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国际刑警:十大传奇疑案全记录-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探员迪特马·库伯格看到了一个身形酷似诺娃的女人,而且她背上有一个清晰的太阳刺青。
看见目标,迪特马·库伯格心中先是一阵惊喜,但为了稳妥起见,他决定查个确凿:“当时我身边就有联邦调查局的探员,我要他和联邦调查局在美国的机构联系,确认罪犯身上是否有刺青。”
消息反馈回来,诺娃·葛斯瑞身上确实有刺青——他们终于找到了这个女劫匪。开普敦警方希望她能带他们找到普利彻,警方跟随她来到她与普利彻在开普敦合租的公寓。对费心费力追踪的警方而言,必须想办法抓捕他们,同时又不受到伤害。
国际刑警美国前任负责人约翰·伊姆霍夫对警察们抓捕这对亡命情侣有些担心:“许多人就像被困住的猛兽一样,会由于环境的逼迫而变得更加危险。如果犯罪分子真的失去控制,无所顾忌,那么办案人员的危险必然会随之增大。”
对于走投无路而又持有武器的歹徒来说,他们做出危险举动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对付他们,警方必须有周密的安排和防备。
调查人员没有立刻下手,他们用几天观察了二人的活动,以便来个措手不及。在监视过程中,他们有了一个重要发现:诺娃和普利彻采用了一种能暴露任何警方监视的模式,无论何时从夜总会返回公寓,诺娃都会先给克雷格打个电话。诺娃会告诉他自己要进来了。然后普利彻会走到阳台上,看是否有人跟踪她。从他们坚持的这一习惯可以看出,这两人确实具有一定的犯罪智慧和反追踪的?验。
六、法网恢恢(1)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尽管他们有反监视的方案,但他们还是低估了警方的能力。他们没有料到,开普敦警方还是对他们实施了秘密监视。在确信掌握了所有可能的情况后,警方准备动手了。
一支战术抓捕小组制定了周密的计划。他们会在两人都回到家,悠闲地看电视的时候下手。警方预计会出现的情况是普利彻有可能会拼死抵抗,说不定还会开枪杀人。因此警方必须做好准备。
探员汤姆·冯·米特深知,抓捕行动有很大的危险,因为什么事情都会发生,但也很让人兴奋。整个过程也许很血腥,也许很容易。
警方在按照预定方案做好一切准备后,果断决定动手。国际刑警美国前任负责人约翰·伊姆霍夫对抓捕罪犯具有丰富?验:“我们实施抓捕的时候,要完全出乎对方的预料。”
在确定两人在房间时,身手敏捷,头脑灵活的警察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入公寓,他们的抓捕成功了。面对有如天降的神勇警察,普利彻毫无防备,愣在?地。
几名高大英俊的青年特警用枪指向普利彻:“举起手来!”
面对众多荷枪实弹的警察,普利彻知道抵抗是没有意义的,他面无表情地举起双手。
国际刑警美国前任负责人约翰·伊姆霍夫走进去,大声对两人说,他们是美国通缉的持枪抢劫犯。他叫的是他们的本名——克雷格和诺娃,而没有叫他们的化名。他们对这些名字有反应,这就再次证明,警方没有抓错人。
?过两周的追踪,克雷格·普利彻和诺娃·葛斯瑞终于毫无悬念地被开普敦警方逮捕,这些都有赖于国际刑警的配合,也再次有力地证明了国际刑警对制止世界范围内的罪恶卓有成效。
