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卧龙助理-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刘备的带领下,上万的军队和百姓组成的人流,缓缓的向着襄阳开进。

而在这个过程中,方绍已顺利渡河,并因为报上诸葛亮的名号,顺利的获得了一匹马,于是他策马飞奔向前,不多时便赶上了行动缓慢的诸葛亮。

“怎么才来,路上没出什么差池吧。”诸葛亮稍有点紧张的问道,看得出来,在这个逃难的时刻,他也十分关心家人的状况。

方绍解开水囊灌了几口,抹着嘴道:“我办事先生还不放心么,老夫人他们都顺利上了船,这回估计已经走远了。”

诸葛亮微吐了口气,没有了负担之后,他的神情又变得淡定从容起来。

方绍又瞧见前边不远就是徐庶,便是催马追了上去,道:“徐先生,老夫人和夫人都顺利上船了,你不必担心。”

徐庶此刻正是面带忧虑,方才瞧见渡口那般拥挤的样子,心中正担心着老母亲是否平安上船,这时听方绍这么一说,精神顿时一振:“怎么,你亲眼看见他们上船了吗?”

方绍也不隐瞒,如实道:“方才码头太挤,两位夫人没挤上去,正好给我撞见,我便带他们去了下游水寨,好在遇见关平小将军的几艘船尚未离营,我便把她们送上战船,先生放宽心便是了。”

徐庶长松了口气,高兴劲起,取下随身带的酒囊,满饮一口,又将之丢给方绍,笑道:“小子,多亏有你,来,敬你一个。”

方绍不胜酒力,但见他高兴,也便装着样子灌了一口,心中颇为得意:“‘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看来又有一句歇后语要被我给废掉了。”

当刘备与众人来到襄阳城下时,这座荆州的治所仍然四城紧闭,城头刀枪林立,如临大敌一般。

刘备立于城下,高声喊道:“我是刘备,刘琮贤侄望来一叙。”

城头上没有动静,刘备叹了一声,接着道:“刘琮贤侄,你我叔侄一场,也算是有缘分,七年前我刚来荆州之时,你还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孩童,当时我就曾对景升说过,此子将来必成大器,怎的时隔七年,你竟变得这般懦弱,这么一片大好家业,就这样拱手的让给了曹贼,你觉得你对得起景升的在天英灵吗……”

刘备用饱含感情的语气,不厌其烦的回忆着往昔岁月,顺道长篇大论的教育起刘琮。

而城内的刘琮却紧张的要命,连登城相见刘备的勇气也没有。

刘琮的畏惧自有其理,自从他决意降曹,而刘备又将宋忠大骂着赶出樊城时,就意味着他与自己的这个叔父已经属于不同的阵营。如今刘备带着大批的军队站在襄阳城下,相当于一个仇人操着家伙站在家门口,究竟意欲何为尚不可知,刘琮他岂能不害怕。

在打了一番旧情牌后,城上依然没有反应,刘备尚未死心,又喊道:“贤侄,你不肯见我没有关系,就请你打开城门,收留了我身后的这些樊城百姓吧,他们是无辜的,他们都是你的子民,你岂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背景离乡而无动于衷呢。”

当此时,襄阳城外虽人山人海,但绝大多数人却屏气凝神,静静的听着刘备向城头喊话。当他们听到刘备刚才的一番话后,男女老弱,无不感动的落泪。

刘备又喊过一通话后,刚城门依然没开,心知刘琮是铁了心不愿回头,这时才对他彻底的失望,勒马转身,准备离开。

就在这个时候,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紧闭了许多的城门突然间隆隆作响,没一会的功夫,猛听咔嚓一声响,竟然轰然裂开。然后,无数的百姓从破裂的城门涌出,在扯断吊桥之绳后,他们携家带口,越过护城河,争先恐后的冲了出来。这些从襄阳城出来的百姓,纷纷跪伏在刘备跟前,请求刘备带着他们一同南逃。

这一幕发生的这样突然,以至于连刘备自己也震惊了半天才回过神来,接着,他匆忙下马,将身前的老幼扶起,带着一脸愧色,哽咽说道:“此番南下,福祸难测,诸位乡亲将身家性命托付在备的身上,备何德何能当此大任。”

