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双花双叶又双枝-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同年五月初十,康熙帝前往热河避暑,也只点了八阿哥胤禩伴驾随行,直至九月二十方才回京。

    如若是曾经,有这等事情,胤禩也定会以为夺嫡有望,但他现在已然不是了。

    过去的年少轻狂仿若南柯一梦。

    所以在康熙宣布之时,他虽惊了一惊,随即立马镇定下来,领旨谢恩。

    他着实想不通皇阿玛此举何意,难道真的是看好他?

    一旁八爷党众人也都是喜形于色,早在康熙让胤禩伴驾巡视畿甸,而后又将良妃娘娘遗体迁入景陵妃园寝之时,他们就看到了希望。皇上并没有彻底否决了八阿哥,他们并没有错选错筹码。

    康熙离京之后,将朝堂上事务交予三阿哥胤祉及各辅助大臣。

    永和宫中。

    “儿臣见过额娘。”

    “免礼。”德妃抬手,指了指一旁道:“坐。”

    “喳。”一板一眼道,到一旁坐下。

    “额娘你刚刚不是说午膳准备了好吃的,正巧四哥也在,我们一家子还从来没有一起吃过饭呢。”一直就在德妃身旁坐着的胤祯笑着对德妃道。

    “你个小馋猫。”德妃轻笑道:“那些都是你爱吃的,你四哥不爱吃。”说着又转头胤禛道:“既如此就留用午膳吧。”看向胤禛时,面上的笑容尽数敛去,淡淡的,没有神采。

    “不了。”胤禛想也没想的拒绝,站起微微躬身,“儿臣还有事务要忙,就不陪额娘了,先行告退。”

    “既如此,你去吧。”转回身,摆手。

    “四哥……”见胤禛出去,胤祯不由起身唤道,但对方并没有停下,便转头看向德妃“额娘你何苦如此?”

    “你也听见了,你四哥他有正事要忙。”德妃至他身旁,拍肩安慰道。

    “额娘,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胤祯躲开,皱眉道:“我去看看四哥。”

    话刚说完,也不等德妃回话,便跑了出去。

    “四哥。”远远的看见胤禛的背影,追了上,气喘吁吁道:“额娘他……”后面不知如何开口才好,郁郁的看着胤禛停了下来。

    胤禛只是看着他,没有说话,像是在等着他的下文。

    明明已经是五月天了,可胤祯蓦地就感觉到一阵寒意,颇有倒春寒的滋味。

    “四哥你别怪额娘,她其实也很关心……”胤祯硬着头皮道。

    “十四弟。”却被胤禛打断,突然笑了开来,抬眼看向远处永安宫门口站着的侍婢,“这里没有别人。”

    言下之意,你可以不用演了。

    “四哥这是何意?”胤祯微微一愣,随即笑了开来。

    “方才额娘房里那些人是皇阿玛派来的吧。”

    “是皇阿玛吩咐来的,额娘最近没什么胃口,皇阿玛特地差人送了些开胃小菜来。”胤祯如实答道,认识满脸疑惑。

    “呵……”胤祯轻笑,“既如此顶还要想皇阿玛的回复。”

    “那是当然,这是规矩。”

    “那在永和宫发生的事情,不论巨细他们也定会告知皇阿玛。”见胤祯还是一脸茫然的样子,胤禛摇头,“如此还不够吗?”

    “四哥,你怎么可以这样想我。”胤祯激动道。

    “你叫的再响也没有用,隔得太远他们听不见。”胤禛抬手拍拍胤祯的肩膀。

    “四哥,你……”

    “十八弟那件事我们先不提,就是上元节那天的事,也定和十四弟你脱不了干系吧。”问句用的却是肯定的语气。

    久在宫中的皇阿玛不可能突然有兴致要出宫一趟,而且刚刚好好在那一天。

    “可惜啊,那天陪在八哥身旁的不是四哥你。”

    胤禛不可否置。

    在旁人看来这是一幅多么兄恭弟友的一幕,除去他们的对话。

    “不过说来,小弟此举反倒是替他人做了嫁衣,八哥不在这段时日,四哥定在暗地里得了不少好处吧。”

