙颜大悦,我与李都督便向圣人求情,赦免你们,重回故土也是有希望的。”李岩也有些动情,给这帮流放的管事一个承诺。

李岩率羽林骑占了卧虎城,日日整军讲武,未出山谷一步,没有参与监门卫在洛阳破家拿人,搜刮浮财这等恶事,这些都被流放的官吏百姓暗地传诵,连李尚隐暗中都赞他军纪森严,对百姓秋毫无范。

有生之年还能回故土,管事们当场哗啦啦跪下一大片,哽咽着道:“感谢李游骑,感谢李都督!”

头发花白的李尚隐也连声感叹:“迁徙就如行军,李游骑,我们这两日商议,先派办事得力之人快马赶往广州,购房置地,烧窑制砖,兴建农庄,购买粮食种子农具,招募当地农夫等,沿途也派快骑筹措粮草,安排食宿舟船车马,晚上我辗转反侧,不能入睡,是不是还建个后队,专门收容生病的和老弱的,可这又需银钱?”

“还是李都督想的周到,该拿的主意你尽管拿,钱财的事,李都督毋需担心,与管着账房的张好好支会一声就成。”李岩鼻子里嗅着橘子花的粉香,心情愉悦。

张好好等四名侍妾到了卧虎城,内宅张灯结彩,龙凤红烛,每人都送去一套价值不菲的珠宝首饰,李岩将她们作为侍妾,迎娶过门,圆了房,恩爱半月,三年后才调回长安。

冷霜儿这段时间连李岩的面都不见,忙着训练忍卫,从山洞出来后,两人各行其事,李岩又忙着纳妾,似乎隔阂越来越深。

“过几日李都督率流放的官吏百姓远去岭南,李岩无法折柳相送,帝都长安事多,我马上就要回去,就此别过,我日后远赴河西,为国守土开疆,关山万里,静候李都督在岭南推广种植占城稻成功的佳音。”李岩拱手告别,双眼微红。

李尚隐上前,拱手行礼:“老夫此去,绝不负李游骑之托,我代流放的官吏百姓多谢李游骑再造之恩。”

“这全是圣人和惠妃娘娘的恩德,李岩何恩之有?”李岩赶紧谦虚道,这落到有心人的耳朵里,又有人弹劾他对流民施恩,居心叵测,做点事就这么难。

农庄外的道路上。

挥泪道别,李岩率羽林亲卫翻身上马,飞驰而去,扬鞭跃马的英姿消失在李尚隐的视线中,他的身后,管事们黑压压地跪了一大片,一个个泣不成声。

李岩率百骑羽林亲卫离开卧虎城,冷霜儿以训练忍卫为名,没有随他回长安,他的羽林亲卫多了几名武艺高强的少林武僧。

右监门卫将军高力士已率监门卫十日前就回了帝都长安,洛阳太平道聚众谋反一案纷纷扰扰数月,此刻终于尘埃落定。

洛阳城南,一辆油壁车远远地跟随着流放的太平道信徒,辚辚而行,竹帘一掀,一个素颜冰肌的女子探出头来,这几日从洛阳打听的消息让她脸上有了微笑。

岩哥儿,你果真没有负我,得了藏金窟的财富,照顾太平道道众,兼济天下,梅姬心里默默念叨,不是让人人过上幸福平等的日子么?

我跟随道众们走一程,是回帝都长安寻你,还是到福建师父那儿,望着前面的山川道路,梅姬的眼神迷惘起来。

高大雄浑的帝都长安,青色的城墙在阳光下有些森冷坚硬,让人油然而生敬意,可谁又能想到这座宏大的坚城在开元盛世过后,连连失陷在安史叛军和吐蕃手中。

天宝十五年帝都长安被安史叛军所占。

安史之乱后,大唐调河西、陇右、西域等地的精锐边军东援。吐蕃乘虚而入,当地守军力不能支,河陇、西域之地先后为吐蕃所占。吐蕃经常长驱直入大唐境内,帝都长安也处于吐蕃的威胁之下。

大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吐蕃甚至一度攻占长安。

已到五月,阳光已有几分肆无忌惮的味道,明晃晃地泼洒下来,让人感到眼花燥热。

距离帝都长安启夏门五里的地儿,一群羽林骑如道狂风一般从驿道卷过,漫天烟尘,甲胄刀枪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驿道上一位年青的白衣士子,约莫二十左右,腰悬横刀,骑着一匹健马缓缓驱驰。

一身白色的麻衣士子服还几乎成了灰色,污迹斑斑,虽说穷酸潦倒,举止间却流露出一股北地汉儿的豪迈洒脱。

那白衣士子早听到后面轰鸣的马蹄声,驱马到了路旁,扭头回望。

只见烟尘中一杆半卷的红旗忽地舒展开来,羽林骑已减缓马速,徐徐缓驰。

这群羽林骑身上的皮甲战袍比白衣士子身上的更脏,一个个腰板儿挺得笔直,脸上虽带着旅途的劳顿和疲惫,可有种勇悍粗犷的气质。

他们是一骑三马!那马也被拖得形销骨立,看着让人心疼,他们急着赶路,为的个啥?

