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吕布一统三国-第4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们不想再错过,别的不说,五十亩地还在其次,关键是三年后的赏金,若是能得到一百金,就是一百斤金子,约等于一百万钱,跃身一变,就成了富翁,这样的条件对于很多青壮年特别是没有娶妻的人来说,是天大的诱惑。
数年间,陆陆续续地从交州、扬州、徐州、青州等地过来了将近二十万汉人,绝大部分都是青壮年男子,有部分人是携带家眷的,他们想过这次分地是按照人头分的,多带点家眷过来就能多分点地,当然更多人的家人都不愿跟他们离乡背井。
前去北大荒、高丽半岛开发的移民们,都可以得到高句丽、扶余、百济、三韩诸国的女人为妻妾,有了女人,就可以在那里生根发芽,吕布也要为台湾岛的青壮移民们考虑这个问题,所以他让秦谊的远洋水师和步梵的情报组织密切配合,继续进行已经持续了十年的远洋奴隶贸易,特别是女奴贸易,把天竺、东南群岛、倭国等地甚至罗马帝国的女人,用各种方式运到台湾岛,让驻扎在台湾岛的正规军人先挑选,再让耕种成绩好的移民们挑选,按照每个人的表现逐次挑选,直至每个男人都有女人之后,女奴贸易才转向其他地方。
此外这些移民还可以跟当地的土着女子结亲,吕布为了让当地土着更快地融合到大汉民族里面,还非常鼓励这样的通婚。
数年后,台湾岛上有将近五十万人,暂设台湾为一个郡,任命顾雍为台湾郡太守,贺齐兼台湾郡尉。
顾雍在治台之初,便清楚地意识到吕布交给他的任务已经不同于以往,他回信给吕布称“为治之道,在于足食,台湾土厚泉甘,膏壤未辟,当用寓兵于农之法,庶可以足食。”
当时的台湾,平原盆地上一片片荒草,渺无人烟,只有山上有一些土着部落,这些土着平素以渔猎为生,不习耕种,将台南平原为主的大片沃野尽数荒废,却正便宜了对这些沃土垂涎三尺的官军。
顾雍拨出二成人开矿,一部分人去瑞芳、金瓜石地区一带开采金、银、铜等贵重金属,这一带的黄金储量有近五六百万吨,不亚于胶东;一部分人去大屯山一带去开采天然硫磺,这是中国天然硫磺储量最多的地方,然后择地制造黑火药;再派一部分人去花莲的丰田与西林地区开采蓝石、猫眼石、翠玉等玉石,这里的玉石储量六十万吨,后世的台湾玉举世闻名。
再拨出一成人去筑城,先筑造简易民居,再筑淡水、台北、基隆等军事要塞,然后陆续协助海军建设各个港口,在港口险要处建造军事要塞,再逐步建设大城池和正式的民居。
因为开矿、筑城的收入高于耕田,又是征得他们同意的,移民们都没有怨言。
剩下的七成移民和一部分愿意跟移民学习耕作技术的土人,开始进行屯田。每个人都可分得五十亩荒地,当然是良田、劣田参半,种子和耕作工具由官府提供,头三年免税,但需要交还种子和耕作工具、耕牛的租赁费用,三年后,只需上交一成收成即可。
大部分良田种植水稻,其他不适合种植水稻的则种植甘蔗、芝麻、绿豆、药材,剩下的山间劣田没人要,便开辟做军屯。
贺齐从移民中挑选五万人,组成郡县兵,组成了台湾警备军,并给与一个旅正规军做警备军的军官配备,三万陆军、两万海军,负责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群岛的军备,琉球群岛有周瑜东海水师驻防。
就这样,周瑜的东海水师经过频繁的征战,征服了从舟山到厦门的所有沿海岛屿,整编了沿海的所有海盗,将漫长曲折的海岸线变成了徐州到台湾的安全生命线,然后周瑜又攻占了夷洲大岛,后来秉承吕布的谕旨,将夷洲大岛更名为台湾岛。
