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皇商-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我就去找六哥,让他给我做主。”赵璎珞脾气上来,什么都不管不顾,就想要直接去找赵煦。

“别别别,六哥日理万机,再说这事传出去,会被人笑话的。而且,六哥肯定不会答应。”赵佶倍感头疼,平日都是太娇惯这个妹子了。

赵璎珞愤愤地想了想,甩出一句话,“就算我不当这个长公主了,我也要嫁给王诩,他也答应要娶我的。让六哥把我贬为庶人吧。”说完,扔下愣在当场的赵佶,就进了里间。

赵佶愣在当场,怎么也没明白过来,一直把赵璎珞当男子的王诩怎么会答应娶她。

赵璎珞扔下赵佶,走进里间,见王诩已经吃得七七八八,但是由于受了伤的手不太方便,所以只能任由木盘摆在眼前的小几上。

赵璎珞款款地走了过去,心里生出想要照顾王诩的无限温柔,把小几撤去,收拾了碗筷,这才又坐到了王诩身边,而此时她和王诩都没有发现,赵佶已经悄然站在了门口。

在赵佶心里此刻充满了矛盾,他和王诜相交甚久,也知道王诜的为人,对他姑姑的种种,所以他不愿意自家妹子以后也成为姑姑的样子,他觉得王诩是可以让赵璎珞托付终身的人,他也愿意见到王诩由师父变成妹夫。不仅亲上加亲,而且还可以占王诩一些便宜。但是,另一方面,虽然他只有十五岁,由于生在皇家,对家国天下事多多少少有些了解,他希望王诩成为大宋的顶梁之柱,为赵家分忧,同时也能成就王诩的一番功名。古人所言的立功立德立言,王诩已经做到最后一点,成为了他的师父,为人师表也可以说勉强做到了第二点,现在就少一个立功了。

赵佶一个人站在门边,脑袋里诸多思想搅合。

里间,王诩既然已经决定要拒绝赵璎珞了,所以他也想就此机会把话说明白,不能耽误了小丫头的青春,来到北宋已久,王诩已经知晓了北宋女子十五岁便可以出嫁,所以眼下正是赵璎珞情窦初开的时节,“子轩,多谢你连日来的照顾。”

“你那天在山上拼了命救我,照顾你是应该的。”赵璎珞发觉自己现在一旦看着王诩,就有些手足无措,心脏噗噗地乱跳。

“你是子墨的妹妹,救你是应该的。”王诩说着,忽然想到了一个他自认为很好的主意,“子轩,你的字画由燕寒先生教你,那诗词和蹴鞠,就让我来教吧。”

“嗯”赵璎珞粉扑扑的脸上顿时红霞满飞,低着头轻应了一声,小小的脑袋里顿时出现了红袖添香,你侬我侬的画面。

“既然你也同意,你就和子墨一样,拜我为师吧。”

“嗯”赵璎珞还停留在自己的少女幻想里,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王诩在说什么,半响才猛然抬起头来,直愣愣地看着王诩问道,“你说什么?”

“现在该称呼我为师父了。”王诩笑着回答。

“不!我不干!”赵璎珞猛地站了起来,气鼓鼓地朝着王诩大声道,她忽然发现王诩反悔了承诺,要撕毁她一切美好的构想,她怎么都不能接受,不能接受王诩反悔,不能接受两人的师徒关系。

“子轩,你听我说……”

“我不听!我不听!”赵璎珞扭头不去看王诩,恨恨地盯着金丝楠木的雕花桌子,强忍着不去狠狠踹它一脚发泄的冲动。

“我家娘子已经怀有身孕快一个月了。”虽然王诩亦是觉得这样会有些残忍,但是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只能长痛不如短痛了。

“什么?”赵璎珞盯着王诩,先是一脸的茫然,后来似乎明白了王诩话中的含义,不她好像理解得又太过了,“这有什么关系,我还是要嫁给你。”

王诩苦笑,扯得背后的伤口都有些疼了,“皇室不会容忍你嫁过来当不了妻的。”

