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田园大唐-第1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小宝刚才一心二用,一边想着修路,一边想着煤炭的事情,想着想着就惯性思维了。
他记得百年前的一些图片,乡村的路旁总是堆一些沙石,那时人们不会往家里拿,有了雨水,路不好的时候,除了特定安排的人,有的村中的老头,闲着没事儿。也会拎把铁锹过去帮着铺一铺,让人无法理解他们的动机是什么。
既然那个时候可以做到,现在这个时代或许要做的更好。
王鹃没想那么多,招呼道:“走了小宝,我们两个去看看,你顺便到田中抓些蛤蟆,晚上油焖了吃。”
“蛤蟆是益虫。”
“别骗孩子了,基本上呼声越高的人吃的越多,快走。”王鹃可不是什么动物保护协会的人,吃点蛤蟆而已,家里的池塘还专门养呢。
两个人从游泳池中爬出来,张小宝专门找了个两股叉,一会儿用来叉蛤蟆,二人刚刚出门,来到一处田边的小水沟旁边,还没等张小宝表现呢,一匹快马这时跑了过来。
“小公子,这次陈家打头的布行开始大量收购小麦了,说是要运到川蜀之地,卖给那边驻军的地方。”
来人在马上就对着张小宝说起了话,张小宝微微一笑“知道了。不用管,就当没这个事儿。”
“是。”马上的人应了一声,手带缰绳,转过马又跑了。
张小宝在那里想了一会儿,紧了紧手中的叉子“不管这些,咱们享受生活,继续叉蛤蟆。”
“又有人要倒霉了。”王鹃为那些个过来找事儿的人而难过。
******
连通的河上不时就会看到有那么一只或者几只小船,载人拉货地来往,张忠在这边弄出来三个可以拉纤的地方也确实给几十个人解决了生活上的难题,每天都有人为了节省时间,让他们帮了拉一拉。
谁也没想到的是,他们不仅仅自己拉,还借了钱买了几头驴,用驴来拉,这下速度快啊,拉纤的人轻松了,船主也高兴了,张小宝在得知这个事情的时候,让人重点关注那个出了主意的人。
张小宝和王鹃实在是太缺人手了,只有那么几个用着还行,可两个人的摊子铺的大,连个机动的人员都没有,二牛也被派出去管着煤矿的事情。
庄子学堂的小娃子们学的努力,但他们还太小,用不上,书院也刚刚建成,教书的夫子还没来全呢。
面对这个情形,河边的那个拉纤的主力,还知道动脑筋。有魄力的孙长远就被放到了关注的名单上面。
此时的孙长远正在指挥着几个人一同拉船,这艘船不大,但有些沉,也不知道上面装了什么东西,让拉纤的人担心会搁浅了,六个人在那里肩膀上搭了一个白麻布,最里面是一层皮子,可以让肩膀舒服点。
还有四只毛驴在那里套上,跟着一起使劲,毛驴的劲大,耐力也不错,就是有时候不怎么听话,不然也不会有人用骡子了。
“长远大哥,你说这船上装的是什么东西?死沉死沉的,不会是石头吧?”一个拉纤的人借着毛驴的劲松了下,对着旁边的孙长远问道。
“别瞎想,我们又没有得罪人,谁会装了些石头专门让我们挨累,来往的人是求财,而不是求气,真要是石头,那也是金贵的石头,平常的石头运过来没用。弄不好还可能是装着铜钱呢。”
孙长远脚下动了动,有驴在前面拉着,他省了许多力气,还能把左肩上的纤绳换到右肩,这一换过来就舒服多了,往后扫了眼,见船头上有几个人站着,连忙扭回头,继续使劲。
船头上站着的人也在四下里观望,觉得这里有点意思,竟然出现了拉纤的人。尤其是这华原县中的一些事情,船头上的人也知晓。
短短二十来天,以前没有商人愿意过来的地方,竟然出现了大量的商人,有运来粮食的,还有运来布帛的,盐和肉也有人运,给人的感觉,这里不在是那个被文县令弄成贫穷的中县,而是一个上县。
“潜渊兄,看到了没有?华原县的县令张忠是个有本事的人,上任以来,先是收了衙役,接着就是那些个刀笔文案,肖驰刚有动作,就被送到了京城,家也让抄了,上次来是半年前吧?
