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枭-第2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起码不用负责任。
于是,崇祯下朝后,把老岳父还是兵部尚书宣进御书房商议。
周奎和张缙彦知道崇祯所说的是什么事,那就是四川的事,最近四川乱成一团,先是四川都指挥使韩文登失踪,然后贼匪进川,攻陷了大片领地,最后还包围成都,到最后演变成利州卫指挥使陆文华拥兵自重,先是收服摇黄十三家,趁乱接管了四川,而这还不算完,抗令不从,不准朝廷的军队进入四川,先后和曹文诏和洪承畴开战。
二次交手都是完胜而结束,与此同时,还变相索官。要求朝廷封他为都指挥使兼四川总督,总管四川军政大事,说到底,这是变相裂土为王。
作为国丈,周奎的地位比较特殊,闻言一脸气愤地说:“那一个小小的卫指挥使,竟然能短时间内控制四川,真是不可思议,肯定是蓄谋已久,这么大的事。锦衣卫竟然一无所知,骆养性是干什么吃的?”
锦衣卫是一个臭名昭著的特务机务,从事侦察、逮捕、审问,也有参与收集军情、策反敌将等工作,上至官员叛乱、下至小民嚼舌都管,可以说是皇上的耳目,四川出了这么大的事,可是锦衣卫事前并没有得到什么消息,严格来说。这是非常失职,骆养性是锦衣卫指挥使,别人怕他周奎可不怕他,马上就骂了起来。
“朕已经重重责罚了他。国丈,现在还是想想怎么应对四川的局势吧。”崇祯避重就轻地说。
因为魏忠贤,崇祯也受到锦衣卫的威胁,知道其破坏力。上位后大幅削减其权力,经费严重缩水,这让锦衣卫魏忠贤之后就没有出彩了。除了监管百官、刺探辽东的消息、渗入贼匪内部等,为了做到这些,在有限的条件下,骆养姓可以说做到尽心尽力,对于相对稳定的四川,并没有投入太多的精力,以至一下子猝手不及。
要想马儿跑,又不让马儿多吃草,崇祯只是训斥了一番后,也就没多说什么了。
明朝为了防止后戚干涉朝政,所以在选后上偏向于选择“小家小户”的女子,周奎虽说贵为国丈,实则并没有什么才能,一些小事还能发表意见,可是事关国家大事,哪里敢出什么主意,闻言扭头对张缙彦说:“张尚书,你掌管兵部,熟悉情况,这些事还是你来说比较好一些。”
作为兵部尚书,张缙彦早就知自己跑不掉的了,闻言也不敢推搪,向崇祯行了一个礼说:“皇上,微臣有些话,不知该说不该说?”
“说吧,这里没有外人,张爱卿就开门见山吧,就是说错了,朕也恕你无罪。”
“是,皇上”得到崇祯许可下,张缙彦这才一脸担忧地说:“食君之禄,担君之忧,那个陆文华趁乱而起,拥兵自重,不思君恩、不顾廉耻,还敢对王师动武,简直就是无法无天,就是万死也不能赎其罪,可是,辽东战线告急,后金日益猖獗,李自成、张献忠等反贼声势也越来越壮大,祸及的地区越广,不仅百姓深受其害,对朝廷的兵源、还有税收都产生极大的影响,现在是拆东墙补西墙,疲于应付,要是再和手里有十多万军队、占据易守难攻四川的陆文华开战,只怕负担不起,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别的不说,光是粮草运输一项,就是一笔天文开销。”
崇祯皱着眉头说:“难道,就任由他放肆?”
“皇上,那陆文华只是请求皇上封官,并没有打着旗号造反,臣子还是臣子,君还是君,现在先由着他,当然,这只是权宜之计,等把那些反贼都收拾,再把后金这心腹大患解决,腾出手来,到时再慢慢跟他算帐,请皇上以江山社稷为重。”
周奎有些不满地说:“要是成全一个陆文华,只怕其它人也会效仿,那么大明岂不是更乱?为什么不派兵把他灭了,杀一儆百呢?”