    “四哥这不正在还你的人情吗?”胤禛收回手站定。

    “都是自己兄弟,四哥何须如此客气,不过……”笑吟吟的看着胤禛道:“不知道八哥会不会体谅四哥您这些小……动作……”

    胤禛面色一沉,微微眯眼。

    “既然四哥公务繁忙,那小弟就不打扰了。”

    说完离去。

    胤祯说的没错,八弟不在对他来说百利而无一害,心中策划的一切眼看就要一一实现,可心下却无半点兴奋,只觉得无限落寞,朝着胤祯离去的方向,伫立,良久才转身离开。
第一百零四章

草长莺飞二月天。

    北方的春天,总是来得比南方晚很多,这边寒梅未谢,那边便已红桃含苞了。

    康熙五十三年,二月,初八,有雪。

    今年的春天特别冷,连带着宫中梅花的寿命也变得长久,地面虽掉了一地的粉白,但枝丫上仍是一瓣紧挨着一瓣,一簇簇地拥挤着。

    此等良辰美景,又怎可辜负呢?

    华灯初上。

    御花园中一片人声沸腾,妃嫔福晋格格,就连宫女也都穿上了崭新的宫装,姹紫千红的,堪比初春百花,甚是美丽。

    外加琉璃灯,黄金盏。

    美丽的舞姬,丰盛的美食,飘香的佳酿,欢乐的笑声。

    难怪皇族中人总是如此喜欢宴会,见此场景,座位上的年羹尧心下不由冷笑。

    这次四川干旱能够完美解决,虽胤禛当居头功,但年羹尧亦功不可没,康熙帝欣喜之下便在城郊赐了座府邸,这次宫宴也将其与其家人都排在其中。

    风头正劲,身旁又怎会无阿谀奉承之人呢。

    “年大人,真是恭喜恭喜啊。”一旁的几个官员见他一人在位置上,便上前套近乎道。

    “年大人如此年轻就身居高位,又深得皇上器重,将来可别忘了提拔提拔我们几人啊。”

    ……

    年羹尧一直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看着他们,忽然他的嘴角带着一个几乎讥讽的微笑,冷冽得使人有些寒心。

    那些人浑身一震,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颇为尴尬。

    “各位大人过奖了,亮工在此先行谢过。”说着,拿起桌上的酒杯,仰头一口而尽,继而又道:“亮工以后还有很多地方需要仰仗各位大人。”

    “年大人太客气了。”又是一阵寒暄,便各自散去了。

    那些人心中纷纷在想,难道刚刚那冷笑是他们看错了?

    不管如何。宴会仍旧不急不缓的进行着。

    女眷处突然传来一阵笑声,吸引了众人的注意。

    大伙皆是不解的望了过去。

    康熙亦是,他非但不恼,还笑道:“何事如此有趣,说出来让朕也高兴高兴。”

    好不容易才止住笑容的宜妃指着一旁的年惠容,也就是年羹尧的胞妹,道:“还不是这年丫头。”想着想着,又掩嘴笑了出来,好一会又接着道:“她说她要嫁人,就定要在这御花园中举办一场比武招亲大会。”

    “哦……”康熙若有所思的看向年惠容。

    “这简直就比我们家汉娜丫头还要嚣张。”宜妃嗔道。

    “万岁爷还没完呢,这丫头她还说啊,赢的那人一定会是她心中所想之人。”宜妃又道:“于是臣妾就纳闷了,这都有心上人了,便问道你怎么知道赢得那人一定是你心上人?您猜他怎么说的?”