那个时候华原县的百姓看上去,一个个目光呆滞,现在呢?干起活来也那么高兴,这就是能耐,让他当一庄之主,两年多的时间能把一个中县推成上县,让他当县令,一个月左右便可让整个县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要政有政,要商有商,要农有农,要工有工,就连仕,人家也是今科进士的状元,这样的人,你无论把他放在什么地方都会觉得安心,唯一不知道的就是军阵方面如何,若是这也行的话,岂不是全才?”
船头一个身穿淡黄色衣服,上面配着青纹的人,对旁边的一人说道。
旁边那人同样身穿淡黄衣服。只是配的色是浅绿色,此时正背手观瞧,听到了旁边人的话,说道:“未同兄是不是怕了?别人都说他张家庄子如何厉害,说那小桥为奈何桥,我却不信,他就算再厉害也是一个人,你我联手,想要收拾他还不容易?
我们不是粮行的人,也不是那没本事就往上撞的人,若是不在一处,也便算了,但他这边的小河,抢了我们多少买卖?我们这事若是退了,以后还想在别人的面前抬起头来么?”
“潜渊兄,这个抬头与否不重要,主要是那布行,竟然在此时强插一手,经他们这有收,咱们还怎么去收?他们提价而收,说是收一些便运一些,如此一来,咱们还能收到小麦?莫非等春小麦和水稻等作物下来再收?”
先前说话的这人,心思没放在脸面上,像他们这样的商人,不觉得脸面有多重要,比起种地的人,他们的地位也不如,哪怕他们明明比种地的人有钱,他所关心的事情就是钱的事情。
都知道边关那边需要粮食,京城周边产粮差,需要从南边运过来,每年收获的时候,已往都可以趁着机会压价、提价,赚上一笔,投入的本钱越多,赚的也就越多。
被称为潜渊的人,心中也在想着这个事情,今年与往年不同的是,三水县基本上家家种稻子,这次的麦子若是拿不下来,或者说是不能用运输来压的话,等大量的稻子下来,那别人自然不会再找他们了。
一想到将要面临的事情,他就不舒服,这次无论如何,也要把小麦收到手,再运出去卖掉。
他在这里思虑着事情,旁边的那个人又说道:“潜渊兄,此事我们还得多想想,不能急在一时,不如找那陈家的人问问,这次他竟然被推到了前面,听说他与张家有些不和,不如借此机会好好接触一下。”
“恩,也好,就算动不了张家的根基,我们也总要让他知道,什么人好惹,什么人是惹不起的,再往前一会儿就到码头了吧?看看他们把码头弄成了什么样子,若是能利用一下,这此便不白来。”
或者也被事情折磨的没有办法了,在那里想着,他觉得这世上,没有什么是不可以联合的,只不过他一直没有找到那个门而已。
他说完了这句话,两个人又都不出声了,只站在船头上,任凭那风不时地吹过,或带起一片依角,或是把头发吹的凌乱,总之是体现了一种洒脱。
等着船不用继续被拉着,可以自己划动的时候,两个人眼前突然出现了一种让他们想象不到的情形,他们猜不到商人们修了这么多的花园究竟是为什么。
边种田来边建房 第四十四章 两县纵横又联合
第四十四章 两县纵横又联合(第三更 正三)
两个人说着话,行过了一段路之后。出现在眼前的是一片相互连接起来的花园,两个人就不明白了,在离着码头处不远的地方建花园是为什么?
