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春-第3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帮家伙都是长久厮混于京师街面上的,说这些脏话也不以为忤,反倒是脸上笑嘻嘻地去嗤笑方才那个说自己读过几本书的家伙,“唐家哥哥……不是,百户哥哥说的有理,咱上次问你借了那本《花阴露》,麻痹,一开卷七个大字,天生一个仙人洞,这种书你也好意思在哥哥跟前显摆……”
众人七嘴八舌,把那人说得脸上绯红连连讨饶,“众位哥哥原谅则个,一会儿小弟我请客吃酒,还不成么!”
唐三这时候却是摆起谱儿来,沉下脸说道:“如今你们跟在我身边,我银子不少你们的,不过,容哥哥我说一句,关了饷,至少送一半回去给自家老父亲老母亲,咱可不能再如以前一般,想着法子从家里头骗银子出来吃酒……”
众人有些面红耳赤,连连点头,唐三这才笑了笑,却万万不会说这是自己刚学来的,然后就每人塞了一颗珠子过去,众人一瞧手上,顿时大喜,其中一个发愣,不太确定道:“这……得能卖上五两银子罢?”
五两银子不少了,一两银子两石米,五两银子就是十石,有一个县令老爷一年俸禄的九分之一了。
旁边有个识货的,嗤笑道:“五两?哥哥我告诉你,你拿去当铺朝奉瞧,他要敢说五两,你老大耳刮子抽他,这东西是北边建州人那边产的,叫东珠,多少我也不敢说,不过怎么也得几十两银子罢!”说到此处,这人诡秘一笑,“不过我劝你还是别卖,给自家娘子好,说不准,你家娘子一高兴,给你做个倒浇蜡烛……更说不准,你平日想走而走不得的旱道,她瞧着这珠子,也肯给你走一走……”
这些市井泼皮,无非也就是这些闲话了,旁边人哄然大笑,被嘲笑的那厮紧紧握着珠子,脸上全是呆笑,却是欢喜得狠了,旁边唐三干脆又每人给了一枚银饼子,“回去给自家娘子打根银钗子,剩下了吃酒,没有娘子的,也可以拍一拍老娘的马屁嘛!日后娶媳妇,还不都是你的……”
众人大赞,哥哥真是及时雨,呼保义,美三郎,如此云云,无非都是说书先生说的水浒里头故事。
赏了银子后,他自然要吩咐差遣,这些前泼皮们,其实也算得用心做事,这几日来回跑,的确也尽心尽力了,唐三让他们明日来寻自己,只留了两个平素跟自己最近的,其余人等当下一哄而散,从此处来看,他们还并没有完全进入锦衣卫这个角色,不过,国舅爷用他们,无非也就是打探消息来回跑腿,真要在身边听用,还轮不上这些人。
这边唐三在街面上切了羊羔肥牛,打了酒,又买了各色点心,叫身边两个兄弟拎着,然后叫了马车,就往高夫子家里头去,在胡同口下得车来,这才施施然端起百户老爷的架势来,往里面走去。
这高夫子是唐三一咬牙,拿自己俸禄的一半请的,要知道,一个百户,肯拿出自己一半的饷来请,那可是太有诚意了,高夫子却不过他数次登门,主要还是瞧在那百户一半俸禄的面子,答应帮他身边参谋,等若是狗头军师了。
唐三进了高夫子家门,也不跟他客气,把羊羔肥牛等肉食摆在桌子上,又把点心请高家娘子收了,这才请高夫子坐下,他憋了许久的得意,这时候才发散出来,把自己得了董探花赐字的事儿说了,末了,使劲一拍大腿,满脸兴奋地潮红,“这要在一年前,我哪里敢想象如此这般……着飞鱼服,悬绣春刀,相与的是国舅爷,探花郎……”
旁边高夫子捻着下巴上几根鼠须,瞧他那得意样子,忍不住就想告诉他真相:伯仲叔季,这'叔同',其实就是老三的意思,不就是唐老三么,你还真以为这董探花给你取了个甚好字呢!
