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卧龙助理-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孙权背对着她,显然是不想再多言,孙尚香又恨又委屈,无奈之下,只能带着一腔的怨气离去。

出了军府之后,孙尚香一腔的怒气无处发泄,便是策马在建业城中飞驰如风,从城东奔到城西,从城西又奔到城南,所过之处,只将一条条繁华的大街搅得人仰马翻,怨声载道。

狂奔了足足半个多时辰之后,孙尚香已是一身的疲惫,只得放慢马速,垂头丧气的随着那马儿随意乱走。

不知不觉中,她来到了一条偏僻的街道,忽然想起周家府第就在这附近,她心中这般苦闷无处可渲,正好可以找小乔姐姐倾诉一番。

于是,她便驱马来到周家府前。曾经的东吴大都督之府,如今日不复往昔的热闹,府门上的铁钉已见斑斑绣迹,风吹过时,匾额上不时还落下片片灰尘。

“小妹,你怎么来了?”

小乔憔悴的脸上露出几分惊喜之色,似乎对于孙尚香的到来颇感意外,忙携着她的手入了自己闺房。

曾经的小乔,何等的花容月貌,即使已为人妇,就连孙尚香这个婷婷少女就自愧不如。而今见时,却发现她已苍老许多,眼角边鱼纹无情的揭露着她风华逝去的残酷现实。

此时,距周瑜故亡也不过两年而已,小乔却已变老这许多,想来是对丈夫思念过度所致。

“姐姐,我才几月不曾来看你,你怎么老了这么多?”孙尚香心疼的问道,一时间忘了自己的伤心事。

小乔面色平淡如水,只微笑道:“人上了年纪,自然便会老的,这有什么可奇怪的。”

小乔虽然表情淡然,但孙尚香却知道她内心的苦楚,想当初周瑜初亡之时,小乔每天都是以泪洗面,伤心之下,还曾生过几场大病,若非是念着几个尚幼的儿女,只怕她早就撑不下去,追随周瑜而去了。

孙尚香只得安慰道:“姐姐,公瑾哥哥已经去了这么久了,你还是放阔些心吧,毕竟你还这么年轻,将来还有很长的日子要过呢。”

小乔怔了一下,又是感动又是惊奇,道:“小妹呀,想不到你也会关心人了,姐姐许久不见你,看起来你也长大了许多呢。”

话题转移到自己这里时,孙尚香马上又想起了自己的烦心事,惆怅之情马上写满脸上,也不回答,只是摇头一声苦叹。

小乔善解人意,孙尚香那伤感的表情又毫不加掩饰,她立时便知其必有心事,便道:“小妹,你是不是有什么心事,不妨跟我这个姐姐说一说吧。”

孙尚香这才将孙权要逼她出嫁的之事说了一遍,又将孙权的冷血、无情,连妹妹死活都不顾的数落了一通。

小乔耐着性子听她发泄了一通之后,方才笑道:“我听说那位顾孝则确实是才貌双全,而且又是顾家子弟,若论家世、才学、人品,倒也配得起小妹,怎的小妹你为何这般不愿呢。”

“不愿不愿,我就是不愿,我就是不要嫁人”孙尚香不知该如何解释,只能用这样狂躁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不满。

小乔嘴角微微一扬,笑得有点异样,拉着她的手,低声道:“小妹,你跟姐姐说句实话,你这般不愿嫁人,莫非是心里边还惦记着那个人。”

小乔与她是好姐妹,而孙尚香这人又是个直性子,先前说些闺房话时,虽未曾明言,但仅那只言片语,以小乔的聪慧自然听得个八九不离十。

孙尚香被小乔委婉的揭穿了心里所想,不禁脸畔生晕,忙道:“姐姐你乱说些什么,我心里谁都没惦记。”

小乔眼睛一眯,笑道:“还跟姐姐我说谎,若不是念着他,你焉会几次三番的拒绝吴侯安排的亲事,前番又怎会瞒着吴侯偷偷跑去荆州游玩。其实啊,你的心早在他教你那什么柔道的时候,便巴巴的被人家钩走了,是也不是。”