白衣士子好奇,策马远远跟着这群羽林骑进了启夏门,不想这群羽林骑进了城就掉转马头,向东驰了一坊之地。

“羽林武学”皇帝亲笔题写的镏金大字挂在朱漆铜钉大门前,门口整齐站着一溜儿顶盔贯甲的武学生,宣节校尉哥舒车今日当值,一见李岩领着羽林骑这付模样,心里明白,这位小爷又在玩命似的练习长途奔袭,要是在战场上,最害怕的就是这类嗜血好战的疯子。

“哥舒宣节,两月不见,身材发福了,常去胭脂马还是桃李蹊?”右威卫郎将李岩大声地打趣道。

身后的羽林骑发出一阵爆笑。

哥舒车也不恼,笑嘻嘻地上前牵马,套着近乎:“李游骑,你一出马,就立了大功,什么时候也带上我,让我也跟着沾沾光,连带着鸡犬升天。”

“行啊,杀吐蕃蛮子啃硬骨头时就带上你。对了,我让你写信给哥舒翰,邀他来羽林武学,有回信吗?”李岩忽然想起这事。

跟吐蕃蛮子干,要是他娘的这只左手没受伤,咱还咬牙去拼一拼前程,弄个将军耍耍威风,现在还只配呆在羽林武学调教调教武学生,认命了不是。哥舒车点头笑道:“已经有了回信,哥舒翰说今秋来帝都一游。”

李岩率羽林亲卫进了武学大门,就开始忙乎喂马洗澡刷马这些杂事儿。仿佛不是什么右威卫郎将,游骑将军,而是一名纯粹的大唐军人。

白衣士子快马来到羽林武学门前,勒缰扯马,那马瞬间似被人定住了一般停下,白衣士子从马背上似片落叶飘然落下。

这小子的骑术不错,哥舒车眼睛眯缝起来。

“请教大哥,这儿可是羽林武学,我听说武学正在招生,不知哪里报名?”那白衣士子将马系在拴马桩上,抱拳施礼,却是落落大方。

“是呀,你一个白衣士子,不进科场,到这儿来凑什么热闹?”哥舒车对他的豪迈洒脱心生好感,问道。

“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那白衣士子朗声吟诵起自己的诗作。

那诗抒发白衣士子自己的志向,直抒胸臆,自有一番气骨在里面。大唐人都崇拜诗人,哥舒车这个大老粗胸中激荡起一股沉雄激壮的情绪。良久才摇了摇头,惋惜道:“可惜了兄弟,羽林武学招生已过。”

白衣士子眼睛里流露出一丝失望,脸上带着笑,仍然拱手道:“大哥眼神犀利,身躯凛凛,想必出自边军吧,有空找个酒肆喝一杯。”

哥舒车瞧他那副潦倒模样,还豪爽相邀,心中不忍,给他指了条路:“刚才回羽林武学的是右威卫郎将李岩,他是制科的探花,翰林学士,文武双全,身兼数职,你换身干净衣衫,到平康里小李学士府去拜访一下,日后发达了,不要忘了我这个老哥哥。”

……

兄弟,不要忘了投票收藏喔,施展你的弹指神功,投一下票。

第二卷 长安新贵 107。拆迁风波

李岩在羽林武学沐浴之后,又睡了一觉,换了一套右威卫五品郎将的朱色袍衫,胸背肩袖饰豹,精气神养得足足的,才骑着铁连钱,带着一队羽林亲卫回到了平康里。

数月不见永穆公主,书信倒是去得殷勤,却只能在上面倾诉一些家事和姐弟之情。现在近乡情怯,收拾齐整,带着从藏金窑中细心挑选的两套珍稀物件儿,一套女子的首饰,步摇簪子耳坠。一套孩子用的,古玉佩,长命金锁什么的。

料想学士府后边的庭院应该也改造完毕,去年动身前吩咐高墨达,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就开始动工,拆去那一段院墙,用湖水相隔,与永穆公主的住春院相连。