张缙彦摇摇头说:“国丈大人,若是其它人还罢了,偏偏这个陆文华,我们暂时动不得,而这天下,也就一个陆文华。”
“哦,此话何解?”崇祯一下子也来了兴趣。
“回皇上的话,其原因有三”张缙彦一脸从容地说:“其一不用说了,现在内忧外患,很难抽身;其二就是四川的独特地形,四川是一个盆地,四面高中间底,地形易守难攻,光是一个剑门关就可以挡百万雄师,现在实在抽不出太多的兵力去征讨,不过有二个利好的消息,一是那姓陆的还是以臣子自称,这给我们留有余地,二是四川是说难攻,但是他们也难出,想当年近于妖的诸葛亮是在蜀地终老,终其一生没能完成大业,那地形守有余而攻不足,不怕他坐大,而其它人敢学陆文华,他们没有四川的天险,到时王帅一到就能打败他们这些土鸡瓦狗。”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张缙彦也有些累了,喘了一口气继续说道:“其中还有一点,就是那个利州卫指挥使手上有了一种新式火统,威力强大、射程远,据说还不用火绳击发,极为厉害,洪承畴就在它手下出过大亏,就是恶虎之称的曹变蛟也伤在这火铳之下,洪承畴在信中说,要是找不到克制的方法,就是把他麾下三万将士全拼了,也攻不下紫天关,皇上,三思啊。”
这些东西,崇祯也在奏折中看了,听到这话,有些苦涩地问道:“张爱卿,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吗?”
张缙彦轻轻摇了摇头。
半响,御书房里响起崇祯一声无奈的叹息。。。。。。。。
朝廷上为是不是应要求给陆皓山封官加爵的时候,陆皓山并没有闲着,在李念的协调下,有条不紊地接管四川的各项事务,像人员的调整、粮草、兵员的征集、战后的安抚等工作,当然,拉拢工作也不能迟疑,因为动荡,很多官职出现了空缺,这些正好用来拉拢那些豪门大族,吸纳他们优秀弟子的同时,也能拉拢两者的关系,争取他们的支持。
当然,把他们捆上战车,最好的武器是利益。
要想获得支持,必须有盟友,面面俱到那不可能,说到底就是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用这部的利益达到自己拉拢的目的,这一点陆皓山早就想到了,并做得很好,刚开始四川的百姓和豪门大族对陆皓山的评价并不高,可当陆皓山仅是推出第一个政令,马上就得到了四川军民甚至豪门大族的热烈欢迎。
这个命令就是:土地改革。(未完待续。。)
352 无冕之王
土地,对人来说意味着太多太多,没有土地的产出,就没有人类的生存,吃饭的米要靠土地种植、修路要土地、起房子需要土地,没有了土地就没有了根,作为一个后来人,陆皓山太了解土地对人的重要性,收买人心没有比这个更好的了。
有人得益自然有人的利益受到损害,不过这一点陆皓山早就想好了,横行狼他们肆虐四川,以至很多平日横行作恶的地主乡绅被愤怒的百姓报复,杀一批、逃一批,等陆皓山执掌四川后又清洗一批,这样一来就留下大量的无主土地,而这些土地,就是陆皓山收买人心的筹码。
陆皓山在前线御敌,保护来之不易的成果,而李念等亲信开始在后方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一边安置流民、稳定局势,一边丈量土地,按人口分配,把那些无主的土地无偿地分给那些穷苦的百姓还有流民,包括那些靠向自己的豪门大族。
那些被百姓珍贵如生命的土地踏踏实实分到手里,除了地契外,还有免税二年的优厚条件,没有匪患,分了田地还有免二年税,那可是天大的好消息,一时间四川百姓欢欣鼓舞,恨不得遍呼陆指挥使万岁,民心迅速向陆皓山靠拢。
这年头,有奶就是娘,谁对自己好就给谁卖命, 只是一招土地改革,陆皓山马上就成了民心所向,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一众百姓开始积极报名参军,保护来之不易的土地,一些居心叵测的人也被百姓积极举报,一时间四川风向大变。