小乔的眼光很是细腻,其实女人家的心思最敏感,这些年来孙尚香与方绍之前的点点滴滴,她瞧在眼里,记在心里,把那一段段的旧事串在一起,自然也就轻易的得出了结论,只是孙尚香还一直以为她的这位姐姐蒙在鼓里呢。

孙尚香也不是那种矫揉造作的女子,如今小乔这般言辞确凿,她也就不再扭扭捏捏死不承认,遂是红着脸,昂着头道:“没错,我就是惦记着他,我这心里早就装不下旁人,姐姐你说,二兄非要让我嫁给别人,我又如何能答应”

这是多年以来,孙尚香还是第一回跟第二个人承认自己心中情怀,说出来之后,心里边反而一阵的痛快。

小乔的表情反而却暗淡了下来,叹道:“小妹呀,那个方中正确实也是当世难得的奇男子,只是你是孙家的千金,而他却是刘家的臣子,就算彼此间地位如今已相差不远,但是终究是不同的人,你这般念着他,只怕终归是没有结果的。”

孙尚香没想到小乔会泼她冷水,便不悦道:“有什么不同的,孙刘两家不是联盟吗,先前二兄不也想用我来联姻的么,以前他职位低下,可如今却已是刘玄德的重臣,这不正好也是门当户对的么。”

小乔摇了摇头,道:“小妹呀,有些事情你还是不了解。孙刘两家虽然是名为联盟,但是吴侯他一直对荆州念着不忘,几次三番的派人索要,而刘玄德又总不肯归还,两家的关系其实已经变得很不牢靠,我想早晚必会撕破脸皮,为了荆州拼个你死我活。你想想看,吴侯还会把自己妹子,嫁给早晚将要成为他敌人的人吗?”

小乔到底是周瑜的遗孀,把孙刘两家联盟的脆弱性看得一清二楚,而这几句话,却也把孙尚香听得出了一身的冷汗。

似乎她也感受到了绝望,一时间呆呆的坐在那里,伤感的喃喃自语道:“那这可怎么办,除了他,我谁都不要,我宁愿去死也不要嫁给旁人……”

见着孙尚香这般的痴情,小乔似乎感同身受一般,沉默了半晌,道:“想不到小妹你如此重情重义,真真是十分难得。小妹,如果你真的心念着那个人,那你就去找他吧。”

小乔一语将孙尚香惊醒,她心头猛然一震,兴奋道:“对呀,我怎么没有想到呢,我只要一走了之,二兄他便奈何不了我了,又岂能逼着我再去嫁那些乱七八糟的人。姐姐,谢谢你给小妹出了这个好主意。”

小乔脸上显露着欣慰的笑,心中却在冷笑:“孙仲谋啊,你逼死我家夫君,我也不能让你趁心如意,这也算是我一个弱女子对你的一点报复吧。”

千里之外,成都州府,一场机密的军事会议正在进行。

“诸位,荆州来报,东吴似乎在暗中向陆口方面增兵,吕蒙等将领似乎近来也频频来往与建业与陆口之间,云长来信中说得很清楚,种种迹象都在表明,东吴很有可能对荆州动用武力,诸位对此有何看法。”

庞统哼了一声,道:“孙仲谋这小子,定是在东线亏了本,所以回过头来想在荆州这边寻找补偿。主公,我以为云长的情报是准确的,孙权确是准备翻脸了,咱们要早做打算。”

法正亦道:“荆州乃要害之地,万不能有失。依正之见,汉中方面的动作可暂时放缓一些,如今之计,主公应尽快向荆州增调兵力,东吴若敢来犯,便要坚决的予以打击。”

刘备点着头道:“二位言之有理,那么我是否该亲率一军回师荆州呢?”