已是下午酉初时分,阳光明媚,李岩进了自家府第,仆从奴婢闻讯,俱来迎接。

李岩一看,府里又多了十来名温柔俏丽的新罗婢,一问小妹李腾空,原来是新罗王室金介休送来的,推辞不掉。

“腾空,这些日子替哥哥打理府中事务,辛苦你了,又帮我照料永穆公主。”走在回廊上,李岩悄声道。又从怀里摸出一个锦盒,放在她手上:“我在洛阳给你买了几样首饰,做工样式倒还精巧,你瞧瞧可喜欢。”

哥哥还是念着我,不枉小妹替他在家操着这份心。李腾空把那锦盒捧在手心里,一阵雀跃,道:“多谢哥哥,你还是赶紧去看看永穆姐姐,她快要临盆生产了,还早晚念叨着你。对了,还要恭喜哥哥,再过几日,你就要当爹了!”说完这句,便转回到自己屋里去了,想是去瞧锦盒里的饰品,女孩子都爱那玩艺儿。

李岩笑着摇了摇头,举步朝学士府后院走去。半年不见,围墙处已堆土筑成岗阜,几块散落的溪石或卧或立,两三组立峰石掩映在绿树灌木之中,曲折蜿蜒,石砾铺成枯山水,梳理成水波纹,仿若沟涧溪流,院中铺着大片的石砾,以砂拟水,以石代岛,布置了一组群石景,追石和逃石一追一逃,活泼生动,院景边角缀以树木、步石、石灯笼,一付平远开阔的意境。李岩走入其间,心神瞬间就入了静定,这些天日日想着征战杀伐,此刻只觉得一种安详清宁。

学士府后院与公主府的住春院只一片湖水相隔,枯山水与池泉园相映成趣,李岩踩着步石,沿着湖岸绕行,依稀浮现出初遇公主那会儿的情景。

那是永穆公主么?站在桃树下,树上结满了刚着红的桃儿。

永穆公主突然发现湖边多了一个人,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可不是岩哥儿么?个子又蹿高了些,俊朗的脸有几分清减,他率军在冰天雪地里艰难行军,夜袭太平道巢穴……我常给肚子里的孩儿念他父亲书信中的故事,说他怎么有勇有谋,其实也是在说给自己听。

永穆公主见李岩向自己走过来,心中一片喜悦,挺着肚子,行动不便,抚着小腹,轻轻自语道:“小宝贝,我们天天在湖岸边晃悠,终于盼到你父亲回家了。

李岩缓缓走到永穆公主面前,上上下下打量着,军前沉稳凝练的样子不知跑哪儿去了,声音发着颤,半晌,却只憋出了一句极普通的话:“姐姐,你和孩子还好吗?”

四目相对,含情默默凝睇,李岩和永穆公主没有什么言语,两人眼拨里凝聚着这四个多月,一百二十多个日日夜夜,朝朝暮暮的思念,牵肠挂肚的的担忧……

一切尽在不言中,只有似水一般的温柔。

突然间,只听得永穆公主“哎哟”一声,双手捂在肚子上,脸上一片痛苦状。李岩一时慌了手脚,忙问道:“怎么啦?没什么事吧?快来人啊!”女人大肚子的事,他可一点儿不懂,急得他转头大声地叫唤起来。

却见,永穆公主抬手掩住了他的嘴,娇羞道:“想那腹中的孩儿日日听我念叨他父亲,现在见到父亲高兴,怕是在里面高兴呢。”

“是吗?让我瞧瞧。”李岩一脸兴奋,把耳朵凑到永穆的腹部,听到扑腾的动静,

“你这调皮鬼,好没规矩,我一回家就不安分,就这样跟你父亲打招呼的吗?”李岩贴着永穆公主的腹部,跟里面的孩子说着话。

夜色降临,李岩在公主府与永穆公主,卢眉儿等一起聊着家常,用过晚饭。学士府那边有人来报,吉温在书房求见。

刚回到学士府,李岩就派人去找吉温过来,想详细了解一下拆迁风波的来龙去脉。

“姐姐,你现在身子重,早些安歇。对了,让产婆就睡在外面,卢眉儿,将待产的一切事情准备好,我去书房见见吉温。”李岩细细叮嘱了一番,方才离开。

学士府书房小院,吉温正在回廊上,忐忑不安地走来走去,灯光将他的影子拖得有些乱。

到了书房小院前,李岩放缓了脚步,慢慢地走了过去,前后几名顶盔贯甲的羽林亲卫簇拥,自有一番威势。

“卑职参见李游骑。”瞧见李岩过来,吉温赶紧上前拱手施礼。

对于这个日后心狠手辣的酷吏吉温,李岩一直就是且疑且用,当下只是冷冷地哼了一声,点了点头,直接进了书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