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张辽新传-第5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续,这也是一种增强自身以及家族影响力的手段。即便是孔融、杨彪等人,他们如今也已经打定主意,即使张辽的这一套官制不被采纳,这个秘书监的设置也一定要敲定。
“中央的官职差不多了吧?”在众人还在盘算的时候,管宁开口问道。
“下属机构都全了,不过还差内阁和枢密院和宗人府。”张辽明白管宁这是将众人的思路拉回来,对管宁笑了一下后说道:“内阁以丞相为首府大臣,太尉、御史大夫为次辅,内阁大臣六人,但人选只能出于六部、同时,丞相管辖六部与理藩院事务,御史大夫则管辖督察院、大理寺,太尉则管辖枢密院。枢密院与六部类似,以正二品枢密使一人、正三品枢密副使两人、正四品枢密同知两人为主要架构,下属各司延续如今的编制。至于太学、翰林院则直接对内阁负责,不拘泥于某人。而负责皇族事务的四寺则归于宗人府管辖,宗人府设宗正或者宗人令一人,品级可以定的高一点,毕竟是皇族。下属官员名称与品级就由议会去和皇族扯皮就是。但是因为各部事务中多有交叉,甚至皇族事务也少不了各部的配合,所以内阁也有协调的职能,这一点辽一位应该由秘书监首先出面处理,这也是给年轻人锻炼的机会。当超出其范围,或者处理不了时,交由内阁大臣处置。”
张辽这样一说,基本上中央的官制也就差不多了,其中或许还有些机构的官职需要理清,但是大体的架构已经十分清晰。张辽采用的是后世明清时期的官制为基础,那个时代也是中国传统官僚体系最为成熟的时代。加上以最为类似议会内阁制的明朝中央官制,这就给张辽节省了不少心思。也让孔融、杨彪等人对张辽如此规模“庞大”的谋划感到佩服。
而且更让杨彪等人满意的是张辽的这种规划十分的合理,各种事务均有管辖部门,各部门之间也各有制衡。同时张辽也没有给自己留什么好处,毕竟那些官职不是由内阁管辖就是属于议会管理,都不是张辽一家能够说了算的。这种不为私情的态度,也正是这些传统文士最为看重的。即便张辽对于儒家治国多有诟病,但张辽的个人“修养”确实符合儒家观念。
“中央的问题解决了,那文远你是否将地方的问题一并思考过呢?以北疆这一年多的改变,想必你不会没有谋划吧?”王粲问道。
“确实有。”张辽说道:“此时的北疆重分为五省二十四府,省级长官沿用刺史之名,府则由太守改为知府。但是依照军政分离的原则,刺史依旧有些不妥。而且中央尚且分权制衡,地方也不能由一人大权独揽。所以我的设想是这样的……”
张辽说着又从书桌底下抽出一幅树形图,挂在中央官制的上面,然后指着图说道:“军政分离,这是不容改变的。所以,地方长官不再涉及军务。而全国军队由枢密院统辖,由六部负责后勤供给。将天下分为五块,设立五大都督府,以四镇将军镇守四方,镇军将军镇守中央,镇海将军统帅未来的海军。对于军中军制,我还要建议枢密院再做调整,以兵、士、尉、校、将作为军中五个等级。兵、士军衔不动,尉、校两级则以少、中、上划分军衔。将军衔我则准备了两份计划,一个是同样的少、中、上、大四级将衔。另一个则是中郎将、杂号将军、重号将军、大将军四级。其中大将或大将军全国只有一人,属于尊衔。这些问题还要和各军将领到时候商量。”