这时,诸葛亮却道:“荆州能战之兵至少有五万,而东吴若非起倾国之兵,则在荆州方面能调的兵马最多三四万而已,不足为虑。依亮之见,主公还当坐镇益州,将精力集中于汉中,至于荆州,则可别遣一员大将,率万余兵马,大张旗鼓的回援,以壮声势。如果还是东吴执意要动武,我们只须谨守要害,坚守不出,不出旬月,曹操见西线有隙,必然会趁机进攻,到时东吴不敢两线作战,自然也就退兵了。”

诸葛亮的一番分析,得到了庞统等人的一致认同,而刘备见方绍一直沉默不语,便问道:“中正,不知你有何看法。”

方绍才开口道:“军师等人的看法绍深以为然,只是绍以为,此番若是东吴胆敢动武,那咱们就必须得让他们付出些代价,让他知道我们的厉害,否则他们对我军战力心存不屑,这次走了,下去复来,那我们岂不是得时时为荆州担忧。”

庞统嘿嘿笑道:“能教训一下吴军当然好了,不过吴人水战当世无双,若想让他们付出代价,必然得与之进行水战,只怕就算以关将军颇得治水军之妙,也未必能破得了吴人水军呀。”

方绍嘴角露出一丝诡笑,道:“其实,绍倒有一个办法,或许能破东吴水军。”

第三卷 争雄 第一百七十六章 破敌利器

方绍口出狂言,众人为之耸动。

要知吴人生于江河密布的南方,不用训练,自小就熟知水性,以船为生,可以说,他们是天生的水上战士。

荆州虽然有大半位于长江以南,但其重心仍是北面汉水流域,而汉水流域的水网分布程度,则远不如长江密集,因此,荆州水军的战士往往是靠训练而成,而非东吴水军战士那样天生而成。

士卒的素质有着这般大的差距,这也是当年荆州水军屡败给吴人的重要因素。所以,尽管关羽手下有一支颇俱实力的水军,但却只能自认二流,不敢与冠绝天下的东吴水军相提并论。

而庞统、诸葛亮等人多出自荆襄,自然更深知东吴水军的厉害,故而方绍自称有破敌之策时,就连一向对他十分信任的诸葛亮也抱有极大的怀疑。

刘备却是兴致大起,忙道:“中正有何破敌良策,但说无妨。”

方绍遂从容道:“东吴水军之强,关键就强在其士卒生天生善于水战,再一个便是东吴的造船技艺十分高超,尤其是其楼船与斗舰,既坚固又巨大,我军万难造出那般优良的巨舰。而吴人每战,都在靠着这些巨舰的优势,才将敌人的弓箭手压制,并轻易冲破敌方的阵形,而后艨冲小舰才能从容进行接舷战。所以,要破吴人水军,必当先破其巨舰。”

刘备点着表示赞同方绍的分析,道:“吴人的水军战法确实如此,当年赤壁第一次水战时,曹操的荆州水军就是因为抵挡不住吴人巨舰的冲击,阵形被冲得四分五裂,因此才大败,这也是后来曹操不得不选择铁锁连舟的重要原因。只是,要破东吴巨舰又谈何容易,除非咱们能造出一样大的舰船,只是这般高超的技艺,以荆州造船匠的能力,只怕难以如愿呀。”

方绍道:“我们是造不出吴人那样的大舰,但可以想办法摧毁他们的大舰呀。”

这时候,庞统忍不住笑了,道:“中正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呀,那般巨舰,撞都撞不动,难不成你打算用强弓硬弩把它们给射沉吗?”

方绍淡然一笑,道:“弓弩自然是射不沉的,但这样武器一定能行。”

方绍说着,将一张图纸从袖中取出,平铺于刘备案前,道:“当年官渡之战时,曹操曾以霹雳车破袁绍箭塔,绍因之获得灵感,几经思索之下,特发明了此物,我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做‘神威炮’。”

“神威炮”

众人被这个威风的名字所震,皆围了上去看那图样。

别看那武器名字叫的响亮,其实方绍所画的,不过是后世蒙古人最先使用的“回回炮”的设计图纸。而所谓的回回炮,其实也不过是投石机的一种。

后世的历史中,回回炮第一次露面是在蒙古入侵南宋的战争中,当时号称天下坚城的襄阳,被回回炮“一炮中其谯楼,声如震雷,城中汹汹,诸将多逾城降者”。

宋人以守城擅长,更是有专门编写的守城教材《守城录》,但面对配备了回回炮的蒙古军后,守城的优势便荡然无存,所以自襄阳城破之后,蒙古人所过之处,宋人无不开城投降,这与回回炮的大规模应用是分不开的。