南非国际刑警负责引渡罪犯的探长尼尔顿·蒙德斯对肩负的重要使命很有信心:“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把这个世界缩小,让逃犯无处可逃,让他们明白,他们也许可以暂时逍遥法外,但是总有一天,还是会被抓捕归案。”
追踪普利彻达6年之久,探员汤姆·冯·米特一直在等待这一天的到来。现在,他终于可以把这两位臭名昭著的逃犯带回美国了。这桩心事一旦了却,他就可以将这个始终悬在心头的案件结案,将该案案卷从他的桌子角移到档案室。
他和同事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备好了所有必要的公文,为的就是尽快地办完引渡手续,悄悄地把这对屡屡作案、亡命天涯的男女从南非带回国去受审。
普利彻一直被关押在南非,直到美国司法官员抵达,带他返回美国。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钱,而诺娃还有别的?因。在长达20小时的飞行中,她向美国副司法官布兰达·麦克劳林倾诉了她的想法。
“我想你应该明白,你即使可以逃避一时,可最终还是要对自己行为的后果负责的。”法官布兰达·麦克劳林说。
“我知道我错了,可我不是为了钱。”诺娃对布兰达·麦克劳林语气轻松地回答。
美国副司法官布兰达·麦克劳林与诺娃作了一些交谈:“我只是负责接他们回来,没打算得到什么资料,可她却说她意识到自己做了错事,不过如果时间能够倒转,她还是会和普利彻一起再干一次的。”
布兰达·麦克劳林觉得诺娃的想法有些不可思议,诺娃·葛斯瑞——这个受过良好教育和家教严格的年轻女孩,也许是出于好奇而冒险,也许是不满足于平凡的人生,但她的行动已?触犯了法律,也严重偏离了社会行为准则,她必然会受到法律的惩办。
他们被带回美国的警察局,警方对他们的身份进行查验、拍下照片,收入犯罪记录档案。
克雷格·普利彻被带到警局为罪犯摄像的办公室,警局一位中年摄像师吩咐他:“现在往右转,拿好牌子。”
克雷格面无表情地转身,对此场面他并不陌生,多年前他也曾因犯罪受到过如此待遇。
抢劫案的主谋克雷格·普利彻承认有罪,按照法律规定,他被判入狱22年半。根据裁决,克雷格·普利彻还必须返还银行二十多万美元。
而他的搭档——诺娃·葛斯瑞也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她因多次抢劫被法庭判处10年徒刑。
在警方的档案里,这对抢劫惯犯留下了这样的记录:
警方怀疑克雷格·普利彻持枪在美国各地抢劫了十几家银行,抢走了几十万美元。他的暴力行径在美国西部引起了恐惧。但对于警方来说,这起历时6年,案情扑朔迷离的案子此时已??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他们找到并抓住了他,并将他送上法庭得到应有的审判,期间没有人受伤。
对于追踪他多年的探员汤姆·冯·米特来说,他的体会颇深:“一旦开始调查暴力犯罪,这就变成了我们每个人的事情。并不是说我多想抓他,只是我很喜欢当我告诉受害者,我们终于抓到他时的那种满足感。他再也不能伤害别人了。可怕的日子已?过去了。”这是每个国际刑警和警务人员最深切的体会,他们为自己能够为民除害、伸张正义而欣慰和自豪。
六、法网恢恢(2)
虽然追捕过程费尽波折,但在国际刑警和世界各地警察的努力下,克雷格·普利彻将在狱中度过未来二十多年的时光。
第五章 致命的冲动
致命的冲动
国际刑警组织维持的是全世界的和平与安宁。一旦有重要案件发生,他们就会联合各国警方,共同主持正义!
