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你侬,我农-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潘庆福听了,把饭碗往桌上狠狠一搁,大声道:“娘,人是我选的,好不好不关你的事,退亲这种话,以后我不想再听见!”

江氏“腾”的站起来,伸手就要给儿子一巴掌:“这媳妇还没娶进门呢,你就给自己的娘甩脸子!我虽然不认识字,可是很清楚‘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只要我不同意,天仙也别想进我的家门!”

潘有财“啪”的把碗放下,沉声道:“天天这样,还让不让人吃饭了!”

潘庆喜一把抓住江氏的手腕,然后拉她坐下,笑嘻嘻道:“娘,杨爷爷刚去世不久,杨家人正伤心着,你在这个时候提成亲,他们如何能答应?再说了,大嫂为爷爷守孝是好事,我年纪还小、不急着成亲,你也不用急……”

好说歹说,江氏总算平静了下来,看着闷声不响的大儿子道:“为着全你媳妇的孝心,明日我还得往赖家走一趟、跟人说明改动婚期的事呢。你要是有你弟弟半分懂事,我也不至于操这么多心!”

转脸又对潘有财道:“赖三姑娘是个可心的,手巧、嘴也甜,配我们庆喜刚刚好……”

到了晚上,一向不大言语的潘有财犹豫了很久之后,突然对江氏道:“庆福娘,庆喜的婚期大概要推到明年底了,家具、被褥什么的都无需着急,以后就不要接赖三娘来家里小住了。”

江氏不以为然道:“你这是听到什么闲话了?是谁的舌头那么长?赖三娘是庆福大伯母的娘家侄女,即使来了也是住在自己姑姑家,跟我们家隔着好几个院子呢?三娘家里人口多、不缺人手,她来了既能帮我分担不少针线活计,又能增进我们的婆媳感情,到底碍着谁了?”

潘有财烦躁道:“没碍着谁!定了亲就该少见面,这是规矩,你照办就是了!”

江氏莫名其妙:“规矩,你什么时候讲起规矩来了!”

丈夫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江氏也就不大放在心上,仍是隔山差五就托了堂妯娌赖氏把赖三娘接来。只要赖三娘来了,江氏就会一天三顾潘大家,带了家里的针线活计让准二儿媳帮忙,准婆媳俩有时也商量着新房的布置、梳妆台的式样、嫁衣的刺绣……其乐融融。

赖家儿女多,少一个人便少一张口吃饭,因此对女儿频频造访与婆家同一村的堂姑家并不十分在意。江氏很赞赏赖家的态度,对赖三娘也越发满意,恨不能立时娶了她进潘家门,因此只觉得日子过得太慢。

这一日,江氏正在屋里做午饭,潘大太太突然前来造访。

第37章 037 允条件婚事初定

自从潘庆喜与赖三娘定亲之后,都是江氏往潘大太太那跑,昨日赖三娘又来了河沿村,江氏昨晚几乎在潘大太太那待到戌时末才回自己家歇息,因此隔了一早上看见潘大太太亲自上门,而且神情阴郁、焦急,不由很是吃惊,不由想起昨日赖三娘偏黄的脸色,便问道:“大伯娘,难得你上门,是三娘病了吗?”

潘大太太径直坐下,招手让江氏靠了过来,附耳在她耳边说了一句话。江氏听完,大惊失色:“要死了!这事你确定!”

潘大太太点头:“千真万确,三娘昨日经过绿水镇,已经找了蒋大夫诊过脉了。今日早晨,她又呕又吐的,还好我家里人都下地去了,不然全河沿村就全都知道了——我那大儿媳,可不是一面铜锣?”

江氏道:“三娘是个稳重人,且她每次来都规规矩矩待在你家做针线,如何会与庆喜——大伯娘,会不会是赖家村的人做的好事?”

潘大太太“嗤”了一声,低声道:“我已经问过你家庆喜了,他们半年前就开始——我家猪圈那不是留了一道小门?但凡我们全家下地去了,庆喜都会去我家会三娘。三娘也是真心喜欢庆喜,想着也定亲了,且明年出了十五就成亲,庆喜平日就口齿伶俐,你也知道这男人……两人可不就——三娘三天两头来这边,两人也不知道避着,日子长了可不就怀上了?说起来,他们俩尚未正式成亲,在我家行这等事是大大的晦气!三婶,不管这个事你们两家如何打算,这两天你得给我们家放一挂鞭炮、去去晦气,否则我可不依!”