荆州这么多年来接纳了不少外州难民,其中不少人都经历过曹操屠城的暴行,虽然过了七年,但往昔可怕的记忆却难以忘怀。这时听说刘琮要降曹,他们自然便起了恐慌之心,所以这才冲破城门,愿跟刘备而去。当然,这也与刘备这些年在荆州广树仁义,深得士民信赖不无关联。

这些人无论出于畏惧曹操,还是人云亦云,这时铁了心要跟随刘备而去,越来越多的人从城中逃出,守城军队止都止不住。

见这些百姓如此执着,刘备心中感动,便决定带他们一起走,临了要离开襄阳之时,他还做了一个意外的决定:即在走之前去刘表墓前祭奠。

诸葛亮虽然为刘备能赢得这么多百姓追随而感佩,但当刘备要去祭刘表时,却忍不住附耳道:“主公,时间紧迫,还是算了吧。”

刘备手一摆,默默道:“没能前来奔丧,去他墓前拜祭一下,也算尽一份人事吧。”

刘备语气决然,诸葛亮亦劝之不住,只得与成千上万的百姓一同前往城南五里的刘表之墓。

由于时间紧迫,刘表也只是在十几天前草草下葬,他的墓也只粗略掘砌。刘备下得马来,跪在刘表墓前,身后军民也跟着跪了下来,一起向刘表叩了三首。

“拿酒来!”

刘备接过了亲兵递来的酒囊,在刘表碑前倾了一些,苦笑着道:“景升啊,这七年来,我不断的劝你北伐,你却一心只想着守成,如今你去了,何曾想过你苦心经营十八年的荆州基业,却成了为他人作嫁衣。”

接着,他又仰头猛灌了一口酒,低声叹道:“我知道,你我不是同一路人,但你在我最落魄的时候收留了我,这七年来,虽然有过猜忌,但对我总还算不薄,你的这份恩情,我刘备无以为报,只能在这临别之时,再敬你一回了,来,痛快喝吧。”

说着,他将一囊的酒尽皆倒在刘表碑前。

然后,他再无多言,一跃上马,扬鞭高呼一句“出发!”。

第二卷 崛起于荆襄 第三十六章 龟速

残阳西下,夜幕将至。

一名传令兵骑马从大道旁经过,口中高喊着:“天色已晚,主公有令,就地休息。”

传令兵所过之处,沿途疲惫的军民无不松了口气,他们散于道路两旁的野地,三三两两的围在一起,有的拾柴生火做饭,有的只用干粮充饥。

不多久,夕阳落尽,大地陷入黑暗之中。而从空中俯看,一点点星火之光,绵延十余里,如长蛇一般,构成一番颇为奇特的景象。

方绍骑马而过,身后跟着七八辆粮车,他的任务是给那些仓促间没有带足口粮的百姓分发粮食。

从最后面的锱重部队一路望南,几十辆粮车已经空了一半,但一眼望去,星星点点仍不见尽头。

方绍不禁心中暗叹。

从襄阳南下到现在,已经走了足足十几天,而此时距襄阳才不过百余里,这般行军速度,比乌龟也快不了多少。

原因很简单,自南下之时,听到消息的荆州百姓,便是扶老携幼、拖家带口的从四面八方赶来追随刘备。短短数天的时间,队伍就剧增到近六万,而这些百姓往往是大包小包带着诸多行李,根本就走不快,如此一来,队伍就越来越臃肿,行军速度也就越来越慢。

方绍算是领略到了刘备在荆州民众中的威信,但以这样的速度,早晚要被曹军追到,尽管事情的发展本就在他的预计之中,但当自己亲身体会这份追兵在后的急迫感时,仍不免产生些许忧虑。

半个时辰之后,总算分发完毕,方绍留了一袋前往队伍前部,在那里,刘备、诸葛亮等高层也饿得肚子咕咕叫,方绍把粮食带到,亲兵们便忙着生火造饭。

由于之前并未预料到沿途会跟来这么多的百姓,因此大部分的粮草军用早先都由关羽的水军运输南下,步军携带的粮草本就不多,而现在还要分给那些无粮的百姓,所以粮食供应渐显吃紧,每人每天分发的口粮不得不限定数额,连刘备自己也不例外。

不多时,米饭煮熟,在场的官员们包括刘备在内,每人也只分得不到半碗。

方绍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正当食量如牛的年纪,这小半碗的米饭显然还不够他塞牙缝,就着咸菜几口便吃了个干净,最后连碗里仅剩的残粒也舔了个干净。

“瞧你那吃相!”

