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张辽新传-第5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公仁言之有理。”钟繇说道:“那些虎卫军虽是丞相调拨,但跟随众将,总有部分人的心思会有所变化。这些人护卫众将尚可,真要用他们对付将军们,除了少部分警惕心极差的将军,没人会折在这些护卫手中。”

“既然如此,我们便直接去问张征北就是。”杜畿知道自己因为资历和在曹军中的地位,对这些情况不可能了解太深,既然钟繇、董昭都能肯定,他也没有意见。

“此事还得公仁兄走一趟啊!毕竟你们之间曾有过数次接触,此次文远来长安,公仁不登门反倒有些欲盖弥彰。”钟繇笑道。

“那元常兄你也跑不了。”董昭同样笑着说道:“你与文远相交起因于书法,这些年你们也没有断了书信来往。文远前段时间的大婚,你钟元常不也送上了自己亲手书写的巨幅贺辞?你若不登门,是否也有欲盖弥彰之嫌?”

“不错!那咱们就一起登门拜访文远就是。”钟繇说道。

“正该如此。谁让咱们今日相会没有掩饰呢?”

董昭说完,和钟繇相视一笑。两人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狡黠的笑意,脸上也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

从张辽抵达长安并与曹操接触过之后,曹操就开始频繁的召见关中附近以及凉州、汉中的各级文武官员和当地士族、世家。

张辽在长安并没有逗留太久,三日后便踏上归途。但是这三天内,张辽被接连不断的拜访者也搅得头疼不已。

不过张辽并不是没有收获,曹洪借着请教商业布局的借口登门后,张辽便与曹洪秘密达成了同盟。他们之间相互约定:忠于曹操;遵循曹操的命令;共同拥护曹昂为曹操的接班人;再度加强张家与曹洪家的商业往来。

如此一来,曹洪便成为张辽在曹氏宗亲中的第一个结盟者。这与昔日依靠商业利益和友谊维系的关系不同,这一次是真正的盟约。而且这两人还趁着曹操将夏侯渊从汉中召回的机会,也与夏侯渊隐晦的达成了共同进退的约定。曹军中级别最高的七位统兵大将中的三位就这样结成了同盟。若是再算上与张辽关系莫逆的赵云,这实力就更加不容轻视了。

而董昭他们虽然并没有从张辽的口中得知曹操的目的,但是他们随后便直接从曹操口中得到了消息。毕竟曹操若要有所动作,没有各级官员和各地势力的支持是绝对行不通的。

在得到曹操有意接受议会内阁制度的消息后,董昭他们立刻通过各自的渠道将消息送到各自集团成员的手中。同时他们也将曹操担心一上来便在中央大规模实施议会内阁制会出现问题,从而影响朝政的正常运行,而希望能在某一地方暂时试行的想法也一并送了回去。

在董昭、钟繇等人的眼中,早一年,晚一年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毕竟此时还有几位诸侯没有归降。虽然士族希望他们能够起到牵制曹操的作用,但在曹操有意退让后,这些诸侯的作用就大大减弱。而且他们很清楚,曹操的变化绝对与张辽脱不开关系。甚至他们在怀疑,曹操的变化是否有张辽“胁迫”的可能,才使得曹操不得不暂退一步。不过这一切都不要紧,口子既然开了,不管开了多大,只要开口,就有了继续扩大的机会。而且张辽完全可以成为制衡曹操的人选,在董昭等人的眼中,一份婚姻是不足以让张辽这种实用主义者受到牵制的。何况张辽的另外两位妻子也分别可以代表着士族和世家的利益。

随着曹操召见的人越来越多,这股潮流不可避免的扩散开来。虽然只不过是上层社会的波动,并没有涉及到底层百姓,可是军中不少出身士族、世家的军官无法置身事外。幸好曹操早有预料,枢密院以及各方统兵大将极力控制,这才使得军心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也没有给尚未消灭的割据诸侯以可趁之机。

事实上这些剩余的诸侯此时也没有了与曹军一战的心思,因为这股风波也已经影响到了他们的麾下。益州、交州、扬州、辽东,这四个仅存的割据地区的士族、世家也得到了来自中原的消息。

……

“文休公,若是曹丞相真的将政局改为议会内阁制,咱们刘益州能得个什么位置啊?”