读书人,连放屁都是拐弯的。
不过,正所谓拿人的手短,他如今可是拿着唐三一半俸禄的谋主,这话就不好直接说出来了,故此,数次干咳,可唐三听不出来这干咳是什么意思,还以为高夫子嗓子不舒服,“高夫子,嗓子怎么了?这天气也渐渐燥了,你可要注意身子……”
他说着,略微有些尴尬就搓了搓手,低声道:“高夫子你也知道,我这人罢!手面大,我手底下人又多……若不然,早就寻一处好住处,也好把你接在身边,这不是,好早晚请教么!”
话说,唐三这样出身的,能请到高夫子,这已经是烧高香了,这大明朝文贵武贱可不是说着玩儿的,这要换了以前,高夫子哪里肯搭理他,即便如今他是锦衣卫百户了,可百户这官儿,北京城也有不少,天底下更多,哪个百户能请到读书人在身边参谋的?根本没有,别说百户,千户都不一定请到读书人在身边。
不过,高夫子等若自小看着唐三长大,晓得他的为人,愈是这样,他这样儿的人,肯拿出一半的俸禄来请自己,愈发显得珍贵,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浪子回头金不换。
这唐三儿,自小没有受过正规教育,高夫子虽然骂他只好叫认得字不好叫读书人,可实际上呢!私底下也颇为羡慕唐三的不拘一格,说白了,人家气运比较强,说不准,这厮还真就能走出一条路来,谁能说得准呢!
像是他在城门口吃人的冰沙不给钱,碰上国舅爷,还被提拔成锦衣卫百户,这东西,就叫做缘法,强求不来的,换市井说法,那就是祖坟上冒青烟,要知道,锦衣卫百户,这玩意儿,普通人只能用仰视的眼光来瞧你了,换个扶桑的说法,可以称之为'登仙籍',当然,扶桑这个说法他其实上也还是跟天朝学来的。
“不过你放心,我已经打听到一处好的宅院,前后三进,难得闹中取静,保管高夫子你喜欢,等我忙完这阵子,就把那宅院租赁下来,我看那北屋就适合你老去住……”唐三说着,就使劲拍自己的胸脯,一副放在我心上的表情。
北方干冷,北屋可常年晒到太阳,习俗中都是家中尊长所住,唐三这话,意思其实就是'你老就好比我家中长辈一般,咱们是一家人'这么一个意思,不过他是大泼皮出身,有些话,不好意思直接说出口。
不过高夫子是聪明人,自然就听出了话里头的意思来,看着唐三说完话,伸手去在桌上捻了一块羊羔头肉放在嘴中咀嚼,他这堂屋逼兀,唐三身高七尺开外,外头晒进来的阳光只够照射到他胸前,阳光里头蒙蒙的灰尘跃动,可高夫子瞧着这幅场面,心中居然就颇为温馨。
他虽然有功名在身,可一辈子也没甚大出息,家中娘子更是连蛋都没下过一个,膝下荒凉得紧,如今有唐三肯这般待他,人之将老,有人如此,自然就心中舒坦了,也是人之常情。
高夫子捻着胡须,看着唐三,忍不住就淡淡笑了起来,“当年张居正张阁老字叔大,你如今字叔同,阁老你是不用想了,不过,好生跟着郑国舅做事,这锦衣卫指挥使,说不准你还是能有那么一丝机会的……”却是把唐老三的典故给咽下肚子里头去了。
唐三面露喜色,旁边两个弟兄也凑趣,“哥哥恁好福气,有高夫子在身边参谋帮衬,这指挥使还不是手拿把攥的,我们跟着哥哥,日后也混个百户千户的……”
被两个兄弟奉承凑趣,唐三得意,加之这时候高家娘子从外头把热酒食端进来,脸上也带着些巴结的笑容,“谁说不是哩!打小我就瞅着你日后有大出息……”这大明朝的女人若没给家中诞下一儿半女,那真是一点儿地位都没有,说个不好听的,若是高夫子从本家那边承嗣,过嗣来的儿子甚至很可能在日后高夫子死后给她几两银子就打发她滚蛋,这种事情在市井间也是常见的,也不怪她要巴结唐三了。
唐三摸着脑袋嘿嘿笑,“瞧婶子说的……”一时间,却又忍不住得意。