他们自然不知道,到华原显衙门中的十六个商人里面的一个,祖辈上是行医之人,有一个还是曾经当过御医的,只是到了他这一辈子,他发现在这么下去,会被饿死,这才从小立志当一个有钱人,吃好喝好的那种。
也不管是执着,还是天赋,他在行商的路上走出了很远,原来是打算在码头旁边建一个药材的仓库,他们这种行医的人可不仅仅是会看病,而且还能够辨别药材,懂得药材的储存与保管,甚至是做一些个处理。
药材的仓库还没建成呢,他爹来了,比起他来说,他爹在行医方面可是得到了真传。听说写出千金方的人那个就在华原县中的某个山上曾经呆过。
属于幕名到此,与他这个商人见了面,他还准备建药材仓库的时候,他爹就想着在这里帮着看看,同时也顺便治疗几个人。
结果被张小宝派出来查看他们想要做什么买卖的人知道了,回去与张小宝一说,张小宝是什么人啊,不可能错失这样的机会,当下找来父亲商议,由父亲张忠牵头,与那商人的父亲商量一番,一个坐诊的地方便被短时间内给搭建出来。
只是这样还不行,行医的时候,不可能所有的人过去扎两下针灸,吃点药就好了,有一些人需要长期治疗,张小宝把这个事情就交代下来,又给‘医院’盖了一些病房,专门用于观察和治疗病人。
很简单的一个事情,也让人觉得有点浪费资源的事情,只因孙思邈的名头,就让张小宝给推了出来,商人他爹医术高超与否不重要,重要的以后会有不少的学医之人过来看看孙思邈所在的山。
他们若是觉得医院中人的医术不行,自然会提出各自的意见,那张小宝安排的人会想办法把他们留下来,打着救济苍生的名义。打着孙思邈的旗号,把医院形成规模。
为了补偿这些商人出的五千贯钱,为了补偿他们送来的人参,拿出来几百贯的钱,张小宝与王鹃便设计出了这个集治疗和修养为一体的地方,找人插了些柳条,等着活了之后慢慢长成柳树。
又联系上了那个当初卖棉花的人,从他的手中买了一些话,再让当地的百姓采点野花,一个个的花园就被盖了起来,先不说来瞧病的人是否是真的被治疗好,只说在这样的环境下,心情就不一样。
在几天,有那真是一心钻研医道的人,确实过来捣乱了,来一个,就设一次擂台,输了,那不用走了,你这种人还走什么,在这里当个医生。打打下手,多学学吧。
赢了,那更不能走了,你来这里打擂难不成是为了自己出名?医者,父母之心,你走了就不怕再来人被治疗差了?你得指点一下才行啊,不然的话,你配得上孙思邈那千金方么,你还有医德么?没看过大医精诚?
你想走啊,走吧,反正来往的人多,以后帮你宣扬一下,见死不救,知顽疾而仗小道忍出手,就你这样的,你还是什么医生?啥?你是医博士?要回宫?那你出来干什么?宫中可医人,县中不可医人哉?病着有贫贱富贵之分?