百姓获得利益,那些“识事务”的豪门大族也让陆皓山用官职和土地绑上了战车,不夸张地说,虽说没有朝廷的正式任命。陆皓山已经成了四川的无冕之王,大权在握,陆皓山也慢慢放开了手脚。
一句话,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四川境内开始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而在紫天关处,以陆皓山为首的川军和洪承畴为首的陕西军还在对峙着,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攻的不进攻、守的没有出击,就像邻居一样相安无事。
只是有时操练时。好像斗气一样比音量,一个个张开喉咙大声吼叫,好像谁嗓门大谁光荣一般,弄得紫天关天天吼声震天,好像旱地打雷一样。
陆皓山在等,洪承畴也在等,就等朝廷的决定。
三月十六这天,阳光明媚、春风拂面,亲自镇守在紫天关内的陆皓山正在处理公务。虽说人在紫天关,但是四川各地的大事都会用飞鸽传书的方式送到紫天关交给了陆皓山审阅,然后再用飞鸽传书的方式传回去,政事一点儿也没有担搁。
二世为人。多了几百年的知识,大权在握的陆皓山可以让四川少有很多弯路,陆皓山挟余威开始推行自己的政改,兴教育、办水利、保民生、促发展。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四川就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用百姓的话来说,正是陆指挥使到来才为天府之国正名。
“吱吱吱……”
陆皓山正在处理事务时。窗外突然传来一阵悦耳的鸟叫声,一旁帮忙收拾东西的李定国往窗外看了看,很快高兴地说:“大人,一大早喜鹊叫得这么欢,今天肯定有大喜事。”
“哦,是吗?”陆皓山头也不抬地说:“不错,最近拍马屁的功夫见涨,不过希望你的武艺和能力同样见涨。”
“报”陆皓山语音刚落,门外就跑进一个士兵,大声禀报道:“大人,圣旨到,钦差大臣请你到接旨。”
圣旨到?
陆皓山心里一震,一个激灵站起来,以至手里的毛笔一抖,一滴墨水落在白纸上,化成一团,不过陆皓山一点也不在意。
并不是害怕官军,而是陆皓山并不想在这个时候树大招风,毕竟自己的根基未稳,这一封圣旨,关乎于数以十万计人的性命。
“好,本官这才接旨。”陆皓山也不磨蹭,马上起来往外走。
说是听旨,不过现在两军正处于对峙阶段,经过交涉,那宣旨的钦差大臣带着几个待卫进紫天关宣旨,陆皓山也郑重其事,焚香沐浴,把场面做足,等圣旨宣读完,陆皓山面上露出满意的神色。
崇祯倒也务实,虽说不愿意,但也没有冲动,在圣旨中把陆皓山大大夸了一番,不外是剿匪有功、维护四川的和平安宁,是国之良材等等,然后按功劳折升四川总督兼四川都指挥使,封候爵,总管四川的军政大权,而对紫天关拒洪承畴入关的事只字不提,可以说全按陆皓山的意思办。
一番礼仪后,陆皓山让人带这位名为郭胜的中书舍人下去领赏、用餐,这封为四川总督可是一件大事,用太监来宣旨就显得太儿戏了,就派了一个中书舍人前来,看到这位战战兢兢的中书舍人,不难看出他是抱着“为国捐躯”的心思前来的,本以为会受到陆皓山的为难,没想到这么顺利,自然是喜出望外。
奖赏什么的先不说了,最起码小命是保住了。
“恭喜大人,贺喜大人”郭胜一走,李定国马上笑着对陆皓山说:“大人如愿以偿,在四川这地头以后就是大人说了算。”
“那算什么”孙熊有些不以为然地说:“四川早就落入大人的手中,不夸张地说,大人跺一下脚,四川都要抖三抖。”
“好了,说这些没意义,俗话说名正才能言顺,不管怎样说都是一件好事,最起码我们眼前就可以免去一场兵灾。”
孙熊一脸不在乎地说:“ 那洪承畴算是名将,刚来时目中无人,不是让我们收缀得服服帖帖吗,要不是大人手下留情,那二千杆新式火统早就把他那点人给收拾完了,还怕他不成?”