按下唐老三唐百户这边不表,这日下午,京师的人就瞧见了国舅大都督的车驾出了城,一打听,据说是往天津去了,有人说,这位国舅爷买下了好大一块地皮,给以前的旧街坊邻居每人置换了一所好房子,还安排了上好店铺里头的股子。
这等好事,在大明朝也不算是新鲜事儿,譬如嘉靖帝那会子的严嵩严阁老,在家乡也是修桥铺路,谁若是在严阁老的家乡敢说严阁老的坏话,保管被人给打死没地儿埋,至于给股份这种事情,也屡见不鲜了,后世为何考据说明朝资本主义萌芽,就是因为这个缘故,那些店铺买卖好的,大抵可以猜测都是大伙计店小二什么的占着店铺的一份股子在,忙的等若是自家的买卖,这才尽心尽力,像是《金瓶梅》里头的西门庆,最擅长用这个手段,送人股份,然后自家就当甩手掌柜的。
国舅爷如此做派,自然就有人吹捧,也有人不屑,甚至有居心叵测的,还要说,这没几天就是万寿节了,国舅爷在这当口还跑出去,真是目无尊上,无君无父。
当曰夜间,吏部主事顾宪成就召集了一批同乡,商议底定,要弹劾国舅大都督。
国舅爷这边自然是不知道,也不屑于知道,有一句话叫做秀才造反,十年不成。
他郑乖官虽然也是个秀才,但这两年南下北上,来回奔波,开拓眼界将养气度,又何止一个秀才这么简单。
更何况,他对明朝的读书人那真是看得太透彻了,后世梁启超编史,认为明季的文人处于的是一个'诱奸时代',意思就是你来勾搭我,然后我半推半就,鞑清最终把这些文人勾搭上手,玩弄了以后就弃之如敝屐,代表人物便如文坛领袖钱牧斋这般。
而明季文人风气彻底败坏,终究是由东林、复社这些文人开始,像是复社创始人张溥花银子给老师周延儒买官,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
当然,这事儿,说不准也能说成是民煮贿选,若大明身处美洲,没有什么太大的外敌威胁,说不准也还真能衍化出民煮来,可是天朝身处群狼之中,却哪里有那么好的运气。
故此,这种类似的组织,乖官觉得还是不要让他出现的好,因为在后世鞑清被推翻之后的几十年间,民煮之类的东西已经被折腾得叫人没有信心了,起码在天朝这块土地上被折腾得叫人没信心了。
这天下的事情,乖官觉得自己也说不准,像是朱元璋开国搞封藩,臆想着朱家千秋万代,可一个朝代该亡他还是亡。
乖官也不知道什么是好的,但是,被历史可以证明的是,明季的文人集团,基本不是什么好东西,甭管他们名声有多好,什么风声雨声家事国事,事实证明,治国上头他们还不如魏忠贤那个死太监。
你大道理讲的再天花乱坠,你再标榜自己是清流正统,老是问老百姓收受各种各样的苛捐杂税,这个国家就该亡。
乖官就是这么认为的。
第414章 饭岛爱的家事
话说乖官跑到天津去,可是把一个人给急坏了,谁呢!达赖喇嘛锁南坚措,要知道,在塞外的时候乖官可是亲口给他许诺了很多好处的,若不然,达赖何必上赶着巴巴地给乖官送一个'孔雀大明王菩萨'的名号呢!这天底下的事情,你把它掰开了揉碎了仔细一瞧,无非就是两个字,利益。
锁南坚措把乖官奉为孔雀大明王,图的就是整个藏区,可乖官回了北京就不大搭理他了,这就让达赖颇有点像是被抛弃的怨妇,但是又不得不待着北京等待皇帝的接见。
大明朝的僧官有严格的制度,依次是法王、西天佛子、大国师、国师、禅师、左右善世、左右阐教、左右讲经、左右觉义、都纲、喇嘛……按班就部,一步也差池不得,甭看达赖喇嘛在漠北声望隆重,甚至内阁也默许了他给朝廷送的礼物,要知道,这可是国师才有的资格,你说,一般的和尚,能有给朝廷送礼的资格么?
可是,话又得说回来了,这,就有点像是后世所说的,'副科级干部,享受正厅待遇',这,实在是不太靠谱,要知道,享受待遇是一回事,但是你的级别始终是放在那儿呢!不就是一个副科么!