诸葛亮的吃相倒是进步了许多,一小口一小口,如品茶一般细嚼慢咽,见方绍一副未饱的样子,便道:“把碗拿过来。”

方绍不解其意,下意识的把碗递了上来,诸葛亮便将自己的米饭倒了给他。

方绍吃了一惊,忙道:“先生才吃几口啊,都给了我你怎么办,你也不是铁打的呀。”

“少啰嗦,给你吃你就吃。”诸葛亮顺手把手里的一小块咸菜也给了他,“先生我身强体健,少吃几碗米饭不会死人,把你那饼干拿几片给我吧。”

饼干这玩意儿,平素闲时当零食吃还行,实在没办法当干粮也将就的过去,但是拿来当饭吃的话却是不妥的。

方绍又推让了半天,拗不过诸葛亮,只得从随身携带的皮囊里取出了几块饼干给他。

诸葛亮一口饼干,一口凉水,倒也吃的津津有味。

吃过饭后,众人渐困,都打起了瞌睡,方绍这时才忍不住道:“先生,总这么下去不是办法呀,这百姓越聚越多,行路的速度越来越慢,本来十天能到江陵,这下被拖的不知还得走多久。万一曹操纵轻骑来追,到时仓促之间何以应之呀。”

诸葛亮叹道:“这个道理我岂有不知之理,只是主公仁厚,总是不忍抛弃这些追随他的百姓,我也无可奈何。”

方绍想了一想,道:“既然如此,也当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万一曹军追来,总不能坐以待毙吧。”

诸葛亮笑道:“这一节主公倒像是有先见之明,他临别之时,命云长水军务必要与步军齐头并进,随时保持联络。我们的行军路线距汉水不远,万一有变,亦可奔水路避之。”

方绍恍悟,道:“我先前还奇怪呢,以关将军水军之快,不出五日便可抵达江陵,何苦要与旱路齐头并进呢,原来主公非是一味的仁义,还是留了后路的。”

诸葛亮低笑道:“你以为主公早先年东窜西逃的经验是白给的吗,领军打仗他未必最强,要说到这逃跑之策嘛,可算当世无人能及。”

方绍听着诸葛亮话,不禁暗笑,却又干咳了几声,装模作样道:“那个,先生啊,咱们这样议论主公,恐怕不太妥当吧。”

诸葛亮先是一怔,而后一脸无知的说道:“我困了,我睡着了,说什么都不算啊。”说着他还真就闭上了眼,靠着车轮装起了睡,过不几秒钟,竟还打起了呼噜。

方绍嘴角微扬,抬头望天,云乌密布,不见星月,心中暗暗祈祷:“曹操啊,拜托你别来的太快啊……”

—————

夜将深时,襄阳城头灯火通明。

北门之外,刘琮在秋风中战栗,面色之中,流露着惶然与不安。而在他身后,蒯越蔡瑁等人却是淡定自然,眉宇中流露着一种期待。

过不多时,北面一骑飞奔而来,来人滚鞍下马,伏地道:“启禀州牧,曹丞相已率大军渡过汉水,正往襄阳城来。”

刘琮闻言,急是手捧着官印,率领着荆州文武官吏,徒步往大路迎去。

行不过片刻,一队骑兵风驰电掣般狂奔而来,约有五百之众,个个身披黑甲,手执长刀。五百骑兵近前,四面展开,片刻间即将刘琮一干人等四面围住。

刘琮情知是曹操到了,忙是跪伏于地,颤声道:“降臣刘琮,恭迎曹丞相驾临。”

不久之后,道路之上,大队的兵马缓缓而来,当先那身披红袍之人勒马于前,翻身下马,快步上前将刘琮扶起,笑呵呵道:“贤侄快快请起。”