江氏脸上红红白白,陪着小心道:“大伯娘,这个事嘛,一个巴掌拍不响。庆喜是你堂侄子、三娘是你堂侄女,放一挂鞭炮这个事,我看还是算了吧。不然,三娘有身这件事就要传开来了,到那时潘家、赖家脸上都不好看,三娘她——”

潘大太太冷着脸:“三婶,你也知道我那婆婆一直忌讳这种事。你知道的,前年成家八老太太过身的时候,棺材上山的路线必须经过我家院门,我那婆婆死活不肯,后来成家不是放了一百挂的鞭炮、外加给我们家老太太做了一身红棉袄去晦气这才罢?死者为大尚且如此,苟合这种事要是让我婆婆知道,恐怕要闹个天翻地覆呢!我可听说庆福媳妇的娘家可是最守规矩的人家,闹开之后三娘肯定活不成,你们家庆福的婚事恐怕也难了。”

江氏恨得咬牙,她虽然不很中意杨家大娘,但是因为如果小儿子的丑闻与杨家退亲,自己一辈子都别想抬起头来做人。她迅速在心里计算了一番之后,赔笑着对潘大太太道:“大娘,这件事若闹开来,恐怕对你也不好。不若这样,我给你一千钱,你扯一块红绸布铺在三娘住过的那间屋子的梳妆台上,你自己和庆珍再做两身红袄子穿。”

潘大太太不语,虽然三娘来了河沿村总是住在她家里,虽然自己娘家也有赖性侄女未嫁。

江氏咬咬牙,道:“如今红绸子的价钱也不比以往了,一千钱大概不够,就再加五百吧。”

潘大太太终于松了脸色,声音却不见暖和:“三婶,本来我觉着最好是放鞭炮驱邪,可是经你这么一合计,倒是你的主意好。不过,庆丽也经常到那间屋子去玩,恐怕也得给她做两身衣服去晦气呢。”

江氏脸色铁青,却不得不笑着道:“是我想得不周到,既然这样,那就再加五百钱吧。”

潘大太太轻笑道:“三婶真是个爽快人,这样对大家都好!对了,我已经让三娘收拾东西回赖家村了。现下是十一月中,如今三娘肚子里的孩子是一个多月,如果明年正月初让两个孩子成亲,你的孙子生出来时报一个早产,外人也不会有什么闲话,婶婶再跟三叔商量一下吧。”

午饭过后,江氏便觑机跟潘有财说了这事,末了,道:“庆喜和三娘这事是做得不妥,但是既然已经这样了,我们还是让他们正月初成亲吧。明日一早,我便走一趟红土村,找个借口让杨家同意三娘先进门。”

潘有财压低了声音骂道:“前两月我是怎么跟你说的?让你不要再接她来沿河村,你偏不听!如今可吃了大亏了吧?两千钱!我们一家两年都存不了这么多!你倒是轻轻松松就给出去了!”

江氏气急败坏:“不给钱,不给钱难道要逼死人命吗?三娘平日看着挺稳重,谁知道竟会这样把持不住!对了,听你的意思,你是早就知道他们的事了?你个死老头子,既然知道了还藏藏掖掖的不说,如果早跟我说了,就算庆喜和三娘不能断了来往,也决计不会弄出孩子来。说来说去是你不好!”

潘有财理亏,默了一会,道:“你去一趟赖家村,趁孩子还小,让三娘把孩子打了。早产三月?三娘隔三差五便到我们村窜门,不傻的人都能猜出是怎么回事!”

江氏争辩道:“七月早产的孩子又不是没有!再说了,打胎对女人伤害极大,搞不好要出人命!即便不出人命,以后三娘怀孕也没那么容易,还有可能再也怀不上!不行,庆喜可不能绝后,明天我得去红土村走一趟。”

潘有财不假思索道:“这个赖三娘,没进门就给我们惹了大麻烦,以后不知还会生出什么事来,退掉算了!”