在成都的益州牧府,正在等待刘璋的益州官员私下里也在交谈着,回到成都的益州太守董和便向蜀郡太守、名士许靖打听消息。

“幼宰,此事老夫若知晓,那不成了神仙了嘛!不过以老夫愚见,使君身为刘姓皇族,按照那议会内阁制度中皇族成员的比例,使君应该可以在议会中获得高位,毕竟使君是能够独立坚持至今的诸侯之一。不过……”许靖犹豫道:“若是如此,使君父子两代在益州的基业也就就此终结了。”

“此事绝不可行!”一个声音突然在许靖、董和的身后响起。两人一回头,原来是从事王累。

王累激动地说道:“曹孟德此乃以退为进,引蛇出洞之计,一旦使君离开益州,还不是任由曹孟德处置?”

“王从事此言差矣!”许靖出身汝南许氏,与其兄许劭早就名满天下,如今王累如此不客气的说话,许靖心中颇为不悦。

许靖反驳道:“此事如今尚未定论,但所涉极广。天下各大家族均会介入此事,各地皇族子弟也不会置身事外。曹孟德身为大汉丞相,若是此事一旦敲定后他还要反悔,其结果会如何你等可能预料?身败名裂啊!便是那军中将士也不会再继续听其军令,如此一来,便是曹孟德也绝不敢冒此奇险,做那言而无信的小人之举!”

“曹孟德素来狡诈,何尝有过信用?”王累犹自不服。

“文休公勿恼,王累近来因公务繁忙而有些情绪急躁,且让权开导便是。”

在一旁看到事情不对劲的黄权立刻将王累拉住,一面不让他继续开口得罪人,一面向许靖道歉。

“算了,算了。年轻人年少气盛可以理解。不过天下大事并非有冲劲便可,需要通盘考虑其得失的。公衡啊,你好好劝劝他吧。否则使君一旦作出什么不被他认同的决定,他跳出来反对时,那可就是大麻烦啦!”许靖这些年避难于四方,早已经没有了年轻时与其兄许劭斗气的那种冲动,对于年轻人也更加宽容。看到王累,他甚至想到了自己年轻时的样子,话语中也多有保全之意。

黄权听懂了许靖的意思,对着许靖一拱手道:“权多谢文休公指点。”说完,黄权便拉着王累赶紧离开人群。

“唉!年轻人啊!”许靖看着他们的背影,感叹着。

董和此时站在一旁,眼中的神色不断变换……

……

会稽郡山阴城。

诸葛亮看着面前那不知来历的书信和近日从北方传来的消息,心中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他的身边则是同样神情严肃的刘备、张昭、虞翻等人。

“孔明,曹孟德之事咱们暂且不谈,毕竟此时离我们太远,而且曹孟德也并没有真正开始实施。倒是这封不知来历的书信中所说到的孙权欲向曹操投诚,以换取远离大陆,遁于东瀛岛的消息是否确实啊?”张昭受不了沉默的气氛,率先打开话题。

“此事亮也未得到确切消息,不过这种可能性应该存在。毕竟孙家已经在北方有了根基,如今在雒阳的孙翊和孙家姻亲张辽都能成为孙家谋取这个结果的助力。”诸葛亮平静的回答。

但诸葛亮此时虽然表情平静,可是内心却并非如此。这个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虽然得到了他所希望得到的地位,但是他经验的缺乏使得他并不能完全自如的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局面。而且自从他出仕刘备以来却并未为刘备获取胜迹的表现也让刘备麾下文武中出现了质疑的声音,若非刘备、张昭为其撑腰,诸葛亮早该下台了。