张辽缓了缓,接着说道:“地方上则是省、府、县三级,北疆原本的两州已经划分完毕,其他各地如何划分,我们还要拭目以待。但就各级官员,省一级我是这样规划的。同样以中央为例,军权有军方管理,地方议会则有权制定不违背宪法和中央法律的地方法令。而管理政务的则是布政使司,有从二品布政使一人,从三品左右参政、从四品左右参议则根据各省实际情况不做定员,由各省议会自行确定后报吏部审批。其余属官则由议会定编,依旧保吏部审批。而执法则由按察使司负责,设从三品按察使一人,从四品副使两人,其余属官若干。审判则交给大理寺下派机构审判院,各省设高院,各府设中院,各县则为下院。各院有审判长一人,副长两人,审判员和属吏若干。高院审判长为从二品,副长正三品。中院审判长为正五品,副长从五品。下院则是正七品和从七品。各级审判员品级比副长低一到两级,由上级负责审批下级品级,中院由大理寺审批,高院由内阁审批。”
“这是省一级,到了各府,知府一人,但天下各府情况皆有不同,比如乌海府就不能与晋阳府相比。根据各府赋税缴纳及繁华程度的评定,分天下府为三等;粮二十万石以上为上府,知府从四品;二十万石以下为中府,知府正四品;十万以下为下府,知府从三品。这时鼓励官员建设条件落后的地区,虽然品级有所差距,但是官员考核晋升时,上等府却依旧能占了便宜,这点品级差距也就不该计较了。知府以下设同知(副职,掌管粮、治农,水利,屯田事)一人,主簿(掌文书簿册)一人,通判(掌缉贼、捕盗、马政事)若干,品级依照知府品级,各自下调一品。其余属官、属吏依旧由议会定编,由布政使司审核批准后报备省议会及吏部存档。县则同样分为三等,县官称为知县,粮十万石以下为上县,知县正七品;六万石以下为中县,知县从六品;三万石以下为下县,知县正六品。知县以下设县丞(副职)一人,典史(掌文书簿册)一人,县尉(掌缉贼、捕盗、马政事)一人,衙役若干。”
说到这里,张辽算是说了个大概,这才停了下来,蹿到书桌边上,端起茶盏狠狠灌了一口茶水。刚才一同解说,实在让张辽有些口干舌燥。
“有点意思!”
对于张辽的这一套地方官制,众人就显得谨慎起来。毕竟这里面也会涉及到地方的利益,尤其是那些属官、属吏的设置,最不能疏忽地方势力的诉求。所以众人只是谨慎的表示了好感,却没有如中央官制那样明确表态。
张辽自己也知道其中利害关系,他并没有强求众人的态度,他之前在襄阳将自己粗粗设定的官制交给曹操时也同样只是拿出了中央官制,并没有涉及地方。今日能将这套并不“成熟”的地方官制拿出来,张辽打得就是通过这几位的嘴巴,将消息传到各大家族耳中。至于他们是否认可,张辽也不能确定。但是有一点可以明确,张辽可能会通过北疆议会通过这套官制并上报国家议会审批,若是其他各地的议会建设依旧拖延时间,那他们能就只能被动的接受张辽的设定,完全失去了自主能力。而这一点不但是各地势力所不愿见到的,同样也是各地方势力在中央的代表所不愿见到的。张辽这是抛砖引玉,逼着各地加快速度。
“诸位,正事说完了,别忘了为辽帮帮忙。现在吗?诸位是否有意看看辽这间书舍中最珍贵的藏品?”张辽笑着将话题转移。
“莫不是文远发现的殷商甲骨?”孔融、杨彪、王粲、管宁、田丰、沮授这六人的眼睛同时一亮,满脸急切的看着张辽。
张辽刚一点头,六人就立刻围了上来,拉着张辽便要观看。
“慢来!慢来!诸位莫急!请随我来!”张辽今日目的达到,此时也一身轻松的引着六人向收藏者甲骨文的屋子走去。
第699章 七分政治、三分军事!