周瑜占领了台湾及其附近小岛屿后,吕布便命令他进攻琉球群岛。
周瑜从琉球群岛开始逆时针拿下了台湾岛附近的小岛,同时陆续修筑了安平、高雄、台东、花莲、苏澳、基隆等港口,再加上原来已经修筑的鹿港、台中、新竹、淡水等港口,台湾岛的港口已经基本修缮完毕。
周瑜又陆续拿下琉球屿、七星岩、兰屿、绿岛、龟山岛、花瓶屿、棉花屿、彭佳屿等沿海诸岛,在那里派驻了一个连的兵力驻防兼少许的屯田晒盐。
拿下彭佳屿后,周瑜回到基隆港稍作休整后,一路向东,攻打琉球诸岛。
这时的琉球,跟台湾岛十分相仿。琉球岛上,各个土着酋长,各自统治着一小块土地。这些土着部落互相攻伐,征战不休。琉球岛上,一个部落酋长,所辖地域不过几个村庄大小,顶多有两三千人,互相之间皆有血缘关系。每个部落之间多有旧怨,不会互相支援,周瑜可以从容地一个村寨一个村寨的攻破。
此时的琉球群岛上,所有部落加起来不过二三万人,因为这些土人后来还建立了独立于中国的国家,甚为吕布所忌,所以命周瑜就地擒拿,全部押往台湾做奴隶矿工去。然后再迁移一些福建沿海的居民到琉球群岛,让这些知道自己的统治者是吕布的人来耕种这块地方,同时琉球群岛已是周瑜东海水师的一个军事基地。
周瑜飞鸽传书报告给吕布:他们拿下了琉球群岛这个岛链,有些岛屿的名称过于生僻,请皇上帮忙修正。
吕布拿到周瑜的书信,看了看上面绘制的地图,看来周瑜已经将后代的从“与那国岛”到“奄美大岛”等一系列岛链尽数占领。
吕布兴高采烈地将那些由后世小倭国命名的岛屿名字全改为国人理解并甚感欣慰的名字,“与那国岛”改为“平日岛”,“西表岛”改为“铲日岛”,“石垣岛”改为“除倭岛”,“宫古岛”改为“除日岛”,“冲绳岛”改为“灭日岛”,“德之岛”改为“平倭岛”,“奄美大岛”改为“灭倭岛”,其他诸多岛屿都以周瑜及其以下的海军高级军官的名字命名,如“喜界岛”改名为“周瑜岛”,与此同时,在高丽半岛附近的董袭也开始岛屿命名活动,但由于高丽棒子原来起的名字跟中国的没太大差别,所以改动不大,也没有用太多侮辱性的名字,只是用一些无名小岛来给董袭的渤海水师的高级军官们做命名荣誉。
贺齐从东海水师分出一万将士组成远洋水师,另外一支一万人的远洋水师是秦谊的,秦谊走美洲线,贺齐则走欧洲线。吕布后来把长江水师、黄河水师都交给一般将领,把原本的水师宿将都放到海上去,董袭、蒋钦为周瑜的副将,组成三万人的东海水师,周泰、凌操做吕岱的副官,组成三万人的南海水师,吕蒙做甘宁的副官,经营两万人的渤海水师。
吕布确保中华帝国的海军有十万之众,能牢牢地把环太平洋一线控制住。
第860章 发展制糖业
当吕岱的军队掌握了南海所有岛屿并攻占了马来群岛时,当周瑜的军队攻占了琉球群岛时,吕布欣然宣布中华帝国海军成立,吕岱为海军元帅,周瑜、甘宁、贺齐为海军大将,将渤海水师更名为渤海舰队,东海水师更名为东海舰队,南海水师更名为南海舰队,远洋水师更名为远洋舰队。
吕布擢升周瑜为海军一星大将,给他的回书中除了对那些岛屿做了命名外,还写道“不可沽名学霸王,宜将剩勇追穷寇”,让他继续占领剩下的群岛,一直将第一军的势力推进到倭国九州岛附近,开始劫掠那里沿岸的倭国人。
周瑜领命后,留下蒋钦率一个旅防守建设琉球群岛,剩下的人马从“灭倭岛”出发,陆续攻占“屋久岛”、“种子岛”、“甑岛”,最后推进在“福江岛”、“五岛列岛”“中通岛”,将兵马驻扎在这三岛上,跟“济州岛”上的甘宁渤海舰队遥相呼应。
济州岛上的甘宁部收到周瑜部已驻扎在福江岛的消息后,便派吕蒙率领两个旅的兵力攻占了高丽和倭国中间的对马岛,拦截倭国的贸易。