刘琮哆嗦着爬了起来,微微抬头瞧去,却见眼前这人,姿貌短小,长相平平,但却威风凛凛,眉宇之间透露着一种让人琢磨不定的城府。

来者,正是纵横天下的曹操。

第二卷 崛起于荆襄 第三十七章 野心勃勃

曹操携刘琮之手,就跟领着儿子一样,带着大队人马浩浩荡荡的进入襄阳城。

入城之后,曹操于当夜便以汉帝的名义,任命刘琮为青州刺史、列侯,同时,听闻蒯越等十五人因劝降有功,均封之为列侯,刘琮等人无不欢欣鼓舞。

是夜,曹操夜宿于州牧府,与此同时,夏侯惇、曹仁等陆续入城,全面接管襄阳防务,安抚人心之余,迅速的整编荆州军。

次日天尚未明,曹操只睡了不到两个时辰便即起来,直奔蔡瑁府中。

那蔡瑁正因封侯之赏而喜,兴奋的也是一夜未睡,天蒙蒙亮,刚有些困意时,忽闻曹丞相亲来府上拜访,急是整装出迎。

就在蔡瑁出得前堂,未及下阶之时,曹操已大步而来,未等蔡瑁下拜礼,便是扶住了他,笑呵呵道:“德珪啊,你我当年曾于梁孟有过一面之缘,算得上是故交了,此番再见,实乃有缘,故人相见,就不必那么多礼数了。”

曹操这般礼遇,着实让蔡瑁感到受宠若惊,一时间激动的有点说不出话来。

“孤此来只为与德珪叙叙旧,走,咱们里边讲话。”曹操也不待说话,拉着他便信步入堂。

分主臣坐下之后,蔡瑁这才回过些神来,忙令下人上茶。

曹操也不在意仪态,手撑着腿斜坐在那里,甚是随意,边饮边忆往昔青岁月,说到高兴处,不禁抚掌大笑。

言谈的气氛被曹操驾驭的颇为宽松,蔡瑁渐渐也放松了紧张的情绪,心中暗赞:“人言曹丞相礼贤下士,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看来我这归顺之策果真没错。”

聊过一番旧事之后,曹操转换了话题,道:“德珪能劝说刘琮归顺朝廷,此功此德,实非他人能比,孤当奏明陛下,除汉阳亭侯之外,另授你从事中郎、司马长水校尉之职。”

这两个职位都是朝廷中央要员,即便是刘琮也只是授了一个并州刺史的地方官而已,蔡瑁听闻,不禁又是大为感激,忙是起身施礼,感动道:“多谢丞相赏识,丞相之恩,瑁赴汤蹈火必以为报!”

“好好好,德珪快快请起。”曹操甚为欣慰,忙又起身亲扶他起来。

封赏厚待之后,曹操的神情严肃了起来,却道:“孤此番南下,为的就是先灭刘备,次灭孙氏,一统天下。刘备方面,孤自灭之,然扫灭孙氏,必须有一支强大的水军,德珪统领荆州水师多年,想必自有一番见解。”

蔡瑁这才听出曹操此番亲临府上看望他的真实目的,为的原来是荆州的水军,但他也不敢稍有隐瞒,忙是和盘托出:“孙氏与刘氏在长江争雄多年,仗着就是有一支精锐的水军,纵观长江,唯有荆州水军可以与之抗衡。现如今荆州共有四支水军,襄阳一支,约有三万余人,刘琦手下有几千水军,刘备之关羽手下亦有水师五千,其余三四万水军,尽驻防于江陵。荆州既已归顺于丞相,那襄阳和江陵总计约七万多水军自然也归于曹丞相麾下,与孙氏水军一较高下,当不成问题。”

听罢蔡瑁一番分析,曹操便已有了主见,抚其背道:“德珪久治水军,他日孤顺江东下灭吴之时,尚须多仰仗于你啊。”

投降之徒,最怕的就是在新主人眼中看起来没什么用处,曹操此言,自然在为今后重用他先打个草稿,蔡瑁闻言窃喜,忙表心迹:“能为丞相效力,瑁万分荣幸。”

曹操对蔡瑁施过恩德之后,便是纵骑直奔城外大营,入中军帐,召集众将听令,夏侯惇、夏侯渊、曹纯、许禇、曹仁、李典以及降将文聘等皆列在前。

曹操环视众将,沉声道:“孤此番南下,旁人皆不足,唯惮刘备也,孤已听闻刘备南逃,所以,孤决定,留李典、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