“此事先不要管了,军师可与令兄联系,将这封信如何出现在备这里说一遍。孙刘如今是联盟,一致对抗曹操,决不能在内部出现问题。”刘备冷静的说道。

诸葛亮心中一定,刘备此时的表态依旧表明他的信任,而且刘备的判断同样也是诸葛亮心中所想,此时天下因为曹操的举动变得再度热闹起来,但是孙刘联盟决不能分裂。

……

歙县,孙权也在与孙静就中原的局势进行着私下的商议。

“看不懂。孤就不信,曹孟德真的可以放弃手中的权力?”孙权双眉紧锁。

“未必不可能啊!仲谋,你是否仔细研读过文远的议会内阁制度的细则?”孙静在孙尚香嫁于张辽之后,私下里对张辽的称呼便已经改变,并且在两人结婚时也遣人送上了贺礼。

“叔父,不是孤不信曹操,而是孤不信曹操能如此大度!”孙权的态度很坚决。

孙静心中苦笑,孙权这是以己度人。虽然从曹操以往的行为看,曹操确实是个权力欲望极为强烈的人,但曹操同样是一个能够审时度势,懂得取舍之道的人。虽然孙静并不敢确定曹操最终的决定,但是孙静却对自己那个新晋的侄女婿有着一种异乎寻常的信心。

“仲谋,先别轻举妄动,整军备战不可放松,与刘备那里也要加强联络。此时不管发生何事,孙刘联盟决不能散!”孙静还是为孙权出了一个稳妥的点子。

“明白了,叔父。此时正是孙刘两家同舟共济之时,孤立刻派子瑜(诸葛瑾)和子衡(吕范)前往山阴,与刘备重申联盟!”

第694章 风起云涌!

“好你个张文远,真的是点了火便溜。如今这天下都已经如快要开锅的水一般,你倒是在北疆惬意的躲清闲。”

说话的是管宁,受到蔡琰邀请,北上校书的管宁此时突然从马邑跑到了蓟县,找到张辽便是一通埋怨。

“谁说我点了火就开溜的?”张辽立刻对管宁的这种指责给予了反驳,“我是要回到北疆稳定军心,你也看到了,四征将军的麾下,也就是我征北将军统辖的军队内部最为稳定不但没有发生丝毫混乱,还能够继续保持着对北疆各族的震慑。”

“这我承认。”管宁对事实也无法否认,“但是你张文远的记录实在太过恶劣,无法让人感到信服。”

“呵呵!”张辽笑的很欢愉,“别这么一本正经的,主公又不会此时来麻烦你,无非就是些想从你这里得到我的消息的那些‘苍蝇’罢了,不去理会也就是了。何况我回北疆也并非单单是为了稳定军心,无论是出于日后对地方势力的削弱以稳定中央权威,还是从增加地方势力的数量以便中央能够更好的控制大局,重新划分州郡范围都是势在必行。虽然主公尚未下令,但是我先将北疆之地提前勘查一下也是极为必要的嘛!”

“你啊!”管宁收敛起“恼怒”的表情,笑着在张辽身边坐下后说道:“这一次你又要为曹公做马前卒了?”

“不是为曹公,是为我自己。”张辽笑道。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管仲微笑着看着张辽,“文远,无论此事结果如何,史书之上,必然要给予大书特书啊!”

“能列名汗青,辽此生于愿足矣!”张辽十分坦然。

在经历了这么多年之后,张辽终于找到了一件能让他自己感到有意义的事情。强行改变技术的发展并不可取,科学技术跳跃式的发展在战乱频繁的古代极容易因为战争而产生断层。后世的考古发现也证明了这一点,大量连现代科技都很难做到的物品从地下被挖掘出来,证明了中国在冶炼、制造等行业上的损失究竟有多大。但是张辽微微的对社会作出一定的改变,造纸术的提前改良和印刷术的提前问世使得大量的秦汉典籍得以大批量印刷,这就为典籍的保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政治制度的调整,虽然与秦汉以来的常规不符,可是经过张辽对春秋古礼的解释,越来越多的士人渐渐接受了议会内阁的协商性政治制度。而士族、世家也因为舆论的改变和自身实际利益的需要,赞成议会内阁制度的实施。张辽希望中国人自此开始,以协商代替战争,用暗中的争斗代替破坏性的大规模战争。加上大量空白土地的出现,高产作物的现世,张辽为汉末的中国提出了一条以协商代替战争,以扩张消除内患的道路。