    康熙感兴趣的看向惠容,道:“你是怎么说的,告诉朕。”

    “因为他是我心上人。”她又讲了一遍,仰着头,很认真,很倔强。

    “哦……那说说,你心上人是谁。”

    本斗鸡似的人儿,听了这句话,不由的面颊泛红,低下头去,到底是个黄家大闺女。

    宜妃轻笑,小声道:“你到是说啊,万岁爷这不正要给你做主。”

    听了这话,惠容头更低了,眼神不自觉的向阿哥那一桌瞟去。

    康熙看在眼里心下明了,这也未尝不是件好事,微微眯眼,目光似不经意的扫向胤禩。

    “都坐下吧,这事儿。”看向德妃,“德妃,就交给你负责了。”说完瞟了瞟胤禛。

    “臣妾遵旨。”

    从没进过宫中,一直远在四川的人,又怎会看上其他阿哥,唯一的可能就是刚从四川归来的四阿哥胤禛。

    一直安静坐着的四福晋,还是那样,端庄的坐着,得体的笑着。只是漆黑的瞳孔有那么一瞬间的收缩,眼眶内干涩异常,该汹涌的液体都去了哪里?

    胤禩慢慢的把桌上的酒杯喝了口酒,已经冷了,不由皱眉,身旁负责温酒布菜的太监不知去了哪里。他也没说什么,又慢慢的拿起自己的筷子夹了自己碗里的一块鱼肉,鱼肉也已经冷了,腥涩的味道在口中散开,完全没了刚上时的阵阵飘香,吃了一块,不知为何又习惯性的伸手再夹了一块。

    胤禛一直在暗中观察胤禩,看着他听了皇阿玛那话后,面上带着几分失落,又倔强的抿紧了唇不让自己表现出来。

    其实每当他觉得自己受到委屈时,总会不自觉显露出来的那种眼神,他自己从没注意,却让他为他怅然若失。

    八弟你看,我比你还要了解你自己。

    不知过了多久,月已至中天,实在是呆不下去的胤禩悄悄起身,离开了这华奢的宴会。

    宫中的道路总是曲曲折折的,看不见尽头。

    胤禩在里头七拐八弯了好一阵子才出了完全看不到会场的亮堂。

    不觉间竟来到了这被忽略许久的小湖边上,草木丛生,当年亲手植下的树木都活的很好,如今都长得郁郁葱葱,有几株梧桐竟都比他还要高出些许。

    胤禩试着摸了摸旁边那棵苹树的树干,嘴角勾勒出好看的弧度,当年的刻痕果然还在。

    怔怔的看着树干站了好一阵子,突然伸手掏出腰间的匕首在上面划着,没一会便出现一道痕迹,低声自语道:“今天你没理我。”

    又划了一道,“昨天也是。”

    ……

    一连划了好几道,转念一想,突然停了下来,自己再做什么,已经不再是小孩子,居然会做出如此幼稚的举动,不由笑出声来。

    经过刚才那一阵忙碌,心中的闷气倒是减了不少。反正闲来也无事,索性就转身靠在树干上发起呆来。

    多久不曾踏足的地方,有好多年了吧,从那个事件之后,原来十三弟离京有这么久了。

    如今再看,景色依旧,并无多大变化,仔细想来,变得最大的其实只是自己。

    一时间,神情有些恍惚,竟不知身在何处。

    “既然跟来,何不出现。”胤禩叹了口气,道。

    好半响,从暗处传来窸窸窣窣的脚步声,不一会就在面前停下。

    沉默一阵,那人突然伸手将胤禩整个人要进怀里,额头抵在肩窝中,侧耳倾听其脖颈中的血脉流动的声音,突然有张口要断他的**。

    于是他真的张口去咬了。

    “咝……”胤禩倒抽一口冷气,但并没有推开他。

    良久胤禛才放开,伸舌头舔了舔咬过的地方,并没有出血,又将人往怀里紧了紧。

    他有很多话想要对他说,有很多事请想要让他知道,但最后张了张嘴,只道:“我很想你。”

    轻不可闻。

    再等等,再等等,只要一盏茶的时间就好。

    “四哥,你该放手了。”不一会道。

    胤禛怔怔松开手,有那么一瞬的不明所以。

    “小弟还没有恭喜四哥呢,恭喜四哥……”

    “小八。”胤禛打断他,“你这是做什么,你明知道我是怎么想。”

    “笑话,四哥你是这么想的,小弟怎么会知道。”

    “你在怪我。” 胤禛只觉得心一瞬间从云端坠落至谷底,沉重异常,“我这就去请皇阿玛收回成命。”

    “够了。”胤禩声音中竟带了丝不耐烦,转回头,认真看着他道:“四哥精心布置了这么久的局,真的会因为小弟的一句话而放弃吗?”