在这个故事里,一个叫埃因霍恩的激进分子在公开场合大谈和平,私下里却包藏祸心,一副丑恶嘴脸;他的女友——一名年轻的女大学生,为了争取自由而试图逃离他,却惨遭毒手。但是,凶残的罪犯凭借着深厚的社会关系和显赫的社会地位逃脱了法律的制裁,继续逍遥法外,给受害者的家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创伤。他们多次催促警方为自己的女儿复仇。然而,对犯罪嫌疑人的调查一波三折。犯罪嫌疑人凭借自己的魅力不断结识新的女性,并利用她们的钱为自己的生活打开出路。为了抓捕潜逃的杀人狂魔,全世界的警方通力合作,布下了天罗地网,最终将这个被控制欲所驱使的危险男人绳之以法,并撕下了他极度虚伪的伪装。
一、霍莉的失踪(1)
霍莉·麦达克斯是一个七口之家的长女,出生于得克萨斯泰勒城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她温柔,善良,美丽,具有一种独特的气质。对于妹妹们来说,她是个非常细心的大姐姐,在很多方面就像妈妈一样。妹妹梅格和霍莉的关系较之其他姐妹更为亲密,对她来说,霍莉不仅仅是自己的姐姐,更是一位无话不谈的良师益友。
由于酷爱艺术,因此霍莉在1965年离开家人,只身一人前往费城外的布林莫尔大学进修。在20世纪70年代初,费城俨然是各类艺术家和自由思想者的天堂,其中最有名的人物要数埃因霍恩。在60年代的和平运动期间,他声名鹊起,并且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任教。埃因霍恩自诩为这个“和平与爱”年代的领袖:他倡导非暴力运动,参加反战活动,并且四处演讲。他甚至宣称在1970年开创了费城的第一个“地球清洁日”,这种说法在今天广受争议,但在当时的确蛊惑了不少人。不管怎样,他是一位备受尊敬的知识分子,受到信徒们的爱戴。但是,人们并不知道他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人物。而霍莉起初也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大学毕业后,霍莉遇到了这个自称为“麒麟”的人。初次见到美丽而开朗的霍莉,埃因霍恩就被她深深吸引了。他扬言要拥有霍莉,并且以他个人独具的魅力很快赢得了霍莉的芳心。
此后霍莉和埃因霍恩交往了五年,她渐渐发现自己和埃因霍恩之间有许多无法融合之处,并不合适在一起。1977年9月10号,她鼓起勇气对埃因霍恩表示要和他断绝关系:
“伊à,我想我们应该分手了,我们并不适合对方。”
听到霍莉说要离开自己,埃因霍恩顿时勃然大?,一张?本极具男性魅力的脸孔因为冲动而变得扭曲可怖起来。他一把攥住霍莉的双肩,“为什么?因为你不想听我的话,这就是?因!我不会让你如愿的!”
霍莉见无法说服埃因霍恩接受分手的现实,就极力挣脱他的大手想要走开。
埃因霍恩用力扳过她的身子,?气冲冲地质问:“你要去哪儿?”
看着埃因霍恩那张因愤?而充血的脸,霍莉心中闪过一丝恐惧,但她仍坚持说:“我要离开你。”
埃因霍恩冲着她大吼:“不行,你不能离开,不行!”
在1250英里之外的得克萨斯州,霍莉的家人正忧心忡忡。霍莉一直和他们保持书信来往,但是她最近的几封来信却让家人十分担忧。
梅格是霍莉的妹妹,她回到家后总是先去厨房看看母亲在做什么。她推开门,走进厨房,母亲像平常一样在忙碌着准备家人的晚餐。梅格走过去,亲热地搂住母亲的肩头。麦达克斯太太是一个身体略有发福的中年女人,一头金色短发整齐地梳理着。她回过头,有些忧郁地对她说:“霍莉来信了,放在桌子上,你看看吧。”梅格想问怎么了,但看看母亲的神色,欲言又止。
餐桌上,一家人像往常一样共进晚餐,但今天的气氛却有些沉闷。梅格心不在焉地叉着盘里的煎牛肉,不时地看看爸爸和妈妈。她似乎想说什么。最后她终于忍不住冲口而出:“霍莉在信上总是说埃因霍恩做了这个,埃因霍恩做了那个。这让我不禁在想,她到底在做什么?老实说,我认为他们之间并不是平等的男女朋友,而是完全由埃因霍恩控制的,这是一种占有关系。这很不正常。”
但是霍莉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成了埃因霍恩的占有品。而她的家人虽然很为她的状况担心,却也不知道该怎样告诉她,让她尽可能离开这个男人。
这之后,霍莉的来信突然中断,连续数周都没有消息。她甚至忘记了家人的生日,而这是从未有过的。到了10月中旬,她也没有给过生日的三个家人寄来生日卡。这次不但梅格,就连爸爸妈妈也为霍莉的反常行为忧虑不安。
梅格告诉爸爸:“霍莉已?好长时间没打电话,也没写信,什么也没做,这很奇怪。我觉得她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
麦达克斯先生说:“我和你妈妈也正为这件事担心。霍莉还一直是和那个男友在一起吗?那个人究竟怎么样?”