“我自己是我自己,管他们什么事,六哥都管不了我!”赵璎珞一脸的愤懑,她觉得王诩说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可是你是皇室的长公主,关系到皇室的脸面。”王诩进一步解释,从赵璎珞之前的一举一动,王诩也能看出,这个她受到的溺爱远远大于约束,是故可能不会把礼法放在眼里。

“那我请六哥降旨,把我贬为庶人,反正当长公主也没什么好的,处处都要受制约。”赵璎珞已经完完全全地认定了王诩,她小而固执的心里已经早在寒山上自己伸手抱住王诩的那一瞬间,就已经确定了,只能是他。

王诩铁下心里,冷声道,“在我心里一直都把你和子墨当然亲人,最亲最亲的人,所以我们不可能,也不可以在一起,我对你没有喜欢的感情。”

赵璎珞呆呆地看着王诩,好久都没啃声,直到泪水涌上眼眶,才戚戚然地问,“你当时在寒山上为什么要舍命保护我,还让我先走?”

“我说过,你和子墨是我的亲人,值得我拿性命去守护。”

“可是……可是你帮我挡那一刀的时候,说过的那句话难道就这么算了?”曾经认为自己永远不会流泪的赵璎珞,在从寒山回来的短短几天里,似乎都已经将曾经欠下的泪水流了个干净,这次亦是不例外,虽然她死死地掐着手,想让疼痛来阻止眼泪四溢,不要自己的脆弱和自尊在这个人面前无地自容。但是似乎一切都抵不过王诩的一句话。

“我是说过,来世吧,今生是不可能了。”

这句近似无赖的话,终于摧垮了赵璎珞摇摇欲坠的防线,眼泪决堤,四溢横流。

“我恨你!”赵璎珞擦着眼泪,抽泣不歇地逃离了这间让她萌芽的感情破碎,自尊丧失的房间,还有那个在她心中无比重要,现在却又爱恨交织的人。

“子轩……”赵佶听了王诩的最后一句话,就知道事情不妙,还没来得及进去打圆场,赵璎珞就嘤嘤地跑了出来。

看着赵璎珞颤抖的身影,赵佶料想王诩应该无甚大碍,也就追了出去。

王诩看着布置得奢华的内室,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默默地闭上了眼睛。

第一百四十一章 引导赵佶

站在草木繁盛,鸟啼虫鸣的花园里,王诩深呼吸了一口气,也觉得心中舒坦了许多,对身边的赵佶问道,“子墨,这些天子轩怎么样了?”

赵佶面有难色,不过也不想让王诩过度担心,敷衍道,“子轩她从小就是这样,不过几天就好了。”

王诩知道事情自然是没有那么简单,情窦初开的少女感情受伤是很难愈合的,只是他也不知道该用什么方式去安慰。

王诩伸出手,摘下一节菟丝子,问道,“子墨,你说我是不是像这藤蔓植物一般,只为自己,太过自私了?”

若是放在其他人身上,赵佶当然会毫不犹豫地偏袒赵璎珞,但是放在王诩身上却就不一样,至少天枰两边是平等的,而且那日他也是站在门外,听完了他们的对话,他虽说只有十五岁,但是作为古人,该知道的也都知道了。他认为王诩那天说的很是在理,皇室不能接受赵璎珞当妾,六哥也不能接受,至于说无缘无故地贬自家心疼的妹子为庶人,且不说向太皇太后那一关能不能过,六哥第一个就不会接受。

“哎”赵佶吃喝玩乐的心中第一次装载了忧虑,“不怪师父,师父做得很对。要是师父陪着子轩闹,说不定还会出什么大事。要是我是六哥的……”赵佶赶紧打消了这个大逆不道的念头,虽说他平日里无拘无束地浪荡,但是大宗正寺教的,他还是时时刻刻地铭记在心。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虽然给了自己一个借口,把赵佶能不能称帝这件事放在了一边,而且接连地出赵璎珞的纠缠。王诩还暂时忘了自己身边人的身份。

若是赵佶没有因为自己的影响而按照历史的进程登上皇位。那么凭借着自己对赵佶的影响力,将来的家国天下大事,岂不是…“子墨,我们进屋坐会。”