洪承畴冲了三次,三次都是留下大片伤亡无功而返,在新式火铳密集的火力下,英勇善战的陕西军就像纸糊的老虎一样,一捅就破,都让李定国、孙熊等人打出了信心,一个个跃跃欲试,不时请战,不过陆皓山一直按捺着不让他们出动。
为此,孙熊早就老大不爽了。
陆皓山摇摇头说:“孙熊,这不是怕,而是外敌当前,自己人打自己人有什么值得光荣的,有本事打鞑子去,要是我们自己人跟自己人火拼,最后便宜的就是那些鞑子。”
众人都深以为然地点点头,这个道理大伙都懂,一家人有矛盾,关起门打架是自家人的事,输赢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但是有人想趁乱占便宜,那就不能容易了。
“报,大人,城外的官军拨营后撤,目标未明。”正在说话间,突然有士兵前来报告。
哦,有这事,陆皓山忙登上城墙外看去,果然,只见那些士兵正在有条不素地收拾营帐,整然有序后撤,很明显,崇祯在封赏自己的同时也给洪承畴下令,让他退出四川,执行别的任务。
横行狼、满天星这些只能一般的贼匪,而逾百股贼匪中,现在是李自成、张献忠等人最活跃,也最有势力,该剿的还是要剿,在四川留着没用,大军每天人吃马嚼消耗很大,还不如拉出四川继续围剿其它人。
这也是最好的结果。
陆皓山长长松了一口气,不过为了安全起见,还是派了不少斥候严密监视洪承畴等人的动向,防止洪承畴有什么阴谋。
虽说可能性不大。
五天后,陆皓山接到洪承畴率着全部退出四川、回到陕西继续剿匪的消息,终于把悬着的心放下,把李定国和孙熊留在前线,分别镇守剑门关和紫天关,叮属他们看好门户,这才率队回成都。(未完待续。。)
353 崇祯十三
有秘密武器、手里有十多万精兵、再据有四川的天险,陆皓山的翅膀终于硬了,不但抗旨不遵,还公然索官,这可是大不逆的大罪,朱重八有命,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可惜,偏偏少了一个“不低头”。
陆皓山遇到一个好时机,小冰河肆虐让大明国力受损,内有暴民作乱外有后金肆虐,可以说顾此失彼,这样让陆皓山顺利割据四川。
按李念的山川棋盘论,凡占据四角山川险要之地,大多能成就一方霸业,但能否成为统一大业,那就看天时地利和个人修为,割据四川,陆皓山终于踏上最坚定的一步。
虽说称霸,但陆皓山还是以臣子自称,不称霸、不裂土为王,给大明王朝留下最后一块遮羞布,这样崇祯也只能装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陆皓山折腾,两者形成一个默契:陆皓山表面对大明朝言听计从,而崇祯对四川事务也采用放任的态度,对陆皓山所举荐的人也也一一批准。
崇祯这样好“说话”,除了陆皓山强大的实力外,也与局势的变化有关,起义军在汉中栈道地区时误入险路,那地方山高路陡,人烟稀少,出口被官军守得像铁桶一般,根本冲不出,祸不单行,连下二个多月的阴雨,弩解刀蚀、衣甲浸、马蹄穿,弹尽粮绝,无奈之下派人偷偷贿赂陈奇瑜的左右诈降成功。
大明王朝的天真再一次错失一个把义军剿灭的绝佳机会,渡过这次危机后,李自成、张献忠等人再次揭竿而起,从此义军开始在大明更多地地方留下足迹,先来个轰轰烈烈的荥阳大会,然后又继续兵分多路,牵着官军的鼻子到处流窜,以扫地王、太平王为首的义军还攻下中都凤阳。放火烧毁了皇陵和具有特殊意义的龙兴寺,就是皇帝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