歙县。
“公瑾,子敬,这是马邑送来的书信。信中让我们不要擅起争端,避免在如今曹操注意力被议会内阁吸引时因为冲突而重新转移过来。”孙权拿着吴太夫人的书信说道。
“吴侯,老夫人言之有理。建安十四年,瑜与子敬合谋,意欲为吴侯谋得东瀛四岛为栖身、修养之所,以待中土又变,亦可东山再起,并策划说服张文远去劝说曹孟德。但是却未成功,反而因消息泄露,而使得刘备对吴侯表示了不满。虽然因为孙刘两家的现实威胁,两家如今依旧保持着联盟。但是明眼人都知道,这联盟如今已是名存实亡。如今……”周瑜打住话头,抿了抿嘴唇,接着说道:“如今就看吴侯的选择。瑜无论吴侯如何选择,必会誓死追随,以全瑜与伯符兄之情意。”
“公瑾兄!”孙权此时也被周瑜拼死也要保全孙家的情操所打动,何况他们以前的那些个芥蒂也早就因为同心协力对抗曹军而尽数消除。
其实战斗中共同结成的情义真的是堪比铁石,就是韩当,孙权也没有了当初韩当从襄阳回来时的那种憎恨。为了孙家的基业,老将军在大别山中与曹军周旋近一年,江东早已经战事暂停,可是大别山的韩当却还带着部下对汝南等人发动着袭扰,竭尽自己所能的为孙权牵制着曹军的力量。孙权大为感动,不但命人潜回大别山命令韩当停止攻击,还让韩当所部化整为零的悄悄返回了江东。孙权亲自前往彭蠡泽入口迎接韩当的小船,并向韩当当面赔罪。
江东上演一出“将王和”,但这也多亏了陆逊故意放水。否则曹军战舰绝对不止拦截到近三千孙吴将士,就连韩当也不见得能躲过再次被俘的劫难。但这件事陆逊绝不会承认。
“主公,如今天下大势越来越明确,随着韩遂被灭,公孙康归顺,刘璋、士燮态度转变,主公与刘备依旧拥兵自重的态度便使得士族、世家对孙刘的态度也随之而变。原本他们还希望主公与刘备能够牵制曹孟德,可是随着北疆议会组建成功并顺利运行一年多,那些士族对于主公和刘备的需要便不再急切。孙吴基业已到了危急存亡之际,主公若不能及早拿定主意,给我们的时间就越来越少啦!”鲁肃的语速平缓,声音也不高,但是他的这番话中流露出来的意思却让气氛为之一沉。
孙权看着鲁肃,这是他在自己的兄长还在世时便极为看好的人才。那时候虽然周瑜将鲁肃推荐给了兄长孙策,但是两人完全不同的个性使得鲁肃并没有真正得到重用。直到他继位之后,鲁肃才算是真正登上了孙吴势力的核心舞台。而鲁肃也用他的才华和忠诚报答了孙权的提拔,不但尽心竭力的为孙权出谋划策,还出色的完成了几次出使任务,更是在曹军进攻江东时展现出他的能力,率领陈武、吕蒙不但将曹军宿将于禁死死拦在溧水以北,还在神亭岭设伏,使得百战百胜的曹军在江东遭遇到首次败绩。虽然曹军损失不大,可是近千人的伤亡与将军李通的负伤确实是曹军自汴水之败后的第一次败仗。如此一来,不但孙吴内部彻底认可了鲁肃的能力,也对孙权的眼力更加佩服。所以,孙权对于鲁肃这个自己亲手提拔的能臣绝对是无比的信赖,单论宠信程度,鲁肃可谓是孙吴文武中第一人。
孙权深吸一口气,从脸上挤出一丝微笑,对着自己身边这最为出色的两位大将说道:“公瑾兄,子敬,孤知道此时已经在容不得孤犹豫不决。事实上孤也一直在思考自己和孙吴的结局,但是要亲手将父兄开创的基业终结……终究是很难下决心的……”
“吴侯!”周瑜压着嗓门哽咽着。
“主公!”鲁肃也是一脸的愁容。
“无妨……孤无事。”孙权苦笑着,抬起右手,对着周瑜、鲁肃做了个向下压的动作,道:“孤明白,再继续坚持与曹军战斗下去亦不会有什么结果,无非就是将曹军攻克江东的难度增加一部分,将他们统一天下的步伐拖延一段时间。但是却需要付出十余万将士的生命和诸位……”孙权说到这里,将头一偏,右手快速的在脸部一划而过,待他将头转回来时,依旧是一脸的微笑。“公瑾、子敬,若是孤解散大军,向天下表明孤无意再与曹公争锋,曹公还会不依不饶的要孤的性命吗?”