江氏却难得清醒一回:“老头子你说的什么话?三娘的肚子是庆喜、又不是别人弄大的,况且我看庆喜也对她欢喜得很,你以为他会答应退亲?别看庆喜平日嘻嘻哈哈的,执拗起来谁也拦不住,逼急了,说不定会带着三娘私奔!我仔细想过了,他们迟早得生孩子,晚生不如早生,孩子既来了,我就拉一回脸,去求一求我那顾亲家。”

潘有财想了半刻,最后道:“你去试一试吧。不过,如果杨家不答应,你也不要着恼,毕竟理在人家那边。如果杨家那边谈不拢,你直接去一趟赖家村,经过镇上时别忘了抓一副打胎药。”

江氏说干就干,第二日一早打扮得齐齐整整出发,经过绿水镇的时候,狠下心买了四色糕点、一只鸡,又割了一块两斤重的肉,然后一路打着腹稿往红土村行去。

江氏进了村,刚走到杨家所在巷子的巷子口,就看到杨家院门处有人进进出出,再走近一些,便听见院子里欢声笑语,似乎人人洋溢着喜气。她不由加快了脚步,刚走到院门处,恰巧碰到邓氏笑盈盈出来。邓氏素来与顾氏亲厚,与江氏见过几面、认识江氏,看见江氏之后,先是愣了一下,而后笑道:“潘家大婶,你这是得到消息、贺喜来了?哎呀,还带了这么多东西呢,快请进。”

邓氏转身,一边引着江氏进院门,一边道:“二娘今日定亲,我四婶的黎家亲家母、女婿都在,你们以后也是亲戚,提前见见也好。”

江氏闻言,心里直打鼓。

她早有耳闻黎家与杨家二娘在议亲,且上月中旬秋闱放榜,杨二娘议亲的黎家小子中了举,据说还是头名的什么贡员。秋闱就在两月后,她以为黎家小子高中之后才会求亲、下定,没想到今日就成了好事。今日出发之前,江氏还想着,杨家日子虽然比以前好了,但还不算富户;目前杨家也只有一个秀才,因此论起门第来,杨家也不比潘家高多少。自己只要编一个诸如二儿子八字犯冲、唯有明年正月初成亲方一世安好的借口便可促请顾氏答应十二月嫁女,这样赖三娘便也可以提前进门。可现下二娘与黎家举人定了亲,黎举人还要考进士,名声很要紧,顾氏一向讲规矩,便是为了二娘着想,大娘的孝也必须守满,十二月出嫁是绝对不行的了。长媳守孝不能立时娶进门,次媳赖三娘除非以冲喜的名义先进门,否则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了。冲喜?庆喜好好的、自己和丈夫也好好的,给谁冲喜呢?

江氏心里正打着小九九,顾氏已经迎了出来:“今日不过是二娘小定,也不是什么大事,劳你跑这么一趟,还带着这么多东西,亲家母真是太客气了。”

江氏强笑道:“定亲是二姑娘的大喜事,今日我也是赶集时听人说起才知道这么一桩事,如今冒冒失失上门,还请亲家母莫怪。”

顾氏微微一笑,结过江氏手里的东西递给闻声赶来的德秀,然后把江氏引了进门。

今日栾氏、黎嘉铭亲自上门下定,两人方才坐在客堂内与杨家人寒暄,听见顾氏与江氏的对话之后,都站了起来等着见礼。江氏一进门,便看见一个温柔娴静、眉眼含笑的中年美妇和一个唇红齿白、满面春风的少年一左一右站在堂前,尽管心里有准备,还是不由微微地一愣。

顾氏上来帮忙介绍:“亲家母,这是黎家婶子、这是黎家孩子,他们今日亲自下定来了。”

又对栾氏母子道:“婶子、嘉铭,这是大娘的婆婆江家伯母,今日贺喜来了。”

双方互相见了礼、各自坐下,江氏心里一团乱麻,勉强打点起精神与杨家女人以及栾氏聊天,好在今日大家的目光都在栾氏以及黎嘉铭身上,江氏只需“嗯、啊”应合一两声,不然真要答非所问。