官渡这战中,刘晔向曹操所进献的所谓“霹雳车”,其实就是一种简单的人力投石机。这种投石机使用起来需要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来拉绳,不但使用繁杂,效率低下,而且准心与投弹重量也很低。

回回炮与普通投石机的关键区别,就在于回回炮加增了配重装置,如此一来,便可以使用配重来取代人力拖曳,一方面能够方便的根据配重重量和高度估算出射程与弹道,另一方面则可使用棘轮、扛杆等进行蓄能,使得所需的人力大为减少。而传统的投石机,无论是单梢、还是多梢,则由于是靠数十乃至上百人的协力作用,因此精度很低。

最强悍的配重投石机,甚至可以将近一千磅重的弹体,抛射出三百多米的距离,而且还能精确的命中目标。在冷兵器时代,这般恐怖的攻击力,对于守城一方的震慑力是可想而知的。

当然,方绍设计的这个神威炮,远比蒙古人攻打襄阳的重型回回炮要小得多,他是设计将神威炮安装在大型的斗舰上,如此一来,则可借助神威炮的射程与弹体重量,轻易的摧毁东吴的巨型楼船。

有人说决定战争的是人,而不是武器,这句话当然有其道理,但也不完全正确,比如当年的历史中,如果曹魏没有一支铁骑军团的话,如果蜀汉没有强大的弩兵部队的话,如果吴军没有巨无霸的水军战舰的话……历史究竟会如何演变,还真是尚未可知。

方绍当然想把火药大炮的也发明出来,但他知道,以当今这个时代的冶金水平,就算他把火药配方和铸炮技术搬出来,也无法造出能够用于实战的大炮。而作为工科毕业生和一个历史爱好者,发明回回炮这样容易制造却又不乏技巧的战争武器,显然要更为现实一点。

当方绍把这神威炮的能力详细的解释了一通后,在场的诸人都是觉惊奇不已,诸葛亮更是拍着方绍道:“中正呀,你这神威炮果然是破东吴巨舰的利器,有了这神器,咱们对东吴的战略便可从容的进行调整了。”

历史上,蜀汉政权因为国力不如魏军,又无骑兵之利,所以在军队建设上,十分注重先进技术的使用,如令魏军望风丧胆的连弩部队,可削铁如泥的蒲元刀等,这似乎也与诸葛亮等荆襄士人对于机关奇巧之术比较重视有关,故而方绍只将神威炮的道理一解释,诸葛亮等人便能悟到其中要义。

庞统亦点着头道:“若这神威炮果真有中正你说得这般效果,那么对东吴此翻的挑衅,咱们或许可以大胆的对其施以惩戒。”

刘备遂是拍案道:“好吧,那中正你就先将这神威炮试作几门吧,如果真有神效,那就好好教训一下孙权那个碧眼小儿吧。”

于是,在刘备的授权下,方绍得以调集成都城最好的一批铁匠与木匠,用了三天的时间赶制了两门神威炮。然后,在成都城外的一处秘密场地,方绍当着刘备等人的面演示了他的秘密武器。

神威炮的威力果然强悍,两门炮加起以十发三中的命中率,成功的将两百步之外的一头牛砸成了肉酱。这般高的命中率,在刘备等人看来已是相当之高,而那骇人的杀伤力,更是令刘备坚定了与东吴进行水战的信心。

演示成功的当天,刘备便秘密下令,将蜀郡附近所有的匠人都召集起来,星夜不停的倒班工作,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成功的制造了大约一百余门神威炮。

然后,在四月初的这一天,一支以黄忠为主帅、黄权、孟达为副统帅,方绍为谋主的一万人马,由成都出发,乘船沿长江而下,浩浩荡荡的开往了荆州。

刘备派出了这样一个组合,显然是另有深意的,主帅黄忠乃刘表旧部,老持成重,素有威望,黄权为益州名士,孟达为东州士人中的骄骄者,而方绍又是刘备荆州士人中的嫡系亲信,而那一万人马,其中亦有大半为益州藉的士卒。

刘备派出这样一支混搭的军队,显然是想向世人显示出,他已经成功的将荆益二州拧成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