自此,周瑜、甘宁的五万海军舰队开始了对倭国的频繁骚扰,根据吕布和邪马台国女王卑弥呼达成的协议,周瑜、甘宁的海军舰队是帮助邪马台国对付她的敌对小国。
那些敌对小国多次派出船队来对付周瑜、甘宁的海军,怎奈他们现在还处于奴隶制时期,造船技术很差,弓箭不行,船坚炮利的中华帝国海军舰队将他们尽数全歼,那些小国只得保持防守态势,他们的商船只得缴纳高额的过路费,才能通过渤海舰队、东海舰队封锁的海面。
与此同时,台湾警备军的一万海军从基隆港出发,接防了彭佳屿一带,随后又挥师北上,攻占了钓鱼群岛和黄尾屿、赤尾屿一带。
自此东海、黄海、渤海和倭国海尽在吕布的掌控。
此时,台湾府在顾雍的经营下,屯田、开矿、民族融合,一切红红火火,台湾开始生机勃勃。
顾雍的屯田里并不是一味的水稻,还种了一些绿豆、芝麻和大豆。另外更多的则是甘蔗,台湾湿热多雨,特别适合甘蔗生长,有了甘蔗便有糖,台湾的制糖业又是一大创收点。
糖在这个时期是稀罕物,直到唐代初期,糖还是贡品,只有皇室能够尝到,唐朝中叶以后,才日渐走向民间,到了宋朝民间已经开始有糖作坊,有了各种糖制品小吃,但糖或者甜品还是非常昂贵的东西,可想六七百年前的东汉末年,而在其他国家,糖价更贵,尤其是倭国、罗马帝国等少产糖或不产糖的地方,糖价甚至比盐价还贵多了。
本来吕布压根就没有想起来要发展制糖业,顾雍更加想不到,但其他人想到了,因为吕布曾颁布过一个法令:“一人计短,三人计长,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为了国家的发展,需要群策群力,凡对国家的各方面发展献言献策有效者重赏!”
有一个永宁来的移民张禾,之前曾在无意间发现甘蔗可以制糖,又见台湾的气候比大陆更适合甘蔗的生长,同时国家所有行业里缺少了制糖行业,便向顾雍献言开辟甘蔗园继而制糖。
顾雍隐约意识到这会是一个大行业,便向吕布发信请示,吕布看了大喜,令顾雍重赏了张禾,让他前往永宁带回甘蔗苗。
张禾得了重赏,欣然返回永宁,取回了大量甘蔗苗,然后以这些蔗苗为基础开始大规模种植甘蔗,并开始培育蔗苗,然后再进而扩大甘蔗种植。
蔗苗来源很多,最主要是蔗茎,因为蔗节上会长芽,方法是取整支蔗茎,分切成一段段双芽苗,然后平植或斜植。另外还可以采用宿根方法,就是当原料甘蔗采收时,不挖蔗头,采收后再经过切头、开根、排土、施肥即可。
甘蔗生长期主要受气温和品种影响,在台湾大约十四到十八个月,不过宿根的可以缩短,只需要十二个月。但是生长期不足的甘蔗,不只产量低,而且糖度也较低。秋植甘蔗以八、九月,春植甘蔗以二、三月为种植适期,因为制糖开工期从十一月到隔年的四月,所以秋植蔗都有足够生长期,而春植蔗需要延后采收来配合。
张禾做为台湾岛屯田司蔗糖处的主管,他在具体的劳作中总结出一套轮作制度,可做到不浪费田地资源也不影响甘蔗生长。
首先,因幼蔗生长缓慢,土地没有充分利用未免可惜,这时张禾授意蔗农们间作一期其它的短期作物,和蔗苗一起生长,赶在蔗苖长大之前收获完毕,以增加土地收益。但有个条件需要遵守,就是间作的作物不能对蔗作有太多不良的影响。适宜的作物有落花生、豆类、大蒜等,从中南美洲一带取回了玉米、番薯、马铃薯后便种植这些作物。
其次,在蔗苗长大以后,开始应用完整的轮作制度。通常是甘蔗一期新植,接着二期或三期宿根,再一期或二期水稻,然后又回到新植。而在末期水稻未收获前,把新植甘蔗种植在水稻株间糊状泥土中,称为糊仔甘蔗。它的优点是既不影响水稻生长,又可使后作甘蔗提早种植,还可节省整地筑畦等作业费用。和第一期水稻间作的,称为第一期糊仔甘蔗,也叫做春植糊仔甘蔗。和第二期水稻间作的,称为第二期糊仔甘蔗,也叫做秋植糊仔甘蔗。