梅格回答:“他们有没有分手我不确定,但我听霍莉说起过,那人是宾大的教师,还是个和平主义者。”
也许是出于直觉,麦达克斯先生对女儿的男友埃因霍恩并不太信任。
他对太太说:“亲爱的,我想你还是给霍莉打个电话,看看她最近怎么样。”
麦达克斯太太认为丈夫的话也有道理,于是决定给女儿打个电话。她找出电话簿,霍莉留下的最后一个号码是埃因霍恩的。她按照上面的数字拨了出去,对方传来一个男人的声音:“喂?”
麦达克斯太太:“您好。我是麦达克斯太太,霍莉的母亲。”
男人:“您好,麦达克斯太太。我是埃因霍恩。”
麦达克斯太太:“霍莉最近没有和家里联系,我们有些担心。请问你最近是否见过她?我想你可能知道她在哪儿。”
埃因霍恩说他也有一段时间没见过霍莉了。麦达克斯太太对他的话表示不理解。他解释说,霍莉在几周前的一个星期天跟他说要去逛商店,等他洗完澡时,霍莉已?走了,然后再也没有回来。
一、霍莉的失踪(2)
说了这番话后,埃因霍恩就沉默了,显然是不想再多谈。麦达克斯太太只好说再见,然后放下了电话。
梅格看母亲神色黯然,着急地问:“妈妈,出什么事了?”
麦达克斯太太回答说:“埃因霍恩说他最近没有见过霍莉。”
麦达克斯先生:“他还说什么了?”
麦达克斯太太:“别的没有说什么。嗯?只不过他的口气显得非常冷μ,我想他们是不是刚刚分手了,所以心情不好?”
梅格:“那姐姐究竟是去了哪里呢?已?这么久没有见到她的人了。我们这么担心也没有用,不管怎么说,还是先报警吧。”
霍莉的家人迅速报告了费城警方,但是费城警方认为她的失踪根本没有异常之处。
由于没有任何犯罪的证据,所以警方没有任何展开调查的?因。在那年秋天和冬天,麦达克斯一家仍没有得到霍莉的任何一点消息。他们只能推测,也许霍莉只是想单独待一段时间,到圣诞节的时候她就会主动和家人联络。因为这种情况在周围其他年轻人身上也的确发生过。
二、皮箱里的女尸(1)
圣诞节一天天地临近了,商店和各家各户都开始为过节而大肆装饰,人们也在忙着进行圣诞节前例行的大采购,空气中到处弥漫着节日的气氛。但霍莉仍然杳无音信。1977年12月,得克萨斯州霍莉的家人在?历了漫长的等待之后已?绝望了,他们决定放弃等待,雇佣已退休的联邦调查局特工人员鲍勃调查霍莉的失踪。
鲍勃目前是一名私人侦探,中等身材,一张平凡的脸上配以坚毅的下巴,显得精明而干练。他告诉霍莉的家人,他想和他们见面谈一下。于是麦达克斯夫妇邀请他到家里来。鲍勃请大家详细地谈谈霍莉的情况,最好不要有什么遗漏。因为他需要首先对霍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任何一点疏忽也许都会对破案造成不利。
在鲍勃的要求下,霍莉的母亲麦达克斯太太抑制着心中的痛苦,回忆起女儿的事:“霍莉在高中和大学时都非常优秀,始终是一个?规蹈矩的孩子。我们之间几乎无话不谈,她习惯把所有事都告诉我。”她哽咽着说完最后一句话,眼睛里一下子充满了泪水。麦克达斯先生抚慰地搂住了她的肩膀,说:“会好的,亲爱的,鲍勃会帮我们找到霍莉。”
梅格拿出一张全家人的合影,说:“我知道许多人都认为霍莉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女孩,这样说其实并不准确。她的确很漂亮,当过àà队队长,在毕业典礼上致过开幕词,但她不只是这样的人,她不属于特定的某一类人。”
鲍勃看着照片中的女孩,她脸形柔和,有着一对明亮欢快的眼睛,一头金发柔顺地披于双肩。这位私人侦探自忖,这个美丽的女孩不但气质独特,而且有一种内在的力量,如今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