“好。”赵佶扶着王诩迈过石彻的台阶,走进了花园的歇厅。

一进前厅,王诩就看见四个大字映入眼帘,挂在正墙之上。上书“因势导利”四个大字。王诩一眼就认出了那是米芾的字迹。

“这可是米元章的字?”王诩故意问道。

赵佶扶着王诩坐下,才开口回答道,“师父果然集百家之所长,正是米芾米元章的字。”

“几百家之所长”几个字王诩还真是当仁不让,抄了那么多,自然能分辨模仿得出。王诩甫一坐下。看到了米芾的四个字,心中顿时有了想法:因势导利,不如就此将瘦金体传授给赵佶,让他自己磨砺,一来再一次地授惠于他,若他将来果真为帝王,自己能够施展的空间就会十分地巨大,恐怕将会比宋神宗宠信王安石有过之而无不及。二来。则是王诩的一个胆大包天的想法——包揽军政财。让北宋的发展彻底地按照他设计的方向进行。然而要做到这一点,须得一个极度宠信他的皇帝。以及这个皇帝不干涉他所做的一切,所以王诩要将赵佶的兴趣限制在自己可控的范围之内,以后和蔡京的斗争,就会有很大的优势。

为了北宋的复兴和延续,也许后世的史书上会多出另一个比蔡京还臭的权奸王诩吧,王诩心中暗忖。

“子墨,你跟我学习书画已有些时日,就趁着今日我便为你定下一套适合你的风格和路数的字体。”王诩正襟危坐地说道。

赵佶没有王诩想得那么多,他以为殿试在即,王诩可能中了进士之后,便要被外放,所以现在趁着最后的关头,再指点传授他一二,同时,听了那天王诩和赵璎珞的对话,赵佶始终记得王诩说过的那句,在我心里一直都把你和子墨当然亲人,最亲最亲的人。

赵佶走到王诩身前,恭恭敬敬地一鞠躬,然后摆好笔墨纸砚,用镇纸将宣纸固定,这才把王诩请到画案之前来。

蘸墨、挥毫,印象中的挺拔秀丽、飘逸犀利的瘦金体铿锵有力地展现在宣纸之上,犹如金芒破浪,傲松迎雪。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赵佶在一旁将王诩写的字念了出来,念完便知是《孟子》中的句子,“师父为何题孟子告齐宣王的句子。”

“此句当何解?”王诩放下毛笔问道,他不仅要启迪赵佶的帝王智慧,更要给他自己留一条后路。

赵佶不知为何王诩忽然问及这些,他印象中王诩也是会对他说些关于人生和社稷的道理,但是从未像今天这般正式地引经据典地说教,他想来王诩应该是快要离开京城的缘故,“君主看待臣下如同自己的手足,臣下看待君主就会如同自己的腹心;君主看待臣下如同犬马,臣下看待君主就会如同路人;君主看待臣下如同泥土草芥,臣下看待君主就会如同仇人,不知子墨解得对不对。”

“嗯,很对。”

王诩刚一回答完,赵佶就问道,“师父为何留下这一句,在子墨看来,师父若入朝为官,当为我大宋之股肱,六哥定然会重用师父您的。”

王诩笑笑,自觉留下这一句已经是很冒险的举动了,而且赵佶尚且年幼,未在皇位,不能透彻地理解君臣之道,王诩要做的只是留下一颗种子,待它日后发芽成长。如是今天做得太过了,说不定会在赵佶幼小的心里留下些对自己的芥蒂,那就得不偿失了。

“君臣之道,犹如鱼水,又如舟水,唐太宗就有过君民舟水之喻。至于我为何留下这句嘛…只是心血来潮罢了,觉得此句当能合这字体,所以将它送给你。”

赵佶尚不能理解王诩话中的深意,但是对于字画他却有非凡的领悟和见解,久久地凝视着瘦金体,赵佶忽然有所感悟,激动得朝着王诩道,“多谢师父为子墨指点,您不仅为子墨书画之师,更为子墨人生之师。子墨愿终身跟随师父,学字画修心性。”