因为甘蔗的生长周期,决定了一年之内,糖场只能开工两三个多月,现阶段民营资本恐怕也空耗不起。另外因为糖业的利润丰厚,吕布想到日益增高的军费开支,也放弃了与民分利的打算,决定由台湾官府开设糖场,所有的利润都由东海舰队和台湾地方警备军独占。
在台湾开设几个大型的糖场,设置煮糖器具,因煮糖时正值农闲时节便临时征用耕牛,用牲畜之力来拉磨,而工人的来源则是台湾的地方警备军和东海舰队的辅兵,因为只需要开工两三个月,不影响军事行动。
蔗民们将甘蔗收割后,清除不需要的蔗叶、泥土、根须等,接着捆绑到牛车上,然后再运送到制糖工场。运送到工场以后,再细细清洗完毕,然后送进“石车”里压榨。
石车是由两个花岗石制成的圆柱形石磨制成,以牛拉石磨,甘蔗从两个圆柱石磨中夹碾而过取得蔗汁,并产生蔗渣。两个石磨组成的石车,需要十二三头牛来拉磨,后来则采用牛拉和水车推动的联合方式,使得可以多番压榨,使得蔗髓当中的糖汁能基本都榨取出来。
然后再将蔗汁加热,随后加入石灰净化,让杂质沉淀,取得较清澈的甘蔗汁,然后将清汁煮至羹状,沾之会黏手时,一边冷却一边以木棒搅拌,使糖浆能均匀结晶成颗粒状,即俗称黑砂糖或红糖的赤糖。烹煮时会有杂质浮沫产生,以木瓢捞出,冷却沉淀后可作为养猪饲料,或拿来酿酒。
一般来说,双磨石车制造黑糖,若全凭牛力与人力(用牛十二头,煮糖工二十人),每日大概可以处理一万斤的甘蔗,并于当日内煮成黑糖。
这种黑砂糖和红糖虽然各有妙用,奈何价值甚低,市面上偶见的红糖只卖出了二百多钱的价格,如果白糖上市,摆出十贯的价格怕也会有人购买。
不过,这公元三世纪的生产力不足以支持吕布用现代化学工艺从赤糖里面提炼出白糖,只能用土法,这个就要靠张禾等制糖工人的反复摸索,直至找到适合这个时代的加工方法。
先是取出赤糖中颗粒大而完整、比较不干净的颗粒,装入漏斗状的陶缸中,淋上一遍又一遍的黄泥水,使黑渣顺孔流出,上层的糖自然变白,愈上层愈洁白,就是白糖。利用这种方式可以取出上层的白砂糖,中层的黄砂糖,下层的褐砂糖(这种褐砂糖比未经精练的黑砂糖好不到那去,但多少颜色浅一点,可以卖的贵些)。
至于流出的黑色残渣则称为糖蜜,可用来酿造酒。酿出的酒之过滤后,兑上以米酿造而成的米酒,即可饮用或作为料理用酒。兑米酒比例大概是米酒六,糖蜜酒四。
而蔗汁加石灰沉淀后的泥浆称为“滤泥”,是极佳的肥料。蔗渣是甘蔗压榨过程中所残余的废弃物,糖场可以回收晒干后当柴火煮糖,甘蔗枝叶与蔗皮也是主要燃料来源。基本上,制糖燃料无须外求。事实上,往往因为蔗渣太多,可以将多余蔗渣当堆肥使用,后来发现蔗渣其实是可以拿来制造纸浆的,便拿去做了纸浆。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设想的很好,但就在制糖业刚开始发展的阶段,在甘蔗园的经营上就出现了问题。顾雍向吕布飞鸽传书汇报称:“这些蔗园我原定的是全部属于官军所有,蔗民只领取薪水,却发现种植甘蔗的百姓们远远不如那些屯田劳作的百姓勤劳。张禾献策改蔗园为私有,即可激发百姓干劲,不知主公意下如何?”
第861章 土地私有制
吕布接到这份信,不禁想起了其他作物尤其是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的屯田事宜,深感顾雍遇到的问题也普遍存在于其他地方的屯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