周瑜、鲁肃闻言一惊!虽然他们想过劝说孙权这样做,可是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但是此时孙权却自己开口了,而且让周瑜、鲁肃惊讶的是孙权此时面部的微笑不再是那种堆砌起来的勉强,而分明带着一种快意的轻松。
“吴侯,这……”周瑜即便是智慧再高,也不可能完全窥透孙权的心思。
“原本曹孟德最为痛恨的诸侯是孤,可是时至今日,曹孟德心中所恨是否依旧呢?”孙权这时候反而笑得有点幸灾乐祸。
可是周瑜、鲁肃立时听懂了孙权话中之意。
不错!原本因为孙权领头反对曹操南下,并且拉着刘表、刘备要组织反曹联盟,甚至在曹操率兵南征荆州时还出兵在江夏与荆南和曹军较量了几仗。随后还采纳周瑜的建议,重创了曹操水军的战舰,虽然因为曹军战舰的独特构造而并没有达到使其沉没的目的,可是三十艘巨舰同时离开长江而被拖入船厂修理,确实让深受曹军战舰威胁的孙刘联军战船松快了一段时间。这个时候应该是曹操最为痛恨孙权的时刻,若非当年西北旱情以及刘备联络羌氐人和其他诸侯借机生事,使得曹军无法一举攻克江东,孙权很可能会成为曹操发泄怒火的对象。
然而此时却完全不同了。首先是孙家的唯一一位小公主孙尚香嫁给了曹军大将张辽,等于间接与曹操也有了亲戚关系。其次就是刘备,刘备在拥有了诸葛亮这位谋士后一反常态的积极,不但趁曹操不在雒阳时联系上了皇宫中的天子刘协,为刘备拿到了一份名正言顺的皇族身份,还被天子在朝堂上公开称呼为皇叔,有了使曹操也要为之忌惮的身份。随后偷袭曹军后勤也是刘备牵头,孙权不过派出了部分士兵。趁着西北旱灾,刘备又采纳诸葛亮之计,挑唆羌氐人进攻关中,劝说刘璋进攻荆州和汉中,劝说士燮进攻荆州。而这一切却还偏偏瞒着孙权。
虽然这点动作并没有成功,仅仅是让曹军在江东的战事半途而废,可是也让曹军在江东有了立足之地,并稳稳地扎下了根基。同时也并未使得曹军伤筋动骨,还害得韩遂被曹操趁机拔除。以至于如今诸侯们失去了一个强大的盟友。
对于诸葛亮,孙权也好,周瑜、鲁肃也罢,他们都承认诸葛亮的才华确实出众,但是就如同从荆州传出的庞德公之言:孔明虽得其主,却不得其时。卧龙终不能一飞冲天矣!
但是诸葛亮如何与孙吴无关,他们此时内心欣慰的是刘备、诸葛亮的举动让曹操的注意力已经成功的从孙权身上转移到了刘备身上。相比孙权给曹操造成的麻烦,刘备确实在这一点上强于孙权,其结果也就是如今曹操最痛恨的诸侯从至前的孙权变成了如今的刘备。
“主公,刘玄德的结局确实不妙!”鲁肃也露出了这两年里难得一见的笑容。
周瑜这时也打趣道:“昔日文远将军曾说过‘偷鸡不成蚀把米’,不知道是否就是刘玄德如今的状况。只是那孔明如此天纵奇才的计策,却偏偏不能达到预想中的效果,而且这个结局……”周瑜笑着直摇头,“也不知道诸葛亮是在帮刘玄德,还是在帮曹孟德或者……是帮吴侯分忧?啊?哈哈哈!”
孙权一愣,“呃?……”随即和周瑜一通大笑道:“公瑾说得有趣,不过也有可能啊!孤确实要好好感谢一下子瑜,他有个好弟弟。”
“哈哈哈!!!”
这下连鲁肃都忍不住了,三人相视大笑,歙县孙权的住所终于传出了两年中难得听到的笑声。也让周围的卫士、仆役、侍婢感到心中轻松了许多。
……
山阴城的刘备府邸就没有孙权这里这般轻松了,雒阳和北疆的消息同样传到了山阴,这对于刘备继续拉拢、控制治下的士人、士族、世家形成了极大的威胁。
内堂,刘备正一脸愁容的坐在那里,看他的样子,很有一种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