王诩哈哈一笑,笑容中带着为人师表的安慰,更有一层赵佶尚且无法理解的深意——朱勔、蔡京、林灵素、赵佶,昏君佞臣皆都粉墨登场了,王诩在心中已经为自己找到了一个恰当而合适的位置。

两天之后,王诩被赵佶化妆一番,瞒过检查带出了宫宅,临行前,王诩都没有看到赵璎珞的身影,赵佶只得在一旁安慰。

回到枣花小院,冉儿、马华、陈卯等人一一迎了出来,赵佶因为身份特殊,所以送回了王诩,就坐着马车返回了端王府。

王诩安慰了冉儿一番,编造了一个跌倒受伤的谎话,就扶着冉儿回后院休息了,刚一返回前厅,却发现陈卯、冉清流和朱勔不见了。

这时马华上前解释道,“礼部已经放榜,他三人急着去看榜,所以也没有打声招呼就走了。”

王诩笑笑,想起当年自己的考试来,“无甚事的,让他们去吧。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十年寒窗,期待一朝,人之常情。”

“呵呵,公子出口成章,信手拈来即成诗,当真了得,难怪公子气定神闲,此番定然高中无疑。”马华接连称赞道。

王诩摆摆手,没想到这句前人的诗还没现世,不想过多在此问题上纠缠,忽然想起了还在自己家里的番人,“马先生,那番人如今情况如何了?”

说到正事上来,马华整肃神色道,“已经好得七七八八了,若公子要问他什么,现在时机是最好的。”

王诩亦是知道,礼部的省试放榜,马上就要殿试,若是不及早处理掉其他的问题,两头应付不过来。

“好,我们这就去。”王诩刚一起身,忽然扯着了左手的伤口,脸上痛苦地一抽。

马华见状赶紧上前关切道,“公子要不然先休息着,伤口那么深,若是牵扯开了,恐怕难以愈合。”

王诩忍着疼痛摇头道,“不行,就算今天歇了,殿试也是要参加的。若是有麻药就好了,至少能暂时撑一撑。”

“公子所说的麻药是何物?”马华忽然问道。

王诩自知说漏了嘴,弥补道,“一种暂且不让人感觉到疼痛的药。”

马华眼睛一亮,“虫草先生在给那番人医治时,好像也用过此类药。前几天,那番人说,前些日子躺在床上都不感觉身体的疼痛,这些天好转了反而会感到疼痛。”

“哦?!那请马先生帮忙,务必找虫草先生多弄些此类药物来,越多越好。”王诩兴奋得连手臂的疼痛都遗忘了,他没想到这制毒的老人能有麻药,这东西正好能应急。

“对了公子,匡尚和大理国的时节有了些接触,并且已经和他们达成了贸易的意向,但是大理使节嘴巴很严,匡尚暂时还没能获得更多的消息,所有只能有劳公子你从那番人处了解了。”马华进一步地补充道。

“嗯,能够有贸易的往来就好,至于其他的我来安排。”

“那好,马某现在就去找虫草先生,就劳公子自己去见那番人了,他还在南边的厢房里。”马华担心王诩的伤势,说完便转身出去了。而王诩也紧接着去了南边的厢房。

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理内部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身手果然了得。”王诩站在一棵紫荆树下,称赞道。

番人回头一看,见是王诩,随即拱手道,“多谢王官人的救命之恩。”

王诩笑着走到石桌前坐下道,“不必言谢,你汉话说得挺好,不知高姓?”

“在下姓芒名苍,王官人于在下有救命之恩,不敢欺瞒。王官人今后便以名字直喊就是了,没有大碍的。”芒苍一脸的豪气,头上的刀痕依旧清晰可见。

王诩暗忖,此人对于宋朝的文化礼节还是很懂,看来要从他嘴里套话出来,须得费一番周折才行。

“芒苍兄可知当日袭击的两人是何身份?为何要袭击你?”王诩问道。

芒苍故作不知地摇摇头道,“在下实不知那伙奸人为什么要袭击我,至于他们的身份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