你说达赖能不心急上火么!他进京是干嘛来的?不就是来跑官要官的么!这么着急要紧的当口,最关键的人物却不紧不慢的,似乎把以前说的话给忘记了,到最后,干脆扔下他不管了,这可把达赖给急坏了,火烧火燎的,嘴角都起了几个大泡。
要说大明对西番的态度和政策,一直就有滥封僧官的惯例,试举一例,史书说:初,番僧三剌(有称三罗),为书招降罕东诸部……帝从所请,立西宁都纲司,以三剌为僧都纲。
这位三剌喇嘛以及其家族,从大明朝开始,形成了完整的家族世代继承的特权制度,几百年的脉络那是清晰可考,一直到后世西元1949年。
想想看,这可是几百年的富贵啊!换了你,你不得火烧火燎的?
当然了,达赖是格鲁派的,严守戒律,可是,活佛转世的灵童的父亲,按西番惯例也是要被封为公爵并且给予牛羊和庄园的,再说个不好听的,后世班禅,迫于政治形势,不也生了个女儿么,这天底下的事儿,可难说得紧。
更何况,格鲁派只是西番四大教派之一,其它萨迦、噶举、宁玛三派,可是允许结婚的,有老婆的活佛也不是一个两个,光是太祖和成祖,就封了三法王五王,其余佛子国师更是扳着手指头也数不清楚。
像是五王之一的辅教王,叫南渴烈思巴,永乐十一年,被封为辅教王,赐诰印,到了景泰七年,遣使来朝'自陈年老',祈求让自己的儿子来做这个辅教王,'帝从所请,赐诰敕、袈裟、法器……正德、嘉靖世,屡贡不绝'。
总之,史书翻一翻,瞧来瞧去,就俩字,利益。
故此达赖一听到国舅爷去了天津卫,着急上火的,当即就让自己的侍僧儿呼哥庚赶去了天津。
儿呼哥庚不敢怠慢,连夜就往天津赶,这时候天下承平,驿站也还没废除,至于那个因为驿站裁员愤而造反结果混成闯王的李自成,更是连影儿还没有,儿呼哥庚第二天就赶到了天津。
他见着国舅爷的时候,国舅爷正在郁闷着。
平日整天跟一些老狐狸打交道,乖官心说到了天津,也权当给自己放假了,不曾想,以前的街坊们瞧见自己,已经不如以往那般,眼神中都带着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连以前那些喜欢喊他'茂才哥哥'的孩子们,也被大人们拽着,不敢上来一把抱住他然后用小脸蛋去蹭他的衣裳了。
这可真真叫人郁闷了,可是,他也知道,如今自己是国舅,五军都督府的都督,你让这些老街坊们还等闲视之,那真是为难人家了。
就像是他当初在天津结识的那些士子可以嬉笑着说当朝申阁老跟老妻的黄色笑话,但若是申时行当真到了跟前,保管这些士子立马儿起身毕恭毕敬。
有些事情,真是没办法,所以为什么有大人物喜欢白龙鱼服,微服私访,就是这个道理了,位置高到一定的地步,连说一句真心话都难,而乖官显然还没有太习惯,他仍然想去笑着抱老街坊家的孩子,可谁敢真的给他抱,开玩笑,国舅大都督啊!在塞北杀鞑子杀的人头滚滚的……
倒是静官儿惫懒,脸上堆着笑在他跟前跑来跑去,还让他娘子饭岛爱在跟前伺候着,倒是让乖官哭笑不得,把他叫过来一顿大骂:我长得很像是要抢你老婆的模样么?
骂到后面,他自己倒是笑了起来,这静大香头还真是个开心果,不管怎么说,总是让自己不那么郁闷了,至于老街坊们的态度,那也是人之常情,这就像是后世他可以笑着在网络上说31岁搞了15岁的浅田春,36岁向14岁的大月熏提亲的孙国父是萝莉控,可若当真在那个时代,他真的敢说这话么?
换位思考真是个好东西,他这么一想,就不那么郁闷了,毕竟,他已经不是那个家中老父得了肺痨,还需要街坊们帮衬的小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