江氏在杨家用了午饭,然后与一群女人聊了小半天,酉时初又送走了志得意满的黎家人,杨家这才安静下来。在顾氏的心目中,江氏并不是一个大方的人,今日看江氏提着厚礼上门,便猜测江氏心里有事,又看到她一直待着不肯走,更笃定了自己的想法。待最后一个客人告辞之后,江氏还没有要走的意思,顾氏便道:“亲家母难得来一回,今日便住一宿罢?大娘这几日忙着做针线,正好可以比划一下尺寸,给你做一身衣裳。”

江氏赶紧推辞道:“亲家母客气了,我家里还有活要做,今日一定得赶回去。只是——我有一件事想求得亲家母通融——”

顾氏笑道:“亲家母有话直说。”

江氏不由看了看四周,顾氏站起来,一边把江氏往里屋让,一边道:“亲家母但说无方,凡能帮上忙的,我一定没有二话。”

江氏坐下之后,把想了千百遍的借口说了出来:“我们请了张天师改了庆福的婚期之后,又让他帮忙选庆喜的婚期,结果张天师跟我们说,若他哥哥明年八月成亲,庆喜必须明年正月初成婚,否则一生不得顺遂。亲家母,你看——”

顾氏眼神一冷,笑道:“亲家母啊,长幼有序才能家宅安宁。德秀不过比原来晚了大半年过门,哪里就会让你家二小子一生不得顺遂?按理说,我家大娘、赖家三娘的八字都在潘家祠堂平安供过三日,那么婚配潘家孩子一点问题都没有。如今这个张天师居然说出这般乱人家宅的话,分明很不可靠。另外,我可听说,这个张天师曾经让一家人家在十一月三十那日乔迁,可是那一年的十一月,根本没有三十日。依我看,你还是另外找一个天师给孩子们择期的好。袁天师就不错,这不,二月间他建议德方初六出门,果然一次就考中了秀才。”

江氏道:“原本是没有问题,但是庆福的婚期一改,就有问题了……”

顾氏压根不信,她认为江氏处心积虑想让次媳先进门,不过是宠爱幼子、打算压德秀一头罢了。这样的人家,德秀嫁过去肯定吃亏,今日有栾氏做对比,顾氏忽然下了决心,于是她迅速打断江氏道:“这么说来,除了让赖三娘先进门,再无法子可解了?如果真是这样,我家大娘子恐怕与你们家犯冲,为你家二小子的终身平安着想,我看我们两家还是退定比较好。”

江氏急了:“亲家母,有话好好说,有话好好说。”

潘家如果因为次媳先进门而被长媳退婚,怎么说都不是好名声,退婚以后庆福如何能寻到好亲事?再说了,如今杨二娘已经定了黎举人,说不得明春就成了黎进士,庆福有这样一个连襟,可不是天上掉馅饼?与杨家这一门亲事,如今可得抓牢了。孙子以后还会有,以后赖三娘要是生不出来,也是她自己不检点,休掉另娶就是了。江氏打定主意,明日去赖家村,让赖三娘打掉孩子。

顾氏虽然把退亲的话说了出来,心里却也矛盾得很:江氏答应,她没有了远忧有近愁;江氏拒绝,她没有了近愁有远忧,怎么都不如意。

可是江氏很干脆地拒绝了退婚,顾氏只能在心里长叹一口气,然后张罗着把她送出了红土村。

不同于顾氏和江氏,栾氏今日一直喜笑颜开,回家之后对黎父道:“杨二娘比以前更懂事、知礼了,难怪提亲的人源源不断。今日终于定了我们家,我这心终于踏实了,你没看见她与嘉铭站在一起的样子,两人真如天上的神仙一般,再相配不过了。”

黎父却道:“我虽没见过杨家二娘,但是你这么挑剔的人连连说好,那她一定好。只是杨家二娘要满了十八再出嫁,算一算还有四年多呢,那时嘉铭都已经二十一了,这不大好,我还想着早日抱孙子呢。”

栾氏笑道:“杨家爱惜女儿,只不过是那样说一说罢了,再过两年,杨家的儿子也大了,如何会一直留着女儿不嫁?你就等着吧,待明年嘉铭中了进士,我们再求一求,我看顶多满了十六,杨家二姑娘就得出嫁。算下来,还有两年多时日,那时嘉铭一十九,正好,正好。”

黎嘉铭坐在自己的房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