    胤禛淡漠不语。

    “既如此,四哥又何苦在惺惺作态。”胤禩冷笑,语气不由也重了些许。

    “惺惺作态?哼,难道八弟你就问心无愧了?”胤禛突然笑道,他不笑时很冷,笑起来更冷。

    “最起码我不会那我们之间的感情作为赌注。”

    ……

    一阵寂静。

    “小弟不在京中那段时日,四哥定下了不少功夫。”

    “皇阿玛会因为那件事,而将你一直带着身边,完全断绝你和九弟的关系,我事先确实没有料到,况且……”昏暗中,微微眯眼:“将皇阿玛迎去的人,并不是我。”

    “十四弟打的什么主意,我比你更清楚,但是……四哥,你敢说,你没有任其发展……”

    胤禛扭开头,“我以为你了解我。”

    “是啊,心思缜密,隐忍不发,本来就是四哥你最大的能耐,可是小弟竟然忘记了,真是大大的不该。”不由向后退去,“呵……大大的不该。”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胤禛心下阵阵抽痛。

    这么多年来,他们一直都是这样反反复复,从未真正放下过,他对八弟贪婪依恋是他的心魔,而八弟对他的爱恨交织又何尝不是他的心魔呢?

    若真能放下,他们必能海阔天空,偏偏放下又谈何容易。

    御花园中,仍是丝竹声声,梁中不是何时离开了康熙身侧,这会儿正往回赶,在康熙耳旁说了些,康熙帝对其摆手,便退至一边。

    这时胤禩也回至大厅,趁大伙不注意间回位坐下。
第一百零五章

康熙五十三年八月,时值夏末。

    康熙帝带领众皇子大臣开始巡视热河之旅,宫中事务交由皇五子胤祺及大臣科隆多监管。

    已历时将近三个月之久的巡视,途中经由了密云县、花峪沟等地,眼看便要落下帷幕。

    眺望远方的地平线,空气中白日里的炎热未退,呼吸间仿佛都可以感觉到这股焦躁。

    “八阿哥。”梁中从正中大帐内出来,躬身颇为为难道:“万岁爷正睡着呢,不知八阿哥有何事老奴可代为转告。”

    胤禩温温笑道:“也没什么事,既然皇阿玛睡下了,我也就不打扰了,有劳梁总管了。”

    “不敢当不敢当,八阿哥您太客气了。”梁中忙躬身道。

    没走出多远,胤禟和胤礻我便迎了上去,“八哥,皇阿玛……”

    “皇阿玛睡下了。”胤禩摇头苦笑,“可能他根本不想见我。”

    “那八哥你还是留下吧,回去在拜祭也无事,良母妃她不会怪你。”胤禟说不上哪里不对,但总有不祥的预感。

    “不行,再过几日便是额娘去世二周年的祭日,我定要回去祭奠。”

    胤禟和胤礻我对望一眼,一时无语。

    “爷,行李都收拾好了。”这是小三子远远跑来道。

    “恩。”胤禩点头,又道:“小三子,这次你留下,不用和我一起回去,明日皇阿玛哪里就由你去说,这事儿九弟和十弟你们就别插手了。”

    二人又是面面相视。

    “对了,小三子你去见皇阿玛之时,将十四弟送的那两只苍鹰也带上。”

    “喳。”

    第二日,小三子前去面圣,向康熙说明了胤禩离去的缘由,并表示将会在汤泉处等候其一同回京。

    康熙帝只淡淡的回了句,并无其他征兆。

    随即小三子便献上了胤禩吩咐的两只苍鹰。

    康熙帝一掀开遮住的幕布,两只本生龙活虎的老鹰,竟奄奄一息的趴在笼子中央。

    康熙见状大发雷霆,当即召诸皇子至,重责与其,称:“系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