“来帮我吧!”张辽看着管宁道:“中原再怎么玩,就算是一个州变成两个州,地方还就是那么大。北疆就不同了!此时为疆,一旦大军开拔,大军何时停下,新的疆界就在那里。北方土地广袤,物产丰富,虽然气候寒冷,但是却是大有可为之所。我缺少人手,幼安啊,你可愿意在北疆重现令先祖管子的伟业?”

“不敢请耳,固所愿也。”管宁此时站起身,对着张辽深深一揖。

张辽赶紧起身,双手托住管宁,口中说道:“有幼安在,辽心安矣!”

……

雒阳城。

建安十四年十二月初,离开雒阳两年多的曹操终于回到了雒阳城。

此次曹操从长安返回雒阳,代表着原本还在犹豫、彷徨的曹操基本上已经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从曹操在长安的那些举动来看,雒阳以及各地的士族、世家,甚至皇族成员,无一不对曹操此次返回雒阳抱着极大的希望。

如今唯一感到不舒服、不高兴,甚至无比痛恨的,也只有皇宫中的天子刘协了。与皇族成员能够成为议会甚至内阁成员相比,皇室成员除了那高高在上的宝座之外,就只剩下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甚至还极有可能被分到几处皇庄,从而彻底断绝用国库供养皇室的途径。

然而刘协相反对,可是却根本就无法反对。如果说原本他还可以借助“忠心王事”的士族们的力量,如今议会内阁却让士族也顾不得这位幽居深宫的天子了。

“无耻的混蛋!”

雒阳皇宫中这几日每天都能听到天子的寝宫中传出这类声音,同时还伴随着“噼噼啪啪”的瓷器碎裂的声音,无数被送入皇宫作为皇室御用物品的精美瓷器就这样粉身碎骨了。

但是曹操的丞相府却与除了朝会和办公便无人问津的皇宫不同,终日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每日除了处理公务之外,曹操还需要接见各方人士,与他们就一些大家关心的话题作出交换意见。

“对于士大夫共治天下,操并不反对。”

“诸位,你们好好想想,是十三个州的官职多,还是二十六个州的官职多?”

“既然议会是一个平衡各方势力的地方,那么规定人数和如何分配就是一个需要各方坐下来好好商量的问题。”

“中央议会究竟该如何建立?建立起来后该如何运作?这些问题并无先例可循。而中央一旦出现问题,那后果便会十分严重。与其匆匆上马,倒不如先挑一个地方试行地方议会。职能相同,只不过职权范围不同而已。地方议会即便出现问题,也不过影响一地、一隅,中央也能及时干涉,不至使风波扩大。待地方试行成熟,中央再组建国家议会也就有了参照。”

“要组建议会,那地方诸侯就必须放弃目前的地位。孤也好,朝堂官员也好,谁也不愿看到地方上还有割据势力存在。哪怕这个势力名义上承认朝廷也不行!”

“诸侯放弃如今地位后的待遇完全可以商量,譬如刘璋,他可以到雒阳担任宗正卿嘛!也可以成为议会中的皇族成员之一。甚至内阁中的衙门主官也不是不能商量的。”

“皇室用度与国库分开这绝对不能更改!权力与义务是相对等的,百姓交纳的赋税是为了维持官府、军队的正常运作。我知道你要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句话,天子作为天下共主……这样吧,国库可以每年拨出一笔额定的钱粮,作为百姓供养皇室的供奉。但是事情到此为止,皇室不能再向国库伸手,一切用度将有皇庄提供。至于皇庄的收益,我等自然不会给天子那种贫瘠的庄园。”

……

曹操每日都要与各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