留下吧,天下病着无数,得医一人是一人,留医时之笔录,学孙思邈之无私,待传于后人,每医一人,可让后来医者得一医人之经验,刻碑以记之。
至于花消钱财及药,自不必多虑,医者念天下有无医之时,商者莫不成便都是铁石心肠?给你钱花,帮你去收集药材。还有县中衙门的帮助,你留下吧。
一番大帽子扣下来,连威逼带利诱,大部分的手段高超的人就这样被忽悠的留了下来,短短几天,收治了十来个人,就让这个医馆的名声起来了。
前面是交通要道,后面是孙思邈曾经住过的山,他写的那八十来部书,让人给记下,刻到了山上的石碑以及‘医院’各个地方的大广告牌上面,这种力度,让这个当初还觉得花了五千贯赔了的商人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其他的商人们打听出来,也愿意到此‘投资’,人家县衙门不坑别人钱,真帮着做事情。
除了这个医院,另外十五个商人,或联合修建地方,或是独自的,都受到了张小宝的关照,有要建饭店的,张小宝专门让人给送去调料,长期提供。还指点了一翻快餐的方法,原本这个时候已经有了快餐,但携带的并不是太方便。
张小宝让人与他们联系素油的买卖,尽量多用油炸食品,不是这东西好,而是携带起来便捷,还给他们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盒饭饭盒的制造厂,就是三个工坊中的那个处理木材的地方。
打着帮忙的名义,张小宝也能跟着赚些钱。
有准备建一个车马行的人,张小宝也让父亲先从这里开始修路,帮他们尽快完成道路的建设。好让运输便捷。
哪怕是有两个联合起来的商人当初一腔热血的过来,结果不知道要修什么了,只想着修个仓库的时候,张小宝也能为他们想到好的办法。
盖冷库,夏天的时候,把收来的便宜的肉给冻起来,等着冬天再拿出来转手卖,能赚到其中的差价,从明年开始,河水只要结冰了就能刨出来留好,一直留到下一年的冬天之时,给冷库提供冷气。
今年也简单,小罗水码头处,去年还留了不少的冰,正愁着没有地方卖呢,那种冰有一些可以用来吃喝,有一些只能放到屋子中降温,从那里运过来,便宜点卖给两个商人,顺流而下,用自己家的船,很快就能把冷库支撑起来。
一连串的帮助商人,张小宝把自己家的货卖了不少,还给三水县和华原县的百姓提供了一个手工艺制造的工作机会。
商人们满意了,他们拿出的钱确实有不少都用在了他们的身上,比如植树,修路等等,张忠这个县令也帮着他们解决了一些原料的事情。
百姓们也满意了,只要有点手艺的人,就可以在接到张家运来的原材料后,制作东西,做好也不用担心卖不出去,那边已经联系好人了,就地取材的人还省了一些购买原材料的钱。
三个工坊的人也满意了,他们现在因为有了华原县的商人需求,还有这条河连通,只要做出来的东西不算太差。就能卖出去,他们的福利跟着也提高了不少。
张王两家的亲人满意了,原来还怕东西太多,卖起来费劲,现在经张小宝的一番运作,不仅仅东西能卖掉,还是以那种帮着别人的名义,好人啊,都是好人。
李珣在满意的时候也吓到了,他觉得张家的那个高人,只要有一点点的机会,就不可能错过,他会把所有的事情给联系起来,让张家获得利益,让张家合作的人一同获得利益,说不上是,别人推着张家来做的事情,还是张家yin*着别人来做。
反正最后大家都高兴,就连毕构的外甥也写信给自己的舅舅,说是张家的船坞,先造出来的小船送过来,或租或卖,让他的码头多得了不少的钱。
这一番指东打西的联合纵横,让外面的人再一次感受到了张家的能耐,这也正是稍微河中船上人所担忧的事情,两个人都明白张家的厉害,可有时候一些事情不得不去做,他们已经习惯了在泾水中赚钱。
泾水对于他们就是饭碗,小河的连通,那会抢了他们的饭碗,再不出手,等过了今年,那他们就没有机会了,当小商人习惯了这条路,并且联合起来之时,他们想出手也不行了,甚至是有一些大的商人现在也开始把货物在数量少的时候用这条小河来走。
两个人站在船头看着,看到了华原县飞一般的崛起,看到了一条小河所带来的商机,竟然比他们那条大河还多,大河的水流急,不可能随处停船,小河可以。
大河逆流而上的时候费劲,小河轻松,大河通向京城的时候还要走一段弯路,小河不用,大河上有人落水了,想要救起来,实在是太难一些,小河掉进去,随便来个船就能给捞起来,自己会点水的,游到岸边也行。
若说缺点,无非就是小河的运输量受限制,走不了大船,顺流而下的时候速度也比不上大河,但这两个缺点,本身就不是什么缺点,